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看到確診案例不斷攀升
想必大家心情一定很沈重
這幾天和讀者朋友們聊天的過程中
大家都很難想像在美國的我們究竟是怎麼撐過這一年的
畢竟從新聞上看起來,根本就是平行時空啊
/
2019年年底,我們從台灣的新聞中已經得知了「武漢肺炎」(當時還沒更名為新冠肺炎)
一方面擔心台灣親友的平安,但同時經歷過SARS的我們心中已經警鈴大響,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蔓延來美國
2020年1月21日,全美首例就出現在我所居住的華盛頓州
當時比較當機立斷的朋友都已經開始超前部署
趕忙申請孩子的學校、身份,舉家遷回台灣避難
當時因為先生工作走不開
孩子也都捨不得和爸爸、同學、朋友分離
台灣的爸爸媽媽都是高齡,擔心我們這一回去可能將他們置於風險中
所以我們家就決定咬牙在美國撐著
畢竟自己選擇要結婚移民過來,總不能出了事便逃回娘家要家人國人一起承擔
/
接下來疫情風風火火
台灣人聞風喪膽的SARS全美國當年只有確診8個案例、無人死亡
所以全美對於新冠肺癌的恐懼、甚至遠不如流感
前總統川普先生多次表示「事情都在控制中」、「小感冒總會有人死」,川普更在2月底的總統記者會上,公開聲稱美國疫情爆炸的消息「都是假的!」,4/6白宮發言表示戴口罩不是必要的 “You can do it. You don’t have to do it. I am choosing not to do it. It may be good. It is only a recommendation, voluntary.”
導致大部分美國民眾輕忽感染的嚴重性
美國疾管局不斷強調「口罩無用論」、只要勤洗手就好
美國沒有健保、檢測資源也不足,所以許多低收入家庭根本無法檢測擴大感染風險
再加上堅持「不自由毋寧死」的麻瓜腦很多
導致美國成為當時世界防疫敬陪末座的國家之一
/
從2020年3月6日開始,我們覺得苗頭不對
率先就向學校與公司申請在家上班、停課
隨著每天疫情攀升,州長也在2020/3/23下了封城令
(目前華盛頓州預計全面開放的時間是2021/6/30)
關閉全州的餐館,酒吧,娛樂場所和娛樂設施,例如體育館和電影院。餐廳僅外賣和外送。連種睫毛做指甲剪頭髮按摩等salons 都不能營業,真的是比哀傷更哀傷的現況。
接著我們川普大大終於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史上第二次「國家公衛緊急狀態」)、頒布旅遊禁令。
/
剛開始的心情自然是很惶恐
走在路上戴口罩還會被麻瓜們指責「生病還出來?!」
當你解釋戴口罩只是為了公共衛生、保護自己與別人時還會被糾正「沒有生病的人是不用戴口罩的!你這樣出來會嚇到別人」
口罩、乾洗手、消毒酒精幾乎全面缺貨,網路上甚至開始有無良商人坐地喊價(200個口罩售價台幣8000)
華盛頓州原本就是西岸科技公司的重鎮之一
當時雖然州長下了居家令,對大部分的公司行號還算是可以迅速調整出一套Work from home的模式(甚至許多公司是已經行之有年)
但是中小學校就有點慌了手腳,學區和老師們盡力發展出一套網路上課的系統
不過家長還是怨聲載道,畢竟孩子在家上課真的是一團混亂
對我這種家庭主婦而言,原本先生孩子一出門
我就可以專心處理家務、買菜、追劇、甚至和朋友出門聊天喝咖啡
但這段時間全家都綁在一起,互相干擾是家常便飯
爸爸開會到一半衝出來請我管一下孩子不然太吵
孩子明明上體育課在客廳蹦蹦跳或是鋼琴課也很無辜
我一邊教小孩課業,爸爸一個中場休息就跑來下指導棋順便問一聲「今天中午吃什麼」都會踩爆我的地雷
(更難想像雙親都要上班,家中還有幾個不能去上課的小鬼頭....日子怎麼過?)
