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有沒有收看昨天精彩的直播呢?
感謝 @empath1217 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和三位老師一起分享不同類型的捧花呈現,也藉由這個機會有了很棒的交流。
這次我跳脫以往自己創作的捧花形式,為了留下指定禮服手部的蕾絲設計,不想這部分被捧花遮擋,使用日本目前流行的花圈式捧花,讓新娘提著,多了一分可愛隨性的氛圍,使用完還可以掛在牆上一陣子,能夠有機會新嘗試,覺得特別有趣!
坦白說,一開始接收到這個邀請覺得很緊張,畢竟自己在花藝這塊本身就還有很多需要鑽研的,覺得自己沒有太多資格可以分享。
後來主辦之一的桂全老師,和我分享了他們的理念,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讓商業與學術有了不同的交流,更多的是互相了解與尊重,並且帶著一顆最純粹的心玩花!
不拘任何形式,憑著自己的想像去創造,沒有最好與最壞,就是投入花的世界,把自己的風格好好分享出來。
其實我一直認為無論在任何創作上,學術與商業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當中有良好的傳承與延伸,也存在著角度不同的競爭切磋。
從前在就讀傳播科系的時候,就深深感覺到每個人對於主流與非主流的認知差異。
可對我來說,我認為商業與學術都是必要的存在,也在這個社會存在著必要的價值,供人選擇與享受。
好比我現在需要看商業爽片來撫慰心情,那麼商業電影在當下就是我最好的選擇,況且商業就真的庸俗嗎?他可是很直觀地為你帶來娛樂效果。
然而學術就真的是沉悶嗎?
錯了!如今我們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創作,都是從理論而來,有了理論與原則,有了歷史發展我們才能推進至今,成為能夠悠遊自在創作的工作者,要感謝這些演變,我們有跡可循的成就美感,終有一天我們現今所做的努力,也可能會在幾百年後成為另一種流派或風格的歷史。
無論是哪種,對我來說只要是當下讓自己最舒服自在的獲得,那就是最好的選擇。
就像我也會被非主流音樂或電影的寓意感動到,那種感受都是不同風格淬煉出的獨特體驗。
往正面去思考,世間之所以多彩,就是因為人事物的多元形成,我們才有色彩斑斕的世界可以享受呀!
音樂美感原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中最大的孩子即將成年,慢慢面對離家求學與就業等另一階段的人生議題,再看到於他幼年時寫下的生活紀錄,清楚感受到時光推移的軌跡。
日子,有所變,有所不變。
舊文:
常被問到教養方法,其實,跟生活一樣,只有「自然樸實簡單」這個要點。
-穩定但有著彈性空間的作息,不要太常帶著嬰幼兒出門聚會吃飯喝咖啡。
-足夠的戶外活動及肢體運動。
-不參與太多媽媽社團,進行無謂的發文及討論。而是回到自身,好好觀察與思考自家狀況。
-除非孩子主動詢問或表現出強大興趣,不然不在學齡前認字寫字讀經背書或做其他智性訓練。感官發展要放在知識學習前面。
-除了樂高積木之外,玩具以功能簡單的木製或天然材質為主,數量不要太多。
-不買進高科技的聲光輔助學習產品。
-不盲目聽從名人推薦的玩具食品和新奇物件,也不把時間心力放在追團跟團開團上頭,讓家庭跳離被主流價值觀和過度消費行為操縱桎梏的環境。
-念繪本與陪讀很好,但是陪讀時間與書本數量適量即可。無需一本接一本地念到喉嚨冒煙,繪本故事書也不用一套接一套大量地買。不只唸書給孩子聽,爸媽以身作則自己也要看書。身教比培養孩子更重要。
-慎選孩子常聽的音樂。伴奏越簡單越好,要是「真正的樂器」,而不是電腦合成的配樂。
有次無意間看到某幼稚園的帶動唱,放的音樂是騎馬舞、謝金燕的「姐姐」、小蘋果、怪獸舞、PRAP鳳梨歌、911的「送妳99朵玫瑰花」,配上不堪入目毫無美感的奇怪動作。如果孩子的幼稚園做這樣的事,我會禮貌地建議調整,或是換一間。😔
在安雅初進幼稚園時,曾貼過一篇小文:
『安雅的幼稚園家長會通知單上寫著關於教學重點的部分(不多,就只有我下面分享的這幾句):
“觀察大自然的奇妙,體驗大自然素材,依著季節節奏一同準備與分享慶典與節日,還有無論暖晴雨雪各式氣候都出外跑跳!”
