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不在乎兩岸關係,也不該消費台胞
#社論
兩岸近日為疫苗交手了一回。陸委會呼籲在大陸的台灣民眾注意中國疫苗的「風險」,並要求陸方勿把台胞當成「疫苗試驗品」;此說引起國台辦反擊,認為是蓄意汙衊。國台辦發言人說,疫苗施打是自願申請,台胞接種與否可自由選擇。在台灣外購疫苗仍遙遙無期之際,陸委會卻拿台商和疫苗當箭矢攻擊對岸,除暴露自己的防疫戰備空虛,也極不智。
陸委會別忘了,它存在的目的是在統籌處理大陸事務,處理官方與民間的各種交流協商。今天在蔡政府的反中戰略下,陸委會縱使不在乎兩岸關係如何惡化,也不能把自己降級為一個宣傳機構,以為自己的責任只是在向對岸惡意叫罵。如果要那樣定位的話,政府還不如撤銷陸委會,把叫囂的任務交給行政院發言人去做即可,何必養一堆人在那裡尸位素餐?
何況,上百萬台灣民眾在大陸工作,不少人在哪裡擁有自己的家庭或投資事業,這些都是兩岸多年和平交流的資產積累。也因此,維護他們的人身安全及身家財產是政府的責任,陸委會怎可輕率地消費他們的人權,挑撥他們對大陸社會的不信任?政府對台胞的防疫分明幫不上忙,卻隔海叫他們不要當大陸疫苗的「白老鼠」,這種態度除了輕佻,已近乎冷血。
大陸目前有五款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實驗,其中多為傳統的「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用已殺滅的病原體製成,利用其中抗原誘發人體細胞產生免疫。至於美國輝瑞和莫德納研發的疫苗,則屬於比較先進的核糖核酸疫苗,是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製成;這種疫苗可以教導細胞製造一種「刺突蛋白」,從而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兩者最大的不同,是滅活疫苗運送比較容易,可在常規冰箱溫度保存;至於輝瑞疫苗則需在攝氏零下七十度保存,莫德納疫苗則為零下廿度。也因此,在缺乏冷鏈設備的開發中國家,將大陸疫苗視為希望所繫。
去年底,北京批准了首支疫苗上市,是由中國國藥集團開發的疫苗取得。國藥疫苗經三期人體臨床實驗,證實有效率為七十九%,近日已出口一批至埃及。另一支科興疫苗,在土耳其取得九成一的人體實驗效果,在巴西的實驗較為分歧,未能達到九成的有效率。印尼已向中國購買一點二億劑科興疫苗,本月三日開始施打,該國衛生部長稱「效果很好」。
無論如何,許多大陸台胞一定渴望及早施打疫苗,也知道應如何分辨取捨以趨吉避凶。但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用公開叫陣的方式,表面上在提醒台胞小心,骨子裡卻是指桑罵槐地奚落大陸疫苗,甚至將國台辦承諾優先安排台胞接種的宣示曲解為惡意,這是失格而輕率的發言。蔡總統的元旦演說中方才提到,願意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如果此話誠懇,怎會放任陸委會官員如此恣意挑撥兩岸關係?
這幾年,蔡政府對大陸台胞極不友善,動輒恐嚇管制,許多人連返鄉之路都變得坎坷。去年武漢台商包機返台即備受刁難,其後,小明們返台也遭擱置兩百多天方才放行。如今,春節返鄉團聚時刻又至,衛福部長陳時中早早就撂話,「病毒不放假」,返鄉泡泡絕無可能。至於能否開辦台胞返鄉包機,迄今也只有國台辦表示會努力,陸委會方面卻毫無回應。看來,台胞今年要過三關返鄉團聚,希望渺茫。
兩岸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那道海峽,而是政府的官僚與冷漠。在他們眼裡,台胞的地位,恐怕還比不上人質或棋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第一名竟然可以在海底4000公尺生存? 十大最恐怖的海洋生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L4aUAyZAc 十大最奇怪恐怖的海洋生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teJZLQGhc 十大已絕種...
