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到天涯海角]
他們是在旅途上相識的,背包客棧,一房八人,來自各地的背包客,都懷著各自的故事。她原是一家新創公司的公關,收入高,壓力大,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兩年高壓工作之後,遭到男友劈腿,又罹患初期癌症,人生跌入低谷。獨自經歷手術、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她清空了租屋,把家當寄回老家,背著一個十四公斤的背包就上路了。
最初的旅程都在哭,她搭長途火車,睡臥舖,搭遠程巴士,縮著身體在車廂裡睡,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麼風景,去過什麼地方,感覺是一路在奔逃,但要逃去那兒自己並不知道。
他已經旅行三年了,早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當上班族的料子,靠著攝影、寫旅遊文章過活,他在城市裡有一個很小的房子,但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路上。
他們在古城那個民宿相遇時,她的行李已經剩下五公斤,能丟的都丟了,長髮綁成兩隻辮子,每天早晨都在廚房做早餐,他是新住戶,一見她就開玩笑說,能不能蹭飯吃?她笑笑說,好啊,拿兩瓶啤酒來換。
那時的日子真是漫無目的的,就是在過生活,早晨煮兩隻雞蛋,烙一張餅,煮一壺咖啡,燙一點蔬菜,削一只蘋果,兩個人吃這樣有點不夠飽,就再加一只蘋果,又烙了一張餅。
早餐時間可以拉得好長好長,吃到近乎中午了,他問說,中午要吃什麼?她笑說,又餓了?他說,你做的早點好開胃。
中午,換他煮一鍋麵條,麵條是自己桿的,她簡直不敢相信他還會桿麵條,他說,在旅途上什麼都可以學得到,除了麵條,還會做包子呢。乾麵拌辣肉醬,蔥花撒得滿滿的,聞起來好香。午餐端到院子裡吃,有旁人加入,就一起分食,有人煮了水餃,有人做了沙拉,還有人燉了咖哩飯,簡直像野餐。
他倆是一起吃吃喝喝,度過許多早餐午餐晚餐,走過許多山路,看過很多黃昏,才慢慢走在一起,簡直有點像老夫老妻了,沒有太多激情,生活裡總在走路,做料理,談話,他教她拍照,一點就通,為了練習,她為他拍了很多照片,他說自己這一生中都在拍攝別人,很少入鏡。她總是拍他,鏡頭底下才發現,凌亂的頭髮底下,他長得一張好俊秀的臉。
記不得是誰先吻了誰,分不清是誰先告白,一切發生得意外,又那麼自然,就像他們住的民宿,室內室外都敞亮亮的,公私領域並沒有嚴格區分,來到這裡得放下個人主義,要融入團體生活,但因為心裡自由,也不覺得拘束。
她一直以為自己對愛情已失去信念,沒有憧憬,與他之間的愛太過輕盈,也不感覺需要許諾,她沒有任何防衛,只是感覺自己日復一日地,對他的喜愛像雲朵堆疊,越來越高,他們一起去了古城朝聖,走幾百公里路,她沒料到自己的腳程這麼好,體力也恢復了,與他在一起,做什麼都變得容易,是放心的緣故。
她不知道雲朵堆積,昇華,也有變成雨的可能。
意識到自己離不開他,是在一個很平常的午後,從古寺的山路回到民宿,身心都需要休息,她在院子裡喝茶,翻閱手機裡的照片,她發現自己拍了好多張他的笑臉,他是那樣輕易就笑得瀟灑的人啊,他徜徉在天地之間,心是寬闊的,她好像一直在追逐他的臉,渴望捕捉到他更多的燦爛,她是在相機裡看到了自己的一份癡,因而感到困惑。
那時他們相識相愛已經四個多月了,她突然想到他說過的,一個城市,他通常不會待超過半年。
她想到這句話,幾乎是瞬間就掉下了眼淚。
他問她怎麼了,她搖頭不語,天啊,她怎麼會忘記,這是一份有期限的愛情?
已經好久沒有出現的想法,像雨一樣紛紛落下,相愛有多快樂,分離就會有多痛苦,他是那樣瀟灑,她怎麼可能挽留他?他們的愛開始於旅途,自然會在旅程裡終結,這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事嗎?自己為何會貪戀?
