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做家事的意外不斷……
洗碗破盤破杯子稀鬆平常,
洗衣服忘記曬臭掉是經常,
煮菜燒焦沒味是每日日常,
家電清掃用具弄壞雖不常,
以為這些已見怪不怪,今天又有創舉。
午餐我準備了大阪燒,後來發現高麗菜不太夠,叫老公幫忙用刨刀弄高麗菜絲,結果他就把大拇指的肉給削掉了。
他到底是富貴手,真的不能做家事,會出事……
因為血流不止,醫生幫他用電燒才止血。
他很擔憂地問我,被削掉的肉,萬一長不回來怎麼辦?
我笑著安慰,這應該不影響外觀。
結果他居然埋怨我說,這很嚴重耶,妳怎麼還笑得出來?
不然我是要哭嗎?
難道要哭著跟你講,累了一個禮拜獨自一打二,包攬了所有家事,結果不過是請你削個高麗菜,就把肉給削了去急診,手受傷不能碰水之外,我照顧兩個小的,還要伺候你老爺。
還有碗筷沒洗等著我,衣服要曬,雙寶還沒洗澡……等家事。
我忍住白眼,看著一把年紀的老男孩,一臉哀怨跟我說他有多可憐,說不能做家事多不願意。
我忍,
算你狠!
咬著牙說好可憐,下次帶手套削就好。
電燒刀止血 在 白映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婦女節,突然又想說點話。每次看到女性在玩「看看妳有多女漢子」的積分遊戲,我都覺得有點傷心。
為什麼這麼多有成就的女性,還是希望透過這些積分證明自己有多man呢?為什麼大家還是傻傻地接受那些還不錯的特質,像是不拘小節、懶得記仇,就要被歸類為男性專屬呢?那就是人類特質而已,不是漢子的。
以前開刀、處理病人時,曾有不下一位同事跟我說:「妳根本是個男的。」雖然是在稱讚,但技巧好、當機立斷,都不是男性專利。當女性擁有更多選項,大家也願意追求更多可能性時,希望我們是變成更快樂、有發展的女性,而非繼續揣測模仿男性,也別把好性質當成男性專屬。
# 下面這篇是幾年前寫的
外科裡的女生
文/ 白映俞
進到醫院實習時,很多人都對外科充滿期待,因為終於有機會穿上帥氣的無菌手術袍參與手術。雖然實習醫師通常沒有機會拿手術刀,不過能夠親眼見到蠕動的腸子、跳動的心臟,即使只有拉勾,也覺得很過癮。
有一回,主治醫師和擔任總醫師的學長聯手切下一顆大如排球的腫瘤。當他們暫時到旁邊的檯面上檢視檢體時,我獨自站在手術台上。就在那時,我突然發現皮下脂肪有一處小小的出血點,於是便順手拿起電燒刀與鑷子開始止血。
「唧…唧……」電燒機開始運轉,電燒刀前端升起一陣淡淡煙霧,出血點便止住了。我放下電燒刀,覺得很滿意。直到我抬起頭,才發現主治醫師和總醫師,睜大眼睛訝異地看著我。
「欸…皮下有點流血,已經止住了。」我露出尷尬的笑容。
主治醫師哈哈一笑:「好好好!很好!很好!」
學長點點頭,說:「不簡單!會自己動手止血,這一看就是走外科的料。」
雖然我後來發現,為了招收外科新血,學長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希望讓少不經事的學弟妹飄飄欲仙,腦子一熱就報名外科,根本是標準的「誘拐話術」。不過,最後我還是走進了外科,因為手術的迷人實在難以抗拒。
每次到學校演講的時候,總是有女同學會問:「我覺得外科很有趣,請問女生適合走外科嗎?」
如果妳也著迷於人體的解剖構造與精彩的手術過程,外科絕對不會讓妳失望,但是除了興趣之外,還有些小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妳需要鍛鍊體力。談到這裡,不禁又要聊到在外科實習的趣事。第一天到外科報到時,身為住院醫師的學姐負責導覽。介紹完病房後,她打開女生值班室的門說:「這是值班室,妳們看看有沒有問題?」
同學探頭看了看,然後發問:「請問要找誰拿鑰匙?」
「值班室沒在鎖門,可以直接進去。」學姊聳聳肩:「拿鑰匙多麻煩呀,還會擔心弄丟。」
「真的不會有奇怪的人進來嗎?」我們幾個女生弱弱地問了一句。
「怕什麼,妳們幾個女生不是想走外科嗎?」學姐挑了挑眉毛,說:「體力這麼好,有壞人進來應該可以打贏吧!」