零下一九七哪裡看 在 航空迷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上最長投稿
《疫情之後的貨機人生》 by 物流老司機
[零:前言]
近一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航空客運幾近停擺。人流嘎然停止,四肢癱瘓,物流卻像顆不放棄的心臟,持續跳動朝四面八方輸液,替全世界的經濟保住一線生機。在油價走跌的加持之下,各家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逆勢竄起,成為營收與獲利的重要支柱。全球30大航空公司裡,僅有四家業者有獲利,台灣的華航和長榮就佔了榜單上的兩個名額 ,貨運部門從深夜墊檔節目躍身成熱門八點檔,組員的生活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敝公司擁有18架747貨機,數量居全球之冠。這架經典的空中皇后,機艙胃納量大,也因為貨運的榮景,迎來遲暮之年的第二春。以下所提的貨機組員,皆是以747機隊飛行員為例。
貨機大部分是往美國飛的越洋長程航班,就算是偶爾穿插的區域短班,出發時間也多在半夜。組員晝伏夜出,活動範圍離不開貨機坪,也甚少進入旅客的視線。身處同一間公司,掛著同一個職稱,穿著同一件制服,客機組員也不見得了解貨機機隊的生態。
若要剖析貨機組員的生活,不外乎從這幾個關鍵字下手:[班表]、[外站]、[安克拉治],還有無可避免的[隔離]。組員背景天南地北,男女老少或有差異,但八九不離十,生活和話題都脫不了這幾個重心打轉。
[一:班表]
無論客貨機,無論長短程,每個月的一張班表,主宰了組員30天內的生活。生活兩個字筆畫不多,但鉅細靡遺,包山包海,充滿各種變數。
如果班表是一道料理,那麼熬夜和時差,就是長程機隊飛行員的主菜,無從替換,也往往是雙品招待。
同是吞著熬夜配時差,但客機和貨機組員吃的菜色不同,滋味更是南轅北轍。長程客機的派遣,多是單點來回,例如直飛紐約、法蘭克福、雪梨,在當地休息一到三天不等,然後飛回台北。貨機的派遣模式較為複雜,飛往美國內陸的停靠航點較多,天數也拉得較長。舉例來說,貨機組員出門派遣一趟的班表常常是這樣:從台北飛大阪,落地中停2小時,繼續從大阪飛安克拉治,在安克拉治休息40小時,飛去芝加哥中停2小時接著飛西雅圖,在西雅圖休息18小時,然後飛回台北。
離家飛個長班,以下例子是客貨機的差異,一目瞭然:
客機:台北-紐約-台北
貨機:台北-大阪-安克拉治-芝加哥-西雅圖-台北
疲勞很難量化,不同機隊之間的作息也無從比較,但貨機組員的班表較為複雜,航點也較多,起降比較頻繁,隨之而來的風險也較高。另外,貨機組員要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在美國內陸各航點間的時差。以安克拉治為基準,西雅圖快了1小時,芝加哥快了3小時,紐約快了4小時。組員在多航段執勤後,在不同外站休息後,必然會面臨跨時區的副作用,就是日照時間與生理時鐘的紊亂。
[二:外站]
如何在外站調整作息,也算是組員工作的一部分。無論身處東西半球,在外站下班之後,得在或長或短的休息時間內,想方設法讓錯亂的生理時鐘重開機。如何實作,人人自有心得,各憑本事。文的武的方法不拘,只要在下一次上座時,在握住操縱桿之前,能夠撐起眼皮敲醒腦袋進入飛航模式,那就是好方法。
客機會停靠的外站,無非是觀光勝地,或是人聲鼎沸的都會區。疫情之前,組員在外站能抽空遊歷知名景點,跋山涉水尋幽訪勝,品嚐四方美食,體驗異地風情,這是辛勤工作之餘的福利,一點小小的犒賞。就算只是暫時離開旅館,在市區搭車或鄉間散步,讓風景流轉,也是種調劑與沈澱,好轉換心境迎接下一趟任務。
對貨機組員來說,常會頻繁飛往美國內陸各大貨運站。最具代表性的外站,就是安克拉治。無論搭配的是紐約、亞特蘭大、芝加哥或邁阿密,安克拉治都是必經的門戶。ANC三個字未曾缺席,按月換個日期烙印在班表上,有時候一個月還得造訪兩次三次。貨機組員的第二個家,就是安克拉治。
[三:安克拉治]
飛機航程越遠重量越大,飛行時耗油就越多。以747貨機為例,受限於最大起飛重,在油箱加滿的情況,可以飛到13小時左右,但只能裝進約七成滿的酬載(Payload,賺錢的貨物重量)。若要增加酬載,勢必要減少飛時,不能飛得太遠。簡言之,載得重就飛不遠,要飛遠就得減重。
