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四点日记 0805】
➊. #丁丁不下台
今年国庆日,我们应该还是会看到 #丁丁以首相身份,发表国庆演说....
自认掌握多数国会议员支持,#首相慕尤丁,昨天带领另外9个内阁重臣,像10兄弟一样,开一场重要直播。他说,要他辞职的课题不存在,#他不会请辞下台!
不过,他提到,在来临9月召开的国会下议院,将提呈一项对他的 #信任动议,以通过法律和宪法的方式,鉴定他身为首相的合法性;这项建议,国家元首也御准了。
丁丁也确保,所有抗疫政策照跑,疫苗接种计划也不会中断。
我是乐见9月有一次正面的交锋,来个记名投票,看看到底谁有numbers。但,#政治一个晚上都太长,何况是一个月。一个月,有政府机器在手的丁丁,显然是占优势的,更何况总检察长亲国盟,有官司的人,包括Ahmad Zahid,都要小心。
政治人物继续权斗,
小老百姓只能苦笑。
▪️▪️▪️▪️▪️▪️▪️▪️▪️▪️▪️▪️
➋. #WatchOut姐被举报
🇨🇳 奥运银牌得主 #陈清晨,被 🇰🇷 韩国告了。
7月27日,东京奥运会羽球小组赛,中国女双组合陈清晨/贾一凡,对阵韩国选手 金昭映/孔熙容。
在比赛中,两国选手多次在得分时高喊,而中国选手陈清晨,则从第一局到比赛结束,反复被听到喊出“#卧槽” 等“粗口”。
比赛过后,陈清晨解释,那只是对自己赢球气势上的鼓励,也有说是因为韩国也喊的很大声,以此表示抗议。还有人说,CAO =Champion At Olympic,当然是硬拗。
但,对垒日本的女双半决赛,对面的组合是温文尔雅,笑容满面的日本组合。但陈清晨还是从头到尾“卧槽”到结束。
我儿子也在看这场球,他问:「#为何这个人打球那么吵?」
韩国羽毛球协会,认为陈清晨的行为 #过于无礼,因此决定正式抗议。
奥运没有对比赛中的语言礼仪进行任何规定。不过,#世界羽联 则对运动员行为准则,作出规定,禁止运动员「用清晰且洪亮到让裁判或观众听到的声音,使用在任何语言中被普遍知道,且理解的词语进行亵渎或表现不雅」。
她真的很吵,我一个神灯级的朋友,支持谁谁倒的那种,绝对一辈子跟随Watch Out姐.....一个朋友也说,如果她是Watch Out姐的妈妈,绝对跳出来给他两把,#要他闭嘴,因为此女子显得没家教。
其实不是所有中国网友都是偏激的,像是也有人留言:「说脏话不应该找借口,其实很简单的道歉就可以」。但,她会道歉吗?
我写完这段,估计我又要被贴上 #辱华 标签了。也不差这次了,来吧,小粉红们....
▪️▪️▪️▪️▪️▪️▪️▪️▪️▪️▪️▪️
➌.#全部创新高的一天
我国昨天新增19,819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创下自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新高纪录。死亡病例也创下新高,#257人 死于这个病毒,累计死亡病例9855宗。 ICU和需要呼吸器的患者人数,也全都创下新高纪录。
连续三天的确诊率,也居高不下
2/8 : 105,785 人筛检 (14.90%)
3/8 : 144,857 人筛检 (11.81%)
4/8 : 156,483 人筛检 (12.67%)
政府有做任何回应吗?#NONE!没有!
如果他们知道大事不妙,就应该加速让全民筛检,而不只是停留在10到15万,也应该加速打疫苗的速度。
再这样下去,马来西亚人迟早真的会全民感染,而不是全民免疫。而且,你我都不知道,逝去的257人,会不会是你我身边的人。
▪️▪️▪️▪️▪️▪️▪️▪️▪️▪️▪️▪️
➍. #咏春猪脚醋
早安你好,今天会更好,我是小马。来跟我打声招呼吧~
收到了 #巴生咏春肉骨茶 的来信,要求帮忙介绍这款 #即食包猪脚醋。
猪脚醋每份达到800g,一套两份:一份椰糖版和一份酸辣版,直接帮你解决两餐的主菜! 椰糖版的香醇浓郁,适合一家大小;酸辣版就看你敢不敢挑战味蕾的极限了!
