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上九點,新集數上架:S8 EP8|孤獨的聲音紀錄者,顧爾德 feat. Muzik雜誌主筆 明格斯】
經過上一次的李希特之後,這一次明格斯為我們帶來他對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Glenn Gould演奏及錄音的觀點,這一位向來特立獨行的話題人物,很值得我們特別開一集來聊聊!明格斯將他推薦的12張顧爾德錄音分為「巴哈篇」與「非巴哈篇」,分別如下:
A. 巴哈篇
1. 1955年《郭德堡變奏曲》。石破天驚的首張Columbia唱片
2. 1959年 薩爾茲堡現場《郭德堡變奏曲》
3. 義大利協奏曲+第一、二號組曲 (1959錄製)
4.《法國組曲》共六首
5. 鍵盤協奏曲共七首
6.《平均律》全集
B. 非巴哈篇
1. 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全集
2.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3.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962 現場)
4. 史克里亞賓:第三、五號鋼琴奏鳴曲
5. 阿班貝爾格:鋼琴奏鳴曲 Op. 1 (首次正式錄音1958)
6. 華格納:改編曲 +《齊格飛牧歌》室內樂團版
~~~~~~~~
🙋♂️ 想要鼓勵《大叔聊古典》,那麼就請我們喝杯咖啡☕️ ,讓我們繼續創作吧!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8564fd4f-81f6-4f8b-9c53-57008aaf805b
訂閱《大叔聊古典》Podcast,不漏接每一集:
🎧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npXy1
🎧 Spotify https://reurl.cc/vDKqQo
🎧 KKBOX https://reurl.cc/Ez8L3n
🎧 SoundOn https://reurl.cc/14q8Z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久違邁向大師系列~ #當下即永恆 大家對我們二階音色表達有很多疑惑,一個C大調和弦怎能聽出「喜極而泣」?「欲言又止」?「繁華背後的荒蕪」?⋯⋯老師給了說明。 同時讓我們瞭解,#音樂是由每個當下組成,過去已逝,未來還沒來到。「流動」形成極大的悖論,如果你的心思一直在未來,當下的音樂就會被錯過~ ...
顧 爾 德 郭 德 堡 變奏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階誕生與課程訊息:
123階後大家不斷反應想繼續上,於是 #超強四階誕生了
三階具備銳利的鑑賞能力後,四階進入作曲家與大師的互動。有鋼琴家說:在維也納上鋼琴課時,有相當時間是在跟老師對談⋯⋯如何讓樂曲具備靈魂?演奏家如何看待人生?我手中正在演奏的樂曲與我生命的關係?我如何更進一步提升樂曲內涵?(或從樂曲更進一步提升自己?),而最最重要的是 #我們需要超越言語,透過自己的指尖將我們聽到大師的錄音表達出來,就像進入「小說」中的角色,將自己 #已有的部分共振,#沒有的部分提升。如果你希望知道這些鋼琴家是如何彈出來的,歡迎一起來探索這相當難得的課程!
四階大綱:
·德步西貝加馬斯克組曲‘前奏曲’(範本-趙成珍):親自創造音樂中的大自然
·蕭邦夜曲BI49(範本-普萊斯勒):
磨難後高貴的靈魂表達
·舒伯特impromptu op. 90 no. 3 (範本-霍洛維茲):
透析人生後的進退取捨
·莫札特奏鳴曲(範本-內田光子):
搭起前往天堂的天梯,充滿腦內啡胎的世界
·郭德堡變奏曲‘主題Aria’(範本 -顧爾德):
當執著走到盡頭,微微顫動的平靜。
四階任務:理解樂曲與範本,臨摹大師如何作?為何而作?作了什麼?進入作曲家跟演奏家的生命來激活,創造出自己的詮釋!