因此位在阿拉斯加,離台灣約8個半小時的安克拉治,就是一個很好的中停點。安克拉治人口數和新店差不多,機場貨運量卻是全球排名第五大。Fedex和UPS是主場,華航、長榮、大韓、國泰都是常客,AN-124偶爾出沒,運氣好一點還能遇到全球最大運輸機AN-225。飛機從台北出發時可以裝滿酬載,在安克拉治落地補足油料後,接著往美國其他航點移動,例如6個小時外的紐約,7個小時外的邁阿密。除了位在美西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要飛往內陸或東岸的航點,飛機大多以安克拉治當作進出的中停點。
機坪內偶爾會出現三架自家貨機比鄰的景象,例如左邊的從大阪飛來要再戰芝加哥,中間的要先飛邁阿密再折返跑去西雅圖,右邊的打了一趟紐約來回終於要踏上歸途朝台北前進。此起彼落,你來我走,輪番上陣排隊卸甲,燒肝打拼都是為了把滿機腹的酬載平安送到目的地。
飛機地停加油,只消數十分鐘後即可再度升空,不曾聽過機器有過半句怨言,但人總得闔著眼伸直腿睡覺。飛機齊聚一堂有多熱鬧,就有為數不少的組員得在此落腳歇息,進出安克拉治皆然。至於能在旅館裡待多久,端看手機螢幕裡那一個小方塊,班表APP來決定。有時是三人派遣的底線,18個鐘的休時。有時則在房內欣賞了兩次晨曦晚霞,待了近48小時才往下一站前進。
人是動物,籠子關久了難免想伸展筋骨透透氣。由於造訪頻率高,留宿時間比其他外站來得長,若在安克拉治沒有些嗜好,時光肯定特別難消磨。除了日常的上街採買覓食,這裡地廣人稀,往深郊野外跑是再合理不過的。偶遇前輩分享安克拉治的外站生活,說道在這塊景緻優美的自然勝地,登山健行,騎馬滑雪,坐船看冰河,野溪釣鮭魚,戶外活動包羅萬象,聽者常心生嚮往。
但疫情爆發,世道丕變,一個四季都還沒輪完,這些軼聞趣事突然變得遙不可及,像是曾祖母的兒時照片一樣斑駁難辨。無論哪個外站,所有未曾探訪之勝地,未及體驗之樂趣,未能品嚐之珍饈,一夕之間都封印成旅遊書上的一行行墨漬和一幀幀相片插圖,只剩銅版紙的氣味飄著活著。
[四:隔離]
病毒橫空出世,是前所未見的兇猛對手。疫情初始,各國政府只能在節節敗退之際,盡快釐清病毒的底細。有的採取群體免疫想和病毒自然共存,有的端出各項封城管制的措施,期盼在經濟窒息之前能先把病毒悶死。效果不一,但大多數國家的醫療資源和經濟活動都受到病毒重擊。台灣在初期反應迅速,守下第一波攻勢,決戰邊境,把損害控制到最低程度。但若是每個執勤返台的飛行組員,入境後都要隔離14天,航空公司很快地就會面臨無人可調派的窘境。
幾經波折與轉彎之後,疾管署和航空業者協調出一套模式,在防疫和營運間取得平衡。
組員從公司勤務報到開始,全程配戴口罩,視客貨機需求著配護目鏡或隔離衣,抵達外站後專車接送,入住旅館期間不得外出,不與當地民眾接觸,僅透過外送或客房服務方式用餐,返台後自行駕車、專車接送返家,或是入住防疫旅館,不得搭乘大眾運輸。貨機組員三天內/客機組員五天內居家檢疫,不可外出或派飛。14天內自主健康管理,不出入人潮眾多景點或參加大型集會。
概念是這樣的,對疫情互信的國家之間有旅遊泡泡。組員在本站和外站之間,就是個執勤泡泡。若能落實各項防護措施,與疫區的生活圈隔絕,讓染疫的風險能被降到最低,那麼在三天/五天居家檢疫期間渡過之後,組員就能夠離開家門或檢疫旅館,回歸社區生活。
組員返台後手機沒有被追蹤定位,在外站時也沒有早晚點名確認是否擅自外出。這套模式從春季運行至今,除了公司各單位的後勤支援,仰仗的是客貨機無數班值勤組員的自律,以及對自身工作的責任感。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離開國門時保護自己,回到台灣保護我們的家。
海外各國動輒停班停課,關餐廳封城,確診數不斷攀升第二波第三波。 2020年的台灣,宛若世外桃源,馬照跑舞照跳,除了無法出國旅遊,沒什麼特別。為了保護家園不受侵擾,疾管署、各家業者、頻繁進出疫區的第一線組員,大家都在不同戰線和病毒長期對抗。與此相比,泰山與鴻毛之輕重,被關在外站旅館隔離,失去移動的自由,其實也不足掛齒。
[五:疫情之後的外站]
自此開始,組員的外站生活不再立體鮮明,只剩二維空間的兩點一線。機場一點、旅館一點,還有往返接駁的車程拉成一線。對貨機組員來講,就是從安克拉治繼續往外延伸的更多點和線
疫情嚴重的城市,例如紐約,也取消外站駐防,就改成從安克拉治派遣飛來回,但所需飛時較長,落地之後的休息時間也必須拉長。另外為了減少返台次數,貨機組員也會以安克拉治為出發點,派遣兩次內陸航班後再返台。
