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市長〉
現在不僅「熱鬧的颱風假」現象已經生成,「被咒罵的市長」也一併被誕生出來了。鏘鏘!
果不其然。中午打開電視,便迎來了兩位橫空出世被咒罵的市長。他們的罪行分別是:一位堅持照常上班上課,一位直到早上突然匆匆宣布放假。
根據小學門口「騎著機車丶頭戴安全帽接受採訪的家長」表示:「剛剛才把孩子送到學校,現在突然又宣布放假,我已經到公司了啊,又得跑回學校,弄得團團轉轉。」小學生一旁無辜的抱著爸爸。
下一節,為了平衡報導,被咒罵的市長出來為自己決策進行說明:「這個嘛,放假不是說放就放,我們還是尊重專業的考量。」即便看到這一幕,昨晚第一時間立馬拍案宣布放假的英明市長們,也別高興得太早。「問題是,現在無風無雨,還出太陽呢,放什麼假嘛,真是亂來!」漸漸就有這樣一股聲音宛如颶風,從各方席捲而至。
風暴將臨,沒有任何市長可以倖免於責難。
無論如何,所謂「決定性的時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在颱風來襲之前,第1個倒楣的絕對不會是招牌和路樹,也不會是松鼠。首當其衝一定是市長。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可樂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颱風vs 颶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不少朋友問到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差別? 一樣 ... 的評價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閒聊] PWC去命名颱風名字有料嗎? PTT推薦- BaseballXXXX 的評價
- 關於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閒聊] PWC去命名颱風名字有料嗎? 的評價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被媒體形容為「30年最恐怖怪獸」,且可能「就此讓美國陷入漫長惡夢」的佛羅倫斯颶風,暴風圈才剛接觸北卡,狂風暴雨就已超乎想像。
(MSNBC/記者)
這是過去五六個小時的情況,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我們預計今晚才會最慘,但我們現在感受到的風速,大約已是每小時50 60英哩或70英哩,今晚我們將會看到風速超過每小時100英哩,我們也將會看到漲潮,看到風暴潮,所以這三件將在晚間11點發生的事情,可能都會釀災。
海岸堤防上演的前奏,預示了未來主旋律的氣勢磅礡,更讓人憂心的是,通常風暴逼近海岸,氣象單位就足以準確預測何處將會嚴重受災,偏偏這個規則不適用於佛羅倫斯,因為就在它接近美東陸地的同時,推拉颶風的導引氣流已減弱消失,讓它更形龜速牛步,影響時間也勢必拖長。
(Roy Cooper/北卡州長)
斷電時間可能長達數天,要知道這次的降雨可能會長達好幾天,而不是幾個小時,這將是一場馬拉松 而不是衝刺短跑。
美東各州高度警戒,範圍足足比原先預期要擴大了一倍,等於是從北到南 密西西比以東,全都將被它的暴風圈覆蓋,且這個颶風著實讓人難以捉摸,不只是它從形成開始不到半天,強度從二級迅速增強為四級,此番瞄準侵襲的區域,更是自1954年以來,就未曾經歷過如此結構紮實的強烈颶風。
(湯姆沙特/CNN氣象主播)
以這次佛羅倫斯颶風的(形成)位置來看 (過去)從來沒有一次颶風 會往美國東岸移動 都是往百慕達或是北走 這是第一次。
美國從中央到地方,無論防災部門或者政府首長,都以罕見語氣不斷呼籲民眾撤離
(Jeff Byard/美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這次風暴將不會是輕輕掃過,而是會直接衝擊我們的海岸。
(Roy Cooper/北卡州長)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會危及生命,歷史性的颶風。
(Henry McMaster/南卡州長)
就我們所知它一定會來,而且威力比颶風雨果更強,一旦它登陸,行徑速度會更快,屆時它將橫掃多地,意味著將帶來更多的降雨。
上百萬美東民眾即使再不情願,也只能努力忍受塞車的高速公路,及購買民生物資的大賣場 加油站大排長龍,畢竟天威難測,看看這位人生經歷無數風暴的老翁,為了活命也暫別家園。
(George Alsberg/威明頓居民)
我過去從來沒有機會想過這件事,這次我覺得應該是非走不可
早在29年前9月,曾經有一個颶風雨果,在加勒比海地區釀災後轉往南卡,走了20多條人命,等它抵達北卡時,雖然強度只剩二級,卻仍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北卡災民)
風真的很強,你看狗都嚇壞了。
CNN回顧歷史再往前推,歷史上還有兩個四級颶風,也曾先後造訪南北卡羅萊納州,分別是1954年的海瑟颶風,先橫掃海地奪走超過400條人命,五年後颶風葛雷斯重創南卡和喬治亞,也是上一代人難忘的痛苦回憶,如果再加上颶風雨果,這裡似乎從來沒有從強烈颶風的魔掌中全身而退過。
(災民)
真的很可怕,這個颶風非常嚴重,屬於第四級,是這個城市百年來遭遇最強的颶風,可能是史上最強。
這或許是為什麼佛羅倫斯,在即將接觸陸地前強度戲劇性減弱,人們還是不敢輕忽放鬆,再加上美國國家氣象局預測,北卡當地的開普菲爾河,恐在颶風來襲期間,較平均值暴漲至少20英呎(約6公尺),這也使得颶風行經範圍內六家核電廠,都趕在佛羅倫斯登陸前全數關閉。
這間1970年代建造,最靠海岸的Brunswick核電廠,還因和2011年宮城大海嘯,引發核災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採相同設計,讓不少當地人擔心,一旦風暴潮來襲,恐將導致另一場難以彌補的核災。
(Amie Hegler/前Brunswick核電廠反應爐操作員)
那裡有很多水泵可以把灌入的水排出去,整體設計在福島核災後也做出了一些修正,包括引擎 驅動等設備都足夠應付,此外,工作人員還不斷針對類似的活動進行訓練 。
在佛羅倫斯強度降為一級颶風之後,大範圍的淹水及風暴潮,成為氣象單位嚴密監控的防災重點。
