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死前總是可以說真話吧?台電工程師多年以來在沒有專業背景的迫害下每天都在被迫洗地,綠營還有臉指控 #台電 ? 這是台電官派董事長寫給員工的信:【台電二萬多名員工遍布在台灣各地,平時或許...
「電力負載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KENCAD教學-電氣[電力負載](11) 的評價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電線負載表、電線規格、電線平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電線負載表、電線規格、電線平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電力負載表 在 [請教大神] 380V 三相負載計算方式? - Mobile01 的評價
電力負載表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十年老飯盒的田秋堇監委,自請調查台電「三相不平衡」年損45億度電,其實這又是一個炒冷飯的問題。
■ 陳謨星篇
2014年,反核團體邀請號稱「電學泰斗」的陳謨星教授回台,在非核家園論壇發表一系列意見,後來被我們核終連環踢爆,他連基本電力學都不懂。
陳謨星的主要論述是「三相不平衡」導致台電損失相當「一個核電廠」到「三個核電廠」再到「兩個核電廠」的電。這些是原話,當年我們連秒數都有記下來,他在三立專訪影片就前言不對後語。
他認為「台電對改善不平衡毫無興趣」、「把錢拿去搞核能了,花核四1%的錢可以把丟的電找回」、「台灣根本不缺電,把浪費的電找回,台灣不用核電」等等。
這邊不花時間科普「三相不平衡」,有興趣請自行參考電路學。直接講結論:台電歷年線損率都壓在4%以下,全世界只有韓電(KEPCO)比我們優秀,陳謨星的謠言不攻自破。
順帶一提,陳謨星在美國教書,根據美國能源資訊部的官方數字,全美電力公司線路損失率平均是7%。你就知道這個號稱「電學泰斗」的華人教授在美國混得怎麼樣,總之後來他銷聲匿跡了。
■ 郝明義篇
2016年,郝明義動用特權搞「開放台電」,同樣拿V-V接線問題質疑「三相不平衡」損失電力。
台電回應,「造成系統電壓不平衡之原因係因用戶用電型態所造成,並非配電變壓器採V-V接線。」這是由於低壓單相負載(家庭用電)才是造成電壓不平衡主要原因。然而不平衡率區間在0.5%以下佔六成,最多不超過2%。
依照2015年實測數據,線路損失率3.72%,三相不平衡引起的損失又只佔線路損失率的2.14%,故台電計算效率損失為2.14%×3.72%=0.0796%,不到千分之一。
至於郝明義和方儉要求每個電表的停電紀錄、產業用戶的用電量、含GPS或門牌號碼的配電系統圖等項目,我們一看就驚覺有國安危機,立刻強烈抗議才把他們擋下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田秋堇篇
2021年,田秋堇以監院名義發布新聞稿指出,「由於台電大量使用燈力併變壓器(V-V接線),造成三相不平衡日益嚴重並增加饋線損失」、「台電近三年每年線路損失約45億度至48億度,平均損失金額約92.97億元」。
但近年台電自發電量皆超過2300億度,小學算數一除,啪啪兩個耳光,差不多是2%,比台電公布的線損率還低。請田大監委不要浪費人民納稅錢炒妳那臭酸掉的冷飯,謝謝。
--
🍀小額贊助核四公投宣傳經費
https://p.ecpay.com.tw/35C87D9
電力負載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風暴,16年前卡翠納悲劇幾乎重演》