在旅館大廳偶遇時,問候語不外乎是:
「你是飛來還是回台北?」
「我接下來飛亞特蘭大,你從芝加哥回來嗎?」
「你還要在這裡待幾天?」
一個疫情後的班型如下:
台北-安克拉治(住)-芝加哥(住)-安克拉治(住)-紐約(中停)-安克拉治(住)-大阪(中停)-台北。
從台北派遣一趟,出門八天打了七腿,安克拉治住了三次。飛行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但除了機場和旅館,哪裡也沒去,哪裡也去不了,哪裡也不該去。
疫情之後的外站,除了熬夜和時差,還多了COVID-19這個隱形魔王,得矇著眼和他打擂台。從外站落地開始,接過的每一份文件、摸的每一扇門把、送到房間的每一份餐點、頭靠的每一顆枕頭,不用酒精噴霧伺候都覺得心虛,深怕一次疏漏就讓健康和職業生涯同時劃上句點。若聽到遠方傳來隱約的咳嗽聲,隔著口罩都想收著鼻翼抿著嘴。
自此,所有的外站糊成一個大麵團,形狀全都是一個模子印的,味道全都是一只雜燴鍋煮的。外站就是一個七坪大的房間,一張得噴酒精消毒的床,一扇晨昏顛倒的窗,一具上班前會鈴鈴作響催命符的電話。組員們自力更生,自樂自得,每個人斜槓再斜槓,文組追劇閱讀,武組瑜伽健身,學習與自己相處,學習面對被迫離群索居的孤獨。
計時結束,服刑期滿,走出這扇門遲早得回頭。往下一站或下兩站移監的車程,反倒是令人期待的旅途,一趟小確幸。
腳下踩的是安克拉治夾著樹葉的積雪,不是帶著污漬的陳年地毯。屁股坐的是芝加哥霓虹燈光加長禮車,不是硬邦邦的旋轉辦公椅。眼睛看的是高速公路旁的西雅圖楓紅,不是了無生趣的旅館停車場。耳朵聽的是機坪上貨盤車嘎拉作響,不是一片漆黑裡嗚噎整夜的旅館空調。
進到駕駛艙後就是小小的烏托邦,以金屬蒙皮築牆的理想國。艙門關上,油門一推,飛機離地後跟著把所有的顧忌和擔憂拋在腦後。腳下是病毒統治的塵世,三萬英呎的雲隙還是天空,曬得皮膚發痛的還是陽光,讓人昏昏欲睡的還是黑夜。和過往的2019、2018沒有兩樣,還是起降巡航,還是一桿兩舵,除了臉上多了張口罩,疫情沒有在這裡改變什麼。
直到,落地開了艙門,COVID-19說,歡迎回家。
向櫃檯領了鑰匙,房門哐啷一聲關上,換個外站,計時重新開始。熟練地將房間內消毒一遍,確認每個開關按鈕把手都鍍上了酒精,才能寬心摘下口罩呼吸,躺在陌生的又熟悉的床上休息。隔離週而復始,直到班表大人批准返台。如果運氣稍差,班表稍微凶險一點,可能會在返台三天檢疫期滿後,隔沒一天又被派遣安克拉治,然後繼續飛美國內陸班。那麼將會是有整整兩個禮拜,除了勤務派遣時間以外,組員都得在家裡或旅館內隔離。
一如傳世名言:「我不是在隔離,就是在往隔離的路上。」
離台灣七千公里外的安克拉治,冬天日照只有六小時,零下十度是家常便飯。旅館內隨時都有三四組貨機飛行員駐防,在客房內或睡或醒或彌留,靠著Ubereat和Line便當群組外送供應三餐。入住時來自四面八方,離去時目的地不一,退房兩天內又拖著行李箱掛著黑眼圈,鬼打牆一樣現身在旅館大廳迎接另一段隔離。
這就是疫情之後的貨機人生。
[六:寫在案例765之後]
和歐美國家不同,17年前的我們經歷過SARS,對於病毒和口罩有著熟悉的共同記憶。戒慎恐懼,是全民防疫成功的關鍵。但蛋殼再密也有縫,身為全台灣唯一頻繁進出疫區的族群,機組員成為防疫的破口,彷彿是種宿命,早破晚破的問題而已。本土0確診的天數拉得越長,破蛋之後,輿論的後座力就越猛烈。
曾經被譽為天空國家隊,客貨機組員不分彼此,都持續肩負著運送防疫物資的重任。而在嚴峻的疫情之下,貨運同仁依然全年無休,倉庫24小時燈火不滅。機坪上永遠都鋪滿貨櫃,等著一趟趟貨機往返消化。這個海島國家能夠物暢其流,進出口轉運順暢,組員多少也透過操縱桿出了一份力量。
然而,在案例765-紐籍機師事件發生後,全台灣的機組員,猶如身處中世紀的歐洲,被視為滿街散疫的過街老鼠,避之唯恐不及。如果可以舉辦公投,組員返台後隔離14天的方案,應該會是毫無懸念地高票通過。
在被輿論的口水戰淹沒之前,必須先理解一個事實。在這253天內,無論是當天來回或是過夜班,無論是載客或送貨,敝公司就有一萬五千個航班飛回台北,全台灣加起來有超過兩萬個架次的組員,在這段期間接觸旅客,進入疫區過夜再返台。
這麼龐大的航班數量,這麼多的人員反覆進出疫區,返台後並沒有隔離14天,為什麼在過去的253天內,可以維持本土的0確診?
