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影響下的歐洲觀光小鎮 】
因為想看一眼夜晚的卡卡頌城堡,我們決定留在城堡內吃個晚餐。
南法九月末,六點多天色還沒開始暗下,逆著返程的觀光客潮流往城堡內前進,赫然發現剛剛熱鬧的商品小街已經陸續關門,小吃攤商也關了八九成,只剩下幾間小餐酒館點著燈。
我們索性找了間問問,室內座位不多,橙黃色的燈光,襯著酒紅色調的裝潢,本來要找個座位坐下來了,老闆卻從酒吧櫃檯走出來招呼著我們,他不會講英文,我們不會講法文,各種比手畫腳,老闆帶著我們轉向餐廳後的室外用餐區,哇!別有天地!我們就在這倚著城牆下的小花園吃晚餐。
邊緣型人格發作,我們選了個角落,然後,偌大的地方,只有我們一組客人。
雖然如此,這頓晚餐從前菜到甜點一點都不馬虎,完全可以感受到法國人對於料理的堅持,我們邊吃邊幫老闆計算成本:會不會今夜不開店比較好呢?
吃了這一餐,不到40歐,整間店為我們服務,整個花園為我們點亮了燈,老闆偶爾過來招呼(雖然講著法文,但我們竟然可以get到一點意思),還帶著他的貓咪來讓我們摸一摸,說著貓咪似乎叫做Charlotte ,是一隻傲嬌貪吃的喵喵。
難以想像這裡曾經擠滿人的盛況,十幾桌的觥籌交錯該是多麼熱鬧,這是疫情下歐洲觀光小鎮的一隅,也是疫情打擊下歐洲經濟問題的冰山一角,住宿的旅館Review 曾被抱怨樓下愛爾蘭酒吧太吵,今年我們住的時候已經倒了,我們倒是因此睡得很寧靜😭
街上連續空了好幾個店面,Google map評價很好的餐廳歇業,讓我們走了一大圈卻撲了個空,還好的是,我們也看到有些空店舖又開始重新裝修,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大家都還在學著找新方法重新適應,大都會如此,小城鎮也是。
#萬事包在法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的網紅烏龜妹Cecil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人對於旅居異國抱有憧憬與幻想,但是異國生活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美好嗎?想要長期待在國外,除了要考慮基本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可能得面臨在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環境下找工作,以及必須克服異國或遠距離戀情的難題。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米莉的德國日常生活指南》的創辦人 米莉,在德國生活超過五...
「難以適應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烏龜妹Cecil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適應英文片語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適應英文片語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難以適應英文 在 英語單字101-背英文單字神器,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難以適應英文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北基是否該合併 應公投決定》
近期因為縣市合併議題,引發各界對於基隆發展的討論,一直以來北北基是密不可分的共同生活圈,未來是否合併,或有其他區劃上處理,我認為應以市民意願為主體,透過公投形式決定。
2010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適應當時擔任基隆市議員就認為,若無條件升格,不僅忽略傳統上「七星區」與基隆脣齒相依的關係,整個首都圈三縣市也會只剩基隆一個非直轄市,對基隆和區域發展顯然弊大於利。
遺憾的是,當年國民黨握有中央與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完全執政權,作為唯一一席基隆區域立委,面對基隆發展如此關鍵的時刻,謝國樑不僅與國民黨一同視若無睹,更在今天四兩撥千斤,用雲淡風輕的態度把自己塑造成局外人,心態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正因為當時改制不當,加上國民黨政府輕視,以及謝國樑的不作為,讓基隆面臨到難以承受的邊緣化風險。直到2014年林右昌市長、2016年蔡英文總統與他上任後才出現轉變契機,近年來適應與 林右昌UChange市長合作穿梭於行政部門間爭取預算,攜手合作並中央的支持下,基隆獲得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大量資源,各項先前被延遲的建設經費逐步到位,整座城市開始改變,也讓許多市民重新拾起對基隆之光榮感。
我們樂見行政區劃的議題被提起,例如和台灣國土面積相當的日本九州、只有八個縣,包含三個政令指定都市,而台灣本島卻有六個直轄市在內的十九個縣市,數量確實不少;不論未來基隆要以什麼身分存在,我都會支持市民決定,並在制度設計下盡其所能替基隆發展盡心盡力。
#大基隆生活圈
#北北基共創共榮
#立法委員蔡適應
——相關新聞——
北北基是否該合併?綠委:應公投決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08005132-260407
從竹竹苗談到北北基合併 綠委:透過公投決定 https://udn.com/news/story/122444/5731669?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北北基合併? 蔡適應:公投形式決定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65326
北北基是否合併 蔡適應:公投決定 https://yns.page.link/FxWjp
難以適應英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常心情不好算是憂鬱症嗎?】
—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
知名網紅阿滴以經營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日前突然在臉書及YouTube發布貼文及影片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近1年。