上Shopee购买咏春猪脚醋,两包或以上免邮费。
https://shopee.com.my/product/331667656/4594972796
--
商业合作可以Email到twokstudio2021@gmail.com
▫▫▫▫▫▫
#看完记得帮我LIKE和SHARE #感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韓國歐巴 Korean Broth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這次我們要學習主格助詞이/가跟은/는的區別。이/가跟은/는都可以用作主格助詞。但是這兩種助詞的語氣不一樣。我先幫大家學習區別이/가跟은/는的規則,然後幫大家學習用이/가跟은/는各自試用的特別情況吧。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1個!】 談話的時候,一個話題第一次出現的話,用’이/가’...
韩语发音规则 在 寰雨膠事錄 國際新聞 Gaus.ee 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抱怨,怎么全世界都是中国的敌人啊?中国为什么这么孤立呢?那些人认为,在新疆、西藏、香港问题上,世界大多在指责我们。而且围绕南海冲突、中印冲突,国际舆论也大都在帮着对方说话,中国前所未有地孤独。
老胡要说,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觉。这两三年中国外交的最大变化是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这带动了少数几个美国最铁杆盟友对华态度的变化,它们主要是五眼联盟国家。另外中印边境纠纷激化导致了印度对华态度转为强硬。除此之外,中国的外交格局没有其他重要异动,“中国孤立”说根本站不住脚。
另外请注意,中日关系得到了缓和,中国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关系也在加强,中非关系,中国与亚洲、拉美很多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中朝关系得到重大改善,更不要说中俄关系一直在高水平上不断巩固。
美国对华实施全政府打压,美国高层官员的反华言论令人目不暇接,不断在西方舆论场泛滥,加上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舆论的附和,很大程度上共同影响了西方舆论场对华态度的面貌。那些舆论同时偏袒印度,在南海问题和其他涉华问题上对华不友好,增加了一些人对“满世界都是敌对中国声音”的印象。
然而仔细看,那些反华声音的源头就那么多,加上西方原有对华偏见声音,显得十分热闹,但那些声音实为这个世界的“少数声音”,根本不是国际社会共同态度的反映。中国社会如果连这么点分辨力都没有,被美国带头制造的这些声音迷惑了,并因此而沮丧,那么我们真的就不配做一个大国,我们就应该与印度互换一个发展的位置,在贫穷中作为美国的一个地缘政治棋子被华盛顿利用并“保护”。
中国并不孤立的证据可谓俯拾皆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和今年分别就新疆问题和香港问题举行投票,结果支持反华提案的都是那二十几个西方国家,而力挺中国的则分别是37国和57国。这两次投票很说明问题:支持中国的友好国家不仅数量多,而且总人口也更多,真正占了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只是因为它们的话语权没有发达国家大,在舆论场上的声音弱,才让一些人产生了反华声音充斥整个世界的错觉。
中国的确与有的周边国家有领土纠纷,这是亚洲国家古老、边界线因处于荒芜地区而没有在历史上更早清晰划分而导致的。中国已经通过谈判与大多数邻国划定了陆地边界,包括同越南。但是我们仍与印度、南海周边国家以及日本有陆地或海上领土纠纷。但是看看日本和印度的情况,日本与中韩俄三个海上邻国都有领土纠纷,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等有陆地边界纠纷。在中日印三国中,中国是通过谈判与邻国成功划定边界最多的国家。
中国舆论上的困境主要来自中美关系的恶化,但是大家说,美国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停止发展,变成一个对华盛顿俯首帖耳的依附型国家,经济规模永远不得超过它,高科技上永无自主开发能力,军费也不得上涨,核武库在现有的小规模基础上进一步缩小,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摆脱华盛顿的战略打压。但这些条件我们能接受吗?我们是要美国对中国的一个“好态度”,还是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如果中国下决心捍卫自己继续发展壮大的权利,那么我们就该意志更加坚强些,面对美国和五眼联盟的攻击更有定力、更加豁达些。美国和五眼联盟不代表世界,甚至西方也不代表世界,华盛顿带着一拨走卒竖起大喇叭的喊叫不能把中国怎么样。我们热爱和平,真心与各国友好相处,在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争取通过和平手段,通过加强沟通与协商来化解与一些国家的分歧。一时化解不了,我们就带着问题往前走。我们坦坦荡荡,无需看各方脸色,患得患失。
@胡锡进 微博截图
@胡锡进 微博截图
来源:@胡锡进
韩语发音规则 在 In Design DI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转载 很值得看!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特别推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位家长说: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听到这篇演讲!
