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優惠 #牛津大學出版社 #會場及網上商店限定優惠
一年一度嘅書展好快又黎啦!今年都好想去買書,見到牛津大學出版社有書展會場及網上商店限定優惠! 😍
講起牛津人人皆知,Hailiah學校都有用OUP 嘅書,其實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物有好多唔同嘅幼兒教育類產品至普及讀物,例如係幼兒英語讀物、幼兒點讀自學教材、小學補充練習同中學補充練習統統都有呀!
而我都揀咗套Get Set, Go! Phonics俾Hailiah ,佢係由國際級語音專家根據權威學術研究設計嘅「牛津語音階梯」學習套。眼見Hailiah 對發聲課本有興趣,因為當中係有趣嘅故事和兒歌,可以發展音韻覺識能力!我就最鍾意同佢用點讀發聲字詞卡同發聲語音卡玩遊戲,重溫目標字詞同語音。
而且每張發聲互動遊戲海報都有三個唔同深淺程度嘅遊戲,從遊戲中學習嘛!仲有三語互動學習光碟,包括故事同兒歌動畫、遊戲、語音發音示範等⋯⋯
其實我覺得喺疫情下嘅暑假,可以喺屋企用呢套教材都幾方便,而且成套phonics 教材都好有趣唔沉悶,又有小朋友熟悉嘅Aki,所以用起黎都得心應手,入面有家長手冊同語音小貼士提供好多親子遊戲建議同示範短片,可以幫我引導Hailiah發出正確語音,如果你哋都想小朋友喺屋企學英文,呢套Get Set, Go! Phonics係幾好嘅選擇。
如果有興趣了解牛津大學出版社喺香港書展同網上商店嘅限定優惠可參考👇🏻
今年7月14日至20日香港書展舉行期間,牛津分設三個展場:
❤️牛津大學出版社展場(一樓大學坊 1D-A26):中英文學術、普及書籍和英漢詞典
❤️牛津.啟思2-12歲學材補充專區(三樓兒童天地:3E-C30):幼兒自學教材及小學補充練習
❤️Oxford Path 展場(三樓兒童天地 3D-B28):Oxford Path幼兒專業英語學習系統
了解更多牛津書展優惠及詳情:https://bit.ly/3gOx5xo
#牛津網上書展2021 由7月14日起至8月1日,牛津網店同步推出書展優惠,全店低至8折!憑優惠碼「BF2021」作任何消費即可作$30使用,購物折實滿$888再加送精美禮品乙份!(不適用於單購牛津點讀筆)
即刻選購: https://bit.ly/3zOAILf
#OUPHK #OxfordUniversityPress #啟思出版社 #KeysPress #OxfordPath #牛津書裏相逢 #OxfordReadingClub #牛津60週年 #牛津60週年書展大抽獎 #香港書展2021 #HongKongBookFair2021 #牛津書展2021 #牛津網上書展2021 #TheBestIsYetToCome #讀創明天書寫未來 #牛津語音階梯 #GetSetGoPhonics #幼兒 #英語 #學習 牛津課程
音韻覺識發展 在 小手芊大手の彤話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玩的遊戲書分享📕📘 #文末贈書🎁
繼之前超熱賣的《小黑熊形狀遊戲書》後,作者又推出了進階的形狀遊戲書《🚘車子大變身五巧板遊戲書》和《😽貓咪大變身六巧板遊戲書》
當時一拿到遊戲書,馬上讓我想到小時候我也很喜歡玩七巧板,可以變來變去非常有趣🥰
因為芊芊大概五歲就開始自己一個人拚100片以上的拼圖,所以可以帶著彤彤一起玩,媽媽也輕鬆許多👌
遊戲書透過出現在生活中的物品認識形狀,運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排成孩子熟悉的交通工具或動物,讓手腦併用玩出大能力,讓孩子感官經由多元刺激,培養學習關鍵能力💪
#遊戲書適合3至6歲
👁啟蒙認知
讓孩子透過形狀拼圖培養觀察力、邏輯思考與空間思維能力,色彩豐富的畫面同時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發展👀
👄語言培養
簡短又富有音韻的小故事,最適合與幼兒一起玩唱和互動,朗誦時更可加入手部動作,增加與孩子的親密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學習的氛圍🤩
🧠創意開發
除了書本中的五巧版六巧板的拼法,引導孩子運用想像力,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作品🐱🚘
#車子大變身
信誼 ▶️ https://bit.ly/3vWs9uF
誠品 ▶️ https://bit.ly/35ZPW2E
momo ▶️ https://bit.ly/3wO5Vwi
博客來 ▶️ https://bit.ly/3d50eSH
#貓咪大變身
信誼 ▶️ https://bit.ly/3xEVP0S
誠品 ▶️ https://bit.ly/35WMGVJ
momo▶️ https://bit.ly/2UwFo8C
博客來▶️ https://bit.ly/3jbNCgy
7/6(二)10:00
居家親子樂|小花姐姐「巧」手做點心🌯🫔🍙
益智拼圖大變身!五巧板、六巧板杏仁酥!?