上課資格:需要能演奏上述樂曲的程度。(奏鳴曲以上程度,建議有二三階基礎)
開課資訊
·9/7(二)pm7:00台中二階(已滿)
·9/13(一)am10:30台北四階(已滿)
·9/13 pm:7:30(ㄧ)
一階「手指建立」視訊團班10堂
(台灣、國際可報名)
·9/26(日)am10:00 台北一階實體課
以上課程遇國定假日順延一週,私訊報名~
顧 爾 德 郭 德 堡 變奏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拼圖》
愛瑞克離開的時候留下了三盒拼圖。畢卡索的《格爾尼卡》、《3D立體地球拼圖》和莫內的《睡蓮》。
因為失眠的緣故,愛瑞克在深夜裡拼圖消磨時間。我半夜醒來上廁所就會看見他趴在客廳的地板上,在一堆支離破碎的拼圖碎片中挑挑揀揀,比對形狀、推敲顏色,如同下圍棋一樣專注把每一片拼圖下在它們應該存在的位置。
我曾嘲笑拼圖是寂寞和性欲過剩的人的遊戲,但我後來也變成了愛瑞克。
下班衝到市府捷運站趕搭末班車,跳上板橋線,在火車站換車,下一站,疲累。動物星球頻道說,蒼蠅對時間的感知比人類快速,人類抄起手邊傳單兔起鶻落的逆襲,對蒼蠅而言都像是清晨公園中老爺爺的太極雲手,蒼蠅身上若戴錶,那時間資本單位可以是一秒鐘再乘以十分之一。
我在報社編輯的工作就是一種蒼蠅時間。
十分之一秒決定一張主照/十分之一秒下一個標/十分之一秒查證一筆匯率或者機車包的正確拼法。
處在蒼蠅時間來不及吃晚餐,下班之後胃像是被卡車碾過一樣難受,身體很疲勞,可是大腦還處於某種類似用藥後快感未退的亢奮。回家後無法馬上入睡,看書注意力又無法集中,我的朋友林雅珍勸我不要看電視:「看了太多的《分手擂台》,你就會變成《大話新聞》、《全民開講》中那些call in進去的雲林王先生或屏東邱太太,膚淺而沒想像力。」
於是我變成了愛瑞克,我開始拼圖,拼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1937年4月,德國法西斯空軍,悍然轟炸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遠在巴黎的畢卡索懷着厭惡和鄙視的心情創作了《格爾尼卡》。畫中兩個動物和和六個人物透露著像是神諭一樣偉大的意義。悲鳴的馬、面無表情的公牛、負傷的母子。《格爾尼卡》難度在於畢卡索僅用了黑白灰三種顏色,無法從顏色分類下手,找標框、歸類形狀,尋找正確的圖塊如同在災難現場尋找屍塊。
拼了大概一張顧爾德《郭德堡變奏曲》的時間,指尖會微微發熱,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受正向自己靠攏,美好感覺像海浪又像微風,拼圖的樂趣即是在等待那樣欣快感覺的準時抵達,唯有如此,我才能再度把握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那跟《格爾尼卡》一點關係也沒有,我拼《立體地球》和《奇幻米奇米妮嘉年華》也能守候到那種美好感受。
但愛瑞克不是,《格爾尼卡》是他最喜歡的拼圖,他重複拼湊《格爾尼卡》就像有些老影迷會看三十遍《教父》或《安妮霍爾》,拼圖碎片表皮有些斑駁,形狀磨出毛邊,有些碎片之間的咬合也都鬆動了,但是那幅畫空間層層的堆疊像是一個又一個的空房間,每排列一次都會進入不同的房間,發現新的情節。畢卡索對愛瑞克意義重大,是他某種意識上的乾爹。
愛瑞克曾在一場蘇美島的旅行途中跟我說過乾爹畢卡索對他而言是什麼,但我忘記他講什麼了。
我寫在翁達傑《一輪月亮與六顆星星》的旅行筆記當中也沒有交代這樣的事情。
「我在下雨的曼谷午夜街頭站著,一個瘦弱男孩牽著他的小象站在身邊,和我分享著一個小小的雨棚,笑聲和音樂在夜的邊緣隱約鼓譟著,男孩酒吧隱匿在黑暗之中。」
