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數字魔術:改標準就不會缺電嗎?
台灣今年酷暑,尖峰用電量打破歷史用電紀錄,外界更擔心,疫情漸緩,工業用電將升高,是否持續穩定供電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圖為基隆市外木山海邊的協和電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天氣炎熱異常,全台用電量屢創新高,七月廿三日瞬時尖峰最大用電量更創下三八○二萬瓩的歷史新高。台電每日絞盡腦汁,盤算如何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法定的十%以上。廿三日下午在進入最高峰的前一刻,台電更緊急墊高最大供電能力,讓當天的備轉容量率從原本的九・二%瞬間跳升為十・一%,勉強保住供電綠燈。真是好險!
過去一整年,台電每天備轉容量率均維持在十%以上,如此亮眼的表現前所未見,令人以為台灣從此可擺脫缺電威脅。未料,六月初台電突然決定重啟台中火力電廠已遭台中市政府廢止操作許可證的兩部機組,引發輿論質疑。既然供電天天亮綠燈,重啟中火機組根本毫無必要,台電所為何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備轉容量率已接近危險邊緣,供電充裕只是假象。
面對外界質疑,台電不思揭露更充分的即時數據,最近卻打算把備轉容量率從「比率」改為以「容量」計算。其作法是,每日待命機組將只留「二大一中」三部機組,可用裝置容量則訂為二八○萬瓩。台電的解釋是:若夏冬兩季都用十%代表供電充裕,因為最大用電量不同,會出現夏天備轉機組數多於冬天的情形;為了讓全年的備轉容量一致,因此減少夏天的待轉機組數,以減少浪費。坦白說,這樣的說明看不到專業思維,卻讓人看到難以自圓其說的漏洞和特殊居心。
首先,若以二八○萬瓩作為代表供電充裕的備轉容量,將造成盛夏的實質備轉容量率降為七%,比目前的供電充裕標準短少三%。依現行標準,其供電燈號應是代表供電吃緊的「黃燈」,且接近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若改用新標準,相同的備轉容量卻立馬變回供電充裕的「綠燈」。說真的,如此的標準修訂除了裝鴕鳥、求安心、騙百姓,實看不出專業何在。
其次,減少夏季待轉機組數以避免浪費的說法,並不合理。盛夏用電量本就偏高,供電的機組數當然較冬季多;機組數量一多且長時間進行滿載運轉,跳機、故障的機率也跟著上升,因此維持較多的待轉機組才是合理安排。
此外,為何新的綠燈標準訂為七%?合理的推測是,核二廠一號機最快明年三月就要停止運轉,這部裝置容量近百萬瓩的機組退出供電後,備轉容量率將短少二・六%。換言之,繼續採用現行標準,明年三月後的供電將長期亮出黃燈,政府的不缺電保證就會面臨挑戰。若採用七%的新標準,明年全年就能繼續維持「供電充裕」的表象。
台電負有供電的任務,但因桃園第三天燃氣接收站工程延宕,導致新建燃氣機組銜接不及,目前只能讓老舊火力機組不斷延役。但延役機組裝置容量有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有的大容量核電機組逐步停轉後,台電只能透過「數字魔術」來達成高層要求的供電目標。亦即,掩飾缺電真相,可能是唯一手段。這種不顧專業的作法固然可悲,卻是保住官位的必要之舉。
歸根結柢,蔡政府躁進的非核政策,是把能源布局推向險境的禍首。台灣未來幾年的用電需求,不論疫後的經濟振興、政府宣稱的台商回流,乃至產業龍頭台積電的產能擴充,在在都需充足的電力支持。以台積電為例,預計二○二二年於南科量產的三奈米新廠,年用電量將高達七十七億度,約占全台用電的三%。面對這樣的吃電大戶,全民都準備好配合了嗎?
政府目前的能源轉型規畫並不合理,著重於以高價且不穩定的再生能源取代廉價的基載核電;除了供電無法滿足,未來電價勢必大漲,更導致發展過速的太陽光電與風電造成砍樹、棄農等環境侵害。與其在用電容量上做手腳,不如務實調整政策,以免最後沒騙到百姓卻騙了自己。
電燈電容接法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企流年度專題 [「循環經濟」一次告訴你大回顧+你寫心得我送書活動]
社企流2016上半年度的大專題《循環經濟:走向零浪費時代》正式進入尾聲了,超好奇大家對於這次的專題有沒有特別的建議或是心得呢?