太欣賞了!跟我們家的生活理念完全不謀而合!!!!
我最怕看到幼稚園的宣傳強調一堆學習與才藝項目,無為而為的玩玩玩,才是學齡前生活的王道啊!!!』
前天收到一張家長通知,全文翻譯如下:
『在“醫院與藥局“主題之後,我們要開始”生機與生物“的主題。
我們想讓孩子對當季和居住地周遭的區域性食材更有覺察,並引導孩子養成更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方向要點如下:
~水果&蔬菜
~全穀製品
~維他命
~運動
教室裡的”扮家家酒角落“已經改裝成”餐廳裡的有機商店“,也開始朗讀一首『生機Rap』,而孩子們每天帶的便當點心也會用『不批評不下定義』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和討論。
接下來的幾週,我們會和孩子們一起烹調與準備食物,教育重點會定在”營養“這個主題上。
重要的是,我們不去”評論“食材的優劣好壞,而是讓孩子們認識各種不同的食物和材料。
現在又是萬物叢生的時節,我們幼稚園在復活節之後,也會更加生氣勃勃。
四月分即將開始下一個新主題:”種植“
孩子們會用實作方式,學會種植花草,藥草,櫻桃蘿蔔和紅蘿蔔等常見農作物。
他們會學到,如何正確的天然的,在不耗費自然資源的原則下,將花草與農產品從種子培養成作物。
這些園藝工作希望能達到以下的目標:
~體驗與學習大自然事物和養成工作的良好節奏
~學習各式材料,過程,和行動的正確名稱
~學會看園藝種植方面簡單圖像代表的指令與內容
~體會”全面完成工作“的喜悅
~在實作勞動中理解”耐力,秩序,等待,團隊合作”的意義』
這張通知,完全展現了老師與幼稚園的理念,真是深得我心。
還沒上小學的小小孩,就是要這樣玩,這樣體驗團體生活。
沒有什麼華麗媚俗眼花繚亂的商業節日慶祝,和硬是強迫大人小孩『同樂』的活動。(抱歉,我實在無法接受繽紛熱鬧完全失去真意的聖誕晚會和強迫裝扮,匪夷所思,人人一個樣且大量耗費廉價糖果的萬聖節同樂會.....XDDDD)
而是樸實的,用心的,講究的,緩緩帶著孩子體會真實生活。
也沒有讀經寫字學才藝等英才教育,只是畫畫看圖片說故事扮家家酒爬樹玩沙。
我們不需要孩子們在幼稚園學到什麼,因為最好的教育場所是在家裡。
所以幼稚園對我們而言,是一個能讓孩子好好玩耍,與其他大人孩子好好相處的地方。
不會一直被關在室內,有室外與自然空間翻滾跑跳,吹風甚至淋雨。
就算幼稚園無法提供這些硬體資源也無妨,只讓孩子上半天,我們還有一整個下午可以彌補幼稚園做不到的一切。
摘摘野花野草,看鄰居小狗小貓,摸摸看看大自然中的一切,讓瓢蟲在手心上爬,用樹葉逗逗毛毛蟲,將迷路的蚯蚓帶回路旁的土地上,把小雛菊繞在指頭上當戒指,用野花編成花冠,拿樹枝當劍與做弓箭,用石頭堆成寶塔,把蒲公英毛球吹散隨風飄揚。
有時什麼都不做,看看樹葉,曬曬太陽,吹吹風,聽聽鳥叫,感受一下四季的變化,。
溫度,濕度,雨天,晴天,陰天,雪天。
孩子越會觀察細微的東西,感官越敏銳,越是能為了簡單的東西而愉快,就不用擔心他們會變壞或被寵壞。
既然生了孩子,教育和教養就不能輕鬆外包。
孩子像種子,怎麼灌溉怎麼照料,他們就怎麼長........。
音樂美感原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變化中的永恆
專欄作家 : 邵頌雄
藝術之難,在於每一時期的作品,都具不變與變兩分。不變者無色無形,難以體察;變者則幻化多端,難以觸摸。迷於不變每易流於淺俗,滯於變化往往囿於因循。於藝之一道臻大成者,能於變化中呈獻出不變之理、恪守不變時演活無窮變化。偉大藝術作品或演出能啟迪人心,正是由於此藝入哲的高度。
如上所言之藝術觀,不論於書法、畫作、舞蹈、音樂等皆然,亦於東西方無異。所謂不變與變,猶言真俗。藝境之真,無可仿效,唯靠悟入;俗之變化,涉技巧與創意,美感亦隨時代變更。古人從字體文風觀察世道變遷,即審流俗之遞演,如《廣藝舟雙楫》所言:「人限於其俗,俗趨於變。…… 散文、篆法之解散,駢文、隸體之成家,皆同時會,可以觀世變矣」;復言:「人未有不為風氣所限者,制度文章學術,皆有時焉,以為之大界。美惡工拙,衹可於本界較之。學者通於古今之變,以是二體者,觀古論其時,致不混焉」,是謂書法之鑑賞,宜通曉古今變化,而於特地界限之內以作高下較量。這番見地,同樣適用於其他藝術範疇,不能僅憑個人喜好對單一作品來作褒貶,而應考慮該作品成於甚麼年代、發揚何種美感、繼承哪門技法、氣象有何革新,並於這種對「俗變」的品評中,體會作品對「真理」的深入和彰顯。
