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抒發🍸 #兒童困難置針 (打點滴)🥶
昨天收了一個新生兒媽媽 #妊娠糖尿病 合併發燒,寶寶需要收住院打抗生素,是個壯寶寶3.7公斤,結果是虛胖點滴超難打😣
血管很細又脆弱、皮膚很滑、皮下組織很鬆,入針都不回血,退硬針後血管就破掉💥經過一翻煎熬和折騰花了快2小時後才成功😭
--
在兒科,不管是醫師還是護理師,一定常常為打針所苦,為了打上一個IV,出動大批人力,常常耗費很多時間⏳超級挫折💦
有時候衰衰,遇到怪獸家長施加壓力,說請找能一針上的人,或是一針沒上就辱罵醫護人員,或是衝進治療室要打人的都有...💔
--
針對此事,#兒科醫學會 於2015年就發表過聲明
📌平均每位幼兒要挨『1.7~4.2針』才能成功打上軟針
📌為一位兒童放置軟針,平均需要2.5位護理人力
🌟所以對 #無法合作幼童 進行抽血或靜脈注射時, #建議家長可以考慮不在現場,以 #減輕對幼童反應的焦慮情緒,並讓醫護人員不至於因為壓力過大而影響抽血與注射的成功率💥
--
北榮兒科住院醫師的訓練中,打針也是很重要的技能,分享一下我自己不堪的過去。其實我在住院醫師第三個月就被學長罵過😥
某天忙碌的值班,10幾位新病人,又沒有實習醫師值班幫忙,問診、開藥、抽血,居然還遇到有名難打點滴的老病人住院🥶
當時我經驗不足所以on針失敗,call out學長,結果學長更忙碌,正在加護病房急救,我和護理師們只好自己想辦法,還好最後資深護理師有打上👍
結果忙完一陣後,半夜12點學長前來關心我的狀況,聽到是護理師on成功,把我念了一頓說「打針是兒科醫師的基本,來了三個月還不會,請我好好檢討一下😭」
當晚就覺得自己很廢超沒用,隔天遇到暖心的學姊安慰我一番後,居然不小心在眾人面前哭了😂
不過也因此下定決心精進打針,請教很多資深學長姐和護理師有什麼心法和技巧,最後我也慢慢成為大家打針的救援💪
--
我知道因為小孩生病,家長情緒也很緊繃,不小心說出激動的話 (每個人修養不同😅),但其實這會造成醫病關係更緊張,壓力更大,反而失敗率更高👻
我自己的小孩有熱痙攣過到急診,想說怕給其他護理師和醫師壓力,我也是自己幫他們打針抽血。其實大家互相體諒配合的話,常常事情會比較順利🤣
--
總之因為小孩 #血管較細,#發燒或脫水血管更塌、或是合併其他疾病會更難打針,加上兒童 #無法配合 亂動一番,所以難度真的很高😬
最後,希望大家能給所有一線打針的醫師或護理師更多 #耐心和鼓勵喔💖
靜脈注射 回血 在 JJ&雀絲=親子×教養x玩耍×桌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OopsImJJ #乳癌日記
嗨又是我~今天元氣滿滿!!!
精神不錯腦袋也靈光了一點點,是時候來翻舊帳(誤
來記錄一下當初裝人工血管的心路歷程吧!
#癌細胞不等人
其實我從確診是棘手的三陰性後,到進行第一次化療也才間隔一周左右,根本是快馬加鞭的在趕進度!!!
畢竟我不只是"無藥可吃"的三陰性(诶講得很恐怖XD),連KI-67分裂指數還是最高等級(80,Grade3),安娘威~這不快治療不行...因為這表示癌細胞的生長速度超快,惡化程度也是最高的,我根本來不及慢慢消化我的情緒,就被醫生立馬安排手術安裝人工血管,直接收住院,隔天開始化療...
醫生只給我不到一周的時間去恐懼我的未來(苦笑)
阿不就幸好我本人就很堅強!!!
命中帶了兩個死字的命格果然就是越挫越勇~
(算命的事情下次來跟大家講講 十分促咪啊~)
#當媽了還是會怕 我就是會怕!!!
手術那天,我提著一大個登機箱+一條棉被+一堆有備無患的傢私到醫院報到!! 安排一點半到手術室報到,我換上了手術服一個人坐在等待室裡,連老公都沒辦法陪...孤零零地看著眼前的電視新聞發呆,腦袋中閃過了很多人生跑馬燈,越想越害怕就開始哭...
身為一個母親,懼怕的從不是死亡本身
而是在死神面前,只擔心孩子沒有了媽媽...
#媽媽的堅強是孩子給的
哭得太傷心了,連護理師都來遞給我好幾張衛生紙問我需不需要人陪XD 等了快三個小時終於叫到我的名字,等於我大概憂鬱了有這麼久(苦笑)
人工血管是皮下植入,屬於門診小手術,半麻即可
但我比須要說,半麻真的好沒人性啊!!! 清醒著聽到金屬器具的聲音與燒焦縫合的味道,好想被一拳打暈過去都沒辦法的清醒,幸好這手術沒有很久,期間我還感到莫名血管被壓迫的不適感,現在想來幸好有驚無險地度過了~
#人工血管 真是偉大的發明啊!!!
人工血管一般會安裝在鎖骨附近,它其實就是一個輸注座,接上一條導管連接著靜脈,形成一個人工的傳輸系統來執行靜脈注射.而這個對需要長期化療的病人真的是太重要惹!!!
因為化療藥物輸打的時間都很長,而且毒性極高,持續的注入不但會造成血管硬化,也會讓血管變得脆弱或變細,導致越來越難下針(我化療的時候就有聽到隔壁床的癌友,因為血管太細被戳了好多針才順利打藥...)
#每次化療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而更風險的是,打藥時若化學藥物一旦滲出,可能造成下針處的血管、周邊組織壞死,所以我們即便使用人工血管在打藥前也是要仔細確認回血狀況,跟每次打藥時落針處周遭肌肉組織的反應,以免藥物滲漏造成危險喔!!
#每周都要來給圖釘刺一下
安裝完人工血管後的當晚收住院,隔天打第一次化療的時候我根本像隻受驚的兔子,看到護理師要給我戳針的時候又哭惹...(對啦,這兩天就是一直很沒用在哭...)
然後護理師一針下去,恩,就是被一個大頭圖釘刺進去的感覺...但幸好,這幾個小時內我只要被刺一次!!! 期間所有其他的針頭啊,藥物啊,通通都從這個孔進去好幸福啊~~~(灑花
看著護理師在這期間準備了很多包"液體"給我,好幾支針直接從留置的孔打進去而不用打進我的肉體...
才發現給圖釘戳這麼一大下根本很值得啊!!!
至少我看到護理師拿著針來的時候,我可以老神在在的把管子給她就好!!! 不要戳進我的肉體什麼都好說!!!
喔對了最後,
人工血管的傷口很小喔~就是鎖骨旁三到五公分而已! 大概兩周左右就沒什麼異物感了,身體真的適應得很快啊!!
#想當初手術前哭成這樣到底在幹嘛
人生總有第一次嘛~~~
我第一次生小孩的時候也是哭到天崩地裂
當媽的沒什麼羞恥心可言,不能吃的東西都不重要(誤
打完收工~大家要想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