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手,優雅轉身】
文/張德芬、圖/無疑亭
(新書留言活動辧法請見文末)
生而為人,我們就免不了在關係中遭遇一種情況:控制!
也許是我們控制別人,或是別人控制我們,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千古流傳的議題,想要控制其他人的人,都是出於恐懼(缺乏安全感),沒有例外。
以愛為名的控制其實最為恐怖,因為所做的事情全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被控制的那個人,但是理由──因為愛你──似乎讓人無法反駁。
小心關係裡累積的「怨氣」
徐崢導演的《囧媽》,我原以為是一齣延續以往「囧」風格的笑鬧劇,沒想到最後竟讓我止不住地飈出了眼淚。
毋庸置疑,這是一部好笑的喜劇,我好幾次笑出聲來。但是,這部電影的重要淚點其實是母子之間的關係,以「控制」為主題發展出的一系列劇情。
徐崢在片中飾演的徐伊萬是一個婚姻失敗的失意者,為了報復堅持要離婚的老婆(袁泉飾演的張璐),使出各種手段來解恨。同時,他又有一個固執又控制的母親。
他一方面痛恨母親對他的控制,但是又不自覺地「繼承」了母親控制的習性,對自己的妻子也是百般控制,最後老婆受不了,下堂求去。
故事最重要的矛盾發生在母子之間。母親固執地要坐火車去莫斯科演出,伊萬不放心,一直想說服她搭飛機,沒想到最後被迫和母親一起坐火車。
漫長的旅程,兩個人要在狹小封閉的空間裡共處,他不得不面對母親無時無刻不在的控制,但都是以「為你好」為理由,讓人無法拒絕,二人之間的矛盾也就集中爆發了。
為什麽相愛的人之間總有那麽多的衝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積壓了很長時間的怨氣。
面對親人的控制,一開始我們總是想要迎合對方,雖然不高興,但不願意就此發作,所以暫時隱忍下來。
但是那股怨氣,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爆發出來的衝突就是高強度的、驚人的。片中張璐堅決離婚,也是積怨已久的爆發,一去不回頭。
所有控制,是為了「遂己願」
家人之間的「控制」,之所以難以擺脫,是因為它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像溫水煮青蛙,我們無意中被裹挾到控制之中,越陷越深,越來越難擺脫。
藉著電影,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不去控制別人,又如何不被別人控制。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正在控制別人,而且控制的目的其實是「遂己願」!大多數人,尤其是父母,總是覺得:
一、自己有資格「管」孩子;
二、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
三、我知道的比你多。
像作家三毛就說,她媽媽常常在家裡走過來就塞一大把維他命在她嘴裡,差點沒把她噎死,然後心安理得地走開。
三毛最後過世,當然和母親的養育方式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母親的這種養育方式,肯定為她帶來很多生命中的壓力和不歡──即使她知道後面都是愛。
這個場景,和《囧媽》中母親一直用各種強迫方式喂伊萬吃小番茄的畫面如此相似。伊萬同樣深惡痛絕,後來他一怒之下,把母親辛辛苦苦帶上火車的所有小番茄,一股腦兒地丟到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草原中。
好不痛快!
請學會得體地放手
控制,尤其是變相的控制,常常為關係帶來無比的傷害和痛苦,而且是互相的──控制方並不比被控制方好過。
所以,第二點就是:當你發現自己在控制你愛的人,效果卻並不顯著,反而把雙方關係弄得更不好之後,你是否願意學學優雅轉身、得體放手?
