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科式圖鑑《大堡礁》與《聖母峰》讓孩子自發學習跨領域知識/
#別怕開學跟不上
★橫跨人文、自然、藝術領域的百科式讀本《#大堡礁》與《#聖母峰》,將課本必學的知識變得更有趣,是帶領孩子攀登環保意識與知識巔峰的最佳讀物!
★認識地球上最特殊的地域生態和其面臨的生態浩劫,喚起孩子對自然生態的疼惜之心! 帶著孩子從世界看回台灣,疼惜地球,更疼惜台灣的獨特的珊瑚礁與山岳環境吧!
★拉加茲童書獎得主豐風兩大經典創作,《聖母峰》更曾榮獲2019 Openbook 最佳青少年圖書!
🌊《大堡礁》 https://bit.ly/3iSrMNr
認識 #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從 #大堡礁如何形成、#面臨的生態危機、 #千奇百怪的奇特物種 到當地原住民的 #傳說和文化等都包含。
🏔《聖母峰》https://bit.ly/2XPn2Bb
介紹 #世界第一高峰的形成、 #特殊的動植物、#雪巴人的文化 和 #聖母峰面臨的垃圾問題等。這本書的內容以高度為區分,逐步介紹聖母峰的各種面貌,讀的同時就彷彿正逐步登上聖母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於戰後出生的一輩香港人來說,掛麵是回憶中最原始、最生動的飲食情懷。它就像上海人的陽春麵,是眾麵中最便宜的東西;雖然它的名字沒有上海人的斯文—以「陽春白雪」修飾如「下里巴人」的麵—就只有一個「掛」字,但卻直白地描述了那擱在竹竿、隨風搖曳的雪白麵條。它或寬或圓,或扁或細,耐存也耐煮,曾伴隨一代人的成長...
「雪巴人的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麋鹿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新聞] 聖母峰的王者:雪巴人之謎- 看板Hiking 的評價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高山上的悲歌:現身說法-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雪巴人的名字... - 台灣雪巴文化協會-Taiwan Sherpa Culture ... 的評價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雪巴人費用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雪巴人的文化 在 縱橫天下登山攝影家高銘和- YouTube 的評價
雪巴人的文化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青鳥選讀 #山尖海底 #尋找自己
攻頂日的前一天,沒有月亮,沒有雲,只有行星閃爍著,天空像是灑滿了散亂的寶石。可惜大家的狀況都太慘了,無力欣賞美景。
-《#K2峰:#天堂之門與雪巴人的故事》
2008年8月1日,來自各國的登山隊伍從最高營地出發,朝峰頂前進。不料在短短一日內,三次雪崩共帶走11位登山者與雪巴人的生命,而相關人員在過程中展現的勇氣,讓這場災難成為可歌可泣的山難救援史詩。
根據K2攀登史上最大的山難事件採訪寫作而成《K2峰:天堂之門與雪巴人的故事》,除了記錄山難本身,更深入報導雪巴人的文化和生活,以及他們為何進入高風險的登山產業。
∞ ∞ ∞ ∞ ∞ ∞ ∞ ∞ ∞ ∞ ∞ ∞ ∞ ∞ ∞
➤➤「#登上K2」是全世界所有登山家的共同心願
台灣人正在攀登K2:
K2 Project 張元植X呂忠翰八千計畫
#往往你想退出
#山不讓你退
雪巴人的文化 在 麋鹿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0326
氣象預報的大雪,只比預計的晚了兩個小時。
從絲絲點點的冰粒到清晰可見在風中飄搖的白色雪花,「是好大的雪啊!」我們隔著玻璃窗向外看著。
原本好不容易才露出來的石頭路面,又被這雪重新掩蓋了起來。
這場雪就這麼從昨天下午持續到了清晨,我擦了擦窗子上的霧氣,外頭看起來仍是沒有要停歇的意思。房子的主人在建造這棟旅舍時,特別選擇加裝了雙層的防寒玻璃窗,屋內也不同於一般鐵皮搭建的建築,而是在外層結構內,加裝了保溫棉,事實上這就像是給房子穿了件厚外套般,所以在屋內的我們,即使外頭大雪紛飛,也不覺得寒冷。
今天是進入山裡以來首次不用早起,兩個人慵懶的在七點鐘—睡滿十一個小時左右,自動起床,「不用打包行李出發感覺好好喔!」我想,就在這裡住下來也挺不錯的。
