《#疫後大未來》讀後心得:局勢巨變之下的挑戰與機會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這句話是蘇格蘭國會議員喬治.蓋洛威用簡潔扼要的方式,描述列寧在1918年發動俄國大革命的激烈變革。把這句話拿來形容 2019年後新冠疫情對世界帶來的衝擊也一樣成立。世界局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變,你看到的是危機?還是轉機?
(部落格原文滑到底 抽書 2本,文章連結放在留言裡)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疫後大未來》的作者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史考特.蓋洛威(Scott Galloway),他同時也是一位連續創業家。我讀過他的前兩本著作,分別是探討科技巨頭的《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和探討幸福與成功的《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我也曾在部落格分享他第二本書的閱讀筆記。
蓋洛威對商業和科技有著特別敏銳的嗅覺,搭配幽默詼諧的寫作風格,偶爾調侃自己、以及他正在評論的企業。在這本書中他也坦承自己拋售了自己創立的第一家公司 Prophet 的持股,因為他不再喜歡行銷服務業的交際應酬,他說:「假如你要花許多的時間跟不是你家人的人們共進晚餐,這代表你賣得是某種粗俗的東西。」我欣賞他的願意認錯和改變想法的自白,這一直是他的特點之一。
此外,我平時也喜歡閱讀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可惜已經停刊)和曼報 Manny YH Li 這兩份談科技和新創的電子報,對於科技對社會帶來的變革和衝擊,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議題。加上蓋洛威的作品總是讓我有所收穫,讀起來也很輕鬆,因此他的第三本著作就成了我的必讀之選。
.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在這本書中延續《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對科技四巨頭(Google、臉書、蘋果、亞馬遜)的分析,探討疫情爆發至今,這些科技巨頭反而更加茁壯,甚至把這場世紀危機變成大好的成長機會。他在書中進一步解析背後的商業運作模式,以及這樣演變下去對世界的潛在危險。
他也提到在疫情的催化之下,缺乏競爭力的緩慢公司會被加速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遠見和膽識的獨角獸科技公司。包含我們常聽到的 Airbnb、Uber、Netflix、Spotify、特斯拉、推特,及比較不常聽到的Lemonade、One Medical、Peloton、Shopify,作者透過他的觀察和分析,讓我們瞭解這些未來最具潛力的科技公司將如何發展。
最後,作者對老態龍鍾的高等教育和逐漸失衡的人民和政府關係提出疾呼,也對資本主義走向極端之後造成的裙帶主義、剝削經濟、新種姓制度提出抨擊和建言。
.
【科技四巨頭的下一步】
這本書中圍繞著兩個主題展開討論,其一:「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劑」。其二:「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作者對於科技四巨頭 Google、臉書、蘋果、亞馬遜的分析和預測。以下摘錄幾項之後值得回頭來看的項目。
.
#亞馬遜:遠距醫療平台
想像一下,你的兒子起了疹子,你透過亞馬遜的 Alexa 智慧音箱聯絡皮膚科醫師,然後把智慧攝影機對準兒子拍攝,並且用亞馬遜新的可穿戴式健康裝置 Halo 解讀身體狀態。醫師同時取得你孩子的病歷,看診完後處方籤被送到亞馬遜的藥局 PillPack,在經過強大的亞馬遜物流一小時內送達你家。如果醫生要驗血,包裹裡會附上檢測包,說不定還會請你給他個五星評價。
聽起來似乎有點夢幻對吧?這只是剛開始而已。亞馬遜有著堅強的網路和數據,同時掌握消費者最完整的資訊,這讓他在踏足醫療領域有了絕佳的基礎。恐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有機會看到了。
.
#蘋果:Rundle 同捆包
Rundle 是作者創造出來的詞,指得是經常性收入(recurring)和同捆包(bundle)的組合字,意思是「經常性收入搭售組合」。蘋果有著 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Arcade 軟體服務,如果再搭配硬體方案綁在一起,賣給消費者一種同捆訂閱的服務,將會讓消費者越來越難離開這個生態系。
想像蘋果提供給你(已經逐步發生了)每個月付50美元訂閱,你就可以擁有最新的「iXXX」(管他是i字頭的什麼),可以用 iPhone 啟動無限制的媒體服務(電視、遊戲、App),每個月再加50美元可以定期換取最新的手機和手錶,再加50美元可以參加最潮的線上課程。作者也預言蘋果最好的收購對象是健身器材公司 Peloton,那再來加個 iPeloton 吧。
.