不過,牙一咬也是撐過來了,大家最終還是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種新的平衡。
✅學校的對策是停課但不停學
所以校區很努力準備網路線上課程、讓家長可以回學校領取Ipad和教材
甚至為18歲以下的兒童提供餐點、為需要的家庭提供托兒服務
假設為了學習需要筆記型電腦與Wifi,也可以從學校辦公室借用,確保每個孩子在家受教育的權利
羅比和妹妹兩人的筆記型電腦和iPad 都是學校提供的
✅台灣人的團結與向心力
地方媽媽這時候也發揮台灣人的團結與向心力
畢竟大家都在家上班上學、沒有人前往台灣人的餐廳用餐
而這些餐廳仍然得養員工、付房租
所以大家會開始無償組織線上訂餐、送餐、團購、路邊取貨送上車等極小化感染風險的服務,希望幫助這些在地商家仍然可以正常運作
彼此也會開始互相鼓勵留在美國、別一窩蜂跟著回台灣造成防疫破口
甚至開始想辦法透過關係進口口罩到美國來支援醫護人員(我家只有3盒口罩還捐了2盒口罩給兒童醫院)
我覺得台灣人在海外互相照顧的情操、在這一刻顯得滿偉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先生都居家工作
造成媽媽們的負擔加重,爭吵加劇,甚至有大公司提供員工免費的婚姻諮詢服務XD
大概很怕大家離婚或殺夫吧
✅遠距上班的魔力
其實我自己非常訝異很多人都很喜歡、並且希望維持WFH
但可能我一介主婦想得太單純了
很多員工對於能夠節省出門打扮化妝、通勤塞車的時間
偶爾偷閒用電腦滑個臉書也不怕被老闆或同事看到,多自由啊!
甚至,有些公司去年整年WFH營業額卻突破歷史新高,發現員工的效率並沒有比較低落。像羅比爸的公司就乾脆宣布無限期支持員工在家上班,所以有些同事就直接搬到遠一點的郊區、房價比蛋黃蛋白區便宜但換得一個更寬敞的房子,讓一家人居家防疫也能更舒服些。
只不過,家中有小小孩會干擾會議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導致很多雙薪父母不得不另外聘請保姆或直接電視開整天了...
✅餐廳、零售業、網購業的第二春
疫情剛開始餐廳的確是慘兮兮,畢竟少了堂食的客人勢必造成劇烈的影響
但也因此大大小小的餐廳開始專注於「送餐服務」
積極地和Ubereats、Doordash、飯糰外賣、Postmates、Bite Squad、Grubhub等外送平台合作
也因為要精進外送品質,許多商家開始添購一些包裝、密封材料
讓每一個餐點收到的時候都是又精緻又新鮮。
對我們這些消費者而言,疫情前要上餐館總是那幾間、有些新店開張了都不知道。
現在反而可以沒事滑送餐平台app、發現什麼新店開幕、促銷活動都可以隨時嚐鮮,因此嘗試了好幾家新餐廳新菜色。
有一家餐廳老闆娘跟我聊起,發現外送生意還不錯,以後其實可以減少店鋪面積與人力開銷、如果有員工曠職或辭職也不會有太大的人員短缺意外。
銀行似乎也看準了這個商機,現在很多信用卡都會以「送餐平台VIP會員一年」的號招免外送費、每個月有時還會有促銷折扣碼可以使用吃免錢。
至於買菜也多虧了Instacart、Weee、Amazon Fresh這些平台
讓我們可以輕鬆選購Costco、生鮮蔬果、泡麵飲料、醬料罐頭
動動手指便送到家,只要收到的產品有錯誤或是不新鮮還可以立刻和客服聯絡退款
所以我經常跟大家說「我一整年沒走進超市買菜了」絕非誇大
✅空間變得至關重要
原本我們家住在市中心高樓公寓,雖小但也溫馨
公寓裡面也有各種公共設施例如健身房、三溫暖、電影院可以使用
交通四通八達方便不已
在台灣住慣公寓的我,根本不覺得擁擠
甚至覺得打掃和整理太輕鬆方便了,還不用除草掃落葉、每週四拖垃圾桶出去放
不過當全家24/7都被關在這一個小空間裡的時候
