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娘炮視角】中國將目標對準同性戀 恐同是專制的商標
更多視角看這裡 https://bit.ly/3kEDE7L
中國政府禁止「娘炮」和「女性化」的男性出現在電視螢幕上,這是一場惡意宣傳運動的組成部分,給這些人貼上「不正常」的標籤,稱他們以某種方式違反了國家道德。習近平主席將目標對準同性戀者——以及那些不符合傳統男性氣概標準的人——並不出乎人們的預料。恐同症是專制主義的商標。
上述領導人靠「男性霸權」——也就是男性應當強壯、堅韌和占主導地位的傳統觀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絲毫不令人驚訝。集權國家從根本上十分脆弱,而獨裁者從根本上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們不斷試圖投射力量。
👉 快加上報好友!(Line ID:@upmedia)
▍每天一篇,把世界送到你手上 ▍→https://goo.gl/NPbaKB
#大家論壇 #MasterForum #ProjectSyndicate
#中國 #同性戀 #恐同 #專制商標
霸權男性氣概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情感表達被視為女性氣質,男人往往只能「喝著傷心酒」?】#精選書摘
人際關係方面,霸權男子氣概強調「不能太陰柔化、女性化」,也就強化了「獨立自主」和「不示弱」的原則,因為情感表達常會被當作女性氣質的一大特徵。
儘管這些男子氣概原則無法讓男人完全沒有情緒感受,但指示了男性應在何時、又該如何表現自己的感覺。像是男人「喝著傷心酒」,就比起「借別人的肩膀哭訴」更能讓人接受……
#洋蔥式閱讀 #男子氣概 #霸權 #情感
霸權男性氣概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活動】
#洋蔥式閱讀
◆本系列入圍英國圖書設計與製作獎
◆大量近期時事、趨勢照片,搭配詳實解說,輔助慎思明辨重要議題
◆從最大字級一眼抓出議題關鍵字;到次大字級重點式釐清觀念;亦可細讀小字、深度理解當代必知的議題內涵
◆由簡至繁,秒懂當代不可不知的世界議題
👉種族主義、暴力犯罪、人際關係崩壞源自男子氣概?陰柔氣質更適合現代男性?一心追求某種特定的男子氣概是否害人害己?
一般而言,許多社會在傳統上認為男性要有不輕易低頭、強壯有力、
收斂情緒、努力爭逐金錢與權力,甚至對異性須「很有一套」等特質,這些都算是「霸權型男子氣概」的基本作風與精神。
然而,謀殺和暴力罪犯中男性遠多於女性,男性自殺率偏高、較常濫用藥物及酒精……,種種問題很可能都是執著於男子氣概霸權所致的不良後果。
作者要帶讀者一起思考:
☑為何色情片會不斷重複、強化男子氣概刻板印象?這會為男性帶來什麼傷害?
☑男性就醫意願普遍較低,甚至易有自殘傾向,是不是社會傳統上對男子氣概理想典型不合理的要求所致?
☑全職家庭主夫就是欠缺男子氣概嗎?父親的育嬰假為何不能跟母親的一樣長?
作者將引導讀者探索多元性別、性別平權及男性身心健康未來的遠景,思考能做些什麼,好讓所有不同性別認同的社會成員更加自在、安適,並在公平、多元而包容的環境中有理想的生活。
📕看更多👉👉 https://bit.ly/3fZ0Uti
==============================================
現在只要在2020/12/10(四)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洋蔥式閱讀!《種族主義、暴力犯罪、人際關係崩壞源自男子氣概?陰柔氣質更適合現代男性?從歷史及社會文化看男子氣概如何戕害男性及性別平權》。」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此書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在2020/12/10(四)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霸權男性氣概 在 婦女救援基金會- 「霸權式陽剛」(或翻譯為霸權男性氣概 ... 的推薦與評價
「霸權式陽剛」(或翻譯為霸權男性氣概)(Hegemonic Masculinity),這個概念所探討的不僅僅是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同時也是在解釋為什麼大眾會認為有 ... ... <看更多>
霸權男性氣概 在 [討論] 初探"hegemonic masculinity"中譯之可꼠… - 看板Feminism 的推薦與評價
國內目前大多將“Hegemonic masculinity”翻譯為「霸權男性氣概」,另有「霸權陽剛特質」,傅大為結合儒家的思想與宗旨,為國內首譯為「王道陽剛氣質」者,影響不少於此 ... ... <看更多>
霸權男性氣概 在 [討論] 初探"hegemonic masculinity"中譯之可能與選用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blog.yam.com/doveman/archives/2211029.html
“Hegemonic masculinity”近來時常在台灣「男性研究」(men’s studies/
studies for men)的場合當中被討論與提出批判、分析,以及試圖扣合台灣當下的性別
政治。
此名詞的陳述與分析,R.W. Connell有不少的著力與分析,在1995年的
Masculinities當中提到「陽剛特質/男性氣概間維」(relations among masculinities
)的概念,包含霸權/王道(hegemony)、附屬/次等(subordination)、共謀
(complicity)與排斥(marginalization)關係。
於2002年的Studying men and masculinity與2005年的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兩篇文章,對於此概念的解釋與闡述做了些微的調整,認為
“Hegemonic masculinity”需要視不同時間與情境來所產生的形式,簡單的說,此H.M.