筆者前文評郎朗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藝術水平低劣、誤解德國文化」,亦本着不變與變二分來評析。變的部份,例如如何添加裝飾音、應否用上踏板、各變奏營造何種音色等,我的態度都比較開放,認為可隨着時代、鋼琴性能、音樂廳大小來作改變。至於不變者,包括巴赫作品含攝基督教路德宗的宗教思想、樸拙真誠的精神,還有各類曲式的固定節奏,是則可謂郎朗完全不能掌握的硬傷。例如《哥德堡》開首的詠嘆調(Aria),以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的曲式寫成,緩慢的三拍子,特點是以第二拍為重拍。這可說是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認知,不論是被視為模範的Schiff或Hewitt,抑或是鬼才Gould,甚至故意以弱音彈出第二拍的Tureck,都以不同方式把重心灌注每個小節的第二拍,甚至以不能發出強弱音的羽管鍵琴演奏,在Leonhardt、Kirkpatrick、Staier等名家手下,亦能以節奏的緩急配置來帶出曲式意趣。樂曲節奏跟舞步的頓挫配合,即使巴赫已把舞曲從舞蹈的伴奏昇華為純音樂的創作,曲式的節奏感不會因此改變,猶如華爾滋舞曲的「蓬測測」節奏,是該曲式的固定元素一樣。惟郎朗演奏的詠嘆調,則連這最基本的原則也未能達標,原來的舞曲被肆意糟蹋,出塵樸實的曲意則被演作沉溺自戀的庸俗哀歌,從各方面作考量都難以將之充作「入流」的巴赫演奏。
《紐約時報》古典音樂評論的主筆Tommasini,月初有一文章細析郎朗灌錄的《哥德堡》種種過猶不及之處,當中對其風格和品味的質疑,甚至用上vulgarity、labored、unlistenable 等形容詞。讀後隨手於面書分享,不久即有樂評人賜教,提示我如能以聽中國古琴的角度來欣賞,便可理解郎朗所採的速度。自問對此留言看得一頭霧水,在網上稍作搜尋,才知道該樂評認為郎朗的《哥德堡》跟孔孟儒家思想有關,「像是古琴譜,沒有速度標記,可演奏得很快,也可演奏得很慢。而慢有慢的章法,看似無形,其實有形。西方文化重結構,東方文化重意境,郎朗在哥德堡融入古琴演奏風範,可說是意境超脫於結構之上。」
這種聽來高深莫測的推斷,委實似是而非。巴赫樂譜不附速度標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曲式已暗示了速度,不是因為沒有標記便喜歡怎樣快怎樣慢來演奏皆可,總不能因為具備中國文化智慧便能以耍太極的速度來跳華爾滋吧?至於「儒家思想」云云,更是令人詫異之語。Tommasini批評郎朗的演奏"overindulgent"、"too muchly"、"exaggeration",正是孔子所惡的「鄭聲淫」也。《史記》載孔子習樂的精神,謂由「曲」、「數」之技術層面,進入「志」的樂曲精神,繼而深得與「人」合一的境界,此與速度無關,而是由變悟入不變的過程,所重的是「雅樂」而非「靡靡之音」。把郎朗的《哥德堡》等同孔孟思想、古琴風範,不是對後者的侮辱嗎?
或有人認為筆者的批評過於辛辣尖刻。相對郎朗對巴赫神作的暴力蹂躪,我相信拙文只是作出適當回應而已,論「尖刻」實遠不如Tommasini。真心愛護一門藝術,便需有作出捍衛的承擔,不能把批評都視為破壞力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正是由不變衍生萬變、萬變不離其宗的絕佳示範,有其宗哲上的高度,讓習者於變化中見其規律。
祝願各位紛亂中得到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