就難以避免感到處處受限與牽制,先生在主臥房兼書房上班時,我都得「爬進」主臥室使用洗手間(避免被鏡頭拍到)
羅比在房間上網課時,Blair就只能使用餐桌來寫功課
不然肯定一邊上課一邊聊天(抓狂)
我在廚房裡更不敢開果汁機、打麵糰這些會製造噪音的料理怕干擾孩子上課
所以我們就趕忙換了一個房間多一點、帶個小後院的房子
至少人人都有點喘息或呼吸的空間
我很難想像如果台灣地狹人稠的狀態,全家擠在一起上班上課有多難
✅人與人的關係
說疏離也好,但朋友最終就變成一個「不得不」「選擇性」的後果
我們還是需要朋友的支持才能夠堅守家園走到今天
但在疫情開始之後,你會發現每個家庭對於防疫的態度不盡相同
有些家庭比較冷靜與大膽,小孩照常去安親班、家長照樣跨州跨國旅遊度假,偶爾也會開趴群聚。
有些家庭比較保守與嚴謹,遵守政府規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慶生或通聯完全仰賴視訊進行。
也有些家庭會為了要交流,而隱瞞自己的接觸史。
無關對錯,但最終就會變成防疫觀念比較相同的人會走得近些
有些點頭之交可能就會從自己的生命中完全淡出
更別提每次出門都跟打仗一樣草木皆兵,馬路上、電梯裡擦身而過的人都必須假想為帶原者,我當時經常搭電梯有人闖進來,就本能地立刻跳出電梯讓他先上/下樓、拒絕待在同一個密閉空間。真的有種全世界都可能是敵人的時空錯置感。
但意外的是家庭成員的關係從一開始劍拔駑張
最後也能夠找到新的平衡,彼此更緊密
過往兩個孩子各自上學、放學之後還分別有才藝課
回到家經常是傍晚,吃個晚飯就準備上床睡覺了
而現在兩兄妹每天的玩伴只剩下彼此,雖然經常也是大吵小吵不斷
但也是他們出生以來互動最密集的一段時間
#圖片就是正在幫哥哥搥背的妹妹
#我看到也是醉了
✅健康顧慮
這一年來說對我們家最大的收穫是
全。家。都。沒。有。感。冒!
小孩生病總是讓父母辛苦又焦慮
因為沒有在外面接觸別人,所以沒什麼機會把病毒給帶回家
小朋友就一整年都沒有發燒咳嗽流鼻水拉肚子
算是諸多不幸中少數值得感恩的事
不過也因為學校、中文、鋼琴、、全部都使用網路教學
難免擔心孩子的眼睛使用過度造成近視
✅疫苗的普及
也正因為美國是全世界的大疫區
雖然在防疫上面比較落後與鬆散、造成嚴重的擴散
但也因為感染的人數眾多,所以疫苗的普及也相對快速
接種疫苗的流程上也方便、清楚、快速
所以目前全美國已經超過3成的人口兩劑施打完畢(將近一半的人也施打完第一劑)
而4天前 FDA也正式開放疫苗給12-15歲的孩子施打
預期秋天之後11歲以下的孩子們也能順利接種疫苗
✅ 媽媽們的潛力大爆發
這段時間很有趣的現象
好多媽媽們的廚藝精進不少
每天山珍海味、變化多端
甚至開發了烘焙、縫紉、理髮、園藝、美甲等多項技能
大家都變得十項全能,會不會哪天我開始會木工了呢?😂
/
落落長寫了那麼多,記錄了這段時間我們家封城居家的心路歷程
希望台灣的朋友還是要相信衛福部的指揮
嚴謹以對、樂觀面對,雖然疫情緊張但我們都挺過第一次了還怕第二次嗎?
我其實還是樂觀地盼望台灣並不會到封城的時候
不過真的是應該盡可能地自行啟動居家自主管理
勤洗手、正確配戴口罩遮住口鼻
禁止大型聚會、減少外出趴趴走
當然,如果可以就趕緊和我一樣把疫苗打起來吧!
也歡迎四散各地的海外遊子分享或是美國朋友的補充喔!
#我家孩子睡衣穿一年了
#某天要出門才驚覺衣櫃的衣服都小半號
#我的化妝品也都快過期了吧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的推薦目錄: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延續上篇說到的,到底買了預售屋之後發生什麼事呢?