她心中快轉了很多台詞與畫面,確實,他從來也沒有給過她承諾,從來沒許過心願,說要一起再去什麼地方,她甚至想像,他在城裡那個家,會不會就有一個女人在等候?
他見她臉色黯然,再問了一次「怎麼了?」
見她不語,他淡然地說:「是不是想到了將來?」
她大哭了起來?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不顧旁人是不是會誤以為他欺負了她。
他看著她哭泣,沒有別開頭去,他看著她哭泣,沒有再多問,沒有多說,就像是無故起了一場風雨,只好在簷下靜等,讓風雨過去。她在哭泣中內心許多疑惑逐漸浮出,又隨著眼淚散落,哭出來感覺好多了,她發現她自己心裡還有好多傷痛,沒有隨著遠行消失,她發現她之所以想哭,也不只是因為愛他的緣故,她越哭越清醒,越哭越心裡越明澈,他望著她哭,像望著天空落下很自然的雨,沒有優劣,沒有好壞,都很自然。
她哭得天都暗下來了,體內好像被淨空了一樣。
「離開是為了找到方向,不是為了逃避。」他說。「我們相遇,因為發現在一起可以看見內心潛藏的自己,所以覺得快樂。」
「我知道,可是我捨不得分開。」她說。「但內心又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分離或者在一起,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我們懂得彼此。」
「是啊,因為心很靠近,身體在什麼地方都不要緊。」他說。
他把手放在她的手上,輕聲地說:「你看,這樣相合的一雙手,到哪裡也不會分散。」
「況且不管去哪裡,誰說不能一起走?」他說。
「可以一起走嗎?」她問。
「為什麼不可以?」他說。
「你說過喜歡一個人旅行。」她問,「你說一個地方待上上半年就要離開。」
「對啊,我說過那些話。」他笑笑說,「我沒有忘記。」
「我想過了,如果你想要自由,我應該讓你自由。我做得到,只是捨不得分開,但我想讓你快樂,應該給你自由。」她哭著說。
「我很自由。」他說。
他拉著她的手,走到院子裡去看花。
「你看花開花落,好像都有定數,但是誰知道我會遇見你呢?半年也好,一個人也罷,誰說那些是規矩,兩個人有兩個人的走法,要去哪裡,可以一起商量。」他說。
「帶我一起走嗎?」她說。
「不是帶你一起」他說,「是一起商量,要到什麼地方去,離開或留下,這個城市或那個城市,兩個人一起決定。」
有這句話就夠了。她想著,在一起或分開,無論下一步是什麼,她心裡知道,他們相知相惜,那是最重要的事。
#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
9/1 正式上市(電子書同步上市)
博客來 http://bit.ly/04400280-BG
金石堂 http://bit.ly/04400280-KG
誠 品 http://bit.ly/04400280-EG
讀 冊 https://bit.ly/329qchX
MOMO https://bit.ly/3aBJ2C5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440028
風決定要走雲怎麼挽留 在 陳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起到天涯海角]
他們是在旅途上相識的,背包客棧,一房八人,來自各地的背包客,都懷著各自的故事。她原是一家新創公司的公關,收入高,壓力大,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兩年高壓工作之後,遭到男友劈腿,又罹患初期癌症,人生跌入低谷。獨自經歷手術、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她清空了租屋,把家當寄回老家,背著一個十四公斤的背包就上路了。
