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親朋戚友抑或者記者朋友,近來大家似乎都對醫護移民的問題很有興趣。個人觀察所得,的而且確很多人有去意。無論是即將離開或者正在籌備,不少人並不打算以醫管局或香港作終身服務的地方。
最常見的跟進問題,當然就是「為甚麼」。
每天上班經過急症室,見到人頭湧湧,要看傷風感冒、腳趾刺傷、無藥攞藥、十年的頭痛、三十年的暈眩。
轉彎走進殘舊而擠迫的辦公室,大家輪流在暗角或廁所內更換制服。
行上病房,電子感應門因為加至大門口的床而開不了。剛巧病人助理在替病人換尿片,聽到的是婆婆大叫救命的聲音、聞到的是屎尿發酵一晚後的精華。要跨過床頭櫃、避開所有儀器的電線,才能回到護士站巡房。
拿起新收病人的排板,十之八九都是兩個月第四次入院的心口痛、氣喘、肺炎。昨午用洪荒之力將三位病人送出院,昨晚便收來五個病人。一揭,簿內的紙張跌滿一地。有護士收症紙、有跌倒風險評估紙、有病人束縛評估紙、有傳染病感染控制評估、有生命表徵和飲食記錄、有傷口紀錄、有病人資料,病人才剛進院,便得到了可以跌滿一地的文件,環保非常。十張紙,大概有大半是永遠不會再有人碰,卻是高層「越繁複越少錯」信念下的產物。
在寫文件的時候,偷聽旁邊護士們的對話。原來經理因為昨天有病人跌倒,剛把某同事臭罵了一頓。又聽到某某同事的經理因為部門人手不足卻又要清假,將年假硬塞在早更、夜更後,本就不應上班的日子忽然成為了大假。經理忽然又走到護士站,說病房收到讚揚信。寒喧幾句後,他便回頭把卡釘在自己門外的木板上。會寫信的病人不多,因為有八成根本不能溝通。
忽然後面一聲「唔該借借」,原來是治療師嘗試在病房的九曲十三彎中為病人運動,放射師又在這條單線雙程行車的賽道上嘗試為病人拍肺片。於是,我敗走至護士站最入面的角落繼續巡房。
聽見旁邊的實習醫生邊抱怨,邊為病人改藥。一問之下,高層開會為了將「犯錯機會減低」,為病人沖鹽水豆的那支三毫升鹽水也要「醫生處方」、要將滴「eyes」的眼藥水改寫為「both eyes」。醫生平時處方「once per day」、「nocte*」,進了病房又要改為「daily」和「at bedtime」。實習醫生問我為甚麼會有這許多本不應存在的分別。我答不上來,大概是因為系統很難改變,要前線改比較方便,又可能曾經有人將那眼藥水滴進了第三隻眼。
望向病房中央的電視機,有一堆人在鼓掌,說甚麼香港要把握甚麼機遇、要甚麼再次起飛。回望自己身處的病房、醫院、醫管局,起飛的從來只有病人數字和繁文縟節。一間病房從手寫藥紙改為電腦,負責人都會隆重其事,拍照剪綵又敲鐘。當一邊還在使用傳真機,另一邊為龜速的電腦系統再加上電子同意書功能,大概又是另一大肆宣傳的創舉。有時看在眼內,只有失笑,像看著一班土人為著發明了火而興奮。
然後,你會想在這個環境中待多少年?
然後,你問為何醫護們寧願「到私家搵真銀」?
然後,你認為「需要研究同事間為何士氣低落」?
醫生們為了專科訓練,倘要被醫管局困起七八年。
護士、治療師、放射師呢?
*nocte是拉丁文,意即「晚上」
#DrWho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六感的真實事件 更多影片: 每個人都有第六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lsjdcWIgk&t=5s 每個人都有念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ARrYnmkpw 用念力改變骰子:https://www.you...
