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立學校午餐 【豪華給食】
記得還未過來日本的時候, 和一位年長的日本設計師談論年青一代, 他慨嘆的說: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只懂得吃和追求美觀」。
我們只能苦笑… 因為日本從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對食物的追求。
如果他和其他地方比較,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
吃非常能夠反映文化,相信大家也不會有異議。
日本的公立學校午餐是怎麼一回事?
學校每個月出通告,告訴家長小朋友每天的午餐菜式,食物出產地等等資料。
沖繩為例,芒果當造的時候,會有沖繩芒果, 有些時候也會有沖繩和牛。
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當地的時令食材,例如蜜瓜… 青森蘋果,大間吞拿魚。因為疫情影響有一些手信滯銷,他們便轉送給學校成為小朋友的零食。
大部份學校也有自己的廚房,在學校來烹調學生的午餐。款式由學校決定,沖繩當然會有很多沖繩傳統菜式例如炒苦瓜(Mia 最不喜歡的菜式!)。還有納豆(mia 最不喜歡!), 周打蜆湯 (爸爸很想吃!),Stew 燉肉配麵包(Mia 最喜歡的菜式之一,每一間學校也非常高水準),當然還有日本的B 級國民美食:炸雞和咖喱。每年也會有學校午餐食,讓家長嘗試可靠廚師的手藝。
每一餐會有:
湯(蜆湯或麵豉湯或沖繩傳統的豬肉湯等等),
牛奶(沖繩EM 牛奶),
飯(白飯或有味飯, 又或者有下飯的冷盤),
生果(西瓜,車厘子,蜜瓜,芒果….),
甜品 (朱古力蛋糕… 士多啤梨忌廉蛋糕…)
雖然型式上每間學校略有不同,但也叫學生參與。學生會幫手搯和分發。分成不同小組,輪流當值。他們身上的圍裙,當值後需要拿回家清洗。
大部份食物也是任意添加,如果不夠,小朋友可以猜拳決定誰要。(猜拳,在日本有權威性,輸了變要服從,即使是我們也不能和Mia 用猜拳來說笑。)
我們的經驗,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鼓勵學生不要浪費。
Mia 上年的班主任用獎賞方式, 吃光所有午餐, 便可以取得一個印花。十個印花便可以用來扣減功課!這個方法厲害了!聽說大成功!
午飯的時候雖然不可以說話,但Mia 說沒有學生理會…. 吃飯之後需要刷牙… 通常也沒有時間… 去了玩….
因為搬屋, Mia 已經就讀過幾間不同學校, 她每次也會比較那一間學校比較好吃!是好吃!對於她來說,學校【給食】是美好回憶。日本從小便為學生提供「食育」,不時不食,吃飯不只是飽肚,還要培養對品質的追求。
我們給 Mia 看香港學校的午餐飯盒,她的反應是:什麼!意大利粉沒有汁!這叫肉?這些午餐我不想吃!我會自己弄,帶回學校!
就是這個原因,日本年輕人從幼稚園開始已經被教育怎樣:吃!怎能走回頭路?
記得小時候吃學校飯盒,非常難吃,試過兩次食物中毒,還記得那個時候的供應商叫牛奶公司, 已經是香港大型食品供應商。但是原來低處未算低,現在香港的飯一定更加差, 真的會退步。。在小時候已經把尺度降至如斯地步,還可以說自己愛民嗎?