哈!這句話在當時聽來有點驚悚,我心想:「走外科的門檻也太高了!還得強壯到足以打贏壞人!」
學姊的說法當然以玩笑成分居多,不過外科生活真的非常需要足夠的體力。因為上了手術台得手腦並用,而且經常一上刀就要站個十餘小時,不曉得下一頓飯有沒有著落。
外科醫師一個禮拜經常得工作超過一百個小時,有時候恨不得自己像電池一樣,能夠快速充飽電力。
別試著把自己搞成男人
外科一直是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但是女孩子並不需要為了生存把自己搞得像個男人。學會「出口成髒」,開口閉口問候別人一家大小,或是比拚酒量,喝酒喝到掛,都不是證明自己的好方法。別以為摔電話、丟器械等粗暴行為會讓人覺得比較man,同事只會在背後笑妳大姨媽又來搗亂。
不必改變自己來迎合這樣的文化,更別在心裡藏著「比較有男子氣概才像個外科醫師」的錯誤觀念,而試著複製男醫師的言行舉止。
過去這個行業沒有太多女性,不是因為女生做不來,而是過去的女性沒有選擇就業的機會。當女生開始有機會進入外科,一定能讓外科呈現另一番樣貌。
別把男生當成假想敵
進到外科之後,女生不需要被同化,但也別把男生當成假想敵,硬是想把人比下去。
雖然男生們總喜歡講很白癡又很低級的笑話,或是邋邋遢遢,但是相處久了就能發現很多「熱血好人」。
總之,在艱難的外科路上,最好的方法是合作、合作、再合作。
別太介意稱謂
「小姐妳好!」這句話,不是搭訕也不是糾纏,而是我在醫院裡最常聽到患者、家屬對我的問候語。剛開始我也覺得心裡有疙瘩,但回頭看看男同事,我不得不承認,男生穿上白袍,再戴個手套、眼鏡後,就「像個醫師」了。這種刻版印象從我們小時候就如影隨形,倘若體型微胖還能加兩分,前額微禿再加兩分,耳鬢冒出白髮更能加五分。但是,我想變成那種外型嗎?不!絕不!想到這裡,我就覺得繼續當個漂亮「小姐」還不錯。
有人會說:「我就是覺得很生氣!為什麼三個男生和我走在一起,身上白袍都一樣,別人卻叫他們醫師而叫我小姐?」是的,這種差別待遇的確令人生厭,但是經歷幾年臨床工作後,就會發現「醫師」這個稱謂本來就只是個頭銜式的信任,對醫病關係的幫助有限。
舉例來說,許多民眾在聽到「總醫師」這名號時都覺得超威、好棒棒,以為這個「總」字,是與總鋪師、總經理、總裁類似的等級,可惜「總醫師」只是「總住院醫師」的簡稱,是個需要負責處理雜事、吞下各種狗屁鳥事的可憐蟲,與「位高權重」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妳還是很糾結地說:「可是不僅是患者,醫院裡其他同仁也常叫我小姐,連最基本的頭銜式信任也不肯給我!」好吧!千萬要曉得,別人稱呼「小姐」並不代表自己不夠好,是整個社會還不夠尊重專業,也不夠尊重女性,相信各行各業的女性朋友都面對著相同的困擾。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別拿「稱謂」來折磨自己,盡量把精神花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臉皮厚一點
外科醫師無時無刻都面對著患者的生死,壓力真的很大。即使沒有犯錯,有些病人還是會離開,因為無論醫療再先進,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疾病或痛苦,而我們必須參與其中。不難想像,當開刀不順時,主治醫師會破口大罵。因為救人卻挨告,心情很差,於是晨會時火力全開痛電上台報告的住院醫師。遇到類似挨罵時刻,記得厚起臉皮扮演人肉出氣筒,渡過難關。
這群外科醫師在龐大壓力下偶而會口不擇言,但是很快又能稱兄道弟,也能當我們的好姊妹,共同並肩作戰。
沒有人無所不能,記得要放過自己
當旁人聽到妳是女外科醫師時,常會一邊稱讚,一邊打探,檢視妳是否符合「良家婦女」的資格。或許有些女生選擇避而不談,不過也有人正面對決。有個學妹就曾使出大絕招,對滿口恭維誇讚「女外科醫師金厲害」的阿婆說:「哦,我只會開刀而已,我就只學了這個,其他都不會,不會開車,也不會煮飯。」
