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以約土 一人38天旅行台幣5萬4】
許多人都夢想來一趟跨洲旅行,無法橫跨五大洲,但有一個很簡單橫跨三大洲的方式,就是直接歐洲、亞洲跟非洲,至於非洲最簡單的選擇就是「埃及」,也給想要走這段路線的人建議。
#路線
埃及 開羅 吉薩 黑白沙漠 達哈布 → 以色列 艾洛特 → 約旦 瓦地倫 佩特拉 安曼 傑拉什 馬達巴 → 以色列 耶路撒冷 死海 馬撒大 → 巴勒斯坦 伯利恆 → 以色列 拉特維夫 海法 → 土耳其 伊斯坦堡
#簽證
台灣旅者 埃及落地簽證 25 美金 / 約旦 40約旦幣 / 以色列免簽 / 土耳其 電子簽證
注意:埃及離境稅 2埃磅 以色列陸路離境稅因關口不同,價格也不同,土耳其沒有離境稅。
#心得
埃及:1.東西很便宜 2.騙子很多 3.殺價要狠一點 4.小心男人
約旦:1.東西不便宜 2.阿拉伯品質 3.不會想要再去 4.但人生還是要去一次
以色列:1.物價貴俗俗 2.阿拉伯好一點品質 3.不會想要再去 4.但人生還是要去一次
巴勒斯坦 :1.悲情城市 2.不是教徒沒有太多感覺
土耳其:1.很棒 2.物價便宜 3.男人嘴巴吃蜜糖
#花費
54000全包,但裡面只含機票1803元特拉維夫飛土耳其,事實上以色列跟約旦的價格超背爛的貴好嗎!一點都很難背包省錢旅行,但埃及跟土耳其我可以待很久。 (其中9000是學潛水的費用
歡迎大家明天晚上9點來聽聽
雪兒第一次直播聊旅行😃
不要忘記鬧鐘⏰
非洲最 有 錢 的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講講海地這個國家,一個我很想再去回去的地方。
對海地的印象,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2010年的那個晚上,時間回到1月12日晚上9點,芮氏規模7.0的地震無預警的襲擊了海地,死亡人數超過27萬人,從海地總統府、國會大廈、醫院和監獄,甚至是我們的駐海地大使館也無倖免於難,這是大多數的台灣民眾第一次認識海地這個國家。
當我在2019年3月前往海地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還記得在巴拉圭的最後幾天,收到了一封E-mail,署名來自駐海地大使館的秘書,內容一打開就發現秘書詢問我是不是可以把前往海地的行程往後延,或是取消?
當時我心想,為什麼要取消?這是我難得能踏上海地的機會,說什麼也不能放棄!查了查新聞卻發現,海地的政局長年動盪不安,自從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之後,重建之路遙遙無期,但仍然阻擋不了我前往海地的念頭,直到出了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的杜桑·盧維杜爾國際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Toussaint-Louverture),看著秘書、使館司機、和一名配有手槍的保鑣三人一行來接我才發現,來這個國家真的是需要點勇氣。
.
海地是全世界開發指數最低的國家,也是美洲唯一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2019年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左右,大約就是一天不能花超過100塊台幣的概念,如果用人類發展指數(HDI)來看海地的話,分數是0.510,在全世界190個國家排名第170名。(台灣的HDI是0.916)
.
天災和人禍,很多原因讓海地成為了現在的海地,但其實在19世紀初期海地曾有一段輝煌的歷史,今天的主角—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正是見證這段歷史的好教材。
.
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是誰?是海地
加勒比海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誰?也是海地
原來海地就是曾經的老大哥啊!引領加勒比海地區的黑人獨立運動,今天就好好的來來這段過去。
首先看到鈔票的正面,是一位以新古典主義畫風呈現的黑人將軍—Toussaint Louverture,他可是在海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看看首都太子港的機場以他來命名就知道,但他究竟是誰?
.