#Google和臉書:廣告狂人
四巨頭中,Google 和臉書其實是在廣告業。當疫情影響景氣的時候,廣告預算會減少,但是當景氣逐漸回春時,這兩家廣告巨頭將會獲得巨大利益。傳統媒體和品牌廠商的對消費者的數據掌握遠遠不及這兩家巨頭,他們就只能更加依賴兩巨頭的規模和精細度。因此當我們被疫情逼著宅在家裡,等於是幫兩家巨頭增加更多的數據存貨(沒錯,你就是存貨)。
舉臉書為例,他的廣告規模有多可怕?臉書有超過七百萬個廣告客戶,前百大客戶只不過佔營收的16%,之前各大品牌揚言抵制和下架臉書廣告的時候,祖克柏在公司內部的電話會議上還嘲笑這些威脅:「有些人似乎誤以為我們的業務是依靠少數幾大廣告商」。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前幾天,臉書推出了 Bulletin 電子報服務,未來還會把聲音 Live Chat 和 Podcast 整合進去,他絕不會放過任何能抓住你注意力的機會。
.
【汰弱留強的高速列車】
如同作者提到的:「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劑」,對於許多已經瀕臨淘汰的產業來說,疫情的到來只是用十倍速的效率加速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以下列出幾個書中提到讓我有興趣追蹤觀察的新創公司。
#Airbnb:全球飯店旅館業大衰退的同時,Airbnb 不過是營收減少了,他卻不需要負擔不動產貸款的利息、不需要維修、不必支付高額的飯店員工福利。等旅遊回春時,他也將是回彈最兇猛的一個。
#Lemonade:傳統保險業數十年來沒有改變他的服務內容,也累積了顧客不好的印象。Lemonade 這家新創卻訴諸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提供你最準確、快速、透明的保險內容和賠償估價。
#OneMedical:擺脫以往醫療看診的繁雜過程,也不需要你親自跑一趟診所,One Medical 透過遠距醫療諮詢、當日預約、24小時全天候服務,幫助顧客得到最即時有效的醫療看診服務。
#Peloton:這家健身器材新創公司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他提供的不只是居家健身器材,更透過自家的健身 App 創造了廣大的健身社群,網羅了許多知名的訓練師。他省下了跑去健身房的舟車勞頓和高昂的健身房費用。
#WeWork:這家公司推廣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許多人或許開始遠端工作,但不是每個人都想在自家的廚房餐桌工作。未來「遠距、含共同工作津貼」的職缺會持續增加,從辦公室解放的人們可能會推升這家公司的獲利。
從這些新創公司潛在的商機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現象:「一家公司成功的一大關鍵在於既存者的惰性。」作者認為在「後疫情時代」,能夠提出和執行這些創新點子,有機會去顛覆「龐大又緩慢產業」的新創公司,將獲得更受投資人青睞的資金;而那些緩步的企業,將會被抽出銀根,加速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我在讀《疫後大未來》的時候,一直有一種「未來十年的光陰在眼前快轉」的感覺,許多以前還在科幻電影才能見到的場景,在現在不斷加速發生。與其說疫情的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不如說這是一記快馬加鞭,讓我們從舒適圈中驚醒,未來並不遙遠,它已經近在眼前。
作者針對高等教育的評判裡有一段寫得很生動,在疫情爆發之前的大學教授會說:「除非我死了,別想讓我用線上教學。」結果,在疫情爆發之後卻改口說:「除非有疫苗,別想讓我踏進教室一步。」這場巨變讓他們不得不學會操作視訊、錄製課程、設計數位作業。不願改變的,就會被淘汰。
最後,我想引用邱吉爾的一句名言:「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每一次的危機裡,都藏著機會。你要選擇當一個緊盯危機、讓自己充滿恐懼的人?還是選擇當一個從混亂中發掘機會、起身行動的人?