週日,颶風艾達 (Ida) 以強風洪水襲擊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的大部分電力供應中斷,至少一人死亡。
颶風以強大的 4 級風暴登陸,周日晚上減弱為 2 級風暴,最大風速為每小時 105 英里。
卡翠娜颶風在 16 年前登陸路易斯安那州至今,這個完全一樣的登陸路缐,令人毛骨悚然,數十萬人爭先恐後撤離,無數人為生存做準備。
週日上午,艾達的中心在路易斯安那州富爾瓊港附近登陸,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 150 英里,略低於每小時 157 英里,5 級風暴的風速。颶風強大從風暴中心延伸50 英里,Ida風暴在下午向西北移動,穿過海灣、湖泊和濕地地區,威脅著巴吞魯日和紐奧良。
風暴的軌跡和強度對該地區構成了高風險的雙重威脅。
在卡翠納颶風過後,紐奧良周圍加強了防洪堤、水泵和其他颶風防禦設施,但強風豪雨太大了,擋不住。
隨著路易斯安那州目前還是全美最嚴重的冠狀病毒爆發之一,醫院系統已經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風暴在夜間靠近紐奧良,因此無法確定週日的破壞程度和潛在的生命損失。
但是來自整個地區的場景和報導,顯示情況並不樂觀。
州長愛德華茲週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毫無疑問,未來幾天和幾週對我們州來說將非常困難,我們只能接受測試。”
愛德華茲州長警告說,情況極其危險——而且還在惡化——漫長的夜晚及痛苦可能就在眼前。
“沒有人應該期待,今晚,官方能夠接聽求助電話,”他說。
據阿森松教區警長辦公室表示在巴吞魯日東南約 30 英里的路易斯安那州普雷里維爾,一棵樹倒在一處房屋上,已經造成一人死亡。
根據 PowerOutage.us 編制的公用事業公司的報告,截至週日晚上,路易斯安那州超過 近八十萬、789,000 家庭斷電。
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大型電力公司 Entergy 在周日晚上發給居民短信,報告紐奧良所有地區都斷電了。
“由於災難性的傳輸損壞,所有紐奧良電區目前都斷電,”Entergy New Orleans 在 Twitter 上表示,此次停電是由於輸電和發電之間的負載不平衡造成的。
國家氣象局的氣象學家凱文·吉爾摩 (Kevin Gilmore) 表示,隨著風暴登陸,報導稱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島墨西哥灣一個沿海城鎮,因為靠近風暴中心登陸的地點,大風將一大堆房屋的屋頂掀掉了。
“希望那裡真的沒有人——這是我惟一希望的,”吉爾摩先生說。
更糟的是伴隨而來的龍捲風。Ida風暴在路易斯安那州西部的部分地區以及密西西比州南部和阿拉巴馬州的部分地區,引發龍捲風警告。
氣象官員警告Ida颶風可能為該地區的大片地區帶來大浪潮,從富爾瓊港向東北方向到密西西比州的海洋泉。某些地區水位可能漲潮16 英尺以上。
紐奧良和附近城市共超過 980,000 人,接到山洪暴發警告。
聖伯納教區官員證實,颶風已導致紐奧良以東查爾梅特附近的 22 艘駁船鬆脫並且飄走,順流而下。
教區沿海業務執行主任約翰·萊恩 (John Lane) 表示,官員們不認為該地區的堤壩處於危險之中,人們更擔心取水口,尤其對附近煉油廠等重要石化、煉油設施的影響。
*在紐奧良的街道上,狂風以每小時 70 英里的可怕陣風襲來。
除了偶爾呼嘯而過的急救車外,幾乎沒有車輛在街道上行駛。市中心,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已躲在建築物的門廊裡。留在紐奧良的人大多都躲起來了,城市空盪,只有恐怖風雨佔據一切。
尤其入夜,沒有燈光,只有風雨呼嘯聲,它們隨時可能擊垮人們庇蔭的房屋?
