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寵愛——紅(下)|古色古香|04>
【紅】
「紅」最早的含義,其實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粉紅色。「紅」 跟「絳」一樣從「絲」旁,一看就知與衣物染料等有關。《說文解字》裡說「紅,帛赤白色也」,就是紅白混合之色。漢末學者劉熙著《釋名》,也是一本訓詁學著作,其中說「紅」字是「白色之似絳者」,同樣是粉紅色的意思。
清人段玉裁補充《說文解字》對「紅」的釋義時,加注說:「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可見「紅」字到了清代,含義已有很大變化。其實,中原地區人們對紅色的喜愛,在漢代時已相當廣泛,而民間的表述總不似學者或官員那樣嚴謹甚至是刻板,動輒還要區分是深色的「絳」還是明亮的「丹」;從那時起,在百姓的口耳相傳中,「紅」已逐步泛指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成了總括絳、赤、朱、丹等字的字眼。
【茜】
古人也曾用「茜」表示大紅色,其意來源於茜草這種染料。茜草科植物在中國分布得非常廣泛,約七十屬,四百五十種。商代的婦女就已使用胭脂,而用來製造胭脂的紅藍花就是茜草的一種;《詩經》裡曾用「縞衣茹藘」指代一個穿白衣佩紅絲巾的女子,「茹藘」也是茜草科;還有提煉絳色的絳草,也屬此類。
以「茜」代紅,在文學作品中常見端倪。李商隱描寫一個彈箏的歌伎「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是說這紅衣女子的美麗,如同陽光照耀在升騰的雲霞上一樣。蘇軾寫一群姑娘爭著看熱鬧,「相挨踏破茜羅裙」,把紅裙子都踩壞了,十分的歡樂。王實甫的《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有崔鶯鶯思念張生的內心獨白,「這些時神思不快,妝鏡懶抬,腰肢瘦損,茜裙寬褪」,人餓瘦了,紅裙子都顯得肥大,既苦澀又甜蜜。
【彤】
「彤」是從「丹」轉化出來的字,左邊的「丹」就是丹砂,右邊的「彡」表示裝飾。《說文解字》說:「彤,丹飾也。」也就是說其本義是以紅色作裝飾。《詩經》中流傳甚廣的《靜女》一篇,有「靜女其孌,貽我彤管」的句子,就是這個美麗的女子把紅色的葦管送給了心慕她的「我」。周朝的天子則喜歡把彤弓彤矢,也就是塗了朱漆的弓矢,賜給有功勞的諸侯。這種禮儀制度一直延續到春秋,而《詩經.小雅》中〈彤弓〉一篇,就是對此的反映。後來,「彤」逐步直接代稱紅色。天子儀仗中的紅傘就成為「彤芝蓋」。漢朝的未央宮用朱紅色漆刷中庭,稱為「彤庭」,後世常以之代稱皇宮。至於「彤雲」、「彤霞」、「紅彤彤」等詞,至今還在使用。
【赭】
「赭」是紅褐混合的顏色,並不純正。《說文解字》裡說:「赭,赤土也。」土色黃褐,其中含有鐵的氧化物卻發紅,二者混合而呈紅褐色。赭石或赭土都曾被古人作為顏料,某些地方的風俗,還喜歡把這種顏料抹在臉上。
《新唐書.吐蕃傳》則說吐蕃「以赭塗面為好」,也有這種風俗。近代學者以為,藏文歷史著作中常稱本民族為「紅臉者」,家鄉為「紅臉者的地方」,也是源於赭面的習尚。但這裡的人們以赭塗面,並非中原女子擦拭胭脂以悅己悅人那樣浪漫,而是為了辟邪防身。此外,古時死刑犯所穿的囚衣也是土紅色,稱為「赭衣」。
【緋】
「緋」字在漢時的《說文解字》裡並未出現,宋初的學者徐鉉校補《說文》,增加了《新附字》一篇,收錄「緋」字,並注解說「帛赤色也」。隋唐以前,詩詞歌賦中幾乎沒有出現過「緋」字,而唐時官府文書和詩詞歌賦中常有「緋」字,可見「緋」字當是隋唐年間新造的字。唐時尊崇佛教,朝廷還經常把緋衣賜給有道高僧。《大宋僧史略》下卷就記載說,唐玄宗時,有個叫崇憲的和尚精通醫術,治好了很多人,「帝悅而賜緋袍」。
現代人熟悉「緋」字,大約是來自於「緋聞」一詞。無論名人還是凡夫,其與性有關的香豔故事總能吸引大批受眾,所以緋聞向來很受歡迎。但這個詞,文言文中是沒有的,卻與蔡元培先生有關。彼時蔡先生以相容並包的方針主持北大,林琴南攻擊他亂聘教師、不尊孔孟、不顧倫常,蔡先生發表公開信說:「教員關鍵是要有學問,洋的土的留辮子的甚至⋯⋯喜作緋豔詩詞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學生墮落,教學生學問有何不好?」公開信發表後,「緋豔」一詞面世,後來又發展出「緋豔的新聞」一語,再簡化就成了「緋聞」了。
(本文為陳魯南《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部分書摘)
-----------------------
更多精彩故事|
「知史」網站: www.mychistory.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mychistory
追蹤 Instagram: mychistory_ig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