簡單來說他其實就是海地的孫中山、偉大的國父,帶領人民抵抗法國的統治與破壞。
1492年,哥倫布的遠征之旅來到了加勒比海地區,他第一塊陸地就是這裡,現今的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當時哥倫布命名這塊島為西班牙之島,以榮耀祖國的西班牙女王。
經過了西班牙人將近200年的統治,這時候法國人也忍不住開始覬覦這塊物產豐饒、鳥語花香的化外之地,兩國打了又打打了又打,直到1697年西班牙戰敗戰敗,把西班牙島一分為山,法國取得左邊的三分之一,命名為聖多明哥(Saint-Dominque),也就是現在的海地,西班牙則保有右邊的三分之二,也就是現在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從此以後兩國分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喔對,至少外來殖民者是這樣沒錯。
.
從西班牙手中豪奪過來的土地,成為了法國人的海外農場,這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怎麼辦?島上的印第安人早就因哥倫布帶來的天花傳染病死光了,看來看去只能從黑暗大陸那邊調派人力過來了。
海地不但是歐洲人從非洲最早輸入黑奴的地方,也是歐洲人中轉飛奴到美洲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每年都有超過3萬人左右,而在海地工作的黑奴最高數量則是超過了80萬,由此可見由非洲引進黑人對於法過人來說,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一項貿易活動。
.
也就因為這樣,海地這個只有台灣四分之三面積大的小島成為了法國海外最值錢的殖民地,棉花、咖啡、菸草和甘蔗,只要種什麼就賺什麼。生活在「加勒比海明珠」上的法國人生活豐衣足食,但有一群人漸漸開始不滿,隨著時間演進,他們實在是忍不住了。
.
要知道當時的法國人對待這些來自非洲的黑奴是非常殘忍的,每天工時超過18個小時不說(這也說明了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黑人勞工),農場主不高興隨便給黑奴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以隨便處死,看是要放狗咬死或是浸豬籠都可以,只要我想要我開心有什麼不可以?
這也難怪人家會忍不住,再加上18世紀末期有兩件國際大事加速的黑奴的覺醒:
一是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這兩件事情間接告訴了大家,「欸雖然我們是殖民地,但還是可以獨立的喔!」「欸你們國家自己都宣布了人權宣言,宣佈人與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那應該也要比照辦理吧?」
也就因為這樣,在1791年開始有黑奴組織暴動,奮起抵抗沒良心的法國殖民者,而帶領他們的就是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 Louverture),揭開了海地獨立戰爭的序幕,而也就因為這一聲槍響,海地也成為了拉丁美洲最早爭取獨立的國家,沒有之一。
.
在接下來的10年間,杜桑將軍左打法國,右退英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負責趁虛而入,看有沒有機會坐享漁翁之利,結果被打得落花留水哈哈),總算在1801年收復了整個海地地區,並在同年的6月,海地正式宣布自治,並頒布憲法,憲法明確規定廢除奴隸製度,所有人不分人種、膚色一律平等,享受自由的公民權,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貿易自由等等。
.
這部憲法哪裡可看得到,鈔票正面的灰色部分可以,而且是採凸板印刷,除了可以摸得到憲法文本的圖案,另一邊還可以看到200年紀念的戳記。
至於鈔票背面是什麼呢?一樣是憲法文本,如果拿放大鏡看會發現條文印刷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人懂法文的話在告訴我上面寫的是否真的為法律條文囉~
.
其實海地也跟當時如日中天的拿破崙有另外一個小插曲。
要不是1802年拿破崙取得了第一共和終身執政,忙著在法國稱帝,他還真有可能會親自帶著軍隊來平定海地的革命,很可惜命運就這樣交錯,拿破崙最終命令他的妹婿黎克勒(Charles Leclerc)代為遠征海地。
.
最後法國軍隊再次輸給了熟知地形的海地革命軍,在一次的談判中,杜桑將軍因落入法君圈套而遭到俘虜,有人記錄下杜桑將軍在被俘虜之前最後的精神喊話:
.
