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深處,
有兩個黑洞旋渦,彼此捲進對方
並且合併為一
😍好浪漫,像極了愛情......
但這不是編編幻想寫的詩,是真實的天文事件:雙黑洞合併✨
這項讓全球科學界為之振奮的新發現,清華也有參與其中哦🥳🙌😎🎉😏
本校光電所的趙煦教授研究團隊,10年前就加入了美國 #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 (Laser Interference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投入「重力波偵測器」中重要主件「高靈敏雷射反射鏡」的開發工作🤩
最近LIGO成功偵測到人類有紀錄以來 #最大規模雙黑洞合併 事件,並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中🥰
參與其中的趙煦教授說,這是令人興奮的重大發現,他會帶領團隊持續努力,與世界學者一起發現更多天文現象🙌
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最大規模雙黑洞合併 科技部、清大參與發現過程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009030349.aspx
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金的形成過程一直都是個謎
他的特性也是數一數二的怪
就是異常的穩定
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讚讚讚!科技部也來恭賀本校趙煦老師的重力波團隊,包括潘皇緯、郭令智、鄭鈞、黃書于同學等,是你們的努力,成就了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榮耀!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由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的LIGO(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的3位奠基者獲得殊榮,分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學院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這3位學者。
國立清華大學光學所趙煦教授率領的團隊潘皇緯、郭令智、鄭鈞、黃書于,也是LIGO團隊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參與雷射反射鏡研究.👏👏👏
趙煦教授表示,他長期以來所做的雷射反射鏡研究,主要應用在雷射陀螺儀上,以光學科技為飛機、飛彈導航,在技術層面的要求非常高,相關研究陸續以論文發表。2010年主導美國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的LIGO科學合作聯盟讀到他的論文,認為該研究可以提高重力波觀測儀的靈敏度,於是邀約他加入團隊。清華大學也是臺灣唯一參與LIGO的研究團隊。
小編第一次看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覺得表達時空旅行的概念很有趣,想不到Kip S. Thorne還曾經擔任這部電影的科學顧問耶,沒看過的粉絲可以去找來看看唷
諾貝爾獎公佈日期
🎖️生理醫學獎-10/2公佈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與 Michael W.Young
🎖️化學獎-10/4(就在今晚)
🎖️文學獎-10/5
🎖️和平獎-10/6
🎖️經濟學獎-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