電視機發明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日本卡通《小甜甜》的第99集「下雪天的別離」(雪の日の別れ),裡頭出現了讓許許多多認為陶斯和甜甜是天生一對的觀眾們驟然心碎的畫面!當陶斯奔下樓梯,從後面緊緊環抱著甜甜,黯然流下眼淚的剎那,電視機前的大家多麼希望時間能就此停住,讓他們兩人能夠永遠在一起,可惜天不從人願……
故事從安東尼不幸墜馬喪命之後講起。
在安東尼意外過世後,深愛安東尼的甜甜因此離開美國,遠赴英國讀書;她在前往英國的船上,認識了貴族陶斯,兩人在同一間寄宿學校就讀,放蕩不羈的陶斯與甜甜陷入熱戀。
後來陶斯因為伊莉莎的陷害而遭到退學,於是他遠赴百老匯發展,成為了一名成功的演員;但在愛情路上,他選擇了在綵排發生意外時為了救他而受傷的蘇珊娜。而《小甜甜》這一集演出的,正是甜甜決定成全陶斯與蘇珊娜,毅然含淚離開的情節。
陶斯振作之後在百老匯繼續發展演藝事業並照顧蘇珊娜,但劇情並未提及他們是否有結婚。不過,蘇珊娜主動寫了封信給甜甜,信件內容如下:
========== begin ==========
親愛的甜甜,
我很抱歉妳必須那樣離開紐約。現在,我終於明白陶斯的心歸向何方。我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愛上我。我無法行走,但有他在我身邊,讓我很快樂。現在我知道,他是我的生命與靈魂,而我能做的就是守在他身邊,假如我必須等待,我願意一輩子等他。
蘇珊娜
========== end ==========
而甜甜也寫了封回信給蘇珊娜,但是並沒有寄出,內容如下:
========== begin ==========
親愛的蘇珊娜,
妳應該知道當妳在芝加哥的飯店將我趕離時,我有多怨恨妳。那時我覺得自己比妳更愛陶斯。但是當我去到紐約,發現妳救了陶斯性命,甚至為了陶斯跟我,意圖結束自己的生命,當下我便明白,妳的確打從心底深愛陶斯,因此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我現在看著妳寫給我的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當陶斯離開劇團時,我知道出現問題的是妳跟他,而不是因為我。
我現在很幸福。陶斯已成為我的過去,而我不會回頭。我很高興遇見陶斯和妳,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或許是等我們很老很老的時候。那時候,讓我們一起盡情歡笑。我知道妳會好好照顧陶斯,一直陪在他身邊。有時我會在雜誌上看見妳,雖然坐著輪椅,卻微笑著,於是我明白,當時的我,做了正確的決定。
甜甜
========== end ==========
【認識 小甜甜】
日本卡通《小甜甜》原名「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Candy Candy),改編自日本知名漫畫家五十嵐優美子和兒童文學作家水木杏子所創作的同名少女漫畫作品。
《小甜甜》動畫影集由日本 NET 電視台(朝日電視台前身)、旭通信社、東映聯合製作,1976年10月1日至1979年2月2日在日本 NET 電視台首映,共115集,播出後廣受好評!
1979年7月16日,日本卡通《小甜甜》在台灣的華視(中華電視台)首播中文配音版,當時由台北市新和國小第15屆6年11班(音樂班)演唱中文版主題曲,而他們的導師周金田老師就是這首歌的作曲者。
從1979年到1989年十年間,《小甜甜》卡通總共在華視播了六遍,因此成了五、六、七年級生共同的童年回憶,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想再重溫一遍這部令人難忘的動畫影集。其播出時間如下所列:
第一遍:1979.07.16~1979.12.07
第二遍:1981.08.28~1982.06.07
第三遍:1982.11.13~1983.10.01
第四遍:1987.01.23~1987.05.01
第五遍:1987.06.13~1988.07.30
第六遍:1988.08.03~1989.06.23
其實這部卡通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既非可愛的小甜甜,也不是俊俏的安東尼,而是那位創意十足的發明家小迪。因為我從小就想成為一位發明家,所以對於有著用不完的點子、聰明樂觀而又樂於助人的小迪,非常的喜愛;可惜他只是故事中的綠葉,不僅無法得到小甜甜的青睞,而且還喪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之中。
《小甜甜》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孤女小甜甜(Candice "Candy" White)在孤兒院的山丘上巧遇一位吹奏蘇格蘭風笛的王子,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自從遇見山丘上的王子後,小甜甜決定以笑容迎接任何困難,因為山丘上的王子告訴她:「妳的笑臉要比哭的時候好看多了。」
開朗熱情的小甜甜先是在玫瑰花門遇到很像王子的安東尼(Anthony Brown),後來在水門遇到安東尼的堂弟阿琪(Archibald "Archie" Cornwell),再來是石門的小迪(Alistair "Stear" Cornwell),最後此三人促成了她被阿德烈(Andrey)家族收養,但此舉並非為小甜甜帶來幸福。
天意弄人,安東尼意外墜馬而死,深愛安東尼的小甜甜決定離開美國這塊傷心地,遠赴英國讀書。在英國遇到貴族陶斯(Terrence "Terry" Graham Grandchester),兩人相戀卻因嚴酷的環境而分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奪去了小迪的生命,甜甜在戰場上擔任護士時,照顧一位身受重傷,失去記憶的「阿利巴先生」(William Albert Audrey)。
愛上甜甜的尼爾,以「奉威廉大老爺之命」的藉口想強娶甜甜,造成甜甜的極度反彈,雖然阿琪等人勸甜甜逃走,但她決定找威廉大老爺面對面談判,結果在她眼前出現的,竟是一直在保護著自己的那位阿利巴先生!