在外界眼中事業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跟可愛妹妹,一向給人正向樂觀印象的阿滴,怎麼會得憂鬱症?阿滴表示自己從2020年在紐時刊登廣告「Who Can Help ? Taiwan」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
阿滴表示,狀況最糟的時候,他喪失了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阿滴希望藉由自己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能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朋友。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偏誤的,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分析,通常壓力過大的感受很常見於憂鬱症病發前的狀況,但壓力絕對不是直接引起憂鬱症的病因,事實上,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太ㄍㄧㄥ才會發病[1]。
■WHO:「憂鬱症」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3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
WHO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世界第2大疾病。根據國內統計,憂鬱症的盛行率占8.9%,換算下來,超過200萬人罹患憂鬱症[2]。
「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這幾年可以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這其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
■憂鬱症與身心疾病的共病
「憂鬱症」很可能會合併各種身體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或嚴重身體疾病都可能合併有憂鬱症,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患者,甚至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比例都達1/3-1/4。合併憂鬱症常會惡化身體疾病的症狀與處理,許多憂鬱症患者的頭痛與身體不明原因的不舒服增加,生活品質也因而下降。
但是多數醫師只注意到身體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伴隨著的憂鬱的處理。另外憂鬱症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精神疾病,超過50%的憂鬱症合併至少一種焦慮症,很多的焦慮症甚至物質濫用最後皆會併生憂鬱症。一旦合併憂鬱症會加重了原有疾病的治療[3]。
■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
有的人說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巧妙比喻著憂鬱症的普遍常見,彷彿像感冒病毒一般,當我們先天脆弱性高、後天抵抗力不足,此時再加上吹風受凍時則很有可能患病。而憂鬱症確實也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
■憂鬱症若缺乏治療很難自行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如此普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因此當我們周遭親友向我們求援時,千萬正視與尊重對方的求助訊號,避免憾事發生[4]。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青少年為例
青少年的憂鬱症,很容易被簡化為「叛逆期」,此時的孩子內在性賀爾蒙大量變動、外在人際與親密關係也容易卡關的階段,情緒起伏大,不一定是終日悶悶不樂,反而可能是以暴躁易怒、自殘自傷的方式呈現。除了負面情緒外,可觀察孩子是否有下列變化:
▪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
▪ 對於學習、打理自己等感到疲累、懶散。
▪ 體重突然短時間內明顯增加或減少,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
▪ 睡眠困擾,展現出失眠或是嗜睡。
▪ 有自殺想法或透露出活著沒意義等語言。
此時的孩子需要更多關心與耐心,除了上述五點供參考外,學校的輔導室也是可用的資源。如有疑慮可直接就醫交由專業醫師診斷,部分身心科診所特有青少年門診,坊間心理諮商所所提供的親子或個人諮商,也能協助孩子們抒發身心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老年人為例
60歲以上老年人同樣面臨身心與生活的劇烈變化,包含身體老化、退休、子女空巢期、甚至喪親喪偶等哀傷失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數據,老年人如出現自殺想法,實際執行的自殺成功率比青少年還要高出許多。董氏基金會整理對於老年憂鬱常見的症狀:
▪ 出現類似被害妄想,或悲觀的想法強烈。
▪ 焦慮不安與社交推縮,好像難以平靜下來,也不想與人交談。
▪ 呈現判斷力遲鈍或記憶力衰退等情況(非失智所造成)。
除了上述三點外,林皇吉醫師(2006)指出老年人較難表達憂鬱情緒,較常展現抱怨身體不適、頭痛、焦躁易怒…等非典型憂鬱症狀展現,因此高達 50% 的老年憂鬱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門診被遺漏掉。如家中長輩抗拒前往精神科就診,坊間心理諮商所也有老人個別諮商或團體服務,藉由專業人士的協助轉介,可多一份助力,鼓勵長輩就診[5]。
當心愛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小心翼翼地談話,然後不要提到任何關於憂鬱症的敏感話題?或是都不理他,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應該鼓勵他多正向思考?