最初的旅程都在哭,她搭長途火車,睡臥舖,搭遠程巴士,縮著身體在車廂裡睡,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麼風景,去過什麼地方,感覺是一路在奔逃,但要逃去那兒自己並不知道。
他已經旅行三年了,早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當上班族的料子,靠著攝影、寫旅遊文章過活,他在城市裡有一個很小的房子,但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路上。
他們在古城那個民宿相遇時,她的行李已經剩下五公斤,能丟的都丟了,長髮綁成兩隻辮子,每天早晨都在廚房做早餐,他是新住戶,一見她就開玩笑說,能不能蹭飯吃?她笑笑說,好啊,拿兩瓶啤酒來換。
那時的日子真是漫無目的的,就是在過生活,早晨煮兩隻雞蛋,烙一張餅,煮一壺咖啡,燙一點蔬菜,削一只蘋果,兩個人吃這樣有點不夠飽,就再加一只蘋果,又烙了一張餅。
早餐時間可以拉得好長好長,吃到近乎中午了,他問說,中午要吃什麼?她笑說,又餓了?他說,你做的早點好開胃。
中午,換他煮一鍋麵條,麵條是自己桿的,她簡直不敢相信他還會桿麵條,他說,在旅途上什麼都可以學得到,除了麵條,還會做包子呢。乾麵拌辣肉醬,蔥花撒得滿滿的,聞起來好香。午餐端到院子裡吃,有旁人加入,就一起分食,有人煮了水餃,有人做了沙拉,還有人燉了咖哩飯,簡直像野餐。
他倆是一起吃吃喝喝,度過許多早餐午餐晚餐,走過許多山路,看過很多黃昏,才慢慢走在一起,簡直有點像老夫老妻了,沒有太多激情,生活裡總在走路,做料理,談話,他教她拍照,一點就通,為了練習,她為他拍了很多照片,他說自己這一生中都在拍攝別人,很少入鏡。她總是拍他,鏡頭底下才發現,凌亂的頭髮底下,他長得一張好俊秀的臉。
記不得是誰先吻了誰,分不清是誰先告白,一切發生得意外,又那麼自然,就像他們住的民宿,室內室外都敞亮亮的,公私領域並沒有嚴格區分,來到這裡得放下個人主義,要融入團體生活,但因為心裡自由,也不覺得拘束。
她一直以為自己對愛情已失去信念,沒有憧憬,與他之間的愛太過輕盈,也不感覺需要許諾,她沒有任何防衛,只是感覺自己日復一日地,對他的喜愛像雲朵堆疊,越來越高,他們一起去了古城朝聖,走幾百公里路,她沒料到自己的腳程這麼好,體力也恢復了,與他在一起,做什麼都變得容易,是放心的緣故。
她不知道雲朵堆積,昇華,也有變成雨的可能。
意識到自己離不開他,是在一個很平常的午後,從古寺的山路回到民宿,身心都需要休息,她在院子裡喝茶,翻閱手機裡的照片,她發現自己拍了好多張他的笑臉,他是那樣輕易就笑得瀟灑的人啊,他徜徉在天地之間,心是寬闊的,她好像一直在追逐他的臉,渴望捕捉到他更多的燦爛,她是在相機裡看到了自己的一份癡,因而感到困惑。
那時他們相識相愛已經四個多月了,她突然想到他說過的,一個城市,他通常不會待超過半年。
她想到這句話,幾乎是瞬間就掉下了眼淚。
他問她怎麼了,她搖頭不語,天啊,她怎麼會忘記,這是一份有期限的愛情?
已經好久沒有出現的想法,像雨一樣紛紛落下,相愛有多快樂,分離就會有多痛苦,他是那樣瀟灑,她怎麼可能挽留他?他們的愛開始於旅途,自然會在旅程裡終結,這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事嗎?自己為何會貪戀?
她心中快轉了很多台詞與畫面,確實,他從來也沒有給過她承諾,從來沒許過心願,說要一起再去什麼地方,她甚至想像,他在城裡那個家,會不會就有一個女人在等候?
