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雖小,對孩子危害極大
腸道寄生蟲有線蟲(如蛔蟲、鉤蟲、蟯蟲、鞭蟲等)、吸蟲(如薑片蟲等)、絛蟲(如豬絛蟲、牛絛蟲等),其中線蟲最為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中蛔蟲病的發病率最高、最普遍,尤以兒童為著。
蛔蟲病的主要表現有:反復發作的上腹部或臍周腹痛。
由於蟲體的機械性刺激,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使患兒出現食慾不振、容易飢餓、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因蛔蟲能分泌神經毒素,故患兒可出現精神萎靡、煩躁易怒、睡眠不安、渾身瘙癢、夜間易驚和磨牙,甚至易發脾氣及頭痛等,有的患兒還可出現智能發育障礙、記憶減退、學習難以專心,嚴重的患者出現貧血症、生長發育遲緩。
蛔蟲有三大惡習:隨意遊走、愛“鑽孔”、扭曲打結。
腸道內蛔蟲若鑽進膽管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膽管炎、膽囊炎,表現為劇烈腹痛、滿床翻動、嚴重嘔吐、不能進食;蛔蟲若鑽入肝臟,可引起肝膿腫,表現為高燒不退、肝腫大、黃疸:若鑽入闌尾,即為“蛔蟲性闌尾炎”,表現為發熱、右下腹劇痛,若延誤治療可致闌尾穿孔而導致腹膜炎,常因搶救不及時而危及患者生命。若蛔蟲多條互相盤結成團堵塞腸道,即為“蛔蟲性腸梗阻”,表現為劇烈腹痛、噁心嘔吐、大汗淋漓、腹部出現包塊,嚴重者可致腸壞死,死亡率極高。特別要注意的是:同時患有蛔蟲病的昏迷惠兒有時會被上躥的蛔蟲堵塞氣管,導致窒息。蛔蟲對小兒健康成長的危害極大,因此,蛔蟲病絕非“可治可不治”的小病,必須認真對待、積極治療。
我國目前約有5~6億人感染蛔蟲,學齡前兒童及中小學生中的感染率最高,嚴重地威脅著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部已明文規定,對幼兒園和中小學生一年進行兩次集體驅蟲,其中秋、冬季服藥尤為重要。
怎樣能知道孩子腸內有蛔蟲?
許多家長,特別重視孩子麵部上的蟲斑(單純糠疹)、眼睛上的鞏膜藍斑、手指甲上的白斑,和嘴唇內側面的粟粒點,其實這些局部改變與腸蛔蟲病的關係不大,不能僅憑這些改變就認定孩子腸內有蛔蟲。最可靠的證據,是孩子近期排過蛔蟲或吐過蛔蟲。如果沒有排出蛔蟲或吐蛔的病史,那就得做糞便顯微鏡的檢查,如果發現有蛔蟲卵,即使只有一個,也應該定為孩子腸內有蛔蟲。但一二次檢不到蛔蟲卵,也不能否定腸蛔蟲症的存在。
怎樣防治蛔蟲病?
蛔蟲症好治不好防。好治是說優質的驅蟲藥療效好,副作用少。不好防是說蛔蟲卵經過許多途徑都能進入人的腸道,例如經過污染的食物、污染的雙手、污染的水源,都能造成感染。所以預防初次感染、重複感染都很重要。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絕蛔蟲病,如消滅蒼蠅、蟑螂,做好糞便的管理、水源管理和食物管理,教育孩子不要隨地大小便,飯前便後堅持洗手,常剪指甲,不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或用消毒液浸泡。如能認真做到這些,就不會再感染蛔蟲卵。
驅蛔藥物選用:①丙硫咪唑(史克腸蟲清),每片200毫克,每次吃2片(嬰兒驅蛔蟲,不能吃這種藥)。治愈率96%,蟲卵轉陰率100%。②甲苯咪唑(安樂士)有兩種劑型:片劑,每片100毫克;安樂士口服混懸液,每瓶30毫升,每毫升含藥20毫克。服法是每日200毫克,1次頓服,或每次服100毫克,每天2次,連續服3天。治愈率87%~100%,蟲卵轉陰率90%~100%。
資料來源:育寶網
全國年度最具指標婦幼展 各大知名品牌旗艦登場
2013 台北兒童博覽會暨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 世貿三館
點我預約索票--> http://bit.ly/17uGgZv
預約孕媽咪好康福袋點我--> http://bit.ly/1b7IPUC
預約寶貝抽玩具 點我--> http://bit.ly/1aDKAcX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