某天跟黃先生看到了路邊的廣告帆布,又很剛好的長輩也提起過這個建案。想說,就去看看吧!到了接待中心,因為是「預售屋」所以接待中心通常都會離真正的建案基地有一小段的距離,並不像是新成屋直接會在蓋好的房子裡面有接待人員進行接待以及買賣。
切回正題,當下進到了招待中心當然少不了和藹可親、笑容滿面的接待人員,通常開口的第一句除了確認是否要看屋、買屋外,就是詢問你「知道我們的基地在哪裡嗎?」然後呢就是不斷的介紹地點、生活圈機能、房子外觀、大小坪數、建材、房內設備....等等。接著帶你看他們的模型樣品屋還有現場的廚具、衛浴設備,最後再搭配電腦上他們的模擬傢俱配置圖還有偶爾有的裝潢遐想圖,當下真的會讓你覺得「天啊!這房子真的太美了吧!」
好~拜託麻煩請沉住氣,絕對不要被這樣的假象欺騙,因為蓋好的房子是「空屋、空屋、空屋」啊!只有基本的廚具以及衛浴設備,那些讓你眼睛一亮到不行的美麗外表,都是靠錢裝潢出來的欸!如果你原先就有裝潢的預算,那就趕快淪陷、想像這些美好吧!但若你只是想簡單的添購傢俱搬進去的話,那請狠狠的打自己一巴掌讓自己清醒點吧!
這時候醒過來繼續聽下去吧!如果硬要把重點分為兩類,其一就是周邊環境。
「位在某某商圈」、「鄰近某某校區」、「附近有某某大公園」、「距離什麼重要幹道只要幾分鐘」、「旁邊有什麼建設」.......這些大致上聽聽就好!你要做的事是必須「實際去勘查地點」,有時候根本距離什麼商圈超遠,站在自家頂樓可以看到就叫臨近、說好的鄰近校區就是還得要騎車10分鐘才會到、什麼大公園也只是政府口頭允諾的公園預定地、什麼建設也是集團炒作根本還沒入駐、還有鄰近重要幹道是沒錯啦!就蓋在高速公路旁看得到路但實際要到達可能也要個十幾二十分鍾!所以麻煩這些由接待人員告知出的機能還是實際跑一趟確認吧!
另一就是房子本身,如果你很要求建材、屋內設備、公共建設、坪數大小、坐向等等...那也得要好好聽清楚銷售人員的介紹!現在中心也都會有基本的設備以及建材甚至是管線以及建造的工法...但說真的,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堆問號,聽得到看得到但就是很難百分之百去理解以及拼湊出真正的樣子!畢竟預售屋就是要靠幻想的~
所以,如果周邊環境已經達到你的需求,那關於房子本身的建設你就能好好的去做功課。看看房子本體是不是也一樣滿意吧⋯⋯
有人看到這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買預售屋我們會把周遭環境視為第一段需求,難道我們真的就這麼在乎環境嗎?
並!不!是!因為在預售屋裡面,只有周遭環境是「真實存在」而且你能實地走訪的!關於房子的本體,因為我們都並非專業,光靠用聽的、想像的,真的很容易過度的美化!所以關於房子本體,請以你實際了解的狀況再打個八折吧!畢竟過多的想像只會讓未來更加的失望以及落空!除非你能在還可以客變的情況之下找到設計師、還有一個能夠百分之百願意配合你們所有一切需求的建設公司!不然就絕對別把自己的過多想像及解讀套用在房子本體上!
所以這次的建案環境確實有達到他們的敘述,也有達到我們的需求,房子本體的坪數以及內部設備也在我們的想像範圍內,但其實這時候的我們都高估了自己的理解以及解讀也太百分百之百的相信建設公司........畢竟我們第一次買預售屋嘛~
就在實際走訪了基地幾次也跟那邊的街坊鄰居聊過天之後我們決定買了🤔
還記得第一次去看基地時還是一大塊整理中的土地,其實第一眼真的很慶幸這是一塊「乾淨的」建地。再經過半個多月後也開挖地基了。這時候開始進行了客變的部分,再準備填平一樓平面時,我們決定將廚房與後院的小門改為大落地窗、將二樓改為整層的主臥房、將主臥廁所的空間拉大、增加個房間插座數...。這時候的我們都是直接對口接待中心的人員,並沒有任何設計師以及專業的人員陪同!
