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9年前的小虎隊
小虎隊「再見」歌友會
時間:1991年12月15日 14:00開始
地點:台北 環亞大飯店
在後台,鏡頭前的三隻小虎,燦爛的笑容、成功、開心,是他們想帶給大家的感覺,此刻沒有記錄眼淚。
師弟們紅孩兒也到場了,背後寫著「再見」的工作人員在忙碌,小虎迷們很快坐滿了現場。
主持人是黃子佼,那時流行吧,穿了一件 over size 的西裝,當時還很年輕。
第一首歌,青蘋果樂園。
一、二、三個後空翻,加上一個前空翻,第一首歌霹靂虎就翻了四個跟斗。(那些到現在還想看某人後空翻的人,多看幾遍這個影片吧!想看幾遍就看幾遍~^_^)
佼佼告訴大家:「77年(1988年)的9月25日,小虎隊第一次參加錄影,然後就從六個人變成我們今天三個人的小虎隊,非常的了不起~」然後回顧了《青春大對抗》進廣告前的口號:「Y-O-U-N-G,Young~青春大對抗,有夠好看!」
第二首歌,小虎隊與師姐「憂歡派對」一起演唱《新年快樂》。
這裡特別要表揚小乖,表演時完全沒有慢半拍,有個動作甚至還快了一拍呢!(鼓掌)
第三首歌,逍遙遊。
志朋一直笑啊笑,然而大哥和小乖臉上已經沒了笑容。
某人又翻了一個後空翻……
眾人大喊:「小虎隊,我們愛你!」
接著,現場播放了巡迴演唱會、拍攝寫真集以及拍攝電影《遊俠兒》的花絮。
第四首歌,紅蜻蜓。
小虎們背著吉他唱歌。
第五首歌,和紅孩兒一起唱《今天看我》
第六首歌,叫你一聲 MY LOVE
唱著唱著,三隻小虎坐在舞台上,邊揮手邊唱,現場洋溢著幸福的氛圍。
第七首歌,蝴蝶飛啊。
虐心了,小乖忍不住開始哭……
小乖說:「我只是想,不知道什麼時候三個人可以再站在一起?什麼時候可以再跳青蘋果樂園?」大哥伸手挽住小乖,結果自己也哭出來了,台下更是一片淚海……
志朋仰著頭,故作堅強。
「我們沒有想到說,志朋會這麼快去當兵,所以我們大概心裡真的沒有建設好,很對不起志朋,沒有辦法讓他看到我們快快樂樂地送他去當兵……」大哥說不下去了,手放在志朋肩上,低下了頭……(淚)
於是,終於流淚的志朋笑著說:「我會努力的。」
第八首歌,再見。
這首歌真的不忍心看……
小燕姐來了,小虎們送花給媽媽一樣的大姐姐。小燕姐也很難過,代表大家送了一條刻著「小虎隊」的手鍊給志朋。
第九首歌,放心去飛。
終於還是走到這一天
要奔向各自的世界
沒人能取代記憶中的你
和那段青春歲月
一路我們曾攜手並肩
用汗和淚寫下永遠
拿歡笑榮耀換一句誓言
夜夜在夢裡相約
放心去飛 勇敢地去追
追一切我們未完成的夢
放心去飛 勇敢地揮別
說好了這一次不掉眼淚
大夥兒接起了彩帶,「一次的擁有,一生的珍惜。放心去飛吧!今天我們說再見……」
小燕姐總結:「乖乖虎會好好唸書,霹靂虎也會好好演戲。來,我們把彩帶接好,讓我們一起來唱,小虎的最後的這一首歌……」
彩帶從台下一直延伸到台上,圍繞著台上的人,三隻小虎擁抱在一起……(沒見過這樣的歌友會,虐的呀……哭的呀……)
最後的最後,佼佼問小虎隊,還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說?
