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星期二 絕對音樂】
「寧願失敗的做你/妳愛做的事情,也不要成功的做你/妳不喜歡的事。」
解決問題的唯一鑰匙,其實一直都在你/妳手裡。
SO~~我們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在機會面前將自己重新歸零的勇氣。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沒有人會永遠在原地等你/妳…》
有時候,我們很想讓時光倒流一次,那樣的話就可以重新選擇一切,面對相同的時間發生的相同的故事,不會再重蹈覆轍,不會再走這樣的心路。但你可曾想過,如果沒有經歷過遺憾,又怎麼能懂得珍惜?如果不是遺憾,又怎麼可能那麼刻骨銘心地去記住一個人?
很多時候,人無法改變命運,就像路邊的野花一樣力量薄弱,只能無奈地被流水推著走,流到哪裡是哪裡。但我們與其難過,不如順其自然,靜觀兩岸美麗的風光。
美籍華人崔琦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不識字的農民。但是他母親很有遠見,咬緊牙關、省吃儉用,在他十二歲那年將他送到外地讀書。只是崔琦這一去,就與父母從此永別了。崔琦成為世界名人後,有人問他:「十二歲那年,如果不出外讀書,結果會怎麼樣?」結果當然是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也許現在還在農村裡種田。
可是崔琦的回答竟出乎意料,他說:「如果我不出外讀書,那時我的父母就不會死。」崔琦後悔得流下了眼淚。在他奮鬥的生涯中,他不只一次地想到他的父母,也想過有一天可以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盡如人意,驀然回首,父母已經離他而去。從此,無論人生怎樣輝煌,終究無法彌補父母已經不在的遺憾。
我前不久接到從美國歸來的一位朋友的電話,當時我感到很意外,因為這位朋友一直遠在美國,學業工作都很順利,我們都以為他在美國定居是理所當然的事。
朋友說,他本來也一直打算在美國定居,父母也很支持他的決定。每次打電話回家,兩位老人家都說他們身體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們已經習慣了沒有兒子在身邊的生活。
他相信了父母的話,可是漸漸地,他沒有那麼心安理得了。他身邊的朋友,不斷有人匆匆地回國,不是接到母親病危的電話,趕回家探病,就是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哭著回家奔喪。他們再回到美國時,一說起父母便搖頭嘆氣,還有說不盡的懊悔。有的說,真應該早點回家陪在父母身邊;有的說,假如母親還健在,我一定要怎麼怎麼盡孝心。他越聽越心驚,他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父母都還健在,可是這種幸運能維持多久呢?
他開始害怕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他害怕一拿起電話,聽到的就是不好的消息。這麼多年來,父母一直全力支持他求學,他也成為了父母的驕傲。可是這個讓父母驕傲的兒子,從十八歲到外地讀書開始,和父母相守的日子屈指可數。父母日漸老去,他可曾為他們端過一杯水、煮過一頓飯、洗過一次衣?
在這種不斷的煎熬中,他終於下定決心回國。他想要回到父母身邊,照顧他們的老年生活,好好和他們一起享受生活。他說,對父母而言,子女在身邊是一種幸福。
可是對子女而言,能夠陪父母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我們對父母並非沒有孝敬之心。但我們常犯的錯誤是:等我有了錢一定好好孝敬他們;等我買了大房子一定接兩位老人家來住;等我忙完一定回家看他們。可是父母卻等不起啊!父母不可能永遠站在原地等你。
常回家看看,來保持這份親情;常回家看看,來體現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來延續這份無止盡的愛。不要等到父母已經老去再來回報,空留遺憾在人間。
(文章來源:http://www.knowledger.info/2015/10/08/no-one-will-always-stand-by-you/)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線上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15 星期四 絕對音樂】
「快樂,是一種單純的感覺,也是一種療癒下的力量,
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邂逅…,就足以讓人開懷滿溢。
還有,最重要的「上弦月」~~
於是,我們才會發現,所有的快樂都是身旁點滴的累積~~。
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全力以赴。」
I am mot the best,but I am trying my best.