他見她臉色黯然,再問了一次「怎麼了?」
見她不語,他淡然地說:「是不是想到了將來?」
她大哭了起來?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不顧旁人是不是會誤以為他欺負了她。
他看著她哭泣,沒有別開頭去,他看著她哭泣,沒有再多問,沒有多說,就像是無故起了一場風雨,只好在簷下靜等,讓風雨過去。她在哭泣中內心許多疑惑逐漸浮出,又隨著眼淚散落,哭出來感覺好多了,她發現她自己心裡還有好多傷痛,沒有隨著遠行消失,她發現她之所以想哭,也不只是因為愛他的緣故,她越哭越清醒,越哭越心裡越明澈,他望著她哭,像望著天空落下很自然的雨,沒有優劣,沒有好壞,都很自然。
她哭得天都暗下來了,體內好像被淨空了一樣。
「離開是為了找到方向,不是為了逃避。」他說。「我們相遇,因為發現在一起可以看見內心潛藏的自己,所以覺得快樂。」
「我知道,可是我捨不得分開。」她說。「但內心又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分離或者在一起,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我們懂得彼此。」
「是啊,因為心很靠近,身體在什麼地方都不要緊。」他說。
他把手放在她的手上,輕聲地說:「你看,這樣相合的一雙手,到哪裡也不會分散。」
「況且不管去哪裡,誰說不能一起走?」他說。
「可以一起走嗎?」她問。
「為什麼不可以?」他說。
「你說過喜歡一個人旅行。」她問,「你說一個地方待上上半年就要離開。」
「對啊,我說過那些話。」他笑笑說,「我沒有忘記。」
「我想過了,如果你想要自由,我應該讓你自由。我做得到,只是捨不得分開,但我想讓你快樂,應該給你自由。」她哭著說。
「我很自由。」他說。
他拉著她的手,走到院子裡去看花。
「你看花開花落,好像都有定數,但是誰知道我會遇見你呢?半年也好,一個人也罷,誰說那些是規矩,兩個人有兩個人的走法,要去哪裡,可以一起商量。」他說。
「帶我一起走嗎?」她說。
「不是帶你一起」他說,「是一起商量,要到什麼地方去,離開或留下,這個城市或那個城市,兩個人一起決定。」
有這句話就夠了。她想著,在一起或分開,無論下一步是什麼,她心裡知道,他們相知相惜,那是最重要的事。
#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
9/1 正式上市(電子書同步上市)
博客來 http://bit.ly/04400280-BG
金石堂 http://bit.ly/04400280-KG
誠 品 http://bit.ly/04400280-EG
讀 冊 https://bit.ly/329qchX
MOMO https://bit.ly/3aBJ2C5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440028
風決定要走雲怎麼挽留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一直愛著你,我盡力了(I always love you, and I did my best.)」潔恩流淚地說,聽完這話的霍金,哭了。
我們都要為自己活下去,我們的人生並不是依附在他人身上。他離開了,我們的日子仍要繼續。這個視野的轉換,對我來說,不是廉價的自我安慰,它是深層的覺察,是對自我的疼惜,也是我們愛自己的練習,是我們能夠再往前走的動力。
她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努力,而非他人的回應,她把焦點放在過程的付出,而非最後的結果。她知道自己盡力了,而她的努力不是由霍金的回應來證明,她知道她對得起自己,她的價值也不是因為對方離開就遭到否定。
關係有開始的時候,也有結束的一天。但關係沒有未來,並不代表你們擁有的過去就沒有意義,那些曾有的美好,都已經存在你的生命經驗裡,是誰也拿不走的曾經。我們能做的是珍惜彼此給予的曾經,對於不能繼續陪伴的未來,最好的禮物,僅是祝福而已。
取自《影癒心事》
*********************************
各位朋友,早安:
收假完要工作,會需要一點時間適應,辛苦了。再一下下,就可以休息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也隨著劇情起伏而流淚,揪心、虐心,但最後也跟著主角走向雲淡風輕。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也很期待能好好在觀影之後,跟現場的朋友盡情討論。
作者的註解我相當喜歡,伴侶關係反映的,最終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看重自己的價值,不因結果而否定自己,這是我特別要拿來跟朋友們一起學習的課題。
祝願您,記得為自己盡力,就足以愛自己!
