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溪畔 ◎趙天儀
⠀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新店溪奔向了大海的方向
我們並排地散步在橋上
視野遼闊,沒有任何的阻擋或遮攔
⠀
暮色將盡,西方的山頭上
有一片微明的晚空
晚霞悄悄地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宇宙深邃得蒼涼
⠀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橫臥的青山是一座舞台的背景
拓寬的公路已經擁擠不堪
新蓋的公寓也已填滿了許多的荒地與廢墟
⠀
雨後的天空是一片潔淨的天窗
弓形的虹掛在山頂上
而山腰的叢林
卻充滿了昆蟲鳴聲的交響
⠀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晴朗的日子,我們曾在橋下的溪水中游泳
風雨的日子,我們曾在橋邊的長堤上佇立
看洪水滾滾,翻轉的濁流化成許多漩渦,許多跳躍的浪花
古老的索橋依然是潭上的一條顫慄的希望
通往空軍公墓的紀念塔
通往林蔭深處的髮髻寺
也通向登山者必經的情人谷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我們吸納無盡的天象在眼簾
我們鳥瞰遼廣的大地在周邊
讓我探索,讓我沉思,也讓我輕鬆地邁步
我探索那一支蒼勁的蘆葦
我沉思這一條通往大海的溪流
靜靜地徜徉吧,我們依然並排地散步在橋上
悄悄地流動吧,我們依然俯視著時清時濁的激流……
-
◎作者簡介
趙天儀(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台灣著名詩人、評論家。筆名柳文哲。曾任台大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代理系所主任,也曾擔任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長、台文系講座教授、生態所教授等職務。曾榮獲台灣省台中文藝協會自強文藝獎章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大墩文學獎、台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獎項。
趙天儀生平著有多部作品及評論,同時也積極創辦、參與文學社團,如:笠詩社、台灣筆會、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中國新詩協會、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等社團。曾經主編過笠詩刊、台灣文藝、台灣春秋、滿天星等多種刊物。
-
◎小編 Y 賞析
許多年輕一輩的讀者,對於今年離世的詩人、評論家趙天儀可能已不甚熟悉,但仍對於一九六〇年代台灣/本土意識濃厚的現代詩社「笠詩社」這段詩史有許印象。作為創辦人之一的前行者趙天儀,不僅留下了數量可觀的創作,在評論、開創台灣文學的面向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週所要談的主題「台灣──家園與土地認同」,也是趙天儀重要的創作圖像之一。
詩人向陽在早年編撰《趙天儀集》中,即在後記中將趙天儀也視為早期的「地誌詩人」之一。所謂的地誌書寫,即是具體的描寫地方景觀與其空間幽微的變化、轉折、人文、風情,透過文字勾勒出景物的文學性。而「地誌詩」也常常蘊含了社會/家國的地域情感、國族認同等政治元素。在趙天儀年輕時的著作《菓園的造訪》與《大安溪畔》等書就已經出現大量景物、鄉土的描寫,字裡行間充滿了對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的抒情關懷。在一九七〇年代鄉土文學蓬勃風湧時,也許可以引用趙天儀的評論所述:「我認為從生活中挖掘豐富的現代感受,錘煉精緻的現代語言,才是創作的正當途徑。因此,所謂的鄉土性、民族性、社會性,我們早就在自我覺醒中深深地加以肯定了。」為時代、自身的文學觀劃下一個有力的註解。
本詩〈新店溪畔〉則收錄於趙天儀中期的詩集《林間的水鄉》。詩人的語言乾淨而簡樸,以地景新店溪出發,詩人「從這裡靜靜地遙望」,描寫溪畔、青山、寺等地。也有如「晚霞悄悄地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宇宙深邃得蒼涼」這種非常抒情浪漫的字句。除了詠地抒情,也隱約能穿透景致的背面,「看洪水滾滾,翻轉的濁流化成許多漩渦,許多跳躍的浪花」、「古老的索橋依然是潭上的一條顫慄的希望」讀出詩人對土地、自然的關懷。
在倒數第二段中詩人寫道:「我們吸納無盡的天象在眼簾/我們鳥瞰遼廣的大地在周邊/讓我探索,讓我沈思,也讓我輕鬆地邁步」意象似乎又更為明朗。趙天儀試圖透過文字書寫的筆勁,「我探索那一支蒼勁的蘆葦」指涉的不僅是自然萬物,更象徵著這塊島嶼所要邁向的未來藍圖,「我沈思這一條通往大海的溪流」。詩人辭世後的這個時代仍會不斷更迭,也許我們能做的即是:在這座共同佇立的橋上,一起靜靜地面朝更遠的他方,持續敞徉、持續流動。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拍河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新店溪 #趙天儀 #髮髻寺 #情人谷 #笠 #土地關懷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20200611.html
