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632142/how-docker-broke-in-half.html
這篇文章是作者訪談多位前任/現任的 Docker 員工,Docker 社群貢獻者, Docker 消費者以及市場分析師的相關心得文,目的是想要探討 Docker 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失敗,到底目前 Docker 商業模式的進展是否有跡可循,以及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決策中學到什麼?
Docker 不是輕量級虛擬化技術的開創者,但是卻是個將 Container 這個技術給推向所有開發者的重要推手,Docker 簡化整體的操作使得每個開發者都可以輕鬆的享受到 Container 的好處,但是從結果論來說, Docker 還是於 2019 年 11 月給 Mirantis 給收購了
到底 Docker 的商業模式哪一步走錯了,接下來就跟者作者一起去訪談與思考。
[Docker 的誕生之路]
Solomon Hykes(文章很多該人看法) 於 2008 年創辦一間專注提供 Platform as a Serivce 的公司, DotCloud,該公司希望讓開發者可以更簡易的去建置與部署開發的應用程式,該公司的底層技術後來也由 Docker 繼續沿用,當然創辦 Docker 的依然是 Solomon Hykes。
Docker 開源專案誕生之後吸引了全球目光,除了來自各地的使用與開發者外,大型公司如 Microsfot,AWS,IBM 等都也加入,但是就跟其他基於開源專案的軟體公司一樣, Docker 也面臨的商業模式的問題,這種類型的軟體公司到底要如何穩定獲利?
從 2021 往回看,一個很簡短的說法可以說是 Docker 的企業化管理工具 Docker Swarm 還沒有站穩腳步之時就遇到 Kubernetes 這個龐然怪獸,然後 Kubernetes 橫掃時間把所有 Docker Swarm 的市場全面清空,
當然真實版本一定更加複雜得多,絕對不是一句 Kubernetes 就可以概括的
[開源專案的商業化之路總是困難]
Docker 於 2014 年開始認真探討其商業策略,如何將其作為 Container 領頭羊的角色轉變成為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的策略,VC 創投的資金讓其有能力收購 Koality 與 Tutum,同年 Docker 也正式宣布第一個商業版本的支援計劃。
這一連串的計算誕生出了許多產品,譬如 Docker Hub 及 Docker Enterprise.
不過可惜的是上述的產品並沒有辦法從企業用戶手中帶來穩定的獲利,大部分的客戶相對於直接購買 Docker 解決方案,更傾向跟已經合作的系統整合商一起合作。
Solomon Hykes 今天夏天跟 infoworld 的一次訪談中提到,Docker 從來沒有推出一套真正的好的商業產品,原因是因為 Docker 並沒有很專注地去處理這塊需求。
Docker 嘗試每個領域都碰一小塊,但是卻發現想要同時維護一個開發者社群又要同時打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產品是極度困難的, Dockre 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想要魚與熊掌兼得,但是最後才體會到這件事情幾乎不太可行,Hykes 也認為 Docker 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去聆聽用戶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埋頭苦幹的去打造一個沒有滿足使用者需求的企業產品。
來自 Google 的開發推廣大使 Kelsev Hightower 於今年的訪談中提到,Docker 成功地解決問題,但是卻遇到了瓶頸,舉例來說,Docker 提供工具讓開發者可以 產生 Image, 提供地方儲存 Image,運行 Image 除了這些之外, Docker 還有可以發展的空間嗎?
Hykes 不贊同這個說法,譬如 RedHat 與 Pivotal 都很成功的將 Docker 整合到彼此的 PaaS 產品(OpenShift, Cloud Foundry),也成功從中獲利,所以 Docker 實際上有很多方式可以去獲利的,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從結果論來看, Docker 早期的商業夥伴,一家專注於 Travel 的科技公司, Amadeus 於 2015 年正式跟 Docker 分手改而投向 RedHat 的懷抱。
畢竟 RedHat 有提供更多關於 Container 相關的技術支援,畢竟對於一個想要踏入 Container 世界的企業,如何將應用程式容器化是第一步,而接下來則是更為重要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很明顯的 Docker 這個戰場上是完全被 Kubernetes 打趴的。
[Kubernetes 的決策]
Docker 拒絕擁抱 Kubernetes 被認為是一個致命的錯誤策略,Jérôme Petazzoni, Docker 第一位也是目前在位最久的員工提到, Docker 內部曾經針對 Kubernetes 的生態去探討過,當時內部的共識是 Kubernetes 架構過於複雜,而 Docker Swarm 的架構相對簡單,比較之下 Docker Swarm 應該更容易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從其他的訪談可以得知, Docker 曾經是有機會可以跟 Google 內的 Kubernetes 團隊一起合作發展 Kubernetes,並且有機會去掌握整個 Container 生態系的發展。如果這些合作可以順利發展,那 Docker GitHub 底下的第一個專案可能就會是 Kubernetes,而 Docker Swarm 可能根本就不會產生了。
Hykes 承認的說,那個時空背景(2014,2015)下, Docker 公司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來滿足各種各戶的需求,而那時候的 Kubernetes 也很難斬釘截鐵的說就是那個解決方案, 畢竟那時候 Kubernetes 還非常早期,同時期還有很多開源專案,很難料想到
Kubernetes 最後會主宰整個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世界。
文章後半段還有非常多的討論,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全文,雖然沒有辦法改變歷史,但是從歷史中可以學到非常有趣的東西,特別是當被客戶問到 Docker/Kubernetes 的一些生態問題時,有這些歷史資料的可以讓你講起來更有迷之自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臺灣黑熊 與媽媽走散、暫時由人類照護 實行野訓計畫的台灣小黑熊「南安妹仔」 九個多月後,終於回歸山林了。 小黑熊野放的時間地點一直被視為最高機密, 但昨天卻傳出,有媒體搭上直升機、拍攝小熊回家的畫面。 瞬間引爆了關心黑熊的捧油們心中的怒火...... 祝福回到山上的南安妹...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43
1864年(文久四年),坂本龍馬,虛歲三十。距離他被暗殺,還有兩年多的時間。
早期讀陳再明先生在聯經出版的《日本人物群像》,寫到龍馬,驚嘆於其畢生事業,幾乎都在生命最後兩年完成;我每次回顧,也常感到驚訝或慨嘆。
這個人如果多活幾年,不知還會創造多少精彩!
