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企業挺選手 韓國能 台灣不能?」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參加東京奧運比賽的中華隊國手們,截至8月1日為止,已經取得2金4銀4銅,創下中華民國參加國際奧運比賽最佳成績。在台灣正遭受新冠疫情襲擊,全民在2、3級疫情警戒,經濟動能減緩停滯,日常生活侷限困頓下,國人因中華隊在運動場上傑出表現,國旗歌聲在奧運場放送,當下令國人熱淚盈眶,暫時忘記疫情衝擊所帶來的影響。但在全民感動、振奮之餘,國民黨團今(2)上午召開記者會,檢視政府對於運動員、教練等相關人員的培訓計畫、預算經費的編列,應該更精進,和企業資源接軌,共同創造更好的運動環境,發覺、培育更多優秀體育人才。因此,國民黨團提出三大主張:一、稅務政策減免吸引企業投入。二、企業長期贊助培育優秀選手。三、成立職業聯賽擴大選手來源。同時,國民黨團認為《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相關修法有其急迫性,將會列入下個會期優先法案。如此一來將更能激勵選手表現,在運動場上能有更傑出的表現,拿出更好的成績為國爭光。
總召費鴻泰表示,中華隊參加今年東奧比賽的選手有68位,但實際列入教育部體育署「黃金計畫」只有38位,換言之,有30位參賽選手不在計畫之中。審視「黃金計畫」預算,3年只有12億元,相當於1年僅投入4億元,顯然這對培訓年輕選手來說,在兼顧訓練、學業和生活所需要的費用根本不夠,規模太低。費鴻泰舉例,如這次拿到女子拳擊銅牌的黃筱雯,原來根本不在體育署的「黃金計畫」中,後來在拳擊協會理事長李武男極力向教育部爭取,才列入「黃金計畫」;顯然政府對於運動員的培訓、投資,仍留在「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思維中。為了避免在對體育選手培訓上受限於經費預算的不足而有所「遺珠」,國民黨團將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案,將列入亞運、奧運培訓選手全部納入「黃金計畫」中,預算從3年12億元提高到3年30億元的方向推動。
費鴻泰指出,除了政府編列預算培訓運動員之外,可參考鄰近韓國企業大力投入包括棒球、足球、排球、籃球4項職業運動贊助,對於單項運動如田徑、羽球、馬術、網球、桌球也提供大量資金挹注,讓優秀的運動員可以無後顧之憂在運動場上,發揮更好的成績。相對地,韓國政府為了鼓勵企業贊助體育,也提供相當優渥的稅賦減免回饋,國民黨團會在下個會期的教育文化委員會,邀集教育部、財政部和體育署共同商討如何讓企業在贊助運動員的同時,可提高免稅額,鼓勵企業支持選手、支持體育活動,以台灣的經濟實力,相信韓國能,台灣也能。費鴻泰提到,激勵運動員奪得國際賽事前3名的「國光獎金」:金牌2000萬元、銀牌700萬元、銅牌500萬元,國民黨團建議金牌提高到3000萬元、銀牌1500萬元、銅牌800萬元,以激勵運動員的潛力和表現。
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在每位參加奧運的運動員背後,是教練、家人義無反顧的支持才能夠有機會登上奧運殿堂,和來自世界各國好手同台較勁,無論最後奪牌與否,都代表了長年累月的付出,汗與血交織下,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成績晉級。因此,國民黨團曾提出對運動員的預算要提高,體育教練未來出路要保障的方向;國民黨團更進一步主張:一、稅務政策減免吸引企業投入。二、企業長期贊助培育優秀選手。三、成立職業聯賽擴大選手來源。如此一來將更能激勵選手表現,在運動場上能有更傑出的表現,拿出更好的成績為國爭光。