如果現階段的執勤泡泡,各項防護措施效果不佳,讓組員在執勤時避不了染疫,那麼在這兩萬多個航班內,應該會有一定比例的機組人員中鏢。不會人人都是無症狀感染者,也不會每個人居家檢疫期內就保證痊癒。經過九個多月後,疾管署應該會收到一堆居家檢疫通報有症狀,篩出一堆確診的組員。或是組員染疫而不自覺,經過三天/五天後無論是外出或執勤,再度傳染給其他人。台灣不會保持這麼久的本土0確診紀錄。
如果在案765之前,台灣的社區是乾淨的0,那麼也是間接證明,過去九個多月以來,這樣的執勤泡泡模式是有足夠的防護力。台灣並沒有來源不明的社區感染,也沒有一堆機組員在居家檢疫時發病確診。組員最有可能染疫的源頭就在國外,與當地生活圈隔絕是最直接的方式。源頭不防堵,就算延長回台後的隔離天數,再補上執勤前的篩檢,也是治標不治本。
重點是組員執勤時,有沒有確實配戴口罩,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在外站時各項防護措施是否嚴格執行。
眾家媒體披露,該位紐籍機師執勤時不願意配戴口罩,也不配合疫調,甚至不是第一次在外站擅自離開旅館,同事通報公司也沒得到積極處理,那為什麼要為了個案改變通則,連坐處罰過去253天戰戰兢兢執勤的無數組員?若是又有組員7天檢疫後確診,是否要上調到14天?若是有旅客檢疫14天後才發病確診,疾管署需不需把旅客入境隔離上調到20天呢?
現在應該關注的是事件的調查結果,若是紐籍機師在外站沒有離開旅館,執勤時一切合規,結果還是不幸染疫,那麼現行的執勤泡泡得通盤檢討,確認在外站的哪個環節是防護的弱點,接車司機生病、旅館消毒不周、外送餐食人員疏失、病毒變種後傳染力變強,都是可能的原因。找出造成感染的根本原因,才能據此改進。若沒有從源頭防堵漏洞,過一段時間後累積足夠的航班量後,還是有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的組員染疫案例。
輿論看到的是253天的0,我們看到的是兩萬多個航班的0。
沒有人希望看到0變成1,因為我們很清楚,若是疏於防備,幾週之內,1就能變成難以置信的數字。這麼多架次之後維持的0,隱藏的是無數客貨機組員的心理壓力。進入疫區小心翼翼,返台後就算檢疫期滿仍不得鬆懈,時刻注意自己是否有流鼻水、腹瀉、肌肉痠痛等症狀。鎮日精神緊繃,深怕自己已成病毒溫床,不慎將病毒帶進社區造成大規模傳染。居家檢疫期對家庭生活造成的不便,以及反覆陷於隔離的處境,對組員的身心狀況,難免都會有負面且長期的影響。
熬夜、時差、隔離,就是這一年來組員生活的三元素,在全球航空業如此困難的時刻,能夠換上制服領著班表出勤,已是萬幸。
檢疫規定也隨著國際國內疫情調整,昔寬鬆今嚴峻。待疾管署一聲令下,公司頒佈細則,組員只有逐條遵循,以免自己成為防疫破口,賠上健康也壞了名聲。但案765的事件,帶來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風行草偃,組員動彈不得,無力辯駁。明明執勤時很謹慎,返台後都很自律,在規定的檢疫期滿才離開家門用餐採買,卻還是有種莫名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個通緝犯,只是還不曉得犯了什麼罪。一旦確診染疫,馬上回溯14天丟石判刑。
天下大亂的2020年還沒過完,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已在2021年埋伏,超前部署蓄勢待發。這是一場寒夜裡的越野馬拉松,疫苗的成功研發,還沒完全帶來曙光,在病毒追擊前,我們得摸黑找到終點存活下來。共體時艱,這四個字只差沒刺在背上,提醒自己沒有退路。在世界恢復平靜之前,能再走多久的0就交給老天爺了。
零下一九七哪裡看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ackpacker咩人都有系列 #2:我同房有個七孔流血細路仔😱】
上文講起「廁所垃圾筒叉電」嘅Backpacker,咁講真Backpacker就唔一定係傳統Hostel果隻,搭長途巴士、搭火車都會遇上好多奇人怪事,漠河呢單都算經典。