.
感謝 遠流粉絲團
「離開舒適圈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舒適圈語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舒適圈語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勵志,經典語錄- 【勇敢跳脫舒適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英文佳句,勇敢無懼 舒適圈外的精彩人生(雙語) - YouTube 的評價
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突破】
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有句名言:「我的語言極限在哪裡,我的世界就到哪裡。」(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意思是說,我們決定用甚麼樣的語言溝通,將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從而定義我們看待世界的視野。
活在冰天雪地的伊奴特人,在其語言中存有二十個不同的字彙來指稱「雪」這概念。對活在亞熱帶的我們來說,這大概很多餘;但對活在北極圈的他們來說,卻需要這樣的認知,去區分雪的深淺度和狀態,從而評估氣象、危機和找尋食物的機會。
活在亞馬遜雨林的皮拉哈族人,也選擇迴異於普遍文化圈的做法,放棄把肉眼所見歸納成不同的顏色,而是直接用類比描述,例如「像血一樣」和「未成熟的水果」。在千變萬化的叢林中,這樣的做法,大概可以讓他們更精準地分辨出機會與危險。
以生命為例,若你認為生命是一場競賽,你便會聚焦於累積財富與無止境的比較;若你認定生命是無間地獄,那你眼中所見,大概只能盡是無法擺脫的痛苦。這無關對錯,只是一種選擇而已。
而我則選擇把生命說成一趟旅程,所以我眼中所見,盡是好奇、不安、探索、期待、驚喜,最後也少不了突破與成長。這很大程度上可歸功於我的3-60通道。
Human Design 人類圖中,每條通道皆代表世上某種重要運作力量。而若剛好這條通道在你圖上有被定義到,這代表這是你生命中,一股具穩定性的特質。每條通道,每個閘門,本質上都是一把雙面刄。唯有當你懂得運用,才能夠把特質轉化成,讓你散發光芒的天賦才華。
在我生命中,3-60就是這樣一條讓我又愛又恨的通道。一方面為我帶來無窮無盡的黑暗,卻又同時讓我不斷成長,成就了今天的我。這條通道的正規名字叫作Channel of Mutation,中文譯作「突變的通道」。這名字聽起來耐人尋味,差點害我以為自己有可能成為復仇者聯盟裡的變種人英雄。
貼地一點來說,說穿了,這條通道代表的是一股不斷突破自己的能量。配合上不預期輪迴交叉,更是讓我走進一個又一個意料不及的探索歷程,並讓我從中突破成長。
中三那年,我對一個校際歷史研究比賽超有回應,然後就決定組隊參加。接下來的暑假,我們就這樣在香港四處奔走,一時到歷史檔案館翻閱舊文獻,一時又跑到舊社區作田野考察,一時又回到電腦前編輯文字和排版。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從沒有做過的,都是我邊做邊學的。
在維他奶剛升上品牌經理的那年,我們品牌談上了一個賽車比賽贊助項目。這可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專案,無論公司還是我個人,皆對賽車沒有絲毫的認知。由賽車服、汔車拉花和記念精品的設計,到新聞發佈會,再到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當天的場地安排,這一切我們全都要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
而最巧妙的是,我的老闆竟然剛好要放產假。所以剛升遷的我,唯有硬著頭皮,帶著團隊向前衝。白天不停開會和跟合作團體溝通,晚上回家則做項目管理的整理工作,確保在百忙中不會有任何遺留。最後整個活動在公司內外也得到了一致好評,但讓我最興奮的是,本來對賽車沒有絲毫興趣的我,竟然不預期的走進賽車世界中,不但在維修區(Pit)和圍場(Paddock)親身感受到賽車運動的狂熱,更有機會走到賽道上拍下一生難忘的照片。
這些一次又一次的不預期經歷,讓我快速成長,更讓我看見世界的不一樣。每次走進這些體驗,我總會感受到身體充滿著一股很大的力量,一股「就是他」的力量。當時我當然還沒認識這詞彙,但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薦骨回應」。