(Jamie Rhome/美國家颶風中心)
即便強風減弱了,我們對浪潮的預測還是不變。
(NBC記者)
風暴潮可以在數分鐘內淹進家裡,淹到三英呎的時候,家具包括沙發就開始漂浮起來,五英呎的時候,像是冰箱等會隨著水淹過頭,甚至把你趕出去,等到超過八英呎,房間裡就沒有空氣可以呼吸了。
大雨來得又快又急,部分氣象觀測站從現有資料推估,佛羅倫斯恐將替北卡帶來10兆加侖降雨,放眼過去 史上罕見,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就以分析,這其實是全球暖化加劇天災最明顯案例,溫暖的大氣和海洋不但助長了颶風威力,移動速度變慢增添了防災困難,也讓災損變得更難估計。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
北冰洋的快速消融,其實造成了中緯度地區噴射氣流的蛇行,以及高壓系統的一些異常變化,這個不但影響了我們今年2018年,整個所有氣候,包括豪雨,也影響這次颶風的形成,(颶風)本來應該向北的,它反而向西,向西就一路往美國東岸過來。
美國東岸也是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的一個地區,最近它的海水溫度不斷升高, 不但讓颶風威力增強,更讓這個暴潮,它的水位增高,它的破壞力變得更大,它不但是會讓沿岸的地方,它侵蝕的作用非常的大,同時整個這個海潮,也會沿著河口, 往內陸不斷地溯流而上,它不但是抬高了我們整個河川的水位,還會沖垮我們的河堤 。
一個從未想像過的情況是,整個北半球竟然在短短數天內,跨越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同時形成了九個風暴系統
(湯姆沙特/ CNN氣象主播)
讓我先談談大西洋上的狀況,因為就在不久前剛生成了一個叫做喬伊絲的暴風,大西洋上,同時有4個已經被命名的暴風,這在歷史上大概才發生3到4次而已, 如果這在墨西哥灣的暴風強度也達到可被命名的程度,那就同時有5個了,這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颶風艾薩克往加勒比海移動,那個風暴是往墨西哥灣移動,這邊這兩個往歐洲移動,這真的是一團糟啊!
汪中和說,全球暖化已經不只讓氣候亂了套,天災的規模路徑也和過去大不相同。以2018為例,前半年過於平靜,如今風暴卻是結伴兒來異常熱鬧,而像佛羅倫斯一樣,從生成開始跨越300公里,大幅延長的生命周期,更將讓它從暖濕大海中汲取更多水氣,暴雨洪澇只怕不會只是美東下星期面臨的問題,而是全球各地颱風侵襲地都將遭遇的嚴酷考驗。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是「風」險,不是「地」險】
颱風夜
歷經12小時之後
於來電了
趁這個時間點
貼一篇即將出版的「桌遊課」
※為什麼是「風」險,不是「地」險
風險一詞的由來和「風」有關,遠古時代,靠老天爺吃飯的漁民,最大的敵人就是風,因為有風,浪就不平,浪一不平,搖搖晃晃的船就隨時有被吞沒的危險。
以上是想當然耳的常識,知道這些,對你的人生一點幫助也沒有,變成笨蛋的風險還是很高。
如果想降低變成笨蛋的風險,你應該要小心那些想當然耳的東西。
例如,風險,為什麼是「風」險,而不是「地」險?
之所以這麼問,絕對不是搗亂,而是有原因的,因為根據記錄,人類史上死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前十名,分別如下:
10.日本北海道地震,死亡人數13.7萬
9.日本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14.2萬
8.義大利墨西拿大地震,死亡人數16萬
7.中國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
6.敘利亞安提俄克大地震,死亡人數25萬
5.中國寧夏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數27萬
4.海地地震,死亡人數27萬
3.印度洋地震海嘯,死亡人數29.2萬
2.印度加爾各答大地震,死亡人數30萬
1.中國陝西大地震,死亡人數83萬
注意到了嗎?前十名不是颱風、颶風、龍捲風之類的風險,而是地震、地震、地震,以及地震所引發的海嘯。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把「風險」,改成「地險」呢?
原因是……機率啊!
就像恐龍再可怕,只要遇不到牠,就無所謂危不危險;但小強就不一樣了,一個轉角,就他媽的翩翩降臨在你頭頂上。
同樣的道理,漁民為了生計,每天都得冒著危險出海,日日月月年年的累計,「風險」發生的機率,在心理上比「地險」高太多了。
沒錯,風險一詞的重點,不在死傷大小,而在發生的機率有多少。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不少朋友問到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差別? 一樣 ... 的推薦與評價
不少朋友問到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差別? 一樣東西,只是名稱不同,強度定義也不同,我們用的標準風速是十分鐘平均,他們是一分鐘平均,通常一分鐘數值會較大。過去統計海上 ... ... <看更多>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閒聊] PWC去命名颱風名字有料嗎? PTT推薦- BaseballXXXX 的推薦與評價
chugliang10/03 15:19一定會有個贏或狂或威.... →. applehpsh10/03 15:20小犬是取自小犬座他上一個 ... ... <看更多>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分別 在 颱風vs 颶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或天氣報告中往往會提及「 颱風」和「颶風 」兩個名詞。究竟兩者有何 分別 ?究竟 颱風和颶風 哪個更強?新第二百九十九集「氣象冷知識」為大家解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