整間旅舍昨晚唯一跟我們同住的是另一組希臘大哥,今天是他們進入山裡的第二十三天,「我真的受夠了!我知道風景是真的很漂亮沒錯,但我真的累了!我想回家了。」希臘人和旅館主人說著,他們堅持要在這樣的大雪天裡下山。「我真的不建議你們下去,除非你們找到有人同行,這樣對你們也比較安全,你們是我的客人,我有義務要提醒你們的安全。」旅館主人面帶謹慎的希望能勸退兩位希臘大哥。
我們靜靜的聽著,心裡卻是更加確定了,「今天我們哪也不去了。」
我們悠哉的用過早餐,與老闆一起坐在火爐前烤火,沒錯,即使是白天了,老闆還替我們升起了火爐,這樣我們更是離不開這溫暖的地方了。
最後,希臘大哥找到在其他家旅舍同樣要下山的旅客們同行,冒著大雪,他們離開了。
我們今天擺明就是準備好完全的放鬆的。點了一壺奶茶,看看書,又到了中午,今天還奢侈的點了Pizza 來吃,喔對了!我們下午還吃了蘋果派當點心,雖然這一切在冰封的海拔四千八百公尺處顯得不太合理,但這裡算是這些天以來我們最放鬆的一個地方了。
「我明天不想走了!」
旅館主人叫帕珊,是個對於藝術非常有興趣的年輕人,除了自己繪畫外,更在大廳的前方空間裡設置了一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畫廊,不定期的邀請藝術家來設展,「但有時候大家都覺得這裡太高了,不願意來,即便我說我願意提供免費的住宿招待大家,但大家還是挺害怕的。」帕珊略帶委屈的說。
他除了繪畫外,也非常關注當地雪巴人的文化和發展,為此他還出版過兩本書,介紹當地的文化,以及雪巴人在攀登界的英勇歷史,「我想要讓大家都能夠認識到這裡的文化,認識我們,記得我們。」帕珊在書裡這麼寫道。
下午雪總算停了,旅館裡新來的服務生弟弟—索南,催促著我們趕緊出去拍照,此時,天空露出一片藍,映在白雪之地上,剎是好看啊!
晚餐前,我教大家用中文寫下自己的名字,不意外的,當我寫下自己的名字時,又換了一陣欽佩的眼神,「你的字好漂亮啊!你怎麼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
「好說、好說,當你寫了超過二十年,也能練出跟我一樣好看的字喔!(誤)」
明天真的要下山返程了,期盼平安下山。
雪巴人的文化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於戰後出生的一輩香港人來說,掛麵是回憶中最原始、最生動的飲食情懷。它就像上海人的陽春麵,是眾麵中最便宜的東西;雖然它的名字沒有上海人的斯文—以「陽春白雪」修飾如「下里巴人」的麵—就只有一個「掛」字,但卻直白地描述了那擱在竹竿、隨風搖曳的雪白麵條。它或寬或圓,或扁或細,耐存也耐煮,曾伴隨一代人的成長,成為永恆的記憶。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雪巴人的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遊古巴】
很多人到過古巴後都會跟朋友說:「現在還不去,遲下再也嗅不到古巴的共產味。」其實古巴天天都在變,任何時候去都會看到獨特的色彩。古巴人民正在學習新政府帶來的改變,遊客來到古巴,探索雪茄坐老爺車之餘,有兩件事必須學習,第一是了解這裏的雙幣制,第二是學懂如何上網。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雪巴人的文化 在 高山上的悲歌:現身說法-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登山是雪巴人唯一能從事的職業,因為我們的教育程度不夠,做不了別的工作,這就是我們攀登聖母峰的原因。」金錢在 雪巴人的文化 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 <看更多>
雪巴人的文化 在 雪巴人的名字... - 台灣雪巴文化協會-Taiwan Sherpa Culture ... 的推薦與評價
雪巴人 的名字Sherpa - Remember the Name 大多數的雪巴人會用他們出生的那一天,當作自己主要的名字,使用雪巴(Sherpa)來當作姓氏;有時候也會使用部落名稱, ... ... <看更多>
雪巴人的文化 在 [新聞] 聖母峰的王者:雪巴人之謎-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聖母峰的王者:雪巴人之謎
當氣溫跌至零下40度、大氣含氧量不足4成,站在生存條件最惡劣的世界頂端,誰還能掌
控一切?