過去這年,這樣的體驗更是接踵而來。無論是離開舒適圈跑到台灣過新生活,還是在網絡上寫文章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些對我來說,全都是新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就像走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隧道。過程中難免會有恐懼,因為我根本無法知道要走多久、走多遠、和最終將走到哪裡去。
最難捱的階段,一般都在剛開始新挑戰的頭三個月。在這段期間,每隔幾天我就會很想放棄。我實在無法理解為甚麼要這樣跟自己過不去。「好好留在維他奶做品牌經理不是很好嗎?幹嘛切換跑道到尼爾森去?」「好好留在香港不是很好嗎?幹嘛跑到台灣去?」但我實在太好奇隧道的另一端,究竟會有甚麼不一樣的風景。就像我常說:「冒險是一份自己也接受不了的偏執。」就這樣,心裡那團火就成為了我的引路火把,引領我繼續在黑暗中向前走。
而最近的一次新挑戰,就是錄製Podcast。用國語作日常溝通,甚至做個案解讀,當然不成問題;用廣東話作廣播或演講也當然是駕輕就熟;但若要用國語,這非自己最擅長的語言,去做Podcast這種精緻的聲音工作,對我而言卻是一個不容易跨越的心理關卡。
在以往,或許我會因為信心不足,所以裹足不前;又或因為面子、因為不甘心、因為不服輸,所以硬要強逼自己做好,最終即使做到好結果,卻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到了今天,我心中所衡量的基準,大概只有「想做」跟「不想做」,其它一切都不再重要。
因為我很想讓職場上有需要的人看見他們自己的可能性,因為我相信我的觀點角度能帶給有緣人啟發,所以我會嘗試各種不同媒介與方法,去溝通我的想法。而Podcast就是其中一個方法。每次錄製完,都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這也正正是進步和成長的空間所在。只要身心有力,我相信有天我定必能夠走出這隧道,看見美麗的風景。
若你有興趣聽聽,我對於在「重設自己職場可能」的看法,歡迎按以下連結收聽:
#SOUNDON : https://bit.ly/3dpfp8m
#KKBOX : https://bit.ly/3jZm0cf
#iTUNES : https://apple.co/3dsHADj
#SPOTIFY : https://spoti.fi/314SqKV
-----
.
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到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若有興趣將靈性修行實踐在生活中,歡迎追蹤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當我們看到鎂光燈下的成功人士,熱情地暢談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帶著熱忱過生活、充滿使命感、這是我的天職、我正在活出夢想」。
🙋你是否也曾閃過一絲念頭:「#我的熱情在哪裡?」可是,為什麼當我們決定起身尋找熱情的時候,卻又不知從何找起?
📚推薦《黑馬思維》這本書,帶你從心出發,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熱情
🔗我的閱讀心得: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k-horse/
【什麼是黑馬思維?】
最近讀到《黑馬思維》這本書,作者是兩位哈佛大學的教授陶德.羅斯與奧吉.歐格斯,他們共同帶領「個體性科學實驗室」,推廣個體性在學校與職場的應用。書中探討「標準化」與「個體化」之間的差異,讓讀者學習如何發揮個體化的優勢,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者們的觀點深得我心:「他們反對遵循熱情,而鼓勵自行創造熱情」。他們也認為現代的教育與企業還有個盲點:「建立標準化的系統,從系統中挑選出優秀的人才」。這種追求效率的運作方式,讓人們變成被系統揀選的對象,而不再是擁有選擇權的個體。
書中定義的「黑馬」指的是那些在傳統認知下,原本不被看好的人們,最後卻橫空出世取得非凡的成就。這些人們採取一種忠於自我實現、突破「標準化」框架、勇於探索未知邊際的思考方式,專注於「個體化」的發展,而非隨波逐流。
因此,懂得發揮個體化優勢的人們,就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熱情,不受限於標準化體制的選項,活出滿意且充滿自我實現的人生。這篇文章裡,我將回顧書中的論述歷程,同時帶入我自己的想法跟經驗。
【標準化出了什麼問題?】