首席副書記長萬美玲表示,在奧運選手奪牌之後,我們沈思如何能更精進創造更好的運動環境、給予運動選手更好的資源,除了在獎金、預算提供之外,可參考歐美國家和鄰近的韓國,鼓勵企業贊助運動產業,給予更好的稅賦減免措施,因此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體育署法案審查當中,國民黨立委包括林奕華、蔣萬安在內,針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正都提出相關配套措施。萬美玲進一步表示,她針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提出修正案,「政府應設置企業捐贈運動產業專戶」,以專戶讓企業挹注體育產業發展,無論是職業或業餘運動項目,均能扣抵相關稅額。萬美玲指出,在她的提案中,企業捐贈運動產業額度在2,000萬元以內額度,都能夠獲得250%免稅額度;其中也列出但書,在企業捐贈的專戶中,捐贈金額的20%必須作為運動員培育。
萬美玲指出,《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修正案仍須經過朝野協商,她呼籲朝野儘快召開協商,在下個會期內儘速完成三讀,如此才能真正發展運動產業、培育優秀運動人才,「企業挺運動,運動支持產業」兩者相輔相成。萬美玲也指出,體育署對於修正案內容有所疑慮,免稅額提高到250%,會有稅損問題;會有磁吸效應,造成企業一窩蜂贊助體育,忽略其他弱勢、公益團體;會發生援引比照問題。但萬美玲認為,實際上稅損不過是2.26億元,遠低於投入體育產業發展的金額。此外,企業捐贈不同產業、公益團體都有其固定性,不會因為免稅額的不同而改變贊助。最後,萬美玲認為,體育署應該想盡辦法吸引更多的資源來挹注體育產業,而不是想出一大堆理由,阻擋企業捐贈體育的大門,《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修正案通過的有其急迫性,國民黨團將會列入下個會期優先法案。
「韓國女子籃球聯賽」的推薦目錄:
韓國女子籃球聯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今天(7/26)奧運女籃小組賽,韓國對上西班牙,將出現史上第一位台灣出身登上奧運殿堂的女籃球員──秦安,早上9點愛爾達奧運2台會帶來直播。
.
秦安aka許筱彤,血統上是百分百的台灣人,高一時打HBL滬江女籃但逐漸陷入低潮,暑假決定轉換環境,到普門練習,當時普門教練是來自韓國的「歐妮」李亨淑,固定會跟韓國高中球隊打友誼賽,筱彤在友誼賽的表現被韓國球隊注意到,考量到在台灣轉隊要坐兩年球監,想再打HBL必須留級到高四,歐妮鼓勵她不如去韓國讀書打球,於是就在一兩個月內,人生突然大轉彎,完全不會韓文的情況下就這麼過去了。
.
那是2012年夏天發生的事,接下來就是面臨一連串的適應和考驗,籃球的、語言的、生活的,16歲的高中生,獨自在語言不通的異地,想辦法撐下來,就算家裡一度發生一些事也無法回家,過程的辛苦盡在不言中。幸好學校和球隊對她很積極,接下來還安排她申請韓國籍,趕著惡補韓文,還要考唱韓國國歌,以及國民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等等,終究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以新名字「秦安」獲得韓國籍身分。
.
韓國籍身分最初的想法是為了將來能打WKBL職業聯賽,不過在那之前,她走上一條更意想不到的路:成為韓國國手。根據FIBA規定,17歲之前取得該國護照,就能以本土選手之姿打國際賽,不佔歸化名額。2015年,秦安入選U19世青韓國代表隊,首度成為國手出國比賽,而彷彿命運的捉弄,世青最後一場排名賽就是對決中華隊。
.
其實她升高一那年曾經入選U16亞青女籃中華培訓隊,曾經非常渴望穿上國家隊戰袍但未能如願,隨後那年的HBL也不順遂,讓她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是因為在台灣無法發展才旅外,沒想到如今竟然要交手過去在台灣國內的競爭對手。一方面想向他們證明自己,但又怕打不好被認證果然是在台灣混不下去才出國,複雜糾結的心情和壓力,讓她緊張到想吐、想哭,甚至跟教練說不想先發上場。
.
幸好在隊友和教練鼓勵下,她還是勇敢踏上戰場。賽前播放韓國國歌她唱,中華民國國旗歌她也跟著唱。而面對最害怕的對手,秦安幾乎打滿40分鐘,最終繳出15分9籃板,幫助韓國78-67擊敗中華隊。哨聲響起的那刻,許筱彤激動落淚,3年來在異地打拚的痛苦與挫折終於開花結果,她不但向韓國人,更向台灣人證明了自己的成長。
.