「什麼!妳不會開車?不會煮飯?」阿婆聽完完全驚呆了,吞吞吐吐地問:「那……那醫生妳是要怎麼辦啊?」
學妹這麼坦白就讓事情簡單多了,其實不能怎麼辦,也不用怎麼辦。女外科醫師看起來很厲害,但本質上跟仙人掌差不多,靠著最低限度的需求便能夠生存。每天在醫院裡從白天到黑夜,千萬別再強迫自己完成所有「其他女生都在做,也做得很好的事情」,洗衣煮飯打掃等事都能外包的。沒有人可以無所不能,也別要求自己符合每一個人的期待。
不得不說,女外科醫師面對婚姻選擇時頗為吃虧。畢竟現今婚姻市場裡大家看重的不外「煮菜很好吃」、「能把家打理得很舒服」、「讓我能放心打拼事業」等需求。要找到一位不那麼古板,又能支持妳追求夢想發光發熱的人並不容易。
必要時,勇敢踩下剎車
投入外科的女生大多不敢喊停,總是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付出、不夠勇敢,於是埋著頭不顧一切向前衝。不過我們終究要認清現實,擔任住院醫師時,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外科,但是有了家庭,孩子出生之後,問題將接踵而至。這份工作會耗盡你所有的時間與精力,且幾乎毫無彈性可言。
相信很多人都曾陷入掙扎,試圖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可惜追求「兩者兼得」的下場往往是「兩頭成空」。
我在孩子三歲時暫時離開外科工作,讓被擠壓多時的肉體及靈魂喘一口氣,並從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獲取許多奇妙的養分。休息一年後我再度回到外科,重新規劃自己的工作型態與時間分配,讓自己的身心不至於被消耗殆盡。
「事業」與「家庭」皆是人生大事,往往難以割捨,於是我們經常不自覺的加緊油門,以為只要多投入一點,就能搞定兩者。這種做法有點類似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每踏出一步,身子都些微向前傾,只好加快腳步避免跌倒,一而再、再而三,每一步都瀕臨跌倒,邊跌、邊走,最後摔得遍體麟傷。
「妳離開之後就不會成為外科教授了!」在我踩下剎車後,前輩這麼告訴我,「我原本很看好妳未來能擔任醫院主管。」
聽完這些的我也曾經感到惋惜,但後來想想,這其實是另一個迷思,一個由父權社會定義的迷思,以為擁有更多財富、更多名氣與更高的職位就等同於成功。身為一個女生,我內心在乎的並不盡然如此。我在乎自己的能力是否獲得更多發揮?我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我是否能快樂上工也快樂陪伴家人?如果將生活滿意度及快樂程度納入考量,成功的定義將大大不同。想通了這點,不禁為那些自古至今完全以職場升遷衡量自我價值的男性同胞們感到惋惜。
身在二十一世紀,女性擁有愈來愈多的選擇,許多女孩子進到以男性為主的職場,這些工作也將漸漸轉變。當女孩子不再完全受限於他人時,千萬別自我設限,更別沿用男性主宰時的那一套。我們可以打破規則,可以重新自我定義,最重要的是,可以好好愛自己、喜歡自己,投注心力所做的一切不是要去證明自己多行,而是要讓自己的生命美好又值得分享。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無論我們從事哪一個行業,都不必刻意加上「女」或「男」來強調其特殊性,可以讓每人依循自己的天賦,無所限制。
電燒刀止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篇聊到我去 #除痣,當媽後秒忘細節,大家發問後,我便開始找尋失去的記憶,赫然發現我在當下有畫日記草稿,也多虧有錄影紀錄感想,截圖了照片,旅太還幫我挖出就診紀錄,終於釐清整個時間軸,可以來分享這篇【電燒除痣】總整理和Q&A了!