“現在是待在室內的時候了,”市長拉托亞·坎特雷爾 (LaToya Cantrell) 說。 “不要冒險出去。”
美國國家氣象局專家斯科特說,週日下午,風暴向北移動,在紐奧良以西停滯,這使紐奧良面臨更大的危機,每小時降雨量達到 3 到 4 英寸,增加大洪水的風險。
*風暴來臨之際,路易斯安那州正努力應對另一場新冠病毒危機。
最近幾天,全州有超過 2,500 人因 Covid-19 住院,接近之前最糟糕時的記錄。這種情況,使災難計劃變得複雜。
“疏散這些大型醫院不是選擇,因為沒有任何其他醫院有能力接收它們,”。
加上Ida迅速且來得太快,又增強,醫院幾乎沒有時間撤離感染的病患。
*形成Ida的大氣條件:附近海灣異常高溫的海水,為風暴提供能量,使風暴的速度和強度都變得比以前更大更強:而變暖的水域,主要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暖化的影響。
*這場風暴激起了人們對卡翠娜颶風在 2005 年造成的死亡和破壞的痛苦回憶,那場災難在城市留下了仍然深切的傷痕。
卡翠娜颶風造成 1,833 人死亡,造成超過 1,000 億美元的損失,並淹沒了紐奧良的大片地區,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9/us/hurricane-ida-live-updates-new-orleans-louisiana/the-storm-made-landfall-on-the-anniversary-of-hurricane-katrina
* 週日下午,颶風艾達Ida的狂風席捲紐奧良,大雨襲擊了整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物。
在阿爾及爾角附近,與法國區直接隔著密西西比河,窗戶震動,樹枝搖晃。
歐珀盧薩斯大道兩旁的橡樹,皆是鋼鐵般的灰色天空。街道上,佈滿了樹葉和折斷的樹枝。
許多居民在風暴登陸前已撤離了這座城市,但有些人留下來,決心在自己的家中或朋友或親戚的家中度過風暴。
大多數房屋都沒有用木板封起來,但居民們似乎很重視官員的建議,將垃圾桶拉進,讓街道空無一人。
早晨,隨著風暴靠近向南的海岸,風開始上升。可以看到鄰居們帶著他們的狗在街區周圍快速散步,或追趕街道上的垃圾桶。居民走上門廊採摘室內植物和風鈴,預計在傍晚時分,當風達到最大強度時,他們判斷這些植物和風鈴可能會被吹走
長時間停電,將對留在城市的人們產生最大的影響,食品和藥品在無電冰箱中變質,炎熱的天氣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變得不舒服,並導致一些人中暑。
週日,阿爾及爾的燈光閃爍並熄滅,然後是第 7 區,然後是第 9 區。
下水道和水務局在中午前發出通知,整個城市正在斷電,居民必須減少淋浴,減少排入下水道系統的廢水量,否則可能會導致下水道倒流,冲進每個人家中。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9/us/hurricane-ida-live-updates-new-orleans-louisiana/winds-whip-through-new-orleanss-deserted-streets-as-the-storm-bears-down
電力負載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死前總是可以說真話吧?台電工程師多年以來在沒有專業背景的迫害下每天都在被迫洗地,綠營還有臉指控 #台電 ?
這是台電官派董事長寫給員工的信:【台電二萬多名員工遍布在台灣各地,平時或許沒有人注意,但其實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支撐全台民眾能夠享受穩定電力、舒適生活的依靠;現在疫情當前,全台灣的民眾充滿著不安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我們多一分努力,就能減少一分民眾的不安,我想跟各位同仁說,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遭遇一時的挫折,就失去了鬥志和信心。】
但問題就是台電員工至今背負的都是歷代做官高層曲意奉承執政黨的包袱,說要廢核就廢核,說要非核家園就要非核家園,文組畫完梗圖寫完口號之後沒有任何解決方案,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政治人物都把工程師當煉金術師,卻沒有賢者之石,這是要怎麼辦到全世界都辦不到的事情?用愛鍊金嗎?
最近媒體還報導有綠營民代質疑是不是台電基層刻意弄壞系統,要讓執政黨難堪,更北七的還有說這是擁核派反撲,講得好像全台灣都有很多擁核恐怖分子會偷偷的攻擊電廠一樣,這世界真的這麼北七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近來一周內全台二度大停電,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臉書表示,517大停電主因是台電電廠的歲修排程,未考量用電高峰5月提前大增所致,因應之道是要大幅提高電力系統因應風險能力,而核電應變升降速度最慢,無法成為救援應變的選項。】然後他就被幹爆了,王廠長可不可以講一下到底無知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錯在哪裡?