為了想多多了解大家對這議題的看法,小編特地翻箱倒櫃祭出超值得收藏,由社企流所撰寫的「讓改變成真: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一書,準備好要給大家暢所欲言又能好書搬回家繼續讀,大家只要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或是私訊粉絲團留下你的想法、心得,一旦成為被我們挑出的精彩好文,就能獲得一本讓改變成真!
以下立刻來分享某位社企流之友主動寫給我們的心得讓大家參考,歡迎大家也踴躍分享自己的見聞:
-----------------------------
卓曉青:任職於惠樺音響 / 參與Oriole Sound Audio開發
XX(匿名)妳好,我是曉青,好久不見!
最近讀了妳參與的「循環經濟」專題,由於我目前待的環境觸及製造端,有些理念也不謀而合,因此有些想法想與妳分享。
如果認為源頭是重要的,有個關鍵是:現代的「環保」元件導致了「不環保」。
參與過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各個階段,以音響裡的電解電容來說,我們公司採取使用2004年以前生產的製品,因為2006年RoHS歐盟環保規範擴大實施,此之後所生產的電解電容漏電率偏高、使用壽命也非常的短。舉例來說,原本可以用20萬小時的電容,因為環保規範的關係,變成只能用2000小時,環保這2字耐人商確...
這是不是與妳想的有些不同,怎麼會2004年以前所生產的零件,其品質反而比新近生產的好?這其實是合理且有跡可尋的。現代的研發有時候是為了cost down而生的研發,何況有太多是企業挹注主導的研發。
在音響產業,即使消費者花費數百萬買一部機器,它的使用效期就是3~5年,因為裡面使用的都是環保零件。這3~5年的起算時間是從零件製造出來就開始起算了,舉例國外進口的器材,其零件生產出來後可能已經庫存了一段時間、裝進機器再進倉庫存、當運送到臺灣時可能已經庫存了1~2年,銷售者再用1年的時間賣掉,當機器順利賣出,壽命也只剩下2年了。於是有種說法:「機器放著不用都會壞」指的就是這個。
當然這也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對賣的人來說,其對策是養一批專門維修的人、或者,機器壞了正好有理由再賣新的給消費者。
我們公司是比較例外,以古典元件組成,強調的是「用到你孫子長大都不會壞」的音響器材。使用相對於環保零件的「古典元件」組成,說來簡單,整個過程做起來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越來越不可能。
因為這些能生產高品質元件的廠家多抵擋不住時代洪流,可能是收攤、被併購、或轉作別的。在消費性產品當道的時代,多數廠家思考的是:如何讓消費者一再的把口袋的錢掏出來,因此,想做一部「不會壞的機器」的我們,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同樣都能作用的零件,多半製造商是手邊有什麼就裝什麼,但我們除了功能性的考量之外,還有最重要的:這隻零件的壽命有多久?
也就是我會對XX在「循環經濟」裡說的「從設計端解決」,特別有所感,我也非常非常認同!但徜若製造者能取得的零件只剩下「環保零件」,廢棄物還是會一再產生。但我覺得這也是大時代的問題,當好食材的供應被淘汰、煮食者如何作出良心產品。
以我現在待的公司,從1958年開始都在真空管的領域,走過經濟起飛、農工帶動興旺的年代,每個時代的特徵不同,當今商業當道,也許我們都聽過「好的設計可以改善人類生活」,但當我涉入接觸產品的設計製造,不禁從古今元件品質的變遷得到感觸,明明可以做出對社會、環境有所益處的產品,卻像《電燈泡的陰謀》一樣.......人類真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啊~~
囉嗦太多了。當作一則讀者的低調迴響與見聞分享吧!
-----------------------
「手機的獨白」懶人包:https://goo.gl/6MrzyD
專題文章一次看:http://goo.gl/QnPfQ9
電燈電容接法 在 LED 崁燈微亮,並聯WNF 9986電容,無法解決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會有微亮的那間房間,裝了6組崁燈+四段式電子開關,小弟將WNF9986電容 ... 但是接法就要看你買哪一種繼電器了,以下面這種常見的八腳位繼電器來說,1、2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