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音樂X大地之歌樂團談《行樂千山》音樂製作人欽聖及荷西專訪
首播:20201210 am10:35-12:00
重播:20201211 am01:30-03:00
Sonus de Gaia 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Feeling Good Music Co., Ltd.)
認識欽聖是很早的事。
那是大學時刻、還熱衷於唱KTV的年代,學校出了個小有名氣的樂團叫「洛克班」,每逢K歌必點「洛客班-我想你的快樂是因為我」;過了挺長一段時間,我無意間聽到喜愛的和聲老師Lisa和洛客班的吉他手欽聖組了個靜物樂團,哦我記得,我會在KTV點「我在歐洲打電話給你 」,然後換來滿室的茫然。又過了好多年,我無意間聽見欽聖的吉他專輯,並且知道他帶著吉他到許多偏鄉或社福機構演出,我想他一定有很多不一樣的表演動機。
過了許久許久,我已經離大學的自己很遠很遠,但我仍然持續聽到欽聖誠懇的音樂,他遇上了一些有趣的音樂伙伴、組成了「大地之歌」,融合來自十個國家、三十多位音樂人共同成就的「行樂千山」作品,故事及動機十分豐富。我先說到這兒,請來聽聽欽聖及來自西班牙的音樂人José的精彩分享!
【傾聽音樂】
佳音電台FM90.9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週二至週六am01:00重播)
羅東電台FM90.3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
桃園GoGo Radio FM104.3週一至週五 pm8:05首播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或下載 Hinet廣播app
——
關於
"大地之歌"樂團(Sonus de Gaia)成立於2016年,由台灣吉他音樂人欽聖(King Sing)邀請了José(荷西)來台,持續推動族際音樂,透過兩人對於西班牙與台灣傳統音樂的交互研究學習,分享心得,投入音樂作曲能量。2017年陸續邀請台灣笛樂演奏家-江碩齡、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低音大提琴家- 謝宗翰加入,成為新爵士四重奏樂團。
「Sonus de Gaia」來自於兩個詞彙:「Sonus」源於拉丁文,代表「聲音」,而「Gaia」則有兩個意思,一為「大地之母」,二在台灣賽德克族中則為「祖靈信仰」。透過這兩個詞彙的結合,「Sonus de Gaia」也就是「大地的聲音」。
《行樂千山(Gaia Formosa)》創作專輯於台灣及西班牙跨國製作,歷時五年才完成,結合了共10個國家、30餘位音樂家錄製,並於台灣、西班牙、葡萄牙、多明尼加等多國采風錄音。特邀西班牙國寶級爵士大師Jorge Pardo 演奏(美國鋼琴家Chick Corea的長笛手)、拉丁葛萊美獎混音師Javier Garcia 操刀混音,以及葛萊美獎混音師Greg Calbi製作母帶後期。專輯中邀請各國優秀的現代音樂家、原民音樂家一同透過音樂對話,融合許多語言如:河洛語、西班牙語、居爾特族語、阿美族語、噶瑪蘭族語、排灣族語、賽德克族語、梵語、英語等,經由合奏、觀摩、交流,將「族際音樂」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大地之歌"樂團(Sonus de Gaia)創作核心組成有二位:來自臺灣的吉他手- 欽聖(King Sing),以及來自西班牙的鼓手- José(荷西)。
二位音樂人在另一個異地(美國)的伯克萊音樂學院求學而認識,在異地異族的音樂創作之路上,他們深刻感受到:在人類共有的這個大地(地球)上,孕育了無以計量的文化、符號與傳統,但唯一能夠超越語言、而跨越族際溝通、交流、甚至合作的共通橋樑,就是「音樂」。
「音樂」具有連接所有族群的魔力,在人與人之間、在萬事萬物之中、在大地之上,可以揉合再共同創造出獨特的聲響。"大地之歌"樂團成員與國際音樂友人們完成的這張吟奏創作專輯,超越語言的「族際音樂」,讓想像的正能量完全釋放,體現出無以言喻的平衡音率,和洗滌靈魂的暢快新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柯智棠 Ko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智棠 個人首張創作專輯《你不真的想流浪》 八月二十八日 正式發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8.28___________ 《你不真的想流浪》—凝聚樂壇矚目 年度最一唱驚人的專輯 金曲獎製作人陳建騏/創作才女魏如萱/電影配樂家羅恩妮/劇場導演蔡柏璋/世界...
