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後成為孤兒
《金融時報》企管版專欄作者Lucy Kellaway文筆活潑,一針見血,擁有大量粉絲,我是其中一員。最近她離開服務三十年的新聞工作,成立培訓中年人投身教師行列的NGO。Lucy五十七歲,覺得是時候改變,轉做一份心裏一直渴望的工作。教師的工作出名薪金低,壓力大,掌聲少,成就感跟投入不對稱,但照樣吸引不少中年人申請參與。
Lucy透露參與者踴躍,她從申請人的背境希望找到一些脈絡,是什麼類型的中年人有興趣放棄本身事業,從頭開始一份事先張揚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有些故事在意料之內,在同一崗位二三十年,不管做得如何出色,總有點悶,中年人充滿着破繭而出的慾望。不過,Lucy發現另一股想不到的推動力,是死亡。足以令中年人毅然走出comfort zone,跳進所有人喝止不宜進入的課室,是經歷身邊人離世。
兩類人離世對中年人的衝擊大至無從估計,第一類是同齡人。出席中學同學聚餐,發現某同學無聲走了,那種感覺可以非常震撼。同學聚會是不用掩飾年齡的場合,發生在同學身上的事情,同樣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熟朋友一步步走向死亡,從近距離看,那種痛更令人難受。「他朝君體也相同」的「他朝」,可以是隨時,想做未做的事,中年人不想再等。
第二類是父母離世,這衝擊更大,發生機會率在中年人之間,遠高於同齡人。Lucy從申請人的資料發現,最具創傷力是父母之中,剩下的一位離去。換句話說,第一位離去之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剩下的一位,但當另一位也離去,中年人發現自己成為孤兒。
中年人失去父母,隨之失去的,是子女的身份。這身份我們大半生人掛在身上,變成我們的一部份,突然失去,那種空虛難以填補。我們習慣了照顧父母,有些時間感吃力,視為負擔,責任一下子消失,卻不感到輕鬆。父母彷彿是中年人與死亡之間的緩衝區,一日父母健在,我們感到離開死亡還遠。中年孤兒感到赤裸的死亡感覺,下一個輪到自己。
經歷父母離世的朋友,必定勸告傷心者不要太快作出任何決定,情緒波動期間作出的決定多數魯莽,待心情平復後才作打算。那些希望投身教師的中年人,需要完成冷靜期,思前想後仍然決定向虎山行,死亡無例外地喚醒所有人:你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嗎?如果不是,等什麼?
我們都聽過這故事,版本或不同,寓意一樣,臨死的人的遺憾,永遠不是做不成生意,或住不到大屋,在那時候這些不重要,遺憾永遠是沒多花時間陪伴心愛的人。企管教練這招萬試萬靈,引導學員想像自己的悼文。橋不怕老土,因為死亡驅使我們重新考慮人生意義,特別是忽然發現自己時日無多的中年人。
五十歲後成為孤兒,可以是一種解放的感覺,責任可以是有型或無型,忽然消失,中年人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子女永遠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當父母不在,由誰來評價自己?沒有人需要討好,一時間難以習慣。沒有人真心真意提點自己,走餘下人生路,中年人不怕豁出去。父母離世,是時候探索一些以前不敢碰的風險。
醫療奇蹟創造百歲人生,五十歲後的上一代已經嘗到成果,五十歲後這一代將會更長壽,由傷痛到覺醒到解放,五十歲後孤兒須領略的啟示,不應是時日無多,而是來日方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