我喜歡自己的工作,
因為這份工作讓我知道世界上有許多認真工作、也在乎生活的人~~~
一起加油吧!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網路線上收聽:www.kiss.com.tw點選 南投廣播FM99.7
或下載KISS RADIO專屬APP收聽哦!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尊敬,就是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
尊敬,就是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
「尊敬」的英文是respect,意指「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源自拉丁文的「respicio」,意指「看」或是「檢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忘記要「檢視」,例如「這個人對我而言是無可取代的。」「我和你現在雖然一起生活,但總有一天分離的日子會來到。」「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好好把握,融洽地度過每一天。」等等,都是檢視。
分離不一定是死別,子女長大獨立也是分離的一種,原本感情融洽的情侶,也有可能某天激烈爭吵後分手。
子女和伴侶無論有什麼狀況、是否生病、是否和我的理想不同,都是我所重視的人。我們不應該依照腦中的理想給對方打分數,而應該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體認到對方是無可取代的人。
尊敬雙親也是一樣。看著雙親真實的模樣,看著雙親獨一無二、無人可以取代的模樣;不刻意加以美化,不帶著理想的有色眼鏡給雙親扣分。
平順安穩的日子,總是讓人容易忘記家人、伴侶、子女和雙親,不會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總要到有人突然罹病或是遭逢變故,才會發現和對方共度人生,並非理所當然的事。
之前提過,家母一向健康,某天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醫生診斷是中風,便直接住院了。住院後恢復情況良好,也開始復健,然而一個月之後再度發作,病情急轉直下,因此轉進有腦神經外科的醫院。
住院一個月之後,有一天母親走到室外,瞇著眼睛凝望著天空,那時她一定很不安。母親曾問我,她之後會變得怎樣,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母親轉院後的第一個月,意識還很清楚,但我們之間發生了很情緒化的爭執。當時母親毫不考慮我方不方便,要我馬上買東西來;而我則為了母親居然如此任性,而氣憤不已。
結果不久之後,母親併發肺炎失去了意識,我們終於連對話都做不到了,我開始覺得就連吵架都彌足珍貴。為什麼母親有意識時,我不多跟她說說話呢?我應該更珍惜陪在她身邊的時間,而不是和她吵架啊!母親病倒之前,我根本沒想過我們會有這麼一天,我在母親的病榻前,不斷思索著,自己是不是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為了將來不要後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想起和對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時光,便是所謂的「尊敬」。
父親有一天說:「不管怎麼想,我剩下的日子都不多了。」說出這句話的父親,比起想到人生苦短而焦躁的我,顯得更坦然。父親剩下的日子不多,代表我們父子能共度的日子也不多了。
明明這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卻讓我突然想像起父親離開後的日子。想起母親,讓我清楚意識到父親終有一天也會離開我,便更努力避免和父親爭吵了……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尊敬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換一種方式愛他們,重新建立人生最重要的人際關係。
作者:岸見一郎
(文章來源: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6681)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線上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15 星期一 絕對音樂】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刺,它可能長在價值觀裡,長在脾氣裡,長在習慣裡,
長在自己不知不覺的言行裡。
試著把身上的刺給磨平吧,
因為,
沒刺,不表示失去自我,沒刺,不代表做人鄉愿,
不帶刺,才能擁抱到不同,不帶刺,才會暸解什麼是尊重。…」 by北川舞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網路線上收聽:www.kiss.com.tw點選 南投廣播FM99.7
或下載KISS RADIO專屬APP收聽哦!