「我此行必定凶多吉少,若法國侵略者背信棄義加害于我,請大家不要悲傷,要用更加堅強的鐵拳,以更加沉重的打擊徹底擊潰敵人。」
.
1803年4月,海地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還沒來得及見證海地的獨立,就這樣病死於監牢當中。
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獨立,並將這塊土地的名字恢復成當年印第安人的傳統名稱--「海地 Haiti」,也就是「多山的地方」。
.
其實現在流通的海地鈔票,都跟這段獨立戰爭史脫離不了關係,等以後都會一一介紹給大家的嘿嘿~
.
每次都越打越長,這個鈔票小教室就是想讓大家更認識世界各國的文化,所以一定要搭配實體鈔票才會更有感覺~
按照慣例一樣來抽獎哈哈
這次的獎品就是【一張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
只要在下面留言 留什麼都可以
就有機會得到~~~
.
時間只到2021/02/28 晚上7點!!!
#融融鈔票小教室
#融融歷險記
#如果反應熱烈再來加碼
非洲最 有 錢 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單推薦]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只感覺能夠一年半完登七頂峰,大概又是一個靠爸(靠媽)的小孩,「家裡一定很有錢吧」之類的想法。
想不到事實上是,
整個過程家人請她自己想辦法,不提供金援。
這位當時只是17歲的高中生,憑藉著自己寫的計畫書去跟各大公司要贊助,發信給媒體請求報導,很有計畫地進行聖母峰之行...而年紀就是他最好的優勢---即將成為『日本最年輕登上聖母峰』的稱號,來請大家投資。
期間,為了爬聖母峰而前往阿空加瓜的登山訓練故事 ,在媒體上曝光後,吸引到更多來自普通人的贊助,也吸引到uniqlo,甚至贊助她世界七頂峰的費用;從此開啟1年半的七頂峰之旅, 期間不斷的肌力訓練、山岳訓練.... ,最後完成七頂峰,也順道完成了探險家大滿貫---南極點與北極點。
這種落差,有點顛覆我一開始的想像。
「她其實是個很努力的孩子!」
閱讀一個【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的故事,作為一個體制教育成長、很晚都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我,說真的,很過癮,還滿激勵人心的,原來有這種人的存在,原來有這樣追逐夢想的過程的存在。
一口氣看到能夠完成的最後 ,很是感動。
---
「想讓自己更加茁壯。」
這也是我冒險的理由之一。
我將登珠峰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為了前往珠峰,我開始攀登其他高山做為訓練,其中剛好有三座山是世界七頂峰(七大洲最高峰)。
「既然如此乾脆全部登頂吧!」
挑戰世界七頂峰的念頭,是從這裡開始的。
從二○一五年一月開始,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攀登以下山峰
1. 2015年01月03日阿空加瓜山(南美洲最高峰)
2. 08月06日 吉力馬札羅(非洲最高峰)
3. 08月23日 白朗峰(西歐最高峰)
4. 10月01日 馬納斯盧峰(世界第八高峰)
5. 12月13日 可西歐斯可山(澳洲最高峰)
6. 12月28日 文森山(南極洲最高峰)
7. 2016年02月14日查亞峰(大洋洲最高峰)
8. 03月22日厄爾布魯士山(歐洲最高峰)
9. 05月23日珠穆朗瑪峰(亞洲最高峰)
10. 07月04日德納利山(北美洲最高峰)
---
可能不太容易可以複製貼上一模一樣的經歷,就算可以,背後也絕非相同的故事。
透過閱讀這本書,真心有種被鼓舞到的感覺,雖然她的文字非常簡單,但過程卻是很真實;好像就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冒險的路上,或許跌跌撞撞,或許瀕臨崩潰死亡,不過,已經有人走在前面,跟你說這樣子行得通,或許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孤單。
沒什麼好說做不到的吧。
#成功背後的努力
#沒爬山的日子就看看書吧 #南谷真鈴
#自分を超え続ける #justgotrav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