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是脆弱、可更變的。
國內目前大多將“Hegemonic masculinity”翻譯為「霸權男性氣概」,另有「霸權
陽剛特質」,傅大為結合儒家的思想與宗旨,為國內首譯為「王道陽剛氣質」者,影響不
少於此領域進行研究的研究生,對此中譯開始進行思考其適當性,以及文化與社會脈絡。
將“hegemonic”翻譯為「王道」,主要是融合「儒家」的「以仁義待人」、「以德
待人」概念,簡單說,即是「以德服人」,延伸解釋為讓人可以不著痕跡地產生「心悅臣
服」的效用,與Althusser所提的「意識型態」相互呼應,認為主體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之
下被召喚,形塑的,再怎麼行動與改變,都是難以逃脫「王道」,因為「王道」是心甘情
願的,甚至是無所知覺,難以「意識覺醒」而進行改變或是鬆動。
再將Althusser的意識形態與Gramsci的”hegemony”相互比較,可以發現後者隱含著
「優勢權力」與「爭取優勢權力的過程」,意涵著「競逐」、「爭霸」的內涵,並非靜態
不動,而是經過爭霸競逐的過程形成社會秩序,但並非如Althusser意識形態的概念是無
法察覺、難以撼動,”hegemony”含有「脆弱」、「可以改變」的因素(張錦華,1997、
2002、2003;廖炳惠,2003),因此,翻譯為「霸權」仍舊是有其脈絡可循。
將“hegemony”翻譯為「王道」也好,「霸權」也罷,我認為還是得視研究本身
的問題意識、研究典範,以及對於”H.M.”與個體、社會文化相互關係的想像為何而定,
因為目前學術產製能見的翻譯方式,皆有其歷史脈絡與立基意涵,不過,我認為這兩類翻
譯都還是無法完全切合“hegemonic”,張錦華(2003:77)提出可以將此名詞直接翻譯
為「爭霸」,並且將” cultural hegemony”翻譯為「文化爭霸」進行更深層的說明。這
與Messner(1992). Power at play: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當中提到
”masculinity”概念時候,將「競爭」相關概念,像是控制、攻擊、力量、技巧等,視
為型塑”masculinity”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陽剛競逐(competing masculinity)
-hegemonic、marginalized、stigmatized,恰好與Connell(1995)提出的「陽剛特質
/男性氣概間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masculinities”又該如何翻譯呢?於討論「翻譯」選擇之前,得先醒”
masculinities”是為「複數」概念,“hegemonic masculinity”只是其中一樣態。
”masculinity”有不同的翻譯,筆者認為以「陽剛特質」較為貼切該字內涵,國內仍有
其他不同的譯法,像是「男子氣」、「男性氣概」、「男子氣概」、「陽剛氣質」等,其
中又以「男子氣概」與「男性氣概」為最大宗。
筆者認為捨「陽剛特質」,採選「男性氣概」也是有其原因與策略意涵的,原因是
「性別邏輯」主要是以「二元對立」方式得以存有與運作,將「生理男性-陽剛特質」進
行連結,如此的社會文化背景的「陽剛特質」某部分隱含了” hegemonic masculinity”
的意涵與標準,並且進行構連,譯作「陽剛特質」則是質疑這樣的構連關係。
若是可以清楚了解「陽剛特質」與「男性氣概」沒有直接關聯之後,再借用這樣的邏
輯脈絡,同時以「結構主義軌動脈絡」為利基,試圖「性別二元」與「解構二元」互相
辯證的過程,企圖加深批判之力道,翻譯為「男性氣概」也有其策略性,先行翻轉,再
借力使力。
“masculinities”也並非單一面貌、可以任意與社會文化涵意進行切割的,一般而言
,”masculinities”皆被歸屬於男性(male sex),因此將”masculinities”翻譯為
「男性氣概」(J. Scott &G. Marshall,2005),有其社會文化脈絡可以借鏡。但是,
這樣的歸類並不屬於「實然」層面,這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因此,“hegemonic masculinity”翻譯的可能至少有15種方式,要取用何種翻譯比較
適當呢?筆者認為還是得依據研究的假設、典範、策略而決定,對於”masculinity”概
念的認知,以及是要用文化意涵,是否要加入在地經驗,這些都是需要詳細考慮的重要
關鍵。
參考文獻請詳見Blog網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75.182
※ 編輯: doveman 來自: 210.58.175.182 (09/29 21: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