我的兩個孩子假期的時候,會從美國回來看我。
女兒愛美,大冬天的北京,她出門還是穿得不夠嚴實。我怎麽說、怎麽勸,她都不聽。我就允許她穿雙單鞋、裡面穿一件單薄的衣服、外面套一件厚夾克出門逛街。
結果第二天凍感冒了,我就找感冒藥給她吃。
日後,她體內的寒濕,尤其是大冬天還露肚臍的穿著打扮,會讓她有很多健康上的問題。我跟她說過,她不聽,我也就不說了。
因為,等到出問題的時候,我再來幫她想辦法解決就好了,就像我自己一直在解決年輕時不懂事留下的一些病根。她自己也需要去面對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吧,這個我不可能為她承擔。
但是,如果我天天為了這些事情和她爭論、說教,甚至脅迫,只會把這個女兒越推越遠,不但假期不想回來看我,以後問題出現的時候,她寧可自己吃苦也不會來找我,因為就怕我會說:「你看吧!早就告訴你,你不聽!」
所以,看到自己在控制,同時看到控制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對方,而且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這時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咬著牙放下。
我寫過一本書,最早的書名叫作《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後來改名為《愛到極致是放手》,意思就是如此。
不要以愛為名進行控制之實,有太多的家庭悲劇、各種的關係緊張,都是因此而發生的。
【學會放手,優雅轉身】
請在留言區tag一位好友並分享金句圖,就有機會獲得《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新書精美好禮。
活動時間:4/13-4/17
活動贈品:《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專屬帆布袋,共5名,限寄送台灣本島。
💐張德芬老師2021全新力作《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
4/19開始預購‧4/26正式上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
「青蛙習性」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張德芬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來趣 .THAI北 ไปเที่ยวไท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全台瘋旅行青蛙一次了解真實青蛙的習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 夏季在晚上的池塘邊總是有特別熱鬧的 ... 的評價
- 關於青蛙習性 在 下一秒卻可以委屈求全,這就是張思丁的人格特質之一。和南佶 ... 的評價
青蛙習性 在 來趣 .THAI北 ไปเที่ยวไท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穿上超Q萌青蛙裝一起來趣抓虱目魚的超好玩「#漁夫體驗」!
台南身為「生產虱目魚」的重要養殖城市之一,自然對於「虱目魚的推廣」也是不餘遺力。這次「來趣.THAI北」的最新專題《玩心體驗。漫步臺南》,Ricky要用身為台南在地人的角度,帶大家一起來台南走走看看,讓大家瞭解台南除了美食之外,還有哪些在地又好玩的體驗,可以讓大家在來台南旅遊的時候,經由參加這些超在地的體驗活動,進而更認識台南這個迷人又多變的古都城市。
有人說「台南人是虱目魚養大的」,所以台南其實也是「是虱目魚的故鄉」。很多人都吃過虱目魚,#但你知道虱目魚是怎麼養殖跟怎麼捕撈的嗎?
今天我們要分享給大家的是這個(台南超在地)的「漁夫體驗」。這個體驗活動是由「安南-輕旅行」地方環境保護組織所規劃設計的,透過本身也是漁民的林文材執行長利用漁夫生活的深度體驗,來讓遊客可以瞭解到「虱目魚養殖過程、生長環境、捕撈方式」,及「螃蟹辨別公母及品種、螃蟹習性」另外還有「在地漁村生活型態」....不同於一般的旅遊體驗,想知道怎麼去玩?或是怎麼報名嗎?趕快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介紹吧⋯⋯
~~~~~~~~~~~~~~~~~~~~~~
#玩心體驗漫步臺南
#กลิ่นไทยในไต้หวัน
#泰味臺灣
#玩台灣找泰味就看來趣THAI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青蛙習性 在 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國家水族館將每年3月20日訂為世界青蛙日🐸,沒錯,今天就是青蛙日,想到青蛙,就會想到張東君老師,外號「青蛙巫婆」,台灣動物學家,科學普及作家,以著作與翻譯大量動物學科學普及著作聞名。
🐸🧙♀️ https://reurl.cc/mqpYzM
打鐵趁熱,就來個蛙蛙特集,分享近日我們家在讀什麼書吧!