靜物樂團 在 賴銘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台歌單】 2020.08.02 (393集) DJ賴銘偉 @《搖滾宮主未時到謬力music》
→https://yuming0625.pixnet.net/album/photo/342660756
《2020/08/02歌單》~~
本集主題:與「二」相關的作品
Part1
轉淚點 (賴銘偉)
台二一 (孩子王樂團)
第二回合我愛你 (紅花樂團)
--------------------
Part2
二手車 (頑童MJ116團體)
二人遊 (方大同)
二十四小時柒天 (盧廣仲)
--------------------
Part3
一二三 (石尤)
第二個家 (謝安琪)
第二眼美女 (江美琪)
--------------------
Part4
第二生命 (潘嘉麗)
智商二五零 (華晨宇)
--------------------
Part5
我上大聲 (賴銘偉)
十二生肖 (王力宏)
第二性 (蔡依林)
-------------------
Part6
二零三203 (毛不易_王維家)
二人世界盃 (Twins團體)
一分為二的孤單 (靜物樂團)
-------------------
Part7
二手眼淚 (李佳薇)
二手單車 (毛鵬懿)
二手煙 (蔡健雅)
-------------------
Part8
二度戀愛 (楊丞琳)
二分之一 (炎亞綸+최지나_崔智娜G.NA)
靜物樂團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隻斑馬・這隻斑馬(上)】
——夏宇/李格弟詩意/通俗之間
◎小編王一平賞析
《那隻斑馬》與《這隻斑馬》是夏宇於2010年出版的詩詞集,收錄她自1984年起,以李格弟名義發表的流行曲歌詞。兩本詩詞集內文相同,惟呈現與排版迥異:前者色彩斑爛,後者黑白相間。
七彩的《那隻斑馬》自由奔放,透過機械截切,每頁紙上下再一分為二,隨機率拼湊出一首一首上下文斷裂、意象跳躍的詩篇。作者的行文脈絡雖遭打亂,163首詞的生命力與可讀空間卻因而無限擴張。黑白的《這隻斑馬》免於截切,頁面與結構完整、附目錄,結尾另附H與L對談,亦即夏宇與李格弟間的自我答問。
筆者好奇,作為詩人的夏宇如何以李格弟之名在商業導向的流行曲產業自處,流動在詩(意)與(通俗)歌詞之間。以下,我將以幾首李格弟收錄在《那隻斑馬》與《這隻斑馬》中的詞作淺析。
1.告別
🎶▶️ 點我收聽:https://bit.ly/3f009in
唐曉詩與李泰祥的〈告別〉,是李格弟第一首推出市場的歌詞。受作曲者李泰祥邀請,李格弟要為本來由三毛撰詞,後因版權爭議無法續用的〈不要告別〉改寫。李格弟保留了〈不要告別〉第一句歌詞「我醉了/我的愛人」,並將原來「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改寫成「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裏」。短短數字的轉換,李格弟為夜景意象增添了流動的空間感:將本來廣闊無邊的黑夜變焦縮小至戀人一雙親密的眼眶。原版是遙望的客觀街景,新版指涉戀人間的深情對望:唯有潛進對方眼底,才看得見那反映的流轉風光,抑或盈盈淚水。
〈不要告別〉以「我不要抱歉/不要告別/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沒有人會流淚/淚流」作結流露不捨。〈告別〉的情感迂迴一些,不捨仍瀟灑道別,李格弟在詞末留下充滿視覺想像、強而有力的結尾:「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各自曲折/各自寂寞/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一度重疊的直線在告別後變回兩道互不相干的岔路,從此各自彎曲。
2.不要在薄冰上做愛
🎶▶️點我收聽:https://bit.ly/38ogfQn