然後一有空就滿心期待的去看看我們的房子,每一週看又不太一樣、每個月看又多了一樓層。正因為我們是門外漢,在粗胚的時候我們漏掉了很多的小細節,在已經看得懂、看得出來的狀況之下,我們肉眼能清楚發現到的錯誤已經無法彌補了!
接下來我會提一些客變上要注意的事項!
「電」
要有高也有低(掃地機)、戶外的插座是否要防水盒、廚房若要有IH、電陶爐要預留110或220的電、餐廳是否有預留未來裝設冷氣的電源、房間電視牆插座的位置是否置中、房間要不要有雙開關、房間留網路線的位置、廁所有沒有要留插座孔、頂樓陽台是否有插座、若要裝設攝影機要拉通訊線、頂樓水塔有沒有預留太陽能接電處...
以上都是可以用加價或是告知的方式請建設公司進行更換安裝作業!絕對不要想著之後再請水電處理,那更麻煩!
「窗」
是否會怕吵鬧要更換好的氣密窗或是再好些的隔音窗、是否要大落地窗、窗戶的數量、廁所有沒有要對外窗、窗戶的形式、玻璃的材質.....
以上都是可以用加價或是告知的方式請建設公司進行更改安裝作業!絕不要想著之後再把窗戶拆掉更換,那你買預售屋幹嘛?
「廚具設備」
瓦斯爐、抽油煙機、抽屜款式、料理台高度、料理台桌面材質、電器櫃拉盤、冰箱預留大小位置、水龍頭樣式...
以上都可以直接從建設公司配合的廚具廠商進行客變,因為事後再找廚具公司來更改費用會非常的高昂啊!
「衛浴設備」
洗手台形式、馬桶款式、需不需要免治、要不要用地板沖洗器、要不要加裝男生小便斗(這又必須配合基礎的水電配管了)、蓮蓬頭樣式、是否要加裝花灑、有沒有要添購浴缸、乾濕分離的擋門...
以上也都可以直接從建設公司配合的衛浴公司進行客變,因為事後再更改加裝的費用會來的比客變還要更高也可能因為管線的配置無法處理。
「地磚」
樓梯材質、每層每個空間的地板材質、黏貼工法...
以上都可以跟建設公司進行加減帳的客變處理,若建設公司可供的選擇沒有喜歡的也能將地磚全數退掉之後再自行請人處理。
「空間」
除了基本的空間之外,是否要更改為整層主臥,或是間間套房,這都是可以事先溝通的!
綜觀以上可以依自行需求的更改範圍(其實還沒提到全部~~~~~),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也太好了吧!真的可以把自己的需求、想要的樣子完全套用在新家上!
錯!錯!錯!我說了除非一路上都有專業的設計師陪同參與更改,不然有時候自己說出來的要求有些時候是會白花冤枉錢的,也有時候會疑惑怎麼會用出來是這個樣子⋯⋯因為建設公司絕對還是會依照基本的配置藍圖在以你的需求去做微調,有時候你的需求反而在他們的施工上會有很多奇怪的問題!
我舉個比方,某戶想要將原先一層兩房共用衛浴的形式,更改為一層兩房各自擁有各自的衛浴的設備(間間套房),就在他們溝通上而言,已經跟建設公司說了他們的需求,但他們並沒有明確的去了解到水管配置的問題,導致目的是達成了,但可能廁所內的衛浴設備位置不會是他們所想像的樣子!
而且上面提到的那些可更改項目,除了衛浴及廚具,絕大部分都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決定,因為有管路配置的問題啊!
我們的房子其實蓋到後來呈現的樣子真的是當初我們幻想的60分而已,可能我們把他預想的太好(超過120),又有很多上述的小細節沒有注意到,導致一些客變的項目都是多餘或是沒達到期望的!
房子本體的問題在預售屋裡面就是這麼的複雜,或許你覺得我就是買了全部由建設公司處理不經過任何的客變那還會這樣嗎?其實可能就不會了啦!但會選擇預售屋除了價格較便宜之外就是因為他可以客變嘛~~
對了!關於我所謂的價格比較便宜是說,比起新成屋來說會低了一些。再來預售屋的繳款方式也不像購買新成屋一樣一次付清所有的頭期款,是以一個工程進度收取一次的費用,大約都會把頭期總額分為八次左右繳納,對於一次沒有那麼多現金買房的人來說,其實也算是個優點!但前提是要找到可以信任的建設公司!