■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參考「3不守則」與「6個正確觀念」
「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1.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話語。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說都是他的錯,或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
3.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除了3不守則之外,一起來看看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1. 關心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你一定會被一定程度的影響。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2. 傾聽
傾聽憂鬱症患者時,要讓他了解事情現在不好,但不代表未來會不好。
3. 不要不理他
即使病患拒絕,也要要伸出援手,患者的孤單感很強,會拒絕與人接觸,但千萬不要這樣就不理他。
4. 說出來
在患者談起自殺念頭的時候,坦率地與他們談論自殺的話題,並且告訴他們的醫師或是心理師。
5. 一起出去玩
可以適時地邀請他一起出門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但千萬不要強迫他們。
6. 鼓勵就醫
周圍的人要積極鼓勵她就醫,用它自身的個性說服他就醫。讓他知道療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療程結束,他將會好轉很多[6]。
■憂鬱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部分
一、心理治療:主要有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人際方面等三大類的心理治療。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罪惡感等負面想法;認知行為治療是幫助病人能自我覺察負面認知,發展新的思考模式,積極練習調整在不同情境下,應該有怎樣合宜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藉著分析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促進自我覺察和重新建構患者的人格及自我認同感,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 人際方面的心理治療
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避免憂鬱症引發的人際障礙,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並學習溝通和社交能力,建立人際互動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達到改善憂鬱症狀。
二、藥物治療:由醫生開立抗憂鬱藥物,幫助對抗憂鬱症,一般的療程是三至六個月(根據國內報告指出,穩定服藥超過三個月,快速復發的比例只有5%)。副作用可能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嗜睡。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具有調節大腦血清或調節正腎上腺素的功能。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等副作用已經減少,大多服用1-2週能改善心情,3-4週情緒可讓情平穩。
▪ 輕度憂鬱可以自我調適壓力或作紓壓放鬆的活動來調整。
▪ 中、重度以上等級的的憂鬱症則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可見其功效。
若是治療部完全或是放棄治療,則會使憂鬱症復發或加重病症。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期盼憂鬱症家屬及病者本身,能用正確的心態,一起面對憂鬱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5]。
■憂鬱症污名化:你是不是有神經病阿?
衛福部2018年統計,台灣憂鬱症確診人數突破兩百萬。你我身邊都有許多「隱性」憂鬱症患者,只是大家都為了某些原因閉口不談,才讓這項疾患看似距離遙遠、遠到彷彿事不關己。「憂鬱症在台灣有點像個禁忌話題。患者不會主動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有憂鬱症,尤其在工作場合,根本不會有人敢以憂鬱症發病為由請假。」
小鬱亂入創作者林妤恒說道。「老一輩可能還會說,你是不是神經病阿?是不是抗壓性很差?一旦讓別人知道患病事實,就會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籤。」
■「不敢說、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去哪求助」因此成為許多自覺需要幫助的人心上說不出口的痛:林妤恒說,小鬱亂入專題完成後,粉專一下子湧入許多深陷憂鬱,卻連傾訴對象都沒有的網友。「他們都在問『你可以幫助我嗎?』因為他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誰可以幫助他們,他們不知道可以去哪裡看醫生,他們不敢跟親朋好友講,所以只能找我們訴說。」
聽來哀傷,但這卻是台灣憂鬱症患者不得不練習面對的課題:「憂鬱症污名化」。這不單是指要學著和親人溝通,或要面對身邊親友的詢問、關心,汙名化無所不在,舉凡茶水間裡同事無心調侃,報章媒體為追點閱信手寫下的聳動標題。台灣社會給「憂鬱症」貼上的負面標籤,常一不小心就竄入患者視野之中[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今周刊)「精神科醫師: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 https://bit.ly/3BFCW0I
[2](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女性憂鬱症高2倍!身旁親友有「這些症狀」逾2周是求救訊號,4大良方幫你遠離憂鬱」:https://www.marieclaire.com.tw/beauty/health-fitness/44104?atcr=297ad1
[3](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正視憂鬱症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 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0.html
[4](今健康)「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952
[5](Heho健康)「家人長期心情不好?別忽略了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憂鬱症狀」:https://heho.com.tw/archives/180574
[6](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5件你可以做的事」: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how_to_face_patient/
[7](風傳媒)「面對他的憂鬱,我還能做些什麼?當最親的人憂鬱纏身,這些「看似善意」陪伴方式千萬別再用」: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63566?mode=whole
➤➤照片
[2] 圖說:女性不但憂鬱症的比例較高,且產生自殺的企圖也是男性的2倍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憂鬱症 #憂鬱症污名化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今周刊 /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今健康
Heho健康 /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風傳媒
難以適應英文 在 烏龜妹Cecil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少人對於旅居異國抱有憧憬與幻想,但是異國生活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美好嗎?想要長期待在國外,除了要考慮基本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可能得面臨在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環境下找工作,以及必須克服異國或遠距離戀情的難題。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米莉的德國日常生活指南》的創辦人 米莉,在德國生活超過五年的她,一路上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走過職場與感情上的挫折,而後成立自己的網站與個人品牌,並蛻變為更勇敢的自己,她不僅想要幫助未來計畫到德國旅居的人,更希望傳遞充滿溫暖與善念的快樂能量。
P.S. 米莉除了談到德國生活之外,還會提及她經營部落格的心路歷程。她也爆料一件讓我笑到不行的事情,完全顛覆一般人對德國人的印象,想知道就快來收聽《 旅創浪人Life Show》吧!