不論旋律或歌詞,「重複性」是流行曲一大特色,也是某些歌之所以深刻、「洗腦」的原因。〈不要在薄冰上做愛〉是由李格弟填詞,靜物樂團於2009年發行的歌曲。全曲歌詞寥寥數句,歌者反覆吟唱「不要在薄冰上做愛/不要在薄冰上做愛」、「可是你會嗎/給我更多的愛/可是/可是你會嗎」直至曲終。透過重重複複的歌詞,李格弟成功營造愛情關係中弱者一方的歇斯底里;戀人需索無度,為求更多的愛,反覆卑微乞求也在所不惜。
就歌名而言,以「做愛」為題並不尋常。在頗有規模的線上華文歌詞庫 「魔鏡歌詞」作簡單搜索,只見〈自己做愛〉、〈做愛做的事〉、〈什麼叫做愛〉、〈談情做愛〉、〈我想要做愛〉、〈我的名字叫做愛〉等直述句或動作行為,不像〈不要在薄冰上做愛〉那麼有畫面與意象。「薄冰」可象徵嚴峻甚至致命的愛情處境,或愛情禁忌;它脆弱冰冷,踏上去恐怕有生命危險,何況在它易碎的表面上激烈做愛。到底為什麼要或不要在薄冰上做愛,李格弟未有提供更多解釋。雖說流行曲歌詞都講求即時、直接、先聲奪人───讓人在收音機或大街大巷聽見都能快速消化;李格弟在此詞留下耐人尋味的懸念,聽者自行揣摩。英文單詞「earworm」把不絕於耳的腦海殘音比喻為一隻寄生耳朵的音蟲,歌曲放完了,句子與連帶的想像縈繞不散。
3.貝阿提絲
🎶▶️點我收聽:https://bit.ly/2YV9Itb
〈貝阿提絲〉有兩個演繹版,分別由黃小楨、楊乃文主唱。歌詞講述「我」待在家裡「突然感覺某種奇怪憂鬱」,因為「你」在剛過去的春天帶來溫暖,卻在冬天忽爾離開,讓「我又變回冷血的魚」。
「魚」是連貫全曲的意象,有時候與「我」的視角交替。像詞一開始:「突然感覺某種奇怪憂鬱/屬於灰藍加上淺綠」前兩句抒發感情的主體不明,灰藍與淺綠又指涉著水色,感覺憂鬱是「我」、是「魚」也無不可。「整個屋子冷得像水族箱/裡面只有一隻孤單的魚」呈現三個視角的可能性:如從第一人稱出發,是「我」觀看空空的房子,房間只有一尾「魚」;如從第三人稱出發,則是全知的眼睛,觀看著只有一尾魚的房間。第二段:「突然覺得某種無聊頹廢/好像喝水也會喝醉」的「喝水」動作,可以來自「我」或「魚」。「待在屋子裡悶悶地寫日記/日記裡那條魚游來游去」,是主體「我」在房子裡寫日記,「魚」出現在日記本裡頭游來游去,也可以是「魚」看著人類的「我」寫日記。
〈貝阿提絲〉前兩段,李格弟為聽者呈現了三個侷限的空間:屋子、水族箱、日記本。說到底可能是「我」把個人的困窘投射在「魚」身上,覺得牠孤單而同病相憐;另一個可能性是「我」就是那尾「魚」。總括而言,主體、客體分野曖昧不明,細心感受,當中不乏微妙的、流動的視角跳躍。
不過無論是「魚」或「我」都一樣孤單,來來去去或游來游去。當「我」把自己關在孤獨無聊的屋子裡,「魚」則被關在孤獨無聊的屋子裡的透明水族箱,如同Pink Floyd名曲Wish You Were Here其中一個經典意象:「We ar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我們也只是兩個蕩失的靈魂在魚缸裡游泳)。
「整個春天你的來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像水被魚穿過自動縫合/像魚感覺自己快樂過」李格弟把一個人在你生命中經過,比擬成魚穿過水自動縫合般輕盈、迅速,如同從未發生,但「感覺自己快樂過」。筆者不清楚李格弟在書寫時有沒有考量「金魚只有三秒鐘記憶」的都市傳說,接續一句:「可是為什麼還是聽見你喊我的名字/貝阿提絲」帶出茫然,如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男主角睡一覺醒來若有所失,有塊失縱的記憶恍在腦後呼喚,卻想不出個由來,如同那尾感覺自己快樂過的魚。
〈貝阿提絲〉以「是誰在這個名字裡愛過你/是誰在這個名字裡寫日記/是誰將在這個名字裡老去」結尾,讓我特別在意是三個「裡」字。你的名字不也是一個空間?它框架著身分、名聲、過去與記憶。我們無可避免地都活在自己的名字裡:被召喚、被稱呼、去愛人與被愛,直到老去。