同年她從高中畢業,投入WKBL選秀,並且比原先預期的還早被唱名,在特地飛到韓國的媽媽見證下,穿上KDB生命銀行球衣,成為選秀榜眼。2019年,她首度選上韓國成人國家隊,出戰亞洲盃,再度對上台灣。多年過去,她也長大了,曾經擔心別人看好戲、也擔心被反韓人士出言攻擊,不過這些都已隨著時間逐漸流逝,秦安已經能坦然向所有人面對自己的身分。
.
2021,旅韓即將邁入第10年,秦安遞補入選奧運代表隊,這是她生涯的第一次,也是史上台灣出身的女籃球員的第一次,而值得玩味的是,有別於多數寫下史上第一次的人,大多是承載大眾期待風光出國追夢的球星,她的發展反而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比賽前一天,她也透過 Double Pump 女子籃球誌 ,拍影片跟台灣觀眾打招呼,「雖然不是以台灣隊的身分來比賽,但還是會帶著台灣人該有的奮戰精神,珍惜在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很賣力的去跑每一步、搶每一個籃板、守好每一球。」
.
我跟筱彤就是在她剛去韓國不久的時候認識,當時因為一場誤會不打不相識,感受到她的天真直率,有點幼稚的同時,也很堅強不服輸。當然歲月確實使她變得更成熟穩重,但淘選後還留下的這些特質,多半也就這樣陪伴著她走著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道路,一路走到這裡吧!
.
最後,非常感謝我們愛爾達扛壩子、製作人比爾大大,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敲碗說想看韓國女籃的比賽,沒想到願望真的實現了!而且還是小組賽第一場,格外有意義,希望筱彤的家人和朋友,能一起見證歷史。不管有沒有上場,不管最後成績如何,都要好好享受這個屬於你的舞台。
愛爾達體育家族 7/26 09:00 韓國vs.西班牙 @奧運2台
圖片來源: FIBA
韓國女子籃球聯賽 在 緒語の雜食性影劇觀後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寫的超棒!
多點鼓勵少點責罵,每個運動員都是不容易的,能夠代表國家出賽更是難能可貴。
(這篇推薦的電影都非常優質,有空的話可以找來看,絕對會被其中的劇情感動泛淚。)
|成為國家代表隊出國比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文長)
剛好最近世大運喚起大家對各種運動賽事的關注,以及版主看排球賽看得異常熱血,久久無法自拔而回頭重看《排球少年》,就想來談談這件事,
要成為國家代表隊的一員,背負起國家的名字,出國參加比賽,是一件很容易作到的事情嗎?
歐美運動方面涉獵較少所以這裡不多提,就以日本「排球」項目來說好了!對日本高中生而言,每年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賽事「全日本バレーボール高等学校選手権大会」,全日本排球高等學校選手權大會,也就是所謂的「春高」,(原名為「日本春季高中排球聯賽」,本來一直都是在春天舉辦,但因為日本的三月份是畢業和入學考的日子,為了讓三年級的球員有時間準備升學考試,在2011年將賽程改至每年的一月份)
而春高是從日本47都道府県中,選出男女各52隊代表隊,再到東京進行比賽;要成為縣代表隊當然就必須在縣內賽中取得第一名,才有資格前往東京,所以是輸一次就回家了!必須要一直贏下去才行,
如果你有看《排球少年》,故事的舞台是在東北的宮城縣,還不算很大的縣,像神奈川和大阪這兩個行政區因為人口較多,就各有兩個名額(有兩支代表隊)(東京則有三支),但其他縣市只有一個名額,通常是十幾間學校在爭奪那僅僅一個位置,春高因此也被喻為「排球界的甲子園」,