但此刻慨嘆,或許尚早。
龍馬懵懵懂懂、尋尋覓覓,到了三十歲,終於有了名師,找到方向。
這年舊曆二月,勝海舟奉幕府命令,前往九州各藩,進行考察與協商。此行是為了攻打長州,預做準備。
長州(山口縣)位在本州最西端,一旦開戰,就近需要九州各藩協助,因此海舟先行前往了解部署,實屬必要。
他帶上了龍馬同行。
幕府高官隻身前往九州「出張」,已算稀奇,還帶了一名浪士,更是不合常理。但他一方面需要護衛,另一方面,也想讓龍馬見見世面。
他們這趟旅行,從神戶、佐賀、熊本、長崎,最後再從佐賀乘船回到神戶與大阪,歷時兩個月,可說是師徒相處最久的一段時間。無論小說與戲劇,都有動人的描述。
海舟在長崎海軍操練所,曾經待過五年。無疑留下許多回憶。
海龍師徒來到長崎,原本住的是森崎奉行所,後來又換到立山奉行所。這個立山奉行所原址,現在是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我'09年初次參訪,正好遇到「阿蘭陀とNIPPON」(荷蘭與日本)特展,內容極為豐富精彩;即使不談特展,它的常設展也很值得花時間細品。對於長崎這座國際城市的身世,可獲得全面性的了解。
和館內相連的,還有長崎奉行所立山役所的部份復原空間。
或許有人會好奇,幕府不是在江戶嗎,長崎這麼遠,應該屬於哪個藩管理?
其實長崎當時是「天領」,也就是幕府的直屬領地。畢竟,和海外貿易這麼重要的事,幕府怎能交給其他藩代管呢。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1
/
「每個人都想要被自己所愛的人肯定啊」—Alice @aliceeecccc
無論家人、情人、朋友
我們都是渴望能夠被信任以及呵護
你是,對方更是。
☞此段節錄自Alice貼文片段內容
/
常常看Alice分享許多文字與想法,認真覺得是很有想法跟內涵的人,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Alice的貼文❤️
既可愛又溫暖🥰
/
💡晚點會在限動放上一些二手物,歡迎有喜歡的人靶它們帶回家❣️
/
#chihhsin手繪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臺灣黑熊
與媽媽走散、暫時由人類照護
實行野訓計畫的台灣小黑熊「南安妹仔」
九個多月後,終於回歸山林了。
小黑熊野放的時間地點一直被視為最高機密,
但昨天卻傳出,有媒體搭上直升機、拍攝小熊回家的畫面。
瞬間引爆了關心黑熊的捧油們心中的怒火......
祝福回到山上的南安妹仔小熊不會再遇到人類,
而山下的我們也會珍惜這九個多月的回憶,
繼續幫野生動物、幫努力守護野生動物的團隊們加油打氣:)💪!
--
最後感謝「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我們許多資料、
謝謝「黑熊媽媽」黃美秀老師接受訪問。
也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這一部「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製作的小熊野放紀錄片
(酒保看得起雞皮疙瘩啊!):
👉https://lihi.tv/eWh4d/yt
臉書follow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https://lihi.tv/Qfk4G/yt
--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黑啤FB|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business@taiwanbar.cc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在 Vick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is Is Me 發行於2017年12月22日,電影中由女歌手Keala Settle演唱,另有Kesha演唱的版本,並作為《大娛樂家》主題曲。
►這首歌獲得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提名,並獲得 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
:有興趣一定要去看看電影版中的原唱畫面,超燃超感動!
作為一個非常吃「勵志向上」版歌詞風格的我來說,
這首歌第一遍聽到後就超級吸引我!
無論是曲風還是歌詞,都非常出色,怪不得大獎都可以收入囊中!
同時也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特別是喜歡歌舞片的朋友們,
這部電影絕不會讓你失望!
因為真的是出色做到了以【歌舞承載情感轉折】。
看完後真的超級過癮~
當然選擇這個版本的翻唱,是覺得雖然不似原曲激昂,
可是恬淡中卻也帶著深刻的信念與誠懇~
電影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xugyZCfuw
❄ VICKY’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ckyTsai1019/
*--------------------------
*Original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kT50TDmfnE
⚠:I didn't do anything about this video.i only doing this chinese subtitle.
if you like this video just give me a thumbs up!!!
⚠:每一部翻譯的影片上傳僅負責參考學習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業意義
(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