*********************************
「我一直愛著你,我盡力了。」
──《愛的萬物論》(Theory of Everything, 2014)
【文/ 黃柏威】
「以前你有邀約,都會第一個告訴我。」《愛的萬物論》裡妻子潔恩對霍金這麼說。也是這一刻,她知道有人取代她在丈夫心底的位子。
潔恩與霍金結婚了二十五年,過去在霍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可說是潔恩一手將他拉出谷底。當時霍金得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預言他只能再活兩年,霍金因此灰心喪志,每天把自己關在宿舍,不願踏出房門一步,但當時他的女朋友潔恩,沒有放棄希望,持續鼓勵霍金面對生活,她堅毅的態度讓人動容,才讓霍金繼續回到學校完成學業,到日後成了家喻戶曉的科學家。
更出乎人意外的是,當年的潔恩不只陪伴霍金走出低谷,她還想跟霍金結婚,縱使霍金的父親極力反對,還找了潔恩當面溝通,他以為潔恩沒有仔細考慮清楚後果,無視醫生對霍金的病情評估,沒想到,潔恩的態度堅定,她知道這是自己清楚的決定,並非一時衝動的舉動, 她不是天真的以為事情會很簡單,她知道往後的日子必然辛苦,但愛情裡相知相守的至高性, 對她來說,似乎毋庸置疑,就算前頭再多風雨,因為愛情,就能前行。
「假如你是潔恩,在這個時候會和霍金結婚的請舉手?」我常在演講中調查聽眾的態度。
通常年輕大學生族群通常舉手的人多,但若在已婚人士團體裡詢問時,舉手的人很少,兩者形成很大對比,或許對真正處在婚姻關係的人來說,深知婚姻生活的難處與不易,對於給出承諾,現在就變得保守謹慎許多。
潔恩選擇結婚,反映了她堅定的意志。電影也拍出他們婚禮的場景,雖然沒有對話,只有畫面搭上配樂帶過,但看見他們穿著西裝與白紗走上紅毯、裡頭有牧師證婚、有眾人的祝福、有美麗的鮮花擁簇。我若是潔恩,大概沒有堅定的勇氣,說自己一定想和霍金結婚,但看完這段婚禮場景後,似乎對潔恩的想法多了一點理解,她並不是對霍金的病情視而不見,相反的,或許就是他知道霍金只能活兩年,因此她希望在霍金有限的歲月裡,也能有婚姻生活的體驗,而希望自己就是那個能陪霍金走上紅毯的人,她也想把自己心裡最重要的位子,留給霍金吧!
結婚對身為基督徒的潔恩而言,是重要的生命立約儀式,並且那也是一個公開接受眾人祝福的機會,如此說來,這是婚禮很大的意義,她希望這段愛情是被祝福與肯定的吧!
兩人不僅結婚,還生了孩子。
「你們會生孩子的,請舉手?」我繼續問著剛剛舉手說會結婚的聽眾們,但現在幾乎沒有人舉著。大家說這太辛苦了,很難想像萬一霍金不幸過世,獨自撫養孩子所要承受的辛勞與壓力,但也由此再次可見,潔恩的堅毅性格,彷彿沒有事情會是她的阻礙,別人眼中的限制, 對她來說,她從不願輕易降服,也不會放棄追求。
但隨著霍金的病情越加嚴重,手與腳都逐漸萎縮,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越來約低,這也意味著潔恩的負擔更重了,霍金無法自己進食,吃飯得靠太太餵食,他也無法自行穿衣,也得靠太太協助。電影有一幕,潔恩正幫霍金脫掉身上毛衣,但脫到一半,毛衣罩著頭時,房外的嬰兒哭了,潔恩只好先去照顧寶寶,她再回來,已經是兩個小時後了,霍金的頭,就這樣被罩了兩小時。
可想而知,一個家庭所有的勞務工作,如今都落在潔恩身上了,她臉上過往的笑容,現在早已不見,鏡頭帶到她的時候,都已是滿臉疲憊。之後,他們又生了第二個小孩,也別忘了,潔恩自己同時也在攻讀博士學位,她並不是全職的家庭主婦,蠟燭多頭燒的情況,讓她瀕臨崩潰邊緣。
前文曾經提到潔恩跟霍金反映過自己的壓力,她希望能有幫手來協助,但當時的霍金,未能好好回應潔恩的需求,甚至他拒絕的態度,都讓潔恩覺得自己的感受是被忽略的吧,那其實是很深的孤單,潔恩不是要強人所難,要霍金來分擔責任,但若連自己的感受都得不到霍金的關心與照顧的時候,這段關係還剩什麼呢?
她愛霍金,她知道這是自己的選擇,在這段關係裡,她還有自己的承諾。
得不到霍金支持的她,仍需要找到壓力出口的潔恩,在母親的建議下,潔恩重拾以往的興趣, 她愛唱歌,於是她參加了教會的詩斑,因而認識詩班指揮喬納森,也請了喬納森來家裡當孩子的鋼琴家教,喬納森看見霍金的情況,也看見了這個家庭的匱乏與需要,主動提及自己可以來當幫手,不同以往的是,過去總反對潔恩請幫手的霍金,這次竟然答應了。
「你需要幫手,我不反對。」霍金說。
這幕很感人,因為霍金終於回應了潔恩的需求,這表示他看見潔恩的辛苦,他願意跟她一起解決,收到這份心意的潔恩是感動的,她起身坐到霍金的身邊,她抱著他,讓先生知道她的感謝。但若細看霍金的表情,他其實哭了,這對他來說,似乎不是容易的決定。
「為什麼霍金哭了呢?」我們也常討論這問題。
或許一方面這意味著他得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答應找幫手,就是真的承認目前自己的不足吧!另一方面,他可能也擔心讓喬納森的到來,會不會造成他們婚姻關係的威脅,畢竟這男子四肢健全、溫柔體貼,他能給出潔恩許多自己不能給出的東西。但即便如此,霍金還是答應了,這一次,他願意放下自己的焦慮與擔心,先去回應太太的需求,說來,那是他給出的愛呀!