一支原居西藏隘口、如今散居喜馬拉雅山一帶的民族,因長年生活在高海拔山域,強悍體
能與心肺能力(曾不帶氧氣瓶也攻頂聖母峰),一直是全球各國登山隊在尼泊爾登山的強
力夥伴,他們是雪巴族(Sherpa),藏語裡意思是「從東方移居來此的人」。
雪巴傳說
40歲Fura(全名Fura Sona Sherpa,中文名「張雪霸」)是唯一在台定居的雪巴人,來台
15年中文已很流利,「取名可從字根看你禮拜幾出生,像我週四出生叫Fura(音同夫拉)
,我哥週一出生叫Ngima(音同尼馬,曾攻頂聖母峰4次),只要是雪巴人,名字最後一定
加Sherpa,這是本姓,尼泊爾120幾個民族,每族都有各自特別的姓。」
傳說雪巴人因常年生活空氣稀薄區,身體會常態性維持低血壓保持大腦充足血液,自身肺
活量也強,對此,Fura自己覺得沒特別不一樣,但以前還在尼泊爾時,帶團攻上海拔3000
公尺以上,雪巴人跟平地人反應不同,「有人太高走不動,身體開始無法負荷,但雪巴人
一點感覺也沒。」
1977年,他出生於海拔2700公尺尼泊爾Lukla村落,父親生了8個小孩(6男2女),Fura排
行老四,幾個兄弟仍在當地以導遊、嚮導為業,「雪巴女生主要種田農忙或開民宿,較少
帶隊攻頂,但現在不少雪巴女生很強,有位Lhakpa Sherpa今年攻頂聖母峰成功,是她個
人第8次。」
Fura說,現在年輕一輩雪巴人很喜歡往上衝,「有些專門帶隊攻頂的導遊,為了調整自己
,不斷嘗試攻頂境內各海拔8千公尺高山。」
當雪崩來襲
「主攻聖母峰隊伍最怕遇到雪崩,爸爸、大哥帶隊都遇過」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規模7.8
強震(超過9千人死亡),當時Fura大哥Ngima正帶隊駐紮海拔5365公尺的聖母峰基地營(
Everest Base Camp,下稱E.B.C,為紀念英國占領尼泊爾、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測量局局
長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在部分國家會稱聖母峰為「埃佛勒斯峰」),「幸好大哥
早到,3月10日就到,挑了相對安全位置紮營,雪沒有撲到他的帳篷。」
Fura說成團機率不一定,若鎖定海拔6千公尺(不一定喜瑪拉雅山)的登山隊,平均3週會
有1團,若鎖定攻聖母峰,1年只帶1團,最多2團,「攻聖母峰準備期很長,每年3到5月最
多全球登山隊聚集,6月之後雨季上山太危險,雨季過後10月勉強可再帶1團,但10月後成
功攻頂機率極低。」
認識群山,一個帶一個
「小時候爸爸帶著大哥練,再一個帶一個」,爸爸Dawa是「攻頂聖母峰」成為商業活動後
,第一代專責帶隊攻聖母峰的導遊之一。「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希拉里(Edmund Hillary
)與雪巴人嚮導諾蓋(Tenzing Norgay)首次成功攻頂聖母峰,全世界知道有『聖母峰』