原來威廉當初是為了擺脫家族的束縛,才會隱姓埋名四處流浪,事實上,他正是甜甜童年所見到的「山丘上的王子」,他的外甥安東尼就是因為與他長相酷似,當年才會被甜甜誤以為是山丘上的王子。
最後,甜甜在威廉的鼓勵下,決定回到保兒之家做自己想做的事,在熟悉的保兒山丘上,甜甜又聽見了那難忘的蘇格蘭風笛聲;然後,穿著蘇格蘭裝的威廉出現在她的眼前,這時候的甜甜才知道,小時候見到的王子就是他!
「小甜甜」的結局是美好的,在最後一幕裡,甜甜、威廉、阿琪、安妮等人,跟保兒之家的修女、孩子們一齊在保兒山丘上愉快地聚餐,甜甜從報紙上得知陶斯復出回到劇團的好消息,看到好友阿琪和安妮成為一對,而自己也和王子見面了,甜甜決定要連安東尼和小迪的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故事最後雖沒有明確交代甜甜是否和威廉共結連理,不過我相信,自立自強有信心的甜甜,她的前途一定是光明又燦爛的!
《小甜甜》
詞:孫儀
曲:周金田
唱:新和兒童合唱團(台北市新和國小第15屆6年11班)
有一個女孩叫甜甜 從小生長在孤兒院
還有許多小朋友 相親相愛又相憐
這裏的人情最溫暖 這裏的人們最和善
好像一個大家庭 大家都愛小甜甜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轉眼之間已長大 依依不捨說再見
每一個孩子都勇敢 每一個孩子都樂觀
自立自強有信心 前途光明又燦爛
電視機發明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日本卡通《小甜甜》的第99集「下雪天的別離」(雪の日の別れ),裡頭出現了讓許許多多認為陶斯和甜甜是天生一對的觀眾們驟然心碎的畫面!當陶斯奔下樓梯,從後面緊緊環抱著甜甜,黯然流下眼淚的剎那,電視機前的大家多麼希望時間能就此停住,讓他們兩人能夠永遠在一起,可惜天不從人願……
故事從安東尼不幸墜馬喪命之後講起。
在安東尼意外過世後,深愛安東尼的甜甜因此離開美國,遠赴英國讀書;她在前往英國的船上,認識了貴族陶斯,兩人在同一間寄宿學校就讀,放蕩不羈的陶斯與甜甜陷入熱戀。
後來陶斯因為伊莉莎的陷害而遭到退學,於是他遠赴百老匯發展,成為了一名成功的演員;但在愛情路上,他選擇了在綵排發生意外時為了救他而受傷的蘇珊娜。而《小甜甜》這一集演出的,正是甜甜決定成全陶斯與蘇珊娜,毅然含淚離開的情節。
陶斯振作之後在百老匯繼續發展演藝事業並照顧蘇珊娜,但劇情並未提及他們是否有結婚。不過,蘇珊娜主動寫了封信給甜甜,信件內容如下:
========== begin ==========
親愛的甜甜,
我很抱歉妳必須那樣離開紐約。現在,我終於明白陶斯的心歸向何方。我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愛上我。我無法行走,但有他在我身邊,讓我很快樂。現在我知道,他是我的生命與靈魂,而我能做的就是守在他身邊,假如我必須等待,我願意一輩子等他。
蘇珊娜
========== end ==========
而甜甜也寫了封回信給蘇珊娜,但是並沒有寄出,內容如下:
========== begin ==========
親愛的蘇珊娜,
妳應該知道當妳在芝加哥的飯店將我趕離時,我有多怨恨妳。那時我覺得自己比妳更愛陶斯。但是當我去到紐約,發現妳救了陶斯性命,甚至為了陶斯跟我,意圖結束自己的生命,當下我便明白,妳的確打從心底深愛陶斯,因此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我現在看著妳寫給我的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當陶斯離開劇團時,我知道出現問題的是妳跟他,而不是因為我。
我現在很幸福。陶斯已成為我的過去,而我不會回頭。我很高興遇見陶斯和妳,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或許是等我們很老很老的時候。那時候,讓我們一起盡情歡笑。我知道妳會好好照顧陶斯,一直陪在他身邊。有時我會在雜誌上看見妳,雖然坐著輪椅,卻微笑著,於是我明白,當時的我,做了正確的決定。
甜甜
========== end ==========
【認識 小甜甜】
日本卡通《小甜甜》原名「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Candy Candy),改編自日本知名漫畫家五十嵐優美子和兒童文學作家水木杏子所創作的同名少女漫畫作品。
《小甜甜》動畫影集由日本 NET 電視台(朝日電視台前身)、旭通信社、東映聯合製作,1976年10月1日至1979年2月2日在日本 NET 電視台首映,共115集,播出後廣受好評!