01 别让孩子跑错方向。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很多人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
“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
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02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
前几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
学者杨佩昌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
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
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
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 时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倪明江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太空人”。
他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似乎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二是思维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照着做而不习惯问为什么这样做;习惯有人指导他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很好的条件下去做而不习惯创造条件去做。
浙大城市学院甚至尝试用中学模式和军事化教育方式来管理新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在高中时代好比身上绑了10根绳子,不能一到了大学,就把这10根绳子一下全放了,这会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我们要尝试一根一根放。”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03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
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 · 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第三位是韩寒。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 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
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
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
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
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韩语发音规则 在 韓國歐巴 Korean Brother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這次我們要學習主格助詞이/가跟은/는的區別。이/가跟은/는都可以用作主格助詞。但是這兩種助詞的語氣不一樣。我先幫大家學習區別이/가跟은/는的規則,然後幫大家學習用이/가跟은/는各自試用的特別情況吧。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1個!】
談話的時候,一個話題第一次出現的話,用’이/가’。從第二次,用’은/는’
[有一個男生。他是學生。他今年三十歲]
這裏的話題是‘男生’。所以男生第一次出現的時候用’이/가’,從第二次 用’은/는’。
[한 남자‘가’ 있다. 그‘는’ 학생이다. 그’는’ 올해 서른 살이다.]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2個!】
沒有特別的語氣的話用이/가,有比較,對照的語氣的話用‘은/는’
[他是學生]
這個句子韓語怎麽說呢?就是[그가 학생이다]
那麽
[他是學生,我是老師]
這個句子呢?
這個句子就是比較他跟我的。所以應該用은/는
[그는 학생이고, 나는 선생님이다]
還有一個,雖然沒有後面的句子,但是,如果有比較、對照的語氣的話,也要用은/는。
所以有時候只說[他是學生],但是翻譯的話,可以說[그는 학생이다]
老師,如果後面沒有比較、對照的句子的話,怎麽可以知道那個句子有比較、對照的語氣呢?
所以我告訴你們應該看上下文。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3個!】
誰/什麽時候/哪兒/哪個 這些單詞在問句裏面成爲主語的話,用이/가。這樣的話, 回答的時候也用이/가。
[누구가(누가) 김팡동이야?] [내가 김현동이야]
[언제가 제일 좋을까?] [내일이 제일 좋아]
[어디가 제일 좋을까?] [집이 제일 좋아]
[뭐가 제일 좋을까?] [이게(이것이) 제일 좋아]
那那些單詞不是主語的話,或者在陳述句裏面有那些單詞的話 用什麽助詞呢?이/가跟은/는都可以用。但是要結合上下文。。。
怎麽樣?這樣看規則的話其實沒有很難吧。可是爲什麽有很多人都會分不清이/가和은/는呢,爲什麽呢,因爲在中文裏相同的句子放在韓語中的話,韓語會根據不同的上下文語氣,會決定是用 이/가還是 은/는。那麽在什麽情況下用이/가什麽情況下用은/는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이/가和은/는的幾種使用情況吧。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4個!】
介紹什麽的時候,用은/는.
[我是學生] [나는 학생이다]
[明天是弟弟的生日] [내일은 동생의 생일이다.]
[這個是手機] [이것은 핸드폰이다]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5個!】
在幾個當中選一個的話用이/가
看看這個照片吧
誰是胖東? 누가 팡동이야? 最左邊的人是胖東 제일 왼쪽 사람이 팡동이야
【’이/가’跟’은/는’的區別第6個!】
在句子裏面,強調主語的話用’이/가’ 強調別的部分的話,用’은/는’。
[그가 여행을 좋아한다] [그는 여행을 좋아한다] 這兩個都是【他喜歡旅遊】的意思。想強調主語‘他’的話,用’이/가’。想強調別的部分,強調喜歡,強調旅遊的話,用’은/는’。
比如說, ‘誰喜歡旅遊’這樣問的話,回答的時候強調他。所以怎麽回答呢?[그가 여행을 좋아한다]。那麽‘他喜歡什麽’或者‘他喜歡旅遊嗎’這樣問的話,回答的時候強調旅遊或者喜歡。所以呢 [그는 여행을 좋아한다] 這樣回答就好了。
怎麽樣?現在大家明白了嗎?還是很難吧。。。因爲說話的情況有很多,所以實際上, 大家經常不知道什麽時候要用이/가什麽時候要用은/는。 而且,前面教的規則也會有矛盾。比如說,
[나는 학생이고, 그는 선생님이다]
這個句子有比較/對照的語氣。所以應該用은/는。但是,想強調’他’的話,怎麽辦?真麽說呢?那樣的話應該這樣說
[나는 학생이고, 그가 선생님이다.]