當你好不容易代表自己的「縣」來到了東京體育館,其實才只是52隊之一而已,這其中的競爭和淘汰有多麼地激烈,這些十幾歲的高中生所背負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很多人應該最早是在《灌籃高手》看到「全國制霸」這四個字,對於台灣人來說,「全國制霸」的概念好像比較籠統,但在日本國內賽事中能夠奪得第一名優勝達成全國制霸的學校,絕對就是在數十場,甚至到一百場都不誇張的正面激戰中脫穎而出,絕對是強中之強,大家真的要去思考一下這個「比例」;
這次世大運來台參賽的日本男子排球代表隊中,有兩位早稻田大學排球隊的球員,分別是背號4號擔任MB的福山汰一(就是翔陽和月島打的位置),和背號9號舉球員山口頌平;
福山汰一的出身校就是2011年春高的準優勝(亞軍)熊本鎮西高校,而山口頌平是2012年春高的優勝長崎大村工業高校!(而且山口頌平也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打排球,根本影山!)也就是說,光是這兩個球員,就經歷過上述那種超級艱難的賽事洗禮,還拿到第一和第二的位置,被球探攬入大學,繼續打排球,以後應該也能成為國家代表隊的一員,這樣,還能不強嗎,
另外,韓國人口有五千萬人,有十六個行政區(道、廣域市、特別市、特別自治道、特別自治市),要成為韓國代表隊的關卡自然也是不少;看回來台灣,這就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的人口是兩千三百萬人,換言之,在自己國內能夠面對強手的機會,就比別人少了一大半,
想一想台灣有幾間高中和大學擁有專業專精的排球校隊?
在日本,「校隊」的概念其實就是「社團」活動,但日本學校社團有顧問老師,也可以花錢聘請正式教練,一般來說每個運動社團都有分配到活動場域,比較不會發生搶地盤或是沒地方練習的狀況,整體制度相當完善,
但是台灣國高中的社團比較不講究,甚至許多私立學校會把社團課「借去」考試或拿來自習,就是課表上雖然有寫「社團活動」但通常不會真的作社團活動的那種,
於是這種價值觀上的不同,就體現出一種影響深遠的差異,也就是對台灣人而言,「運動」(賽事)這回事並不是那樣「沁入」、深入我們的生活,嚴格來說,在台灣除了棒球和籃球以外,其他項目似乎都不算一種很主流的文化,(就像台灣十年前就已經發展電競,但至今仍是一種「次文化」)
而日本從十幾歲中學時期(或更早小學就有),就讓青少年習慣社團活動,不管是非運動還是運動社團,都是在培養團隊生活,責任感,以及更重要的「得失」價值觀,運動即生活中不可排除的一部分(更不用說日本有多少以「體育項目」為主題的動畫漫畫戲劇電影小說了~);之前看日本綜藝節目外景到關西訪問路人,每個人都能夠相當有自信地說出自己喜歡、支持的職棒球隊(大多數是阪神),而且一聽到宿敵「巨人隊」就會和對方爭論起來的程度,非常有趣,但如果在台灣作同樣的街訪,是不是有可能會得到「我沒有在看棒球。」這樣的答案;甚至早期,還有不少長輩抱持著一種「書讀不好才會去打球…」的觀念,告誡學生們好好唸書,不要把精力放在這種「沒有出頭」的事物上,(也難怪反年改團體到現在都還不覺得在開幕式鬧一鬧「有怎樣」,因為對某些階層來說,運動員根本不重要)
我們真的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運動並不是那樣沁入我們的生活,至少沒有日本、韓國那樣受到重視;所以,我們看待體育賽事的心態,真的還有很多很多必須要調適的空間;
老實說,大部分的人們,對於運動員的雕琢、養成,以及如何努力沒有興趣,也不給予關注,卻用僅僅一場比賽的表現和數字,就去評斷他/她所有的價值,我認為這是非常詭異的。
包括,對「勝負」的消化也是,過去常聽到長輩歌頌紅葉少棒傳奇,對於外國小孩輸到痛哭彷彿是一件令人「發笑」的事情,但是,「輸了比賽而哭」哪有什麼?當人很「不甘心」,本來就會哭呀,「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否變成華人文化中無形加諸在這些運動員身上的枷鎖,讓他們不敢哭,害怕輸,造就了一群「不能接受輸」的觀眾,
可是難道輸給外國選手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嗎?