1979年7月16日,日本卡通《小甜甜》在台灣的華視(中華電視台)首播中文配音版,當時由台北市新和國小第15屆6年11班(音樂班)演唱中文版主題曲,而他們的導師周金田老師就是這首歌的作曲者。
從1979年到1989年十年間,《小甜甜》卡通總共在華視播了六遍,因此成了五、六、七年級生共同的童年回憶,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想再重溫一遍這部令人難忘的動畫影集。其播出時間如下所列:
第一遍:1979.07.16~1979.12.07
第二遍:1981.08.28~1982.06.07
第三遍:1982.11.13~1983.10.01
第四遍:1987.01.23~1987.05.01
第五遍:1987.06.13~1988.07.30
第六遍:1988.08.03~1989.06.23
其實這部卡通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既非可愛的小甜甜,也不是俊俏的安東尼,而是那位創意十足的發明家小迪。因為我從小就想成為一位發明家,所以對於有著用不完的點子、聰明樂觀而又樂於助人的小迪,非常的喜愛;可惜他只是故事中的綠葉,不僅無法得到小甜甜的青睞,而且還喪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之中。
《小甜甜》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孤女小甜甜(Candice "Candy" White)在孤兒院的山丘上巧遇一位吹奏蘇格蘭風笛的王子,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自從遇見山丘上的王子後,小甜甜決定以笑容迎接任何困難,因為山丘上的王子告訴她:「妳的笑臉要比哭的時候好看多了。」
開朗熱情的小甜甜先是在玫瑰花門遇到很像王子的安東尼(Anthony Brown),後來在水門遇到安東尼的堂弟阿琪(Archibald "Archie" Cornwell),再來是石門的小迪(Alistair "Stear" Cornwell),最後此三人促成了她被阿德烈(Andrey)家族收養,但此舉並非為小甜甜帶來幸福。
天意弄人,安東尼意外墜馬而死,深愛安東尼的小甜甜決定離開美國這塊傷心地,遠赴英國讀書。在英國遇到貴族陶斯(Terrence "Terry" Graham Grandchester),兩人相戀卻因嚴酷的環境而分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奪去了小迪的生命,甜甜在戰場上擔任護士時,照顧一位身受重傷,失去記憶的「阿利巴先生」(William Albert Audrey)。
愛上甜甜的尼爾,以「奉威廉大老爺之命」的藉口想強娶甜甜,造成甜甜的極度反彈,雖然阿琪等人勸甜甜逃走,但她決定找威廉大老爺面對面談判,結果在她眼前出現的,竟是一直在保護著自己的那位阿利巴先生!
原來威廉當初是為了擺脫家族的束縛,才會隱姓埋名四處流浪,事實上,他正是甜甜童年所見到的「山丘上的王子」,他的外甥安東尼就是因為與他長相酷似,當年才會被甜甜誤以為是山丘上的王子。
最後,甜甜在威廉的鼓勵下,決定回到保兒之家做自己想做的事,在熟悉的保兒山丘上,甜甜又聽見了那難忘的蘇格蘭風笛聲;然後,穿著蘇格蘭裝的威廉出現在她的眼前,這時候的甜甜才知道,小時候見到的王子就是他!
「小甜甜」的結局是美好的,在最後一幕裡,甜甜、威廉、阿琪、安妮等人,跟保兒之家的修女、孩子們一齊在保兒山丘上愉快地聚餐,甜甜從報紙上得知陶斯復出回到劇團的好消息,看到好友阿琪和安妮成為一對,而自己也和王子見面了,甜甜決定要連安東尼和小迪的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故事最後雖沒有明確交代甜甜是否和威廉共結連理,不過我相信,自立自強有信心的甜甜,她的前途一定是光明又燦爛的!