#沖繩Okifamily
#日本學校午餐
#給食
#移居日本
#沖繩生活
#移民日本
#沖繩教育
#食物中毒
#隔離營
青森 公立 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況轉播 #RAW變身青森美術館
如果你剛好在12月9日至13日到 RAW 吃飯,你會看見餐廳左側牆面掛了九幅畫。其實不是畫,是攝影作品,由日本青森縣出身的知名攝影師— 柿崎真子— 所攝下,奈良美智名作《青森犬》的屁股、《森之子》的大頭像,青森藝術家成田亨的《鹹蛋超人》原稿、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在十和田美術館展出的《Fat House & Far Car》,都在其中。
接著你會明白,你欣賞的藝術作品,是你將品嚐的菜單。
這份菜單的作者,自然是江振誠主廚。身為「青森國際大使」,延續去年與青森縣政府的合作,江振誠再度把青森搬來台北,RAW變身為藝廊,推出五天限定的「New Aomori Gallery」。為什麼是藝廊?一方面是因為,礙於疫情,江振誠無法親自到當地,只能採取「線上視察」的方式,透過網路連線鏡頭虛擬體驗青森,並由柿崎真子紀錄其視角;二方面是,藝術欣賞本來就是江振誠喜愛的事物,他已經領略過青森的美麗風土與豐饒物產,這一次,他想向台灣民眾深度介紹青森的藝術與人文。
吃完這份菜單,你也就跟著江主廚的腳步,造訪了 #青森縣四大美術館:收藏奈良美智、成田亨、棟方志功等國際級青森藝術家作品的 #青森縣立美術館; 整個城市遍佈了藝術作品,為館藏藝術品量身打造的 #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以明治大正時期日本酒及蘋果酒倉庫改造而成,強調傳承與創新的 #弘前當代美術館;提供全球藝術家創作園地與靈感的藝術村 #青森國際藝術中心。
#藝術品變菜單
長條脆餅上搭載著芋泥、芋頭塊、花生醬、香草冰淇淋與香菜苗,多咬幾口產生宜蘭花生捲冰淇淋的趣味,這一道親切小吃的名字,竟然是「鹹蛋超人」(ウルトラマン)。你知道《鹹蛋超人》的作者成田亨出身自青森嗎?身為鹹蛋超人粉,江振誠熟知其中每一個角色,超人兄弟的第六位成員、奧特之父與奧特之母的親生兒子—太郎,就令他聯想到芋頭(taro)。原來如此啊!
春季菜單出現過的水蓮菜編織義大利麵,與蛤蜊奶油醬、杏仁奶凍、煙燻軟絲一起吃,依舊美味。編織的聯想,來自「十和田美術館」裡的巨大藝術品、紐約韓籍藝術家徐道获的《因果》,遠觀有如吊燈,近看才知是一個個鮮紅或透明的樹脂小人串起的裝置,隱含佛教輪迴、生與死互為因果的理念。
同樣改編自春季菜單,有如迷你花園的沙拉裡,交錯著水菜、紅鳳菜、仙人掌、海帶、櫛瓜花、風鈴花、金蓮花、茴香花,等等蔬菜花草的千滋百味,這一碗花團錦簇,原來是《青森犬》的食物!矗立於青森縣立美術館的《青森犬》,是奈良美智廣為人知的名作,也是館內少數開放攝影的作品,眼皮低垂的狗狗散發憂愁的氣質,會隨著四季變換景色,牠面前的白碗在春夏時分會種滿花草,吃得真健康。至於我們人類吃的、藏在沙拉底下的鮑魚、白魽魚、生蠔醬,狗狗就無福消受了!