大哥對台下的歌迷們說:「真的很謝謝你們,三年來,只要有我們的活動,就會看到你們,你們和我們一起度過這三年,所有美好快樂的回憶……謝謝你們給我們這一切,謝謝你們!」
二哥:「大家辛苦了……」
小乖沉默不語,一直哭。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是志朋在站台上的鏡頭,大哥陪在身邊,二哥還是在笑,他的眼淚都藏起來了。
【截至這一天的小虎隊大事紀】
1988年9月25日,小虎隊第一次出現在電視上的錄影時間。
1989年1月20日,小虎隊第一張唱片,與憂歡派對的合輯《新年快樂》出版,其中收錄小虎隊單曲《青蘋果樂園》、《彩色天空彩色夢》,銷量突破25萬張。
1989年4月8日,小虎隊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馬拉松萬人簽名活動」,有四萬多人參加,最後主辦單位因考慮安全因素而取消簽名活動,三隻小虎翻牆離場,當時新聞媒體爭相報導。
1989年4月,小虎隊第一張專輯《逍遙遊》出版。
1989年6月,小虎隊在台灣舉辦巡迴演唱會《逍遙 貨櫃 小虎隊》,共20場。
1989年8月,小虎隊第一本寫真集《約會在熱帶》(楊立德攝影)出版。
1989年9月,小虎隊第二張專輯《男孩不哭》出版。
1989年10月1日,小虎隊舉辦「我們愛小虎隊」萬人簽名會,歷時8個小時。
1989年12月20日,小虎隊主演的電影《遊俠兒》開拍(朱延平導演)。
1990年2月,小虎隊第三張專輯《紅蜻蜓》出版。
1990年3月,電影《遊俠兒》上映,同名畫冊隨之出版。
1990年5月,小虎隊第二本寫真集《The Wind 小虎隊攝影專輯》出版。
1990年8月,小虎隊錄影帶精華《紅蜻蜓立體寫真集》出版。
1990年9月,第四張專輯《星星的約會》出版。
1990年11月,吳奇隆與陳志朋演出電視劇《小俠龍旋風》。
1991年8月,第五張專輯《愛》出版。
1991年9月,小虎隊與紅孩兒、憂歡派對、姚黛瑋同赴中國大陸參加賑災義演,先後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舉辦大型演唱會。
1990年12月,第六張專輯《再見》與紀念寫真集《永遠的小虎隊》出版。
1991年12月15日,小虎隊「再見」歌友會在台北環亞大飯店舉行。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霹靂 遊俠 小虎 隊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看電影] 熊麻吉: 像男孩的男人 and 媽寶
整理了一下2015年的片單,想說把《熊麻吉2》放進來好了,雖然它很低級。
的確,這片很低級,但是卻十分有意思,甚至可以說導演別有深意。這部片的劇情大家應該不陌生,一位男孩許了個願,玩具熊就成為活的,並且陪伴著主角一直長大,玩樂、吃飯、上課、約會、上班,直到他們碰到一個真正的成人問題:主角要跟女朋友求婚,主角面臨要不要成為大人的抉擇。片子本身的劇情很簡單,但深究導演Seth MacFarlane的企圖,真相大白,導演說這部片有自傳的意味,反映了他的成長年代與他這個世代。片中充滿80年代的挖苦笑點,《星際大戰》的電視劇片段、《飛俠戈頓》的童年英雄崇拜、《霹靂遊俠》的手機鈴聲,電影說明的是80年代的小孩成長到今天的生活現狀。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命題,80年代的小孩,是極具有社會象徵的一代,而有些精神分析則針對這個世代的男孩與男人做出了十分重大的症侯。
該電影中的男主角指涉Peter Pan Syndrome,彼得潘症候群,主角是一位長不大的彼得潘,電影透過「活的玩具熊」來將這種男性的症候具體化。1904年,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James Matthew Barrie筆下,著名的童話人物。彼得潘生活在夢幻般的Neverland裡,永遠也不想長大。而對於現實中那些不肯長大的男人,在學理上用彼得潘來隱喻。Dan Kiley在其著作《彼得潘症候群——不曾長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中首次描述了這一群體:「這類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這些彼得潘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是不是完全命中了《熊麻吉》的男主角。
而Peter Pan Syndrome是具有歷史性的,也就是電影遙指的80年代,80年代是一個美國經濟政治平穩起飛,娛樂與文化都發展蓬勃的世代,那個年代的人與60年代不同,不再關心社會,而是在安平富裕時代著重於「關心自我」,對他們來説,一個人成功與否的主要衡量標準是他賺錢的能力,大家都渴望過上好日子,改善生活品質。色情行業與新的毒品在美國社會中滋長。這個社會環境中,家庭教育對於子女是十分溺愛,社會的價值也是以養成一個「成功的小孩」為風尚。結果,在這樣背景成長下的小孩,在2010年後的當代,面臨到的是經濟政治上現實的打擊與無法面對現實的幼稚。
其實,台灣的男孩也正面臨這樣的症候,我們比較晚,大約是90年代的男孩,大量對於90年代娛樂生活的懷舊瀰漫在電視節目、主題餐廳、咖啡店還有文青文化中,小虎隊、科學小飛俠、甚至周星馳的電影,某個程度上提供了台灣男生一種依賴的客體,像是《熊麻吉》裏頭的玩具熊,我們願意為了它翹班曠課然後神魂顛倒。
我是這一代,我也很想每天都回家說:「媽~我的點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