喬納森成了霍金一家的好幫手,能帶霍金一家出遊,分擔潔恩的勞務,甚至現在潔恩還能與霍金坐下好好喝茶,享受喬納森演奏的音樂,他們的生活品質因此得到很大的改善,潔恩終於也重展笑顏。但這確實對潔恩與霍金的婚姻關係形成挑戰,潔恩在喬納森身上滿足了她無法從霍金身上得到的陪伴,曖昧的情愫在兩人中間悄悄滋長,但兩人並未說破這點,也僅維持著朋友關係。直到霍金與潔恩的第三個孩子出生,霍金的家人卻對孩子的生父有所質疑,甚至要潔恩說清楚講明白,孩子究竟是誰的?是霍金?還是喬納森的?
難以承受他人質疑眼光的喬納森,決定要離開霍金一家,但在面對潔恩的挽留時,喬納森說了另一個決定離開的重要原因。
「我對妳產生感情了!」喬納森對潔恩說。
但讓我們張大嘴巴感到驚訝的是潔恩直白的回應。
「我也是。」潔恩說。
這可能是史上最詭異的告白場合了(當時的場景在潔恩的公婆家庭院)。喬納森聽完,只說了聲謝謝,他知道,這是他更要離開的理由了。
潔恩對喬納森的情意,其實並不難理解,相較於霍金,他倆更像是共同生活、解決困難、相互支持的伴侶,在情感層面,她未否定自己的真實感受,但在承諾方面,霍金是自己的丈夫,她是霍金的妻子,她看重婚姻之約,看重自己許下的承諾,也因此她沒選擇離開丈夫,不管從哪個層面來看,其實這都是愛呀!而愛從來就不簡單。
得知潔恩感受的喬納森,主動選擇離開關係,也是因為愛啊!他承認他愛潔恩,但他知道這個愛,若不小心可能會帶給潔恩的家庭傷害。雖然他愛潔恩,但他的愛,不是要把潔恩與自己綁在一起,他的愛,更像是種放手,不讓潔恩承擔更大的危險與責難。
你知道後來喬納森是怎麼又回到霍金家的嗎?
電影裡是霍金拎著啤酒去找喬納森,在這場哥們的談話裡,他拜託喬納森回來,原因是他希望潔恩快樂。
在我心裡,這是偉大的愛情故事。偉大之處,不是說主角們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蹟,我覺得的偉大,是指故事呈現了愛情的複雜性,這裡頭的愛,都不是用片面的單一價值可以評論,它包含了愛的各種面貌,拓展著我們對於愛的想像。
但峰迴路轉的故事還沒完呢!