🐸 蹦 小魯出版
🐸青蛙歌神 幼獅出版
🐸青蛙 理科出版
因應青蛙主題,身體的發展來練青蛙跳,先深蹲,雙腳向前連續跳,落地時保持平衡,為了鼓勵練體能,當媽的最適合當青蛙媽媽無誤。蹦📚 https://reurl.cc/NX2xY9
看圖鑑瞭解青蛙的種類還是最寫實,圖鑑字太小,書蟲媽還是從繪本著手,非常推薦東君老師著作的繪本《青蛙歌神》非圖鑑的編排,常見的兩棲類青蛙蛙種都有介紹,《蝌蚪答人》從成長過程,卵、小蝌蚪、蝌蚪先長腳,到蝌蚪的尾巴最後去哪裡了?用插圖引導,書蟲媽費心準備教具,透過實際的排列,加深孩子對於蛙蛙的一生學習印象。
值得一提《青蛙歌神》書末附有青蛙剪貼勞作,可做簡易版的立體書,還有青蛙跳的美勞,非常適合大朋友和小朋友閱讀樂趣中,做中學,寓教於樂,吸收青蛙身體的功能和生活習性。《蝌蚪答人》《青蛙歌神》兩本配合閱讀,會有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青蛙歌神📚 https://reurl.cc/3NkMKM
蝌蚪答人📚 https://reurl.cc/2baQKr
說著說著,真的要來安排一趟戶外青蛙生態夜觀活動。
青蛙習性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核突又奇怪而疏遠他,他卻自得其樂︰「動物簡單啲,唔會好似人咁『蠱惑』,我覺得同佢哋仲易相處!」
Ivan的第一隻寵物是隻水魚,在街市見到牠背上有個小駝峰,覺得可愛便買回來養,一養就是十六、七年。由最早期四出搜羅購買到收養動物,寵物數量超過150隻,包括爬蟲類、折枝類、兩棲類及哺乳類動物。
150隻寵物中,過半都是被人棄養的。Ivan直言,不少爬蟲愛好者抱着「收藏家」心態,不斷追求貴價、罕見、甚至變異品種的動物,以滿足自己「集郵」的欲望。可惜的是,他們大都不了解動物的習性,未能好好照顧牠們,最終棄養。
爬蟲類物動物不討喜,或只是一時寵兒是主流現實。Ivan深信教育是唯一出路,遂於兩年前開始舉辦「奇異動物體驗班」,希望從下一代着手,讓他們和動物近距離接觸,引領他們欣賞另類動物可愛的一面。
出場的動物有刺蝟、大青蛙、蛇、蜥蜴、龜等。小朋友率真活潑,初時難免會出現因為害怕而抗拒的情況,例如拍枱、大叫等,無意中會嚇壞或傷害到動物。Ivan最擔心的是動物會因為受驚而咬他們,所以事前都會與家長「打底」,動物出場前都會提醒及教導小朋友正確和動物的相處方法。他坦言沒有替動物剝毒牙︰「佢哋本身就係有毒,我唔會為咗討好人而傷害動物。」
訪問當日是星期六,Ivan要應付四場活動,包括上午教兩場工作坊,下午兩場當小朋友生日會嘉賓。他前一晚已將動物及物資「打包」,裝滿了三大個手提袋。「一起身成袋好似走難咁拎出去,過程好辛苦」。其中一次心痛經歷是一條球蟒在活動時着涼,他得負上五位數字的醫藥費。後來,他決定收養更多不同品種的蛇,讓動物們輪流休息。
Ivan堅信,體驗是最好的教育,讓小朋友和動物有近距離接觸,才是教會他們愛惜大自然的最有效方法。一起用四分半鐘睇片,看看你會否對Ivan的寶貝們改觀?
第171集《爬出籠子與偏見》全文▶http://bit.ly/KongGu_Animals
------------------------------------------------
《港。故》— 香港人的故事,記得設定「搶先看/See First」
❤IG: 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 bit.ly/oncckonggu_Youtube
青蛙習性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常常發生地震,
除了隨時準備好避難包
毛孩子們也有可能是你的最佳預警器!
加入扶拉格透可facebook►► https://goo.gl/yC8BF4
青蛙習性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網路上常常出現各式各樣可愛的貓頭鷹照片
看了讓人好想養一隻歐!
但是!
你以為貓頭鷹那麼好養嗎?
青蛙習性 在 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 夏季在晚上的池塘邊總是有特別熱鬧的 ...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有些種類在什麼池塘都可以適應得很好,有些又比較挑呢?11/2(六)不妨來讓青蛙公主-楊懿如來為好奇的你解答喔! #台灣36種蛙類一次滿足#食衣住行及繁殖等生態習性 ... ... <看更多>
青蛙習性 在 下一秒卻可以委屈求全,這就是張思丁的人格特質之一。和南佶 ... 的推薦與評價
Aug 4, 2021 - 大丈夫能屈能伸,上一秒霸氣殺敵;下一秒卻可以委屈求全,這就是張思丁的人格特質之一。和南佶一樣,有著強大的“青蛙習性” ... <看更多>
青蛙習性 在 全台瘋旅行青蛙一次了解真實青蛙的習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41948「你的 青蛙 有寄明信片嗎?」近期日本手機遊戲「旅行 青蛙 」大爆紅,幾乎每天都可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