還有打聽真的很重要!任何一間有污點、建造瑕疵、容易漏水的公司都可以很輕易的問到!
買房子就是「多聽」「多看」「多問」,真的買了就是有空就去基地再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走走看看,或許還能讓你發現問題也不一定!
初次買房對我們來說就是買經驗,從中學習到太多太多!我們都說如果可以再重來一次,我們會選擇買新成屋就好!
總算...
把第二部打完了,其實要說能說還可以說的不止這些,真正有興趣有疑問的就私下找我們吧!或許我們不是絕對的了解及專業,但我們能提醒你一些可能會誤觸的地雷!
以上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 在 寵愛女人購物網 www.lovetowoman.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工商服務
📺台灣代理商正品 安博盒子最新藍牙版📺
❤️中秋歡樂團購優惠方案開跑
優惠價:私訊小編!私訊小編!私訊小編
❤上市價:4280
舊客戶回購再省100
即時享受精彩的直播節目 LIVE(租屋小資族好選擇,一個人只要一台螢幕有網路隨時都可以收看)
台灣第四台,全球節目,盡收眼底
簡單說就是 行動第四台,出遊旅行及出國
精采節目即時收看
雲端電視盒 只需要一條網路線,接上TVBOX或是無線WIFI,手機4G網路分享,連接大螢幕電視HDMI或是一般LCD,#舊型電視也可以使用AV端子線接上就可以收看,簡單省事
省下每個月的有線電視月租費,還可以額外看到精選付費頻道,一次花費【 終身免月租費】
保證💯台灣原廠代理公司貨
1. 你還在看👀第四台嗎,每月繳500的費用💰
2,MOD想看的頻道又要加收套餐費用
3,#小米盒子不知怎破解又麻煩,用手機或電腦看電影、追劇、綜藝、動漫,又被受地區限制
#藍芽版(最新版)
現在只要一台安博電視盒就搞定
免月租可跨區追劇不受地區限制
可觀看台灣、日本、大陸、韓國、越南、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英國、菲律賓⋯等多國頻道同步直播,內有18🈲️頻道共1000多台成人頻道約40台(有密碼保護不怕小孩按到)
還有海量1000部以上電影不定時更新
可連接藍芽麥克風歡唱,把家裡當KTV盡情享樂
出差到國外想看台灣第四台,打開安博直播即可觀看台灣第四台同步直播頻道,🏠家裡第四台可以退租不用了
🍎GPU 升級 Mali 400 up Mali 720
UBTV新增四大頻道
美國 義大利 德國 西班牙
UI介面也換了
UB影視多一個移動版
可以在手機 平板 電腦
每一個盒子一組QR碼
註冊時一組邀請碼
=========================
取代第四台,影片跨區任你看👀
安裝簡單操控方便
只需接網路線或WIFI,手機4G吃到飽分享WIFI給安博也可觀看
一般電視、數位電視、電腦螢幕都可使用觀看
#附遙控器+1
#HDMI線+1
舊型電視要備註唷,我會附上專屬av線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 在 安博科技高雄授權經銷- 記得!接有線網路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安博機上盒接有線網路 ... 没有照片描述。 ... 請問安博盒子能連手機熱點嗎?還是一定要用有線或網路的WiFi呢? ... <看更多>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 在 [問答] 電視盒如何接有線網路- 看板Network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對網路這塊完全不懂,所以上來發問麻煩各位了,謝謝最近買了電視盒,想接網路線上網目前家裡是全科寬頻這個是他們附的無線分享器(應該沒錯吧) ... ... <看更多>
電視盒需要網路線嗎 在 [問題] 客廳電視一定要能接網路線? - 看板E-applianc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在裝潢房子
新家是社區大樓,一層兩戶
每一戶的弱電箱都是在電梯出來旁邊,並不是在自己家裡!
而在客廳並沒有網路孔,只有在房間內才有。
想請問的是,聯網電視之後要裝MOD或是安博盒子是不是一定要接網路線才能用,用wifi
可以嗎?
如果可以用wifi也在想路由器放在房間是不是會因為距離而影響電視訊號穩定度。
感謝並期待大家的回答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8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ppliance/M.1537032578.A.36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