這地方,同時發現『這是爬得上去的』,開始有民眾來尼泊爾,『登聖母峰』蔚為風潮。
」
「以前雪巴人幫忙登山隊,不分挑夫、導遊、高山嚮導,都要幫忙扛物資上山,現在不
一樣,導遊、高山嚮導不揹東西,但要有尼泊爾政府的證照」,「以前啊,揹越重賺越多
,爸爸為了養8個小孩,最重揹35公斤上山。」為遏止風氣,尼泊爾政府已規定協助的雪
巴人不能背負超重20磅(約9公斤)行李。
哥哥登頂聖母峰4次
「家裡有攻頂聖母峰紀錄(4次)的是仍在帶隊的大哥,爸爸退休前最高紀錄到聖母峰第4
營(海拔7925)」,「爸爸那時帶的團比較弱,有人上不去,就要整隊帶下,攻頂看團隊
能力,不是單看帶隊雪巴人,得全團的人都帶到,攻頂要我們帶到的團也剛好有一定實力
。」
他說「登山文化」在當地改變很大,「以前很窮,人潮湧進尼泊爾登山後,家境改善」,
Fura 12歲開始跟團當揹夫,「一開始抱著『想看看山』心情,後來越走越有意思,一步
步認識地形。」
他在尼泊爾念完國中就沒再升學,開始以導遊為業,「小孩太多,爸爸負擔重,前幾個兄
弟都念不高,時間到出去賺錢,開始登山帶隊,分擔經濟需求,後面像妹妹才有念到高中
畢業。」
帶隊苦衷
「帶隊也有苦衷,以前父親帶團登聖母峰,沒電話、沒網路,一趟上山3個月沒消息,只
有出發、回來見到面,除非遇到雪巴同族下山,可以幫忙帶封信回家。不然3個月我們跟
在家種菜的媽媽,完全沒收入,只能借錢吃飯」,「那幾年如果爸爸在山上怎麼了,全家
就完蛋。」
「雪巴人是靠山吃飯的民族,男生當導遊、揹夫,女生當家庭主婦,種馬鈴薯等」,現在
每年至少回尼泊爾一趟的Fura觀察,現在有些改變,「早期不當導遊,只能務農、種馬鈴
薯,觀光業興起後,有人做文物生意,也有雪巴人下山搬往加德滿都(Kathmandu)生活
。」
血液裡的雪巴人
來台15年,Fura登過雪山、大霸尖山等,「身體沒什麼感覺,但山景很漂亮」,他沒考慮
在台做登山工作,現在當廚師開餐館賣起尼泊爾、雪巴、法式料理,2016年組了「台灣雪
巴文化協會」,希望當起台、尼兩國橋樑,也打算讓今年國中畢業的女兒,準備回尼泊爾
Lukla老家念高中。
「兩邊的根都不能忘」,脫離尼泊爾山域多年,Fura說身為雪巴人,還是遺憾自己尚未攻
頂海拔8848公尺,他的台籍太太笑稱「來台10幾年,他這位『雪巴人』都快褪色了」,Fu
ra不服氣回想「那時還沒機會帶隊挑戰聖母峰,帶完攻頂海拔6189公尺『島峰』(Island
Peak)隊伍就來台灣。」
身體流的雪巴人血液,還是讓Fura念茲在茲,冀望有天成功攻頂聖母峰,締造屬於自己的
人生記錄。
新聞連結
https://goo.gl/MkQZ5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31.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00731753.A.E9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