說到 #核四 到底可不可以用的問題,當年主持核四總體檢的安檢總顧問,曾任美國芝加哥最大電力公司的部門經理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核能法規委員會主席的蔡維綱博士,今年四月在信中是這樣寫的:【在2013-2014年期間,安檢小組成功的完成了所有系統複審和運轉前測試以及重新驗證。安檢小組執行的所有任務均由經過全面培訓合格的人員執行,並按照經批准的國際和台電品質保證標準進行。測試程序書均由系統供應廠商和台電審查和批准。所有測試結果全部符合驗收標準,確認了系統功能和跨系統交互功能以滿足所有設計規範。這也證明了龍門已依據美國相關核能法規要求的建廠初始測試計畫(如 10CFR50.34,10CFR52.79,10CFR50 Appendix B 及 RG 1.68 等)。
基於我近40年的美國和國際核能經驗和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根據龍門「系統複審」和「運轉前測試和重新驗證」的結果。
我的結論是:龍門系統符合所有設計要求,可以保證在正常或異常情況下為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提供全面保護。這給龍門法律和技術基礎去申請台灣原能會的批准做燃料裝載,啟動測試和商業運轉。】但最後政治決定還是不准運轉,你說政客機歪不機歪?
好啦,最近這兩天又全台灣大 #停電 ,根據鏡周刊的報導是這樣的,請王廠長看看是真的嗎:【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說明,513大停電,源於人為疏失:台電一名工作人員進行輸電擴充工程測試時,誤開隔離開關,導致匯流排接地故障。匯流排是乘載電力輸配的關鍵設備。發電機組發電後,電力會傳輸到匯流排經變壓,再分配至電力配送線路。匯流排故障時,為避免接地故障產生的高熱波及發電機組造成更大的危險,會自動開啟保護設施,自動斷電、發電機組也會自動跳機。4部機組共影響約220萬瓩電力、占尖峰負載6%。至於17日的事件,張廷抒指出,當天下午2時9分的尖峰負載達到3,744.3萬瓩,「比預期多了64萬瓩、打破歷史5月用電紀錄,供電高峰比往年提早到來;入夜後至晚間19時30分,負載仍接近3,500萬瓩。如果歲修機組歸隊,供電是可運作的,可惜沒有,才會用電吃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idKa6VuWec/hqdefault.jpg)
電力負載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次試駕的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搭載了 48V Mild Hybrid 動力科技,三代 Drive E 動力系統在48V Mild Hybrid 系統幫助下,當車輛起步或瞬間加速時,可以額外供給 14 hp 馬力並減少碳排放,且 48V 讓怠速熄火裝置帶來更平順的作動,即便長時間停等紅燈,電力系統亦不致於負載過重,更重要的是冷氣還是會冷!除了優化油耗表現,也能減少怠速熄火啟動的頓挫感。
本次車型搭載了 AAC 高效複合清淨科技,可過濾 99.9% PM 2.5 懸浮微粒、更小的 PM 0.3 可過濾 98.3%,駕駛更可透過中控螢幕上的 APMS 車室空氣微粒監測系統掌握車室狀態,讓 V90 Cross Country 更加符合車主生活所需,展現 VOLVO 以人為出發的造車思維。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相較一般旅行車款的離地高度增加 5.4 公分 ,在輕度越野上游刃有餘,對台灣喜愛休旅車卻又受限於停車高度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體貼生活需求的最佳選擇。
V90 Cross Country B5 Momentum建議售價:259 萬元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NdHDZZJ5CY/hqdefault.jpg)
電力負載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更正!EQC最大扭力為760Nm,而非影片上所標註的765Nm】