話說我當年去全國最北、接壤俄羅斯邊境嘅城市漠河,由於機票貴得嚟都唔係咁易俾你買到,搭火車就成為最好選擇--雖然都一樣唔係咁易買到。漠河冬天天氣太極端,零下三四十度,對於一般遊客、尤其南方嚟嘅遊客,相信冇乜幾多人頂得順,都包括本身氣管唔好嘅小弟,咳到驚哮喘發作,而呢架火車,目測99%都係遊客。
由漠河去哈爾濱火車需時十幾個鐘,我搭通宵車訓一晚就到,有坐過大陸火車,大概都知道環境好極有限,我坐二等有三層果隻,同Cabin嘅另外四個女仔都病到九彩。留喺Cabin入面,唔病都屈到病,再加上火車開咗暖氣(出面講緊玻璃窗都凍到結曬冰),令氣溫好乾燥,本身已經好咳嘅我,更唔舒服。
當你以為自己同同Cabin嘅女仔已經咳到極端時,奇怪事就嚟喇。下層本身就有個男人訓喺度,無啦啦走咗,而好快就有個明顯係Backpacker嘅男人,揹住個大背囊、抱住個細路行過。你知大陸搭車都冇乜人跟位坐,見有空位就放低個細路,而佢就唔知走咗去邊。我哋幾個你眼望我眼,唔知佢想點。大陸總係有好多你估佢唔到奇怪事發生,大家又不以為然。
細路一如我哋咁狂咳,我就坐喺Cabin門口個位,無無聊聊等天黑思考人生,點知個細路愈咳愈勁,面青口唇白,當我覺得唔多妥時,佢竟然一咳,噴到成床血,好快仲流埋鼻血,隻眼又紅曬,完全好似睇戲變喪屍前嘅樣咁,嚇到同Cabin幾個妹妹係咁嗌,我又真係問:「你還好嗎?」
個B好老積咁話:「沒事兒!」抹一抹啲血,又訓返低,其時成張床單、佢件衫都係血,然後好快訓著咗--我唔知佢訓咗定暈咗定死咗。
佢對面個女仔望住佢:「需要找人過來嗎?還是找剛才的男人...?」
我都唔知點答佢,難得車廂啲人來來回回咁行,大家見到又冇人覺得有問題,而個細路不斷流緊鼻血,唔係好掂咁。
呢個時候,原本床位個男人返返嚟:「他媽的!甚麼事呀?」我唔知係個細路邊個,又唔識佢,呢個畫面我都真係唔知點答佢:「你認識他嗎?」
「他是我兒子!」
吓?咁都得:「剛才是有個背著大背包的男人帶他過來...」
「甚麼男人?只有我跟他兩個人!」
對面個女仔同我一樣反應:「那剛才抱他過來的是誰?」
「我哪知道是誰... 咳!」嘩頂,又咳到噴血,我信佢哋係一家人。
「你沒事嗎?」我又問。
「沒事沒事!」細路聽到又講:「我要睡覺呀!」男人幫佢抹咗成面血:「好喇睡一會吧!」細路好快訓著咗,咁個男人又唔理佢,自己血流披面咁走咗,我同幾個女仔都黑人問號。對面床個女仔想轉房,但全車滿座冇辦法,我依然坐喺出面思考人生,諗緊今晚點樣訓。
個細路訓咗冇十分鐘,背包男又返返嚟,而佢又一路咳一路流鼻血,語帶輕鬆:「哈哈,怎麼你也全身血呀?」再摸摸細路個頭:「你發燒喇!」佢望望我哋,覺得我哋傳染個細路咁:「唉,來,我們快走吧!」仲好好手尾咁拎埋佢張床單。
我唔知咩事:「剛才他爸爸過來看他後就走了...」
背包男:「誰爸爸呀,我就是他爸爸!」
對面床女仔:「你是他爸爸,那你剛才跑去哪?」
背包男:「我我我... 你管我去哪裡!」
對面床女仔:「這個位置是你嗎?」
背包男好嬲咁拎張飛出嚟:「看,是我的!」又真係喎,然後佢就抱走個細路,但證明唔到個細路係佢。
冇耐,原本(呢個情況似係白撞)床位個男人又成身血咁返嚟:「我兒子喇?」我唔想同呢班騎呢人傳話:「剛才他爸爸抱走了。」佢竟然話:「你怎不說我才是他爸爸呀?」對面床女仔:「我們說了,他說他才是小孩爸爸!」
「那個... 那我去找找他... 咳!」又噴血。
我唔知呢段咁混亂親子關係咩玩法,但噴血男同背包男同細路都冇再返過嚟,淨低一個仲有血漬嘅枕頭。
本身已經咳緊,加埋同房幾個女仔又咳,或者講成架車幾乎人人都咳緊,再加埋臨訓前呢三位人兄咳到成地血,我完全訓唔著。搭得長途火車,其實夜晚大家就算唔訓,都係留喺Cabin度hea,但呢個Cabin太過窄,咳住唔坐直根本冇可能訓得到,我半夜訓唔著打算出走廊坐,最壯觀嘅係,竟然全部走廊位full曬,個個係咁咳。
去個廁所成地都係血,相信係個細路同兩位唔知邊個先係爸爸嘅男人留低。如果呢件事發生喺今日、人人自危下,應該超恐怖。
直至我落車,都冇再見過呢家人,既想知道邊個先係真正生父,更想知道個細路最後有冇事,感覺上呢兩位人兄都係拐子佬...