旅行行李能多輕省就有多輕省,在旅行當中從來不帶筆記本,想到什麼就寫在書中,紙面上歪歪扭扭的文字有時候是眉批有時是心事。30APR03的華航登機證夾在第128頁,翁達傑說:「風景改變不了什麼,但它卻帶來了休息,逐漸改變人們的性格,像流水改變了石頭。」
風景和石頭之間我用黑色鋼筆寫著:「敬那些節日,敬椰汁咖哩和酸辣湯,敬滿月派對,敬失敗的戀情。」
失敗戀情和風景石頭之間有什麼關連?我沒有印象。
我只記得椰汁咖哩和酸辣湯之間是愛瑞克從隔壁陽台爬進我的房間,給我看他的旅遊中畫的素描,描述他對畢卡索的愛戀。
度假村中的人各懷鬼胎,有一種像是屬於克莉絲蒂推理小說中悠閒而詭譎的氣氛。
我沿著沙灘的邊緣走,偶爾會回頭看看落後的人是不是跟上來了,偶爾小跑步向前和先走的人並肩。落後和超前的距離恰好完成一次完美的告白。
然而難堪的是自己在游泳池虎視眈眈的對象,和那隻搭在肩頭,遞上啤酒的寬厚大手並不是同一個人。
我在書上心不在焉地寫字:「我希望四年之後可以擁有那種暖洋洋的個性和強壯的體魄,而非耽溺在自己的情緒當中。」愛瑞克在我身旁談論畢卡索,但我沒有仔細聽。我從來沒認真聽過他說什麼。
住在另外一個房間的愛瑞克反覆拼著《格爾尼卡》,完成了就打散重來,夜復一夜,像是希臘神話中尤里西斯的女人,手中的彩衣縫了又拆,拆了又縫。
有一天,愛瑞克留下了三盒拼圖就離開了。
我開始在深夜裡拼《格爾尼卡》。
擺在拼圖碎片上的手機亮了起來。
愛瑞克傳來了簡訊:「已從新疆葉城經過新藏公路 順利抵達西藏阿里地區的獅泉河鎮。這裡海拔4255公尺,離拉薩1655公里,今天是七夕,在這裡離牛郎和織女星比較近,祝情人節快樂」。
顧 爾 德 郭 德 堡 變奏曲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久違邁向大師系列~
#當下即永恆
大家對我們二階音色表達有很多疑惑,一個C大調和弦怎能聽出「喜極而泣」?「欲言又止」?「繁華背後的荒蕪」?⋯⋯老師給了說明。
同時讓我們瞭解,#音樂是由每個當下組成,過去已逝,未來還沒來到。「流動」形成極大的悖論,如果你的心思一直在未來,當下的音樂就會被錯過~
每個當下串成永恆。
#蕭邦夜曲Op48No1
#貝多芬告別奏鳴曲
#顧爾德郭德堡變奏曲
顧 爾 德 郭 德 堡 變奏曲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很多學生對 巴哈就像這樣。
常常覺得彈巴哈是件苦差事,偏偏考試的基本曲目一定有巴哈!而偏偏這位又叫 #音樂之父,你非學不可。
「父親」的刻板印象就是嚴格,令人難以親近,這位音樂之父果真名副其實啊!
這位學生受制於巴哈的種種限制,不能太浪漫、拍子要對上節拍器、要均勻穩定、要有巴洛克風格⋯⋯等等等⋯⋯⋯再等等⋯⋯⋯真她而言,真是「磬竹難書」⋯⋯
果然,彈出來的 #巴哈就像打字機,讓她不想再練下去。
經過討論,先請她描述各段她想要表達的音樂,像說故事一樣陳述出來,然後帶著她,讓她先不管拍子、風格,想快?想慢?想哪裡長一點?都 #沒關係,只管將她想表達的音樂彈出來~~
果然,整個音樂活了起來,活躍的、靜謐的、陰鬱的、鋼琴瞬間像有了靈魂一般,她也突然變得火熱起來!
「還討厭巴哈嗎?」學生猛搖頭「不會了~~」
就從這開始吧!巴哈絕對不是沒有感情的音樂家,聽他的聲樂作品、聽顧爾德彈 #郭德堡變奏曲的主題,都非常有感情!
再來就要進行 #理智 的工程,才能將 #情感 完美結合!
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當你朗誦五言絕句跟現代詩,你一定會體驗到明顯的不同,因為結構的關係會造成不同風格,因此只要讓學生了解巴洛克時代架構上的美感,她便會知道如何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