除痣時間:2018/11
當時多虧跟旅太吵架,原本唸了很多年想去除痣一直不敢去,結果一吵秒掛號😜
我是去一般醫院的『整型外科』或『皮膚科』都可以,除痣算顆的,大顆的立體痣醫生說可以健保給付,平面的虎神屎痣則是要自費的,我共七顆是自費1000(不含掛號費)
跟醫生約好隔天手術時間,手術時臉上面會蓋一層布,所以是看不到醫師,立體痣使用的工具很像剪雪茄的ㄍㄟ西,壓緊,剪掉,來回套了3、4次,瞬間飆血,順著下巴脖子流下去,不知道是否血流太多,我聞到臭灰搭的味道,可能是醫生有電燒止血,但後來還是有縫,打局部麻醉很妙,可以感受到線穿過皮膚在縫卻沒有痛感,
而另外六顆虎神屎痣,手術時很像是有人用原子筆戳你,遇到比較深一點的痣,就會像是用美工刀刻臉,像在畫井字一樣,橫線直線交錯,過程很快,不到一小時解決,只有手術房跟打麻醉讓人緊張而已,醫生一路跟護理師談笑風生,弄完還自己說了句~完美,哈哈哈!
手術完醫生交代前幾天不要碰水,傷口擦乾,紗布掉了也沒關係,有開藥膏,不用貼人工皮保持傷口乾燥即可,大概2週就恢復,立體痣則是一週後門診拆線。術後沒有開止痛藥,我也覺得不算痛,大概是長痘痘那樣的痛感,可以忍受範圍。
🍌常見問與答:
Q1【需要先評估嗎?除完有疤痕嗎?】
當然要先去給醫生看,我是今天掛號門診隔天立馬割,一週後門診拆線,除完疤痕很不明顯,比一般膚色白,不太明顯。
Q2【請問蕉媽的醫院與醫師嗎? 】
就近找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就可以了,除痣算是熱門常見小手術,每個醫師都很熟練的!(我的是電燒法,有些診所是雷射除痣,這部分我就比較不清楚細節)
Q3【除痣會痛嗎? 一次就完全消失不見嗎?】
除痣不痛,因為會上局部麻醉,打那根麻醉針才是痛,戳進臉裡嚇屎我~哈哈哈哈!通常一次就會不見,但也會有失敗的,像我立體痣就清的很乾淨,但虎神屎痣有一顆結痂後發現還存在(嘴角旁那顆),沒有點掉,我覺得除痣一定要去醫院或診所找醫生用,不要找做臉那種,要相信專業!
Q4【是一顆打一針局部麻醉嗎?】
應該是看痣的範圍,我是剛好痣都在右臉,打之前醫師會叫你微笑,共挨了5針!
Q5【除痣可申請保險理賠嗎?】
我自己當初是完全沒詢問,但好多人問我這題,我就去請教我的保險,他們給出很專業的回答:除非醫生有疑慮化驗出有癌症才可能理賠,一般平面痣屬於美容是非必要性醫療行為,所以不在理賠範圍,所以雷射除痣通常都無法理賠,而開刀切除的立體痣才有理賠機會,但也是要看自己買的險種喔:)
#香蕉太太白爛圖文日記
電燒刀止血 在 韓健明醫師公正診療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優點一:「超音波刀」就是又能分離組織,又能 止血 又 能切斷的多功能器械,一隻抵三隻 優點二:超音波刀的 止血 原理不是使用傳統的單極 電燒 ,因此沒有 ... ... <看更多>
電燒刀止血 在 脫除內衣褲? A:手術中會使用電燒刀止血 的推薦與評價
A:手術中因麻醉的緣故,容易使活動假牙鬆脫掉入氣管或食道,造成危險。 Q、為何手術前一定要移除飾物? A:手術中使用電燒刀止血,若身上有金屬飾物( ... ... <看更多>
電燒刀止血 在 [新聞] 酸進口蛋「在野操作恐慌」 綠委:查到業者問題算中央?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