「靜宜大學中文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彰化縣議員林庚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問題] 私立大學中文系- 看板Transf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形象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靜宜大學中文系必修課程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問卦] 放棄台大中文系去讀警大算可惜嗎? 的評價
- 關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問卦] 放棄台大中文系去讀警大算可惜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沙發 ◎陳玉玲
我決定不再思索
要不要離你而去,
不管我如何,反正你
總是毫不考慮
就讓那與日俱增的
體重,壓在我身上,
也從不低頭憐惜我
蹲得發痠的腿
不管如何纏綿
我決定不再愛你,
當你一面看電視
一面削水果,
冷不防將那把
鋒利的刀,
劃破我的處子之膜
戳入我的子宮
彷彿刺痛
當年共整家庭的承諾
雖然,我不會離開你
卻靜靜等待你的遺棄
我不再浪費愛情
就像你不再輕輕撫觸我
平整滑膩的肌膚
讚嘆我柔軟溫暖的乳房,
當你在我的地盤
擁抱其他女人,
在你背後的我
正計劃製造
一場心折骨驚的
大地震
◎作者簡介
陳玉玲,台灣作家、學者。1996年取得港大中文博士學位。先後在靜宜大學中文系及國立台北師院(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教系、台文所任教。出版《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台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沈尹默書法藝術》等專著,2002年詩集《月亮的河流》榮獲2003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曾負責前衛出版《一九九七年台灣文學選.新詩》、《一九九八年台灣文學選.小說》之編選;1998年與江文瑜、沈花茉、張芳慈、李元貞等好友一同成立女鯨詩社。
◎小編 Y 賞析
這是一首十分易讀的詩,作者用「沙發」這個意象貫穿全文,首段擬物化的沙發就寫道:「就讓那與日俱增的/體重,壓在我身上,/也從不低頭憐惜我/蹲得發痠的腿」設計得直白且精準。「沙發」無論是作為一種想像或是一種日常傢俱,它似乎有某種安分性。彷彿註定柔軟、舒適、服務他人。
詩中以傢俱/身體分別呼應父權體制下對女性的家庭/性的箝制,但兩者其實是難以切割開來的。本週的大方向是「身體詩」,身體的疆界如何定義?由誰定義?當這批台灣的女性詩人剛開始準備要翻轉既有的(長期被男性主導的)體制與創作時,全篇的用字遣詞常常更具有顛覆性。女性敘事者不甘於被長年壓迫而「漸漸痠疼的腿」、被男性不經意卻帶來的次次重傷:「鋒利的刀/劃破我的處子之膜」,最終在那樣的溫良下,最後她們仍保有翻覆的企圖,「在你背後的我/正計劃製造/一場心折骨驚的/大地震」,以及如此為之的餘地。
放到如今這個時代的讀者眼光來看,我們當然可以在更多元的文化脈絡去試想這首詩的情境:這樣的句子,無論是其詩作的美學或是隱喻寓意,如今依舊適用嗎?女性就必須「靜靜等待你的遺棄」嗎?或必須有某個男性他者「在我的地盤/擁抱其他女人」的前提時,才有更多激烈至翻覆的可能?但作為台灣現代詩非常早的一批女性先行者,她們提筆對抗的聲音,無疑是鮮明且值得被記錄下來的一段身體詩史。而,這同時也在提醒我們一件事——
身體即是政治,我們其實都還在這條路上,一齊往更好的境界顛簸前行。
--
美術設計: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玉玲 #沙發 #身體詩 #女鯨詩社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6.html
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彰化縣議員林庚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靜宜大學中文系大三生專訪議員林庚壬……洽談和美的未來。
期待鄉親一起參與討論,歡迎分享。
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會議名稱: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十二屆學生自治會監察委員會議暨系大會會議時間:110年06月02日會議備註:由於疫情影響,本次監委會議採用線上會議方式公告事項如下 ... ... <看更多>
靜宜大學中文系 在 [問題] 私立大學中文系- 看板Transf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幫朋友代po的
朋友原本第一志願是靜宜中文
可是他家裡的親戚都鼓勵他可以往更好的私大試試看
所以他想問比靜宜中文好的私大有那些
還有靜宜中文的程度大概到那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63.16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