將五巧板、六巧板變成香噴噴、酥脆脆的杏仁酥吧!再動動手拼出美感與美味兼具的小馬、鏟土機還有風帆!《車子大變身五巧板遊戲書》與《貓咪大變身六巧板遊戲書》讓孩子感受視覺、觸覺與聽覺的多元感官刺激,培養學習關鍵能力!由書本概念延伸出的親子烘培體驗,邀請爸媽帶著小朋友一起,在家中配搭著書本享受親子手作與閱讀的樂趣!
免費線上收看
7/6(二)早上10:00,歡迎前往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臉書收看短片!
7/10(六)10:00【居家親子樂|小花姐姐「巧」手DIY】
啪啦—啪啦!動力小帆船出發啦!
《車子大變身五巧板遊戲書》讓寶貝們將三角形、正方形拼成小帆船,接著、我們就將小帆船立體化吧!運用家中的寶特瓶或牛奶罐,還有少不了的橡皮筋!一起將動力小帆船開進水中吧!邀請爸媽與寶貝們一邊動手做、一邊唸唱書中的小詩:「小帆船開心地~上上下下∼搖搖晃晃~!」
免費直播課程
7/10(六)早上10:00-10:40,歡迎前往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臉書收看直播!
🎁贈書辦法
1️⃣我們的粉絲朋友😘
2️⃣留言: 我想要車子大變身/貓咪大變身 二擇一
⏰7/12贈一名粉絲朋友贈遊戲書📚
#疫情停課第42天
#2021/06/28(一)
🎀影片都在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9023001
音韻覺識發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 雙人徐
我記得千禧年前後演出魏瑛娟導演的戲,她的戲那幾年幾乎沒有台詞,而當時研究生的我,也有好多學養還在內化成型,又剛好搭上憤青階段,基本上,我認為若非能以「行動」帶來改變的事,多說無益。於是我就習慣了沈默寡言,我甚至覺得人的聲音有點刺耳,甚至在我要說話前,都看到自己的動機,看到自己的句子如字幕般在我眼角下方出現,要聲音氣息在我胸口震動把話吐出去的力氣,覺得實在多餘。那時期,我覺得我的喉嚨長進關節去了,看書聽音樂看電影運動寫寫東西不是很好嗎?甚至覺得我根本不會跟別人聊天,這種情況直到我擔任教師才開始改變。專業劇場訓練讓我研究舞台上的說話,平日生活我卻封閉了這個功能,也許我善於傾聽,卻不主動說話?我才發現,一個人社會化的程度,從他與真人互動聊天能否自然流暢,就能得知。
其實說話很重要,一切說話技巧也是要練習的。不光是演員需要研究什麼人說什麼話,非公眾人物要上台公開致詞之前,要應徵工作之前,要見特別重要的人之前,特別會緊張,需要計劃該說什麼,該怎麼說,除此之外,其他場合有其他專業人士帶著我們走:醫生、律師、或警察問我們問題我們只管回答,面對房仲、老闆、健身教練我們依據需求也知道該說什麼,而遇到人生險境或困頓於人際關係時,我們問親友智囊團。在劇場藝術中,演員要接觸到的「說」,也簡單分成SPEAK 和TALK兩個概念,由「演說」或「日常口語」,這概念暗了文字含量。