全新 EQC 標準配備MBUX多媒體系統,成為旅程中最貼心的數位助理,不僅提供「 Hey,賓士 ! 」智能聲控功能,更大幅提升操作精準度,讓駕駛能夠在專注於開車的同時,擁有更智能、豐富且安全的駕駛體驗。亦標準配備了 EQC 專屬的 Mercedes me connect互聯功能,車主僅須至經銷商據點開通帳號,就能夠在手機上獲得所有車輛相關即時資訊,包含胎壓狀況、電池狀況與能源消耗情況等,甚至能夠遠端操作車輛解鎖、遠端空調設定,還能事先將目的地藉由手機輸入車輛,在上車時即可開啟導航並出發,幫助車主節省更多時間。
而在外觀套件部分,EQC也提供兩種車型不同的外觀設計。全新 EQC 400 4MATIC ELECTRIC ART 標準配備20吋十輻式輕合金輪圈,以湛藍元素延續電能意象。此外,EQC 400 4MATIC 運動版則是採用了AMG Line外觀套件,結合 EQC 的前衛和 AMG 的動感基因,另外還可以選配 21吋AMG多輻式輕合金輪圈,加劇運動感的奔放張力。兩種 EQC 車型皆勾勒出科技氛圍的「電能美學」,為世人揭露未來道路上最絢麗的前衛姿態。
憑藉 Mercedes-Benz 純熟的電動車科技,將電動馬達體積精簡到足以設置在各車軸間,進而將電能高效轉化成機械動能,提供不亞於汽油引擎的強勁性能,達到408 hp最大馬力之外,並透過驅動組件的智能運轉策略,實現高效率且幾近無聲的運轉品質。除此之外,前、後配置的驅動馬達也能對應不同的動能需求調節電力輸出,適時降低消耗或瞬間強化輸出,提升動態表現,例如新一代前驅動馬達在輕度至中度負載範圍時,著重提供最大效能,而動態性能則交由後驅動馬達盡情揮灑。
EQC 400 4MATIC 搭載了跨時代的先驅電能科技,以純淨動能詮釋 Mercedes-Benz 豪華休旅卓越的駕駛體驗。在前、後軸皆配置一具電動馬達所組成的主動式四輪驅動系統,由80 kWh的鋰電池組來提供動能,最大綜效馬力為 408 hp,搭配最大扭力 760 Nm的輸出,不僅在最長行駛距離的表現可達到445-471 km 的表現之外,0-100 km/h加速可於5.1秒內完成,極速為180 km/h 。而80 kWh的鋰電池組可透過7.4 kW交流電從10%充電至100%約為11小時;或是透過110 kW直流電充電設備進行充電,從10%充電至80%分別更僅需約40分鐘。
而Mercedes-Benz EQC 400 4MATIC ELECTRIC ART/400 4MATIC 運動版所搭載先驅的電能科技不只在硬體上,行車模式的選擇也能讓車主因應各種駕駛情況來調整駕駛模式與動能回充模式,以達到最理想的節能行駛。在駕駛模式上提供Eco、Comfort、Sport以及Individual四種設定,搭配四種動能回充模式,駕駛能夠透過方向盤撥片即時切換。在 D+ 模式下,行車電腦會完全關閉動能回充功能,此模式最適合高速行駛路段;另外D 模式下,EQC能提供低動能回充,此模式最貼近汽油引擎的駕馭感受,適合綜合路段;而當車主在都會市區路段時,也可以切換到 D- 模式,提高動能回充效率。而D- - 則是高動能回充模式,最適合壅塞交通路段,可於走走停停的駕駛路況中將回充效能最大化。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qogO9NnTvc/hqdefault.jpg)
電力負載表 在 電線負載表、電線規格、電線平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電線負載表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zzz8931也提到捷運汐東線恐有電力問題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173059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捷運汐東線15日 ... ... <看更多>
電力負載表 在 電線負載表、電線規格、電線平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電線負載表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zzz8931也提到捷運汐東線恐有電力問題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173059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捷運汐東線15日 ... ... <看更多>
電力負載表 在 KENCAD教學-電氣[電力負載](11) 的推薦與評價
水電、空調、消防(MEP)繪圖軟體... 電力負載 計算, 及電氣單線圖& 負載表 畫出相關操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