這就要回到第一句話,
成為國家代表隊出國比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
我們如果體會了成為國家代表隊的一員是一件多麼艱苦的事情,那自然可以理解,人家之所以可以來到這裡,肯定是非常非常努力,而且可能比臺灣人要多上好幾倍的努力才能站上其他國家的場地,他們當然要很「強」!
所以輸了這些強隊是很「可恥」的嗎?
輸了就不強嗎?
只因為輸了,你就不再支持台灣隊了嗎?
請務必思考「機率」的事情,不要忘記當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別人也是在練習,只是我們「沒有去看」而已;當一些不太冷靜又不負責任的情緒性評論充斥,版主始終認為台灣運動員所必須面對的「人生選項」與環境之苛刻,絕對是金牌無誤,因為他們的「對手」不只是來自其他國家的運動員,還有莫名其妙的什麼協會委員會,而觀眾的奚落,也都是在澆熄人們對體育的付出與熱情;
所以,無論如何請支持他們,尤其是尚在成長中的青年代表隊,需要的是「守護」,而不是數落,不要動不動就把恥字拿出來貼在別人身上,因為運動競技,從來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附圖是《排球少年》第一季完結篇,他們在高校預賽上輸給了青葉城西高校,但烏養教練和武田老師沒有任何苛責或斥訓,只是帶著球隊去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要他們:
「吃多一點,變得更強吧!」
然後默默地看著他們邊哭邊吃,我覺得這樣的大人,是很帥氣的。
(這段超催淚,不管看幾次都爆哭)
═══════════════
畢竟是評論的專頁,還是要推薦一些作品(這是太郎個人的list,就像網球王子這種我自己看爽但不會推薦想瞭解體育精神或網球愛好者來看🤣):
▧動漫▧
哨聲響起(足球,心中第一名)、排球少年(排球)、鑽石王牌(棒球)、飆速宅男(自行車)、灌籃高手(籃球)、冰上的YURI(花式滑冰)、棒球大聯盟(棒球)、第一神拳(拳擊)、光速蒙面俠(美式足球)、稻中桌球社(欸?!)、史上最強弟子兼一(算格鬥吧)、皆中(射箭)…
▧日劇▧
菜鳥總動員(棒球,經典必推)、女排No.1(女子排球)、飆風引擎(賽車)、即使弱小也能獲勝(棒球)、冰上悍將(冰上曲棍球)、體操男孩(體操)、零秒出手(籃球)、 H2好逑雙物語 (棒球)、水球不良少年(水球)、舉重妖精金福株(韓劇、舉重+游泳)…
▧電影▧
翻滾吧男孩(體操,記錄片)Kano(棒球)、攻其不備(美式足球)、洛基(拳擊)、火戰車(跑步)、希望不滅(美式足球)、飛躍奇蹟(滑雪)、我的鋼鐵老爸(馬拉松)、魅力四射(啦啦隊)、女生向前翻(體操)、足球尤物(足球)、我愛貝克漢(足球)、網住愛情(網球)、決戰終點線(賽車)、魔球(棒球、球隊營運)、奔騰年代(賽馬)、水男孩(水上芭蕾)、人妖打排球(排球)、鐵男躲避球(躲避球)、飆速青春(女子滑輪)、鐵男總動員(美式足球)、巨乳排球(排球)…
▧綜藝節目▧
無限挑戰:連橇特輯、F1賽車特輯、國標舞特輯、職業摔角特輯、賽艇特輯
韓國女子籃球聯賽 在 韓國女子籃球比分 - 運彩ptt世足2022 的推薦與評價
2019世界盃排球賽-北青:國安若要觸底反彈將帥需“想到一塊去”-神機妙算539官網。即時熱搜[紅天機,世新大學],虛擬投注時間 明晚,國安將在中超聯賽第8輪比賽中對陣重慶。《 ... ... <看更多>
韓國女子籃球聯賽 在 超級女子籃球聯賽WSBL - Community 的推薦與評價
超級女子籃球聯賽WSBL. 2529 likes. 這是非籃協官方的庶民籃球迷架設的facebook: 我們喜愛籃球,希望過去被忽視的「超級女子籃球聯賽WSBL」,更加有聲有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