放寬來看,一個演員的聲音表達要暢通無阻,我覺得至少得長時間對「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等等層次來進行研究:長時間沉默練習後,能發現人類說話的良善或趣味;徹底花上幾年,做滿做足自己各聲腔部位的認識與肌肉訓練,氣口練好,嘴皮子夠快夠準,拓展聲線,音韻速度情感都能體會且駕馭;做一隻超級鸚鵡,能學各種人說話,準確掌握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場合又怎麼說,甚至是想像中的人物,學好已知的中西說唱藝術;總是能背上文章或喜愛的獨白、詩作,保持背誦的習慣,強化記憶,加速解構文字再重整的能力,保持視覺到口腔的快速通關;當說話/白上了韻,成為歌的型態,歌唱訓練能激活演員的聲音及情感,「歌」張揚著情緒。於是,演員處裡的劇場文本種類,就這樣,也從簡單地模仿上述的各種日常情況,到艱難地把各類型作家的文字作品講出唸出唱出,於是,表演者對話術的掌握或文字的敏銳,如何將文本再轉譯為肢體、畫面、聲音,甚至把以上各元素做複合性的空間表述,需要很多的教育或自主訓練。
近三十年來,戲劇科班生的聲音及口語表達訓練,目前台灣與大陸開設「主持」 相關的科系,較多在與廣播和電視有關的學系,並認為廣泛的表演藝術訓練後,自然會啟發學生對各種話術能觸類旁通這樣的概念,而「說話」這門藝術目前尚未構成為一個系。當然原因非常複雜,除了劇本寫作與表演兩主修太涇渭分明(導致文本有時晦澀演員找不出對應的舞台語言,或演員文學素質稍差理解有限、想像不夠豐富)之外,在大學階段戲劇系的術科範疇內,也很少課程專門就聲音訓練給學生一對一個別的指導,因為聲音需要單獨個別聽,肢體可以大家一起動,當班上人數過多時,肢體訓練顯著比起聲音訓練成效更大;更因為文學直達人心,文字能說能嶄露的,有時演員就算掏心掏肺表演,那唸白聲好像就是比文字扁平了些。有時候很氣,文字躺在那什麼都沒做,可它就是比舞台劇漂亮莊重許多。
於事這幾年我在課堂中,開始整理、收集以前接觸過的說話練習,並認定教學裡應該要有一塊內容就是「說話課」:要求學生辯論、即興發展不同個性人物的所思所說、正負能量之人的言談、多話和少話的規定、直面讚美你的同學、模仿、分析語言……等等。
許多劇場同業朋友練了一二十年的身體,總是專注且有毅力地習得各種肢體原理、上各種身體課、各種舞蹈武術瑜珈雜耍技藝都懂,且能東西方融會貫通,但對台詞表達的說話上,卻始終覺得得徒法煉鋼,就像高中舞蹈班的學生剛升上戲劇系說「我想把話說好」這個初衷到後來還是只有初衷。劇場演員自行練功,直到陸續接觸到音樂劇、喜鬧劇、莎劇,一些聲韻、節奏類型化的風格之後,或接觸電視電影鏡頭表演、甚至錄製歌曲、後製配音等等工作後,慢慢自行融會了控制聲音、掌握台詞、運用複合式地「說」的許多技法。我常想起,我有幾個中年演員朋友,多年潛心鍛鍊身體,永遠練功保持最佳狀態也追求身心平衡,但他們在台上也越來越少講話,我常想「他會不會再也沒機會練習在台上把話說好了?」。
(原載於《文訊》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