本集節目有太多精彩內容想與你分享,建議分次收聽!😉
.
.
重點節錄:
02:50 米莉 的自我介紹
07:30 為什麼當初會一個人到德國生活呢?
13:38 印象最深刻的文化差異,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20:08 台灣和德國男生的差別?
27:00 德國的生活機能方便性如何呢?
31:00 不會德文在德國生活可以嗎?德國人會排斥用英文溝通嗎?
35:00 德國和台灣職場的差別?
37:30 需求高的德國工作職缺和工作簽的期限
41:20 如果沒有特殊專業,想進入德國職場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44:43 線上找德國工作的平台有哪些呢?
46:38 在德國職場上覺得有哪些難以適應的地方?
50:10 德國的稅多高呢?有哪些東西可以退稅呢?
55:22 在德國的文化裡,有什麼禁忌話題是不能聊的?
58:47 德國人真的很一板一眼或很嚴謹嗎?
01:03:00 平常喜歡和另一半一起去的地方,或自己推薦的德國景點?
01:06:55 在居住德國的期間,融入德國生活最重要的三個元素是什麼?
01:13:35 如果有聽眾嚮往德國的生活,妳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01:16:50 為什麼想成立自己的部落格網站,背後是不是有更大的夢想?
01:34:15 推薦幾本為你的生活帶來改變的書
01:43:05 米莉的人生哲學
01:46:31 如果聽眾想要找到你的話,要去哪裡跟你聯繫呢?
.
【關於 米莉│米莉的德國日常生活指南】
❶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ilysvitamind
❷ 個人網站│https://emilyhighfive.com/
❸ Email│contact@emilyhighfive.com
.
.
如果想看完整的文字稿,歡迎至部落格上閱讀並收聽。
👉 https://bit.ly/357M4NF
.
.
節目於每週四晚上九點更新,如果喜歡節目內容,別忘了在 Apple Podcasts 留言並給予五星評分,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這個 Podcast喔!真的非常感謝你的收聽。 ❤️
.
——————————
🎧 《旅創浪人Life Show》收聽平台:
.
•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gVln0Y
•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2Gpi8Ce
• Spotify|https://spoti.fi/3gZonti
• Youtube|https://youtu.be/61cyPwEmFHg
.
————————————————————
Facebook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urtlegirl.travel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urtlegirl_travel/
.
部落格
👉 https://ttgirltravel520.pixnet.net/blog
.
臉書私密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9138802857191
難以適應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1968年,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個小學老師叫珍艾略特,她做了一個很經典的實驗,叫「標籤實驗」。她希望透過這個實驗,讓孩子更深刻的理解到,到底是什麼是「偏見」,她怎麼做的呢?
她把她班上的同學按照「眼睛的顏色」分成兩組,一組是藍眼睛組,而另外一組是棕眼睛組。
實驗開始的第一天,珍艾略特就以很認真的口吻告訴孩子們,他跟這一群孩子們說,如果你擁有藍色的眼珠,通常是比較笨的;而擁有棕色眼珠的人,往往比較聰明。
而且不止這樣哦,她還規定藍色眼珠子的孩子,必須戴上一條造型很醜的領巾,並且只能坐在教室的最後排,兩組的孩子不能一起玩,而棕色眼睛的孩子則擁有比較好的各種待遇。
結果沒想到那群藍眼睛的孩子,當他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之後,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的神情就從一剛開始的憤怒,變得是非常的悲傷跟難過。最後竟然接受了,這個他自己是比較笨的,其實是一個虛構的現實。
這些孩子他們這麼覺得自己真的比較愚蠢、比較沒有自信,相反的那些棕色眼睛的孩子,就認為自己比較好,而表現出驕傲自大的感覺。
接著到了第二天開始上課的時候,珍艾略特走進教室,她用很誇張的語氣跟學生說她犯了一個錯,事實上搞錯了!因為藍色眼睛的孩子其實比較聰明,而棕色眼睛的孩子是比較愚蠢的。
於是她把所有的規定都換過來,這些棕色眼睛的孩子,必須要戴上那些藍色眼睛,昨天戴的那個醜的領巾,而且那些棕色眼睛的孩子,必須要坐在教室的最後面,在很短的時間裡面一切都改變了。
藍色眼睛的孩子,他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在差不多難度的隨堂測驗裡,也領先了那些棕色眼珠子的孩子,而原本在前一天很驕傲得意的棕色眼睛的孩子,則出現了沮喪跟低落的情緒,其實跟前一天的藍眼珠子的孩子是一模一樣的。
在第二天的實驗結束之後,珍艾略特就告訴所有的學生,其實這是個實驗,並沒有所謂的藍色眼珠子,跟棕色眼珠子到底誰比較聰明,誰比較好這樣的區別。她讓這兩組孩子相互擁抱和好,並且寫下這兩天的感受,這個實驗就是發生在1968年的「標籤實驗」。
當你在聽我分享這個實驗的過程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有感覺藍眼珠子、棕色眼珠子,這根本就是個假議題,然而我想要引導你去思考的是,如果當你在這個過程當中,知道這是假議題,那麼你有沒有真的好好的去看一看,很多你對自己的看法?