霍金因為肺炎動了氣切手術,但這也讓他無法再開口說話,失去口語表達能力的霍金,再次陷入生命幽暗的低谷,而潔恩依舊是那個堅毅的潔恩,她努力想把霍金拉上來,她教他使用讀字色版溝通,但這次不論她多努力,霍金都好難好難做到,兩人在當中都挫折無比,這也暗喻著兩人在關係中失去了溝通的語言,而當兩人無法溝通彼此心意,關係自然走向疏遠。甚至在潔恩的表達裡,你會感覺霍金是個難搞的病人。
潔恩與霍金在溝通上遇到的挫折,與後來霍金與看護伊蓮的互動形成強烈對比,伊蓮的專業,讓她很快就能解讀霍金的心意,她能引導霍金表達,能接納霍金的感受、同時又欣賞著霍金的幽默,兩人的溝通顯得通暢愉快。
霍金的生活,重拾了笑容,只是這次帶他走出低谷的人,不是潔恩,而是伊蓮。兩人的關係越走越近,霍金在語言中也有意無意透露出對伊蓮的重視。
終於來到了那天。
「我問過伊連,要不要跟我去美國,她會照顧我」霍金告知潔恩。
其實霍金也非神經大條,在他要說出這話的時候,他猶豫了一會,才決定按出傳送鍵(此時的霍金已經無法說話,得靠電腦輔助發音)。他會猶豫,表示他知道這句話非同小可,若說出口,平靜的湖面就會起了風浪,但他似乎想賭一把,若潔恩沒有太大反應,彷彿也可蒙混過關。
但關係改變的痕跡,就藏在這句話裡吧!敏感的潔恩解讀到了,她知道現在對霍金來說,伊蓮是更重要的人。因此她回了這句「以前你有邀約,都會第一個告訴我」,道出了潔恩的失落,她知道他們的關係,已經來到了盡頭。
「又得了一個獎,我有什麼辦法呢」他回。
一開始霍金仍打哈哈帶過,維持他習慣的玩笑姿態,卻完全忽略了潔恩的失落情緒,只是一昧地想替自我解釋,直到他看見潔恩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收起了嬉笑,說出了「對不起」三字。
「幾年了?」他問。
「醫生說兩年,沒想到卻這麼多年」潔恩說完,哭了出來。
霍金的眼裡也泛著淚水了,然後他推著輪椅往潔恩身邊去,陪著她哭泣。
雖然兩人情緣已盡,他們的關係走到了最後,但在最後一刻,他們靠彼此好近,在最後一刻, 他們願意貼近彼此的悲傷,給彼此最後的溫柔與陪伴。
「我一直愛著你,我盡力了(I always love you, and I did my best.)」潔恩流淚地說,聽完這話的霍金,哭了。
他們握著手,流著淚,一起哀悼逝去的愛情,哀悼這大輩子兩人一起走過的關係。戲外的人們,大概也是哭著看這段吧!
霍金與潔恩的分手場景,是我看過最動人的分手戲。每一次看,都還是很容易被當中的情感所打動。一方面是因為兩人最後的溫柔陪伴,也許它過於理想,很少人的分手場景會是如此平和,但就是如此,才更讓人覺得它溫柔到讓人想落淚。
另一個被打動的點,就是潔恩面對關係結束的態度。
霍金有了新歡,潔恩當然難受,但她沒有嘶吼,她只是流著淚對霍金說:「我一直深愛著你,我盡力了。」
潔恩一向是為自己情感負責的人,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如此。因為愛情,她不顧疾病與死亡的威脅,勇敢與霍金結婚。結婚後,她承擔所有家務、全心照顧霍金生活,即便她曾對喬納森動了心,但她也未背棄婚姻誓約,直到霍金愛上伊蓮、她知道現在的自己,不再是霍金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侶了。
她當然很難受,但她依然為自己的感情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她沒有說「我這樣照顧你,你卻那樣對我?」「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背叛我?」「我這些年的付出算什麼?你怎麼對得起我?」
她只是說「我一直深愛著你,我盡力了」。
她沒有要霍金為她的付出負責、沒有要求霍金因為她的付出就得給出相對的回報。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回應著自己心中的愛,她知道自己盡力了,意味著自己也不可能給出更多,而當自己盡力,仍得不到這份感情後,她也得接納自己過去的付出、看重自己的努力。
這當然不容易,而且好痛呀!
為此,我們應該大哭一場,那是我們對自己過去付出的尊重,那痛苦需要我們用力哀悼。
但請別一直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因為那終會讓我們失力。這也是潔恩面對分手時所展現的態度,她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努力,而非他人的回應,她把焦點放在過程的付出,而非最後的結果。她知道自己盡力了,而她的努力不是由霍金的回應來證明,她知道她對得起自己,她的價值也不是因為對方離開就遭到否定。
分手時候,你看的是「自己的努力」,還是「他人的回應」?對你來說,「過程的付出」有價值?還是「最後的結果」才重要呢?