青森縣的十和田市盛產馬匹,十九世紀末曾是日本政府培養軍馬的基地,退役軍馬則會變作馬肉料理,以馬肉做成的「櫻鍋」則是當地著名的鄉土菜。江振誠在線上視察時,發覺櫻鍋和台南牛肉鍋像極了,於是以蔬菜與牛骨、牛腱製作牛肉澄清湯,盛入密封罐中,將芸彰牧場的台灣生牛肉片與薑絲、松露絲一起投入,關蓋悶二分鐘,就成了味道鮮甜口感嫩脆的牛肉料理。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青森國際藝術中心」(Aomor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隸屬於日本青森公立大學,建築隱身在大片山林裡,又有「看不見的美術館」之稱。為模擬此意象,江振誠發想一道「森林系帆立貝」,以青森名物「帆立貝燒」為概念,在醃扇貝與炒蛋慕斯之上,堆疊了水菜、小白菜、海蘆筍、茴香等等蓊鬱香蔬,必須撥開這片青翠,才能嚐到扇貝,猶如穿過樹叢、發現藝術寶藏。
黑石獨有的「黑石湯汁炒麵」(黒石つゆ焼きそば),在炒麵裡加入拉麵湯的特色小吃,也被江振誠拿來改造一番。他選用極細麵,兩面煎黃成脆餅,上桌時澆淋豚骨高湯,攪拌開來則可嚐到香甜的海苔醬,與五花肉叉燒一起吃,頗誘人胃口。
三內丸山是日本最大的繩文時代村落遺跡,超過四千年的出土文物中,三大發現是人偶、3D編織與栗子,原來四千年前的人以栗子作為主食!江振誠主廚剛好借用本季「漢方」菜單中一道「鴨肝麵茶」,洋溢濃郁堅果風味的麵茶醬汁,用以襯托煎香的鴨肝與當季的板栗,鮮鹹與甜美並陳。
逛美術館也有解決三餐的需求,青森縣立美術館內的「四匹貓」咖啡館,其咖哩飯頗有名氣。江振誠將之解構一番,咖哩醬採取墨西哥mole作法,煙燻辣椒辛香明顯,搭配煎烤過的牛小排、炸千層馬鈴薯與紅蘿蔔,紅椒番茄口味的西谷米脆片增添口感,還有一杯「喝的」咖喱飯:以濁酒、米水調製成的雞尾酒,灌入咖哩煙霧,香料芬芳與米的甘甜相撞,還真有幾分像咖哩飯。
把房子和車子變胖的幽默作品,是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在十和田美術館展出的《Fat House & Far Car》,用來比喻人們膨脹的慾望。最後的甜點就是一幢胖屋子,柚子膠、可爾必思慕斯與棉花糖構成屋子的主體,柚子泡泡象徵白雲,可愛的屋頂則是薑餅,呼應漸漸濃的聖誕氣氛。
#青森值得一訪再訪
九道菜,九個攝影作品。江振誠說,他希望把這九張照片變成九張明信片,當大家可以再度出國旅遊的時候,可以帶著去當地,按圖索驥欣賞青森之美。「不是必遊景點,不是必吃美食」,在與攝影師柿崎真子一起線上視察時,江振誠請柿崎小姐用人像的觀點拍攝各個藝術作品,「我希望未來大家可以去尋找九張照片裡的九個人。」
青森縣「蘋果知事」三村申吾則透過視訊與在場大家空中相會,他的呵呵大笑與西裝內襯秀,即便經由網路傳輸也不減感染力。記者會播放了一則「青森等你來」的影片,青森的蘋果農、睡魔製作職人,都把自己活好,耐心期盼旅人再度前來。
我非常感動。我曾二次造訪青森,二次都和江振誠主廚同行,第一次是2016年11月,陣容盛大的媒體團,第二次則是2019年10月,跟訪江主廚為RAW餐會先行踩點的參訪行程。情誼綿延至今,我徹底體會到青森人重感情重關係,即便是商業合作案,也要做久做深。正是時間積澱的情感提醒我們,疫情過後,一定要回青森走走。
青森 公立 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的 #NewAomoriGallery 中,有道以 #安藤忠雄 設計的 #ACAC(#青森國際藝術中心)為靈魂的菜色,主廚的概念是走進森林裡,尋找藝術。
http://aliciatseng.net/blog/post/49556465
這裡位於青森公立大學,因喜歡安藤作品,所以雖非什麼熱門景點,但只要上八甲田山前有些時間,幾乎都會刻意在這裡停留。
這是安藤實踐他 #看不見的建築 中,蠻好的一個作品,
不但建築幾乎隱沒在森林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原野裡的作品。
不是那種驚艷連連的喜歡,
相反的,一開始很訝異許多作品早已鏽化,
與官網創作之初的色澤大異,
但漸漸理解,或許少了刻意的藝術包裝,
作品早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它們成了時空的記錄者,連相遇也是緣分,
是呀!喜好隨意,散步其間,
便更能沉浸在這片自然原野之中。
#青森縣 #八甲田山 #岩木山 #藝術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