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部統計,今年第二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創新高,達到775.91億元的水準,較去年同期成長33.7%,為官方有調查以來最大增幅。你也曾在網路上消費嗎?投資電商概念股就有機會把你在平台上花的錢全部賺回來,是不是很心動呢?
本集節目和大家聊聊「電商概念股」未來的的投資趨勢,想知道更多相關概念股的投資策略,一定要鎖定今天的【小資理財+】喔!
喜歡理財周刊的朋友們,一定要記得訂閱官方YouTube頻道『理財周刊+』,更多流行時事、投資理財都在【小資理財+】!
👉官方YouTube頻道『理財周刊+』:https://reurl.cc/rgGK5Z
👉理財周刊IG:https://reurl.cc/VEjXZN
👉理財e學院FB:https://reurl.cc/dG2DLg
#理財周刊 #Moneyweekly #理財周刊+ #小資理財+ #宅經濟 #電商 #概念股 #股怪教授 #謝晨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肆虐,全台持續三級警戒狀態,內需市場也受到嚴重衝擊。經濟部最新報告,五月份開始,國內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外出,也讓許多商場和營業場所,宣布暫停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可能會嚴重衝擊到零售和餐飲業的未來營收表現。不過,因為疫情促使「零接觸」需求提升,今年第一季,零售業的銷售額,網路比實體通路來說,增幅較...
零售業網路銷售額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
零售業網路銷售額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零售業網路銷售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肆虐,全台持續三級警戒狀態,內需市場也受到嚴重衝擊。經濟部最新報告,五月份開始,國內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外出,也讓許多商場和營業場所,宣布暫停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可能會嚴重衝擊到零售和餐飲業的未來營收表現。不過,因為疫情促使「零接觸」需求提升,今年第一季,零售業的銷售額,網路比實體通路來說,增幅較高,也顯示如果未來能掌握網購商機,可以降低受衝擊程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38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零售業網路銷售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1月28日,「黑色星期五」,英美消費者在商場外大排長龍,還有人提前到商場門口搭帳棚卡位
。店門一開更是前仆後繼,在門口相互推擠,甚至為了搶商品而起衝突,還要通知警方到場處理。
那黑色星期五到底是什麼呢?
時間回到1960年代,費城市民抱怨感恩節隔天,購物人潮過多導致道路壅塞,這段交通黑暗(Black)期就被稱作「黑色星期五」,之後逐漸被炒作成年底購物季的代名詞。
今年黑色星期五買氣仍然火熱,美國零售業四天內賺進500億美元。美國零售公會數據顯示,包括黑色星期五的11-12月銷售額,占全年營收比率接近兩成。
隨著網路購物逐漸普及,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購物,網購業者還推出「網路星期一」促銷檔期,傳統百貨也推出線上商店反擊。
黑色星期五購物人潮絡繹不絕,也使結帳人員工作條件更加嚴峻。沃爾瑪等零售業者的基層員工,都在商場抗議薪資和工時不公。今年黑色星期五撞上弗格森抗爭,各地商場更出現不滿判決的抗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