行銷大師賽斯.高汀在某次受訪時曾經談到,公立學校是由工廠業主建立的,因為工廠裡需要更多順從的員工,擁有權力的企業主會告訴你:「跟著我說的去做,乖乖在學校念書,到公司去應徵就業,好好做50年,下班回家看電視,多買些東西…」
他認為,人們被誘導認為自己應該要跟隨大眾,社群媒體讓這件事情更加惡化,還加深了人們的從眾效應。許多快速成功和一夜致富的噱頭,爭奪著我們殘存的注意力。這些從眾的壓力和無法實現的速食目標,使人們陷入痛苦與沮喪。
在傳統的標準化協定下,「最佳方法」和「黃金標準」讓主管和高層輕鬆許多,不必花時間找出每個人的強項,再調整系統幫助他們發揮。然而,賽斯.高汀認為:「讓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是掌控感,知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掌控力」。
【我們不是在選擇,而是在被挑揀】
Netflix推薦適合的好片給你,亞馬遜推薦適合的書籍給你,Youtube和電視替你做選擇,Google替你挑選搜尋結果,臉書和推特提供專屬的動態消息給你。於是乎,這些企業彷彿比我們還了解自己。我們看似有許多選擇,到頭來卻沒有什麼是自己選擇的。
你或許會說,我們可以選擇要讀哪一所大學、念哪一個科系、怎麼靠文憑走出下一步。該讀企管碩士?進入科學園區?考取護理執照?參加律師資格考?於是,你想著「跟別人一樣,但做得更好」,這些標準化的目標,自然而然成為你的目的地。
到頭來,你只是從他們替你準備的巧克力和挑一顆來吃。因此,對於吃不到巧克力的人們,人生常伴隨著巨大的失落與煎熬。於是,當我們又聽到「追尋你的熱情」這類建議,不免懷疑是自己能力不足?見識不夠?還是根本就沒什麼熱情?
【追尋熱情是個糟糕的建議?】
標準化的思維希望人人朝著單一方向前進。標準公式是,你需要知道目的地。如果你對醫學有熱情,就朝著醫學院的階梯爬上去。如果你對電腦有熱情,就設定一條通往矽谷的求學之路。我們常以為的熱情,不過是標準化目標逆推回來的選項罷了。
回想我自己也曾經迷惘,選擇進入大公司任職,以為自己擁有熱情的目標就是晉升公司要職。後來才漸漸發現,我不喜歡職場政治、而是喜歡人際互動;不喜歡掌權發落、而是喜歡用影響力助人成長;不喜歡嚴密的軍事化管理、而是喜歡有條理地推動團隊前進。
但是,對黑馬而言:「熱情不僅有很多方向,還會變動。關鍵是由你掌控,熱情不是用來遵循的,而是可以打造的。」關鍵不是遵循最熾烈的一股動力,而是妥善調和許多不同的動力,越多越好。
這個觀念加強我了信心,起初自以為的的熱情,並「不一定要堅持不懈」,途中做出改變或放棄,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而是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依據自己內在的動力,去調整和適應新的方向,逐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熱情。
【如何創造自己的熱情?】
作者認為:「遵循熱情不用花多大力氣,打造熱情則比較辛苦,需要你認真地深入探索自己,但報酬很可觀。」如果你做的事情很符合內在動力,你會走得很精彩、很滿足。反之,如果你忽略動力,則會走得有氣無力,甚至放棄再走下去。
要辨識自己擁有熱情的強項,不是藉由內省,而是要透過「實際的行動」。以我自己為例,我試圖透過經營部落格,逐步創造屬於自己的熱情。起初,只是單純在Meduim平台分享閱讀心得,寫的不怎麼樣,發文頻率也不固定。
後來,感覺經營部落格的概念很酷,決定動手自架,發文也越來越得心應手。除了增進自己的思考之外,還能影響更多讀者接觸閱讀,形成一個正向的熱情循環。起初不熟悉的各項技能,因動手實作而漸漸熟練,進而發現更多待探索的領域。
而且,「創造熱情」的概念也具備彈性,某些在你二十歲時耀眼燃燒的動力,到了五十歲時或許就沒有那麼熾烈。尋求新的機會,新的動力,加以調整。熱情就像是把噴槍,你的熱情可以將它點燃,但也可以與時並進尋找新的動力,讓噴槍燒得更旺。
當你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往往可以逐漸做得更好。
【如何評量自己的熱情?】
你或許會問道,什麼時候才能確定「自己創造出了持之以恆的熱情?」我的看法是:「你連續幾天早上,鬧鐘一響就馬上起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強烈一點甚至於:「你有多常在鬧鐘響之前就起床?」
這裡指的並不是那種睡不好的情形,也不是因為失眠而造成的「不得不早起」。這種感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澎湃,在早晨剛睜開眼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展開新的一天。似乎有股無形的驅動力,引領著自己離開溫暖的床鋪,踏上全新的旅程。