「你就是不如別人」、「你就是不夠聰明」,這些想法它有沒有可能,追根究底來說也是個假議題呢?
我在這邊就先不去觸碰那些深刻的內在議題,我只講一個一般我在教學過程當中,經常碰到的狀況,我發現很多人付出了時間跟代價,他進了教室學習,當我們要學到任何東西,它在本質上就是一個跨出「舒適區」的過程。
那跨出舒適區一定有很多的不習慣,可是我卻發現很多人哦,他已經踏進教室了,然而只要在教室裡面,他聽到的任何教學的引導是跟他原本想的不一樣,或者是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
他幾乎在還沒有做任何嘗試的前提底下,他就會直覺的說:「哎呀!好困難啊」。你沒發現當他面對到一件,他沒有做過或者是跟他習慣做的風格、慣性不一樣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用「好困難」的標籤。
然而你仔細想想看,我們從小到大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當年覺得很困難,而今日仍然覺得很困難,可是究竟是那件事真的很困難,還是你因為貼上它一個「很困難」的標籤,於是它就會變得難以突破呢?
那麼如果我們換一個標籤,當你在學習前進的過程當中,遇到任何你不習慣、不熟悉、沒做過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告訴自己:「我還不習慣這件事」。
你可以感受一下,「很困難」這三個字的標籤,跟「不習慣」這三個字的標籤,會帶給你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從小到大也有更多、更多的事情,之前不習慣而後來習慣了,尤其是當你習慣之後,可能在你還沒習慣之前,同樣一件事情,你會覺得它是有難度的,可是當你習慣之後,你會覺得它很簡單,跟吃飯喝水一樣。
所以究竟是那件事情本質上我們學不會,還是我們先貼上的標籤決定了我們學習的結果?你要幫自己貼上什麼標籤呢?當你遇到任何需要你突破、需要你去適應的事情,你是要貼上「很困難」這三個字,還是貼上「不習慣」?
你覺得貼上哪一個標籤,會帶給你更多的力量,能夠引領你的生命朝向更圓滿的地步,到底是哪一個標籤呢?
然而我們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的生命的時候,事實上這些標籤是無所不在的,如果你希望活得更圓滿、更自在的話,那麼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並不是急急忙忙的去學很多感覺上很厲害的能力,而是你要先去「覺察」你到底給自己貼上什麼標籤!
談到這裡,我很有感觸的就是每當我在《CIA通達力》的教學,跟個案教練的過程當中,其實讓我最感動的就是,很多同學在他還沒有學到任何具體的技術之前,只光認清了這些內在的慣性,跟這些標籤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於是因為這一份解放,啓動了改變生命的可能性。
如果你想要好好的看待你自己、長出自己生命當中真正屬於你的力量,那麼我很期待能夠在《CIA通達力》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然而無論如何我們是不是有這個緣分,我都很希望在你今天聽完這一段分享之後,能夠真的把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好好的去檢視到底你給自己貼上什麼樣的標籤?
我是凱宇,跟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在前面提到的《CIA通達力》的課程,下一期我們在9月11號開課,因為這一門課是用回到你身上量身定做的方法跟前進。
所以呢,它的名額只有12位,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已經快要額滿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難以適應英文 在 英語單字101-背英文單字神器,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日造句】 「be used to ~」習慣於, 適應於例句: I'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now. 我現在已經習慣早起床。 . She is quite used to hard wor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