漠河相關遊記可看留言連結。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零下一九七哪裡看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第一名竟然可以在海底4000公尺生存?
十大最恐怖的海洋生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L4aUAyZAc
十大最奇怪恐怖的海洋生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teJZLQGhc
十大已絕種的海洋生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Q40U7phig
對於十大海洋生物,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在潛水時看到非常多的魚和海洋生物,就驅使我製作這個影片,今天的影片的主題就是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
人類至今發現的海底生物加起來不超過9%,就是說茫茫大海裡面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甚至有非常龐大的生物也說不定。今天我們就來在從中選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
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有:
00:54第十名:水滴魚
如果你看到這條魚,感覺上它好像不是很開心哦,好像很多煩惱一樣。。。開心一地啦~
這條魚是在澳洲的Tasmania被人發現的,它還被當選為最醜的魚而紅了!他也是頻臨絕種的魚類,現在是受到保護的。
01:08第九名:紅唇蝙蝠魚
這條魚出名的地方在於它的紅唇。。。哇你看,sexy 到~~這條魚也有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它是可以用它的四個鰭在海底爬的,它可以稱得上是海底的Angelina Jolie。
01:27 第八名:巨型管水母
雖然叫巨型管水母,但是嚴格來說它是水母的近親,甚至可以講它不算是動物,而是一個超個體,它是由很多游動孢子而組成的,大家看這個影片裡面,看像不像是拖著垃圾袋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
01:49第七名:波比特蟲
這個波比特蟲會藏在海床沙土裡面,看樣子好像很短,其實它有這麼的長。它本身是盲的,因此他只是靠感應來捕殺魚,這條蟲看起來好恐怖,像不像是金剛裡面的那些蟲呢?
02:11第六名:Mola Mola魚,又叫翻車魚
看了那麼恐怖的蟲,來看一下比較可愛的魚。
翻車魚,又名太陽魚,由於它會浮上水面嗮太陽而得此名。為什麼他會嗮太陽呢?原因是太陽可以殺死他表皮的細菌,同時可以讓鳥類吃掉它身上的寄生蟲。不知道它會搽太陽油嗎?
02:38第五名:警報水母
這個水母看起來相似UFO,顧名思義,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就會好像警報一樣發出強光和吸引更大的掠食者的注意,從而趕走現在這只掠食者,但是過後怎麼辦?
02:57第四名:太平洋桶眼鱼
這條魚有透明的頭殼,然後給大家猜猜看它的眼睛究竟是在哪裡呢?眼睛是在這裡!你們認為是眼睛的那個是鼻孔。眼睛在充满透明液体的保护罩里旋转。這是就是對眼生長額頭上咯!哈哈哈,其實它的眼睛是可以向上和向前的。
03:19第三名:吸血烏賊
這只烏賊有八隻觸手和好似耳朵的鰭,而所以觸手都充滿類似刺,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就會翻開它的觸手保護自己。那它吃什麼的?吸血嗎?no no no,它是吃动物残骸和是屎的。。沒錯。。是吃屎的,我還很期望它會像吸血鬼一樣吸血。。
03:44第二名:冰海天使
講完吸血鬼,就就講天使咯!這種生物是在北極深海600米以下的海域發現的,她不是水母,而不是魚類,而是海蝸牛的一種,你看這個影片,它真的很像天使在飛,而且透明的身體還可以看到心臟在跳動。
04:08第一名:水熊蟲
這個微生物只有一厘米長,但是竟然可以在深海4000公尺下找到它們,你看它的樣子真的很像熊,不過它就有八隻腳。這只號稱世界上最強的生物可以在零下272或高溫150度生存,而且真空,輻射甚至在外太空都可以生存呢。實在是太神奇了。
世界上的海洋動物千奇百怪,需要我們人類好好的保護,只要我們不再或減少污染這個地球,那這些頻臨絕種的海洋生物才得以生存下來。
海洋生物多如繁星,實在不容易選這個十大,如果大家反應好,會出第二集的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的朋友看,
也記得訂閱HenHenTV時,按這個小鐘。分享,讚和訂閱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了。
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影片見!
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第一名竟然可以在海底4000公尺生存?