看看!兩個規則有矛盾
這裏有比較對照的語氣,但是還要強調‘他’,所以都用이/가和은/는。
所以我告訴你們,最重要的是上下文。請大家先背[bèi]好前面的六個規則,然後說話的時候看看上下文
以後會拍攝另一個視頻教大家不同的狀況,環境下怎麽使用이/가和은/는
下次我們要學習名詞句子的詞尾。學好名詞句子的詞尾以後,大家可以自己做很多名詞句子!!!!
----------------------------------------------------------------------------简体----------------------------------------------------------------
大家好!这次我们要学习主格助词이/가跟은/는的区别。이/가跟은/는都可以用作主格助词。但是这两种助词的语气不一样。我先帮大家学习区别이/가跟은/는的规则,然后帮大家学习用이/가跟은/는各自试用的特别情况吧。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1个!】
谈话的时候,一个话题第一次出现的话,用’이/가’。从第二次,用’은/는’
[有一个男生。他是学生。他今年三十岁]
这里的话题是‘男生’。所以男生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用’이/가’,从第二次 用’은/는’。
[한 남자‘가’ 있다. 그‘는’ 학생이다. 그’는’ 올해 서른 살이다.]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2个!】
没有特别的语气的话用이/가,有比较,对照的语气的话用‘은/는’
[他是学生]
这个句子韩语怎么说呢?就是[그가 학생이다]
那么
[他是学生,我是老师]
这个句子呢?
这个句子就是比较他跟我的。所以应该用은/는
[그는 학생이고, 나는 선생님이다]
还有一个,虽然没有后面的句子,但是,如果有比较、对照的语气的话,也要用은/는。
所以有时候只说[他是学生],但是翻译的话,可以说[그는 학생이다]
老师,如果后面没有比较、对照的句子的话,怎么可以知道那个句子有比较、对照的语气呢?
所以我告诉你们应该看上下文。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3个!】
谁/什么时候/哪儿/哪个 这些单词在问句里面成为主语的话,用이/가。这样的话, 回答的时候也用이/가。
[누구가(누가) 김팡동이야?] [내가 김현동이야]
[언제가 제일 좋을까?] [내일이 제일 좋아]
[어디가 제일 좋을까?] [집이 제일 좋아]
[뭐가 제일 좋을까?] [이게(이것이) 제일 좋아]
那那些单词不是主语的话,或者在陈述句里面有那些单词的话 用什么助词呢?이/가跟은/는都可以用。但是要结合上下文。。。
怎么样?这样看规则的话其实没有很难吧。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都会分不清이/가和은/는呢,为什么呢,因为在中文里相同的句子放在韩语中的话,韩语会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语气,会决定是用 이/가还是 은/는。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이/가什么情况下用은/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이/가和은/는的几种使用情况吧。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4个!】
介绍什么的时候,用은/는.
[我是学生] [나는 학생이다]
[明天是弟弟的生日] [내일은 동생의 생일이다.]
[这个是手机] [이것은 핸드폰이다]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5个!】
在几个当中选一个的话用이/가
看看这个照片吧
谁是胖东? 누가 팡동이야? 最左边的人是胖东 제일 왼쪽 사람이 팡동이야
【’이/가’跟’은/는’的区别第6个!】
在句子里面,强调主语的话用’이/가’ 强调别的部分的话,用’은/는’。
[그가 여행을 좋아한다] [그는 여행을 좋아한다] 这两个都是【他喜欢旅游】的意思。想强调主语‘他’的话,用’이/가’。想强调别的部分,强调喜欢,强调旅游的话,用’은/는’。
比如说, ‘谁喜欢旅游’这样问的话,回答的时候强调他。所以怎么回答呢?[그가 여행을 좋아한다]。那么‘他喜欢什么’或者‘他喜欢旅游吗’这样问的话,回答的时候强调旅游或者喜欢。所以呢 [그는 여행을 좋아한다] 这样回答就好了。
怎么样?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还是很难吧。。。因为说话的情况有很多,所以实际上, 大家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이/가什么时候要用은/는。 而且,前面教的规则也会有矛盾。比如说,
[나는 학생이고, 그는 선생님이다]
这个句子有比较/对照的语气。所以应该用은/는。但是,想强调’他’的话,怎么办?真么说呢?那样的话应该这样说
[나는 학생이고, 그가 선생님이다.]
看看!两个规则有矛盾
这里有比较对照的语气,但是还要强调‘他’,所以都用이/가和은/는。
所以我告诉你们,最重要的是上下文。请大家先背[bèi]好前面的六个规则,然后说话的时候看看上下文
以后会拍摄另一个视频教大家不同的状况,环境下怎么使用이/가和은/는
下次我们要学习名词句子的词尾。学好名词句子的词尾以后,大家可以自己做很多名词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