《小甜甜》
詞:孫儀
曲:周金田
唱:新和兒童合唱團(台北市新和國小第15屆6年11班)
有一個女孩叫甜甜 從小生長在孤兒院
還有許多小朋友 相親相愛又相憐
這裏的人情最溫暖 這裏的人們最和善
好像一個大家庭 大家都愛小甜甜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轉眼之間已長大 依依不捨說再見
每一個孩子都勇敢 每一個孩子都樂觀
自立自強有信心 前途光明又燦爛
電視機發明者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六感的真實事件
更多影片:
每個人都有第六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lsjdcWIgk&t=5s
每個人都有念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ARrYnmkpw
用念力改變骰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ZCYKMFN7c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有聽過第六感吧~其實第六感真實名稱為超感官知覺,英文簡稱為ESP,所謂的五官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還有觸覺,但這些人可以通過五官以外的感應去預知未來會發生的事,或者是用感官以外的管道去接收訊息。其實到現在為止,超感應的定義還很模糊,我可以大概講幾個給你們聽,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
超感應的大概可以分成幾種,我大概列其中幾種,例如說是:預知能力,通靈,心靈感應,讀心術,可以感應物品殘留的影像等等。我們有常聽過在天災發生前,動物已經可以預知這些天災的發生,雖然沒有什麼科學的實例去100%證實它是存在的,但是以下我說的全部案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1. 預知未來與預知夢
你有沒有發過預知夢?然後那件事情不偏不差的發生了,真的準確得有點恐怖。在1979年,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David Booth,他在1979年5月26號空難事件的前十天,連續夢到相同的夢,他夢見一架飛機起火,然後墜入滿是建築物的區域。由於夢境實在是太過清晰和真實,讓他極度不安,他就在5月22號打電話給聯邦飛行局,也打給在夢境看到的美國航空,但是沒有人理會他,或叫他去看心理醫生。David沒有懷疑過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在他堅持下,聯邦航空局也根據David在夢境所描述的情景,去推斷最有可能性的航班和機場,不過他們不可能因為David的預知而去停掉所以的航班。
在5月26號,同樣的夢最後一次發生,美國航空191班機在芝加哥機場起飛,其中一架引擎脫離,而使得飛機向左旋轉,好像一團大火般,墜毀在機場附近的建築物區域,機上273人全部罹難。David在電視機前說不出話,他知道這些事件會發生,但是卻無法阻止事件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後,民航局負責人證實事件的很多細節和David的夢境所形容的幾乎是一模一樣,而David經過這件事後,雖然不清楚他為何可以預知這件事情的發生,但是他很清楚,嘗試去改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只會是徒勞無功。
2. 透視/感應能力
我們曾經看過連續劇警方在尋找失踪少女毫無頭緒之下,請來一些靈媒去感應那個失踪少女究竟在哪裡,然而在靈媒的指點下真的找到她,這些橋段不是假的。一名叫克罗其尔德·纳基琳夫人常協助警方去尋找失踪的人,她的右手猶如感應器,可以讓她‘看到’失踪人的位置,有一次有一名聾啞少年失踪,警方在她的指點下,找到被岩石壓着的聾啞少年。大家有沒有看過這種牌?這個叫ZENER的牌在1930年發明,在冷戰時期,由於傳聞俄羅斯開始著手訓練超能力的士兵,美國方面也開始研究究竟超感應是否是真實的?心理學家和科學家就常ZENER牌來測試一下人們的ESP,那我們也來玩一下吧?裡面的卡片一共有五種,分別是圓圈,四方格,星星,河流,還有十字架。大家來猜猜看我下一張卡會是什麼吧?我給大家猜十張,倒數5,4,3,2,1. 大家猜中多少個呢?留言告訴我啊
3. 意念力
所謂的意念力,就是不需通過自己的手或身體的部位,可以憑空拿起或是彎曲物件,大家有看過彎曲湯匙的訓練吧?在Matrix電影裡面的對白說道:Do not try and bend the spoon. That's impossible. Instead, only realize the truth... THERE IS NO SPOON. Then you will see that it not the spoon that bends, it is yourself. 這句對白讓人耐人尋味,現實中有人可以做到嗎?有!這是真實個案來的,在英國巴克貝大學物理教授約翰,漢斯丁頓對一名15歲名叫朱莉。諾爾芝進行了運用意念力的實驗,他把細銅棒封在玻璃管內,朱莉只需要摸一下玻璃管就可以彎曲它,或者是把金屬鉤鏈接上電力儀器上面,只要她一運用念力,儀器上的針就會跳個不停。同樣在丹麥哈根大學也有做個類似的實驗,17歲的列納夫斯也進行了嚴格的ESP測試,她用手摸一摸螺絲釘就可將其彎曲45度,或是可以把封在玻璃瓶裡面的釘子彎曲。
看念力測試請看下一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0InyP7jM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