對於十大海洋生物,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在潛水時看到非常多的魚和海洋生物,就驅使我製作這個影片,今天的影片的主題就是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
人類至今發現的海底生物加起來不超過9%,就是說茫茫大海裡面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甚至有非常龐大的生物也說不定。今天我們就來在從中選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
十大最奇怪的海洋生物有:
00:54第十名:水滴魚
如果你看到這條魚,感覺上它好像不是很開心哦,好像很多煩惱一樣。。。開心一地啦~
這條魚是在澳洲的Tasmania被人發現的,它還被當選為最醜的魚而紅了!他也是頻臨絕種的魚類,現在是受到保護的。
01:08第九名:紅唇蝙蝠魚
這條魚出名的地方在於它的紅唇。。。哇你看,sexy 到~~這條魚也有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它是可以用它的四個鰭在海底爬的,它可以稱得上是海底的Angelina Jolie。
01:27 第八名:巨型管水母
雖然叫巨型管水母,但是嚴格來說它是水母的近親,甚至可以講它不算是動物,而是一個超個體,它是由很多游動孢子而組成的,大家看這個影片裡面,看像不像是拖著垃圾袋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
01:49第七名:波比特蟲
這個波比特蟲會藏在海床沙土裡面,看樣子好像很短,其實它有這麼的長。它本身是盲的,因此他只是靠感應來捕殺魚,這條蟲看起來好恐怖,像不像是金剛裡面的那些蟲呢?
02:11第六名:Mola Mola魚,又叫翻車魚
看了那麼恐怖的蟲,來看一下比較可愛的魚。
翻車魚,又名太陽魚,由於它會浮上水面嗮太陽而得此名。為什麼他會嗮太陽呢?原因是太陽可以殺死他表皮的細菌,同時可以讓鳥類吃掉它身上的寄生蟲。不知道它會搽太陽油嗎?
02:38第五名:警報水母
這個水母看起來相似UFO,顧名思義,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就會好像警報一樣發出強光和吸引更大的掠食者的注意,從而趕走現在這只掠食者,但是過後怎麼辦?
02:57第四名:太平洋桶眼鱼
這條魚有透明的頭殼,然後給大家猜猜看它的眼睛究竟是在哪裡呢?眼睛是在這裡!你們認為是眼睛的那個是鼻孔。眼睛在充满透明液体的保护罩里旋转。這是就是對眼生長額頭上咯!哈哈哈,其實它的眼睛是可以向上和向前的。
03:19第三名:吸血烏賊
這只烏賊有八隻觸手和好似耳朵的鰭,而所以觸手都充滿類似刺,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就會翻開它的觸手保護自己。那它吃什麼的?吸血嗎?no no no,它是吃动物残骸和是屎的。。沒錯。。是吃屎的,我還很期望它會像吸血鬼一樣吸血。。
03:44第二名:冰海天使
講完吸血鬼,就就講天使咯!這種生物是在北極深海600米以下的海域發現的,她不是水母,而不是魚類,而是海蝸牛的一種,你看這個影片,它真的很像天使在飛,而且透明的身體還可以看到心臟在跳動。
04:08第一名:水熊蟲
這個微生物只有一厘米長,但是竟然可以在深海4000公尺下找到它們,你看它的樣子真的很像熊,不過它就有八隻腳。這只號稱世界上最強的生物可以在零下272或高溫150度生存,而且真空,輻射甚至在外太空都可以生存呢。實在是太神奇了。
世界上的海洋動物千奇百怪,需要我們人類好好的保護,只要我們不再或減少污染這個地球,那這些頻臨絕種的海洋生物才得以生存下來。
海洋生物多如繁星,實在不容易選這個十大,如果大家反應好,會出第二集的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的朋友看,
也記得訂閱HenHenTV時,按這個小鐘。分享,讚和訂閱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了。
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影片見!
HenHenTV的頻道簡介
大家好~~我是HenHen TV的Tommy,这个频道想向全世界传递喜悦,正能量与快乐,希望因为我的努力让世界有点不一样~這個頻道裡好像是一共小型電視台一樣,有講電影,煮菜,免費社交舞教學,旅遊特輯,還有很多即將要公開的主題。
希望帶給你們歡樂,也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我會一個比一個影片好的。
請多多訂閱和like我的頻道
Hi Everyone~i'm Tommy from HenHen TV, i hope can using this channel to spread my Happiness to all the people over the world, and hope this can make the world better.
This channel is like a mini broadcast channel, it has free dancing class, movie reviews, free cooking recipe, travel information and some new topics is going to announce soon.
Hope you all like it and subscribe my channel, and thanks for keep supporting my channel.
If you haven't subscribe my Channel, please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Facebook Page: HenHenTV
Instagram:HenHenTV
如有任何業配或工作質詢,請Email我:[email protected]
Music Credit:
Five Card Shuffle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Source: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27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