夏宇/李格弟在2002年《現在詩》第一期文章〈痛快很痛快樂很快貓最重要〉描寫過娛樂產業運作:「這個行業沒有一個細節可單獨存在沒有一個螺絲不屬於另一個螺絲……也不難明白這是個很容易歸疚別人的行業。詞好但是曲不好,曲好詞不好,詞曲都好可是唱的人不好,詞曲唱人都對可是市場不需要,即使市場需要可是時代不時在變,」道出了她對流行曲工業的觀察。
不同於創作歌手或樂團通常一手包辦曲詞創作甚至行銷,娛樂工業在製作歌曲並將之推出市場的過程有明顯分工,作詞、作曲、編曲、監製、行銷、演繹者各師其職。要製造出一首熱門的流行曲,實在是種種螺絲與機率的結合。
-
◎作者簡介
夏宇,原名黃慶綺,1956年生於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著有詩集《備忘錄》、《腹語術》、《摩擦.無以名狀》、《Salsa》,以及音樂專輯《愈混樂隊》等。也寫散文和劇本,另以筆名童大龍、李格弟等發表歌詞。
-
美術設計: IG@brocccoliiiii
圖片來源: IG@brocccoliiiii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7.html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夏宇 #李格弟 #歌詞 #通俗
靜物樂團 在 柯智棠 Kow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柯智棠 個人首張創作專輯《你不真的想流浪》
八月二十八日 正式發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8.28___________
《你不真的想流浪》—凝聚樂壇矚目 年度最一唱驚人的專輯
金曲獎製作人陳建騏/創作才女魏如萱/電影配樂家羅恩妮/劇場導演蔡柏璋/世界口琴冠軍李讓/椰子樂團吉他手韓立康/蘇打綠吉他手鍾承洋/靜物樂團吉他手欽聖/作詞人葛大為/佛跳牆吉他手陳君豪/新銳配樂家秦旭章/作詞人王小苗/熊寶貝吉他手大偉…等優質音樂人共同打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 was May__________
百萬網友熱議 金士頓2013年度廣告主題曲〈It was May〉演唱者
還記得2013年感動百萬網友的金士頓(Kingston)年度廣告《記憶月台》(A Memory to Remember)嗎?當你聽見經典台詞「Mind The Gap」,耳旁是否也響起英文主題曲〈It was May〉的旋律?故事推出後,聽眾們蜂擁找尋演唱主題曲的神祕男聲,謎底終於揭曉—或許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你曾在他熟悉的歌聲裡淚流—他是柯智棠,華語流行音樂版圖中失落的一角,與他的歌聲相遇之前,我們甚至未曾意識到長久以來的尋找。是的,這是我們不曾奢望過的聲音:低沈、沙啞、陳舊,一種全然原始的觸覺,彷彿滾動中的原石,裹纏著砂礫,卻意外地直白純粹。
《 It was May 》鮮聽歌詞版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f37x8rr18
柯智棠 2015《唱遍》巡迴 LONG PLAY 全台演唱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83159985096815/
柯智棠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oChihTang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main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cp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