*************************
《一個人心智上真正獨立…》
當我們的內在足夠成熟與自信時,就不會以離開另一個人來救贖自己,而是勇敢面對這段關係,重新修復在關係中不斷受傷的自己。
負氣離家出走,似乎是少年獨有的權利。那時的你,可以懷著怨怒,甩頭就走;但心裡很明白,自己隨時可以回得去。因為你知道,家裡的門未必堂皇富麗,卻始終是為你敞開的。
或許我們在年少的時候,都曾經有過背起行囊、遠走高飛的念頭;事後回想起來,往往也只是一時的意氣,多數的時候,還是留下來,和家庭裡不完美的關係繼續奮鬥努力。
直到過了青春期,出社會工作以後,累積多年無從發洩的委屈,暴走的念頭再度升起。讓你蠢蠢欲動的,不只是離家出走而已,你想從相處不睦的感情伴侶、互看不爽的辦公室同事、通訊錄名單假情假意的朋友圈裡,徹底地抽離,避走於身邊所有看不順眼的人,你只想要遺世獨立。
他們說:「這就叫做人生第二個叛逆期!」
當你開始經濟獨立,不靠父母過活,若還有勇氣,不是一時衝動的抱怨而已,能夠真正來一次叛逆,似乎是美好的祝福!因為此刻,你真的有足夠的能力一去不回頭,逃家、離婚、辭職、割席,拋下你所厭倦的一切,一個人重新開始,也重新開始一個人。你不用再害怕養不活自己,你不必再恐懼離群索居,你不會再擔心無法迴避閒人耳語。
但你有想過嗎?這時候的你,看到的自己會是:1.確實已經更有叛逆的本領了;或者,2.你即將付出比少年時更大的代價?
畢竟,人生的機會成本,遠比會計財務報表的數字,更教你觸目驚心。當你負氣離開一段令你不愉快的關係,表面上彷彿沒事了,你再也不用看到你討厭的人、面對你心煩的事,但天涯海角,你能逃到多遠、離開多久?
有一天,當你年紀大到必須再回來面對所有的失去,是否真能無悔無憾?
告別的父母、辭去的工作、分開的伴侶、捨下的孩子、拒絕的朋友……,多年以後,那些永遠不再有機會遇見的,或在人生另一個角落重逢的,回想起他們,你的心情是否真正平靜?
以下是一個朋友的真實經驗分享。他曾經是家裡最受寵的、排行最小的兒子,結婚又離婚後,父母相繼重病,當年的他無法承擔這樣的壓力,無論心理上的、或是經濟上的,對他而言都是重擔。他為了顧全自己的生活享樂,假借工作轉換的理由逃開,把照顧父母的責任,全部丟給經濟上比他更弱勢的哥哥。
沒有多久,父母先後走了。失去至親的痛苦,讓他悔恨終身,因此借酒澆愁,逐日上癮。他承認自己最大的問題是:從頭到尾都不夠勇敢。當年,他以為只有立刻脫離那樣力不從心的處境,才叫做忠於自己;後來,終於知道,他從來沒有真正面對過自己。
另一個朋友,則是轟轟烈烈地在辦公室和宿敵大吵一架後,冷不防地丟出辭呈,放棄原本優渥的公司福利,轉職後積極想要東山再起,但只要碰到人際關係的問題,他就欲振乏力。
真正的忠於自己,並非捨棄和別人的關係,而是讓自己的情緒不受這段關係影響。當我們的內在足夠成熟與自信時,就不會以離開另一個人來救贖自己,而是勇敢面對這段關係,重新修復在關係中不斷受傷的自己。否則,你會愈來愈不夠自信;而且類似不美好的關係,會在另一個地方不斷考驗著你。
或許你終究會離開,但該是在問題被處理或解決之後才轉身而去,絕對不是在負氣或畏懼中告別。
若只是瀟灑地立刻離開一個(或一群)你不喜歡面對的人、一段你無法應付得來的關係,當下似乎是完全地得到解脫,但那只是暫時擺脫掉你不願面對的問題,永遠無法甩掉的是你內心的情緒。
在人際關係上,所謂的「不用刻意再勉強自己」,是指你有能力處理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丟下一句:「我不想跟你玩了!」從童年到老去,你會懂得不同年歲時說出這句話的意義,有多少差距。就算彼此關係永遠無法圓滿,至少願意放下恩怨之後,再千山萬水獨行,且讓此後笑傲江湖的身影,能多一點自在與自信。
作者:吳若權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20180…/大人的成熟指標:一個人)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線上看 在 變老的勇氣pdf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變老的勇氣電子書,變老的勇氣心得,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pdf,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2,老去的勇氣岸見一郎,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線上看,面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