我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的感受特別深。自從開始架設部落格,頻繁地閱讀與寫作分享,在過去的一年間,我維持每天六點起床開始進行晨間儀式(瑜珈、寫作、閱讀),包含所有週末與假日。在鬧鐘響之前的5分鐘醒來,也是常有的情況。
回顧起來,比起自己30歲之前,每天過著自動導航模式,過一天算一天的態度,這種改變讓我感到十分驚訝。我不敢很肯定地說,每個人的熱情都是以這種樣貌呈現。但是,當你創造出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也樂在其中,整個人肯定有哪兒變得跟以前不再一樣。
【真正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與另一本書《恆毅力》論點有所差異的地方,不是要我們傻傻地堅持達成目標。而是在朝著原定目標的路上,持續鍛鍊與開拓視野,不害怕採取不同的途徑,擁抱踏出舒適圈的勇氣。重點不是跟標準化體制下的別人比,而是跟強調個體化特質的自己比。
標準化認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就卓越,體制該挑出別具天分的人,然後好好獎勵他們」;反之,黑馬則認為:「人人都能成就卓越並實現自我,體制該協助所有個人把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是的,每個人都能成就卓越。
作者維鼓勵人們忽略目的地,關注手中的機會,而非道路的盡頭。就像在登山一樣,尋找身邊最陡的山坡,採取適合自己的爬山策略。不要試圖爬別人的山,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適合爬的山。
我很喜歡作者們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
【後記:當一匹脫韁的黑馬】
我非常推薦《黑馬思維》這本書,給在標準體制下感到載浮載沉的學生或上班族,體認到自己可以透過不斷實踐與嘗試錯誤,磨練技能進而發揮自己未知的潛能。也推薦給父母、老師、企業主,認識傳統標準化的盲點與弊端,不要扼殺擁有無限潛能的黑馬。
「直到我走上曲折的道路,才終於以自己為榮」,讀到書中這句話時,讓我久久不能自己。對於勇於創造自我的黑馬而言,這條路或許艱難、或許罕無人跡。但懂得培養獨立思考、發覺內在動力、掌握個人發展策略,才能在在這個高度從眾的世代,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如同知名作家提摩西.費里斯在《人生給的答案》書中引述作家尼恩的名言:「生命格局的大小取決於勇氣的多寡。」成功取決於願意跨出舒適圈的對話與行動。他發現最充實又具影響力的人,都認為他們的人生旅程有25%在追尋自我,剩下的75%則在創造自我。
最後,引用《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的這段話:「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總有些人,他們一輩子註定要活到極限,一輩子都想觸碰自己能力的邊界。」期待你也能成為一匹脫韁的黑馬。
直到我走上曲折的道路,才終於以自己為榮。
先覺出版 - 思潮的最前線,知識的最先覺
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當你離開舒適圈時才是人生真正的開始。 ... <看更多>
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舒適圈語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推薦與評價
邁向成功,必看的6 大TED 精選名言|經理人2016年11月9日· 踏出舒適圈,給自己多 ... 他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跳脫舒適圈,離開這個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工作? ... <看更多>
離開舒適圈名言 在 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離開舒適圈名言英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當你離開舒適圈時才是人生真正的開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