關係不是控制,我們永遠無法要求對方的回應。要生出放手的勇氣,得要看見「自己的努力」、看重「過程的付出」才行。
有人會問,這樣難道不是一種自我催眠與安慰嗎?但我想說,我們都要為自己活下去,我們的人生並不是依附在他人身上。他離開了,我們的日子仍要繼續。這個視野的轉換,對我來說,不是廉價的自我安慰,它是深層的覺察,是對自我的疼惜,也是我們愛自己的練習,是我們能夠再往前走的動力。
我們可以從霍金與潔恩的故事中,覺察與反思自己在關係中的樣子,不論是關係中的溝通與互動、面對關係生變的應對方式、特別是當愛情結束的時候,如何生出放手的勇氣。
這件事,當然沒有一定公式,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處理的方式自然不同。但從潔恩的身上,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參考:
一、珍惜、看重自己的付出:她沒有因為關係結束,或是得不到的對方的回應,就認為自己過去的付出無用或沒有意義,反而她接納並珍惜自己的付出,她看見這些努力對自己的意義, 這些意義不是建立在對方的回應上。當然,這不表示對方沒有回應時不會痛苦,一定很痛啊! 只是她沒有因為這些痛苦,就貶抑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她知道就算對方沒有回應,她的努力、和努力所代表的意義也不會消逝。
二、接納無法掌控的結果:潔恩知道自己盡力了,而當盡了全力還得不到對方的心,她知道時候到了。對這段關係,她知道自己無法付出更多了,再多就是再苛求自己了,既然自己無法付出更多,這就是她無法掌控的事了,她得要放過自己,她給出了接納,接受自己努力之後,但沒有結果的結果。
三、接納對方為自己的情感負責:潔恩一向是為自己情感負責的人,或許也是如此,她尊重霍金為自己的情感負責,她想要的是真誠的關係,而不是對方的虛偽與配合。再說一次,這不代表不痛啊!放手的勇氣,絕對不是「不痛的勇氣」,對我來說,不痛不是勇氣,那可能是種逃避。
放手的勇氣,是帶著痛苦但仍往前走的勇氣。
關係有開始的時候,也有結束的一天。但關係沒有未來,並不代表你們擁有的過去就沒有意義,那些曾有的美好,都已經存在你的生命經驗裡,是誰也拿不走的曾經。我們能做的是珍惜彼此給予的曾經,對於不能繼續陪伴的未來,最好的禮物,僅是祝福而已。
「如果我們分手,那過去所經歷不是都沒意義了嗎?」有人問。
《愛的萬物論》片尾的最後一句台詞,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在科學成就上備受肯定的霍金,日後得到了英國女王的接見。但他去白金漢宮,晉見女王時所帶的伴侶,不是伊蓮,而是當時已經離了婚的潔恩。在電影前段,潔恩曾表達過自己對英國女王的喜愛,霍金沒有忘記這點,在這時候,他帶她去,也是一種回應。
話說起來,在這件事上,霍金也算有情意義,因為霍金之所以會有如今的成就,潔恩大半輩子的陪伴與照顧,是背後最重要的支持,沒有潔恩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霍金吧!因此在這榮耀的時刻,他選擇與潔恩共享,都表達著雖然兩人婚姻結束,但他仍舊珍惜看重兩人過去的相處,表達出他對這段關係的感謝。
當他們在皇宮的花園,潔恩對霍金說:「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很不凡吧!」潔恩的話,也肯定著他們共有的過去。
接著,霍金敲了手上的機器(這是他現在的發聲方式),潔恩湊過去問他在打什麼,我們才聽見霍金的電腦輔助語音,說「看看我們的孩子們」。然後,眼前是他們三個風度翩翩、亭亭玉立的孩子,迎面走來,這是他們愛情的結晶,是他們留給世界的禮物。
「看看我們的孩子們」是電影的最後一次台詞,但英文的原文,說是「Look what we made」
(看看我們做的吧!)。
電影結束在這句,很有寓意。過去的經歷有沒有意義,其實就取決於「Look what we made」吧!整部電影讓我們「look what they made 」,縱使他們沒有未來,但我們都看見他們經歷與成就的一切,雖然他們走向分離,但他們的過去與故事,並不是一片荒蕪,他們曾有的快樂, 仍存在他們的生命記憶裡,他們沒讓任何人抹去。
因為他們的珍惜,就保存了過去的意義。
「Look what we made」,你在逝去的愛情裡,看見了什麼呢?看看你們經歷的曾經,那裡頭的故事,都讓你成為現在的你。
.
以上文字取自
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走過關係四部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168
.
【已取消】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