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52
今天這篇,可能有點深。
本來想整大段跳過,但又覺得,這是我在探究龍馬生涯之旅的過程中,「從認識一個人物開始,進而到理解整個日本近代史」的心路歷程,因此還是跟大家做個分享好了。
這段過程雖然漫長,卻充滿著發現的樂趣。只是由於細節非常複雜,必須要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
1864~1865這段期間,龍馬虛歲三十一。整個日本的局勢,可說是圍繞在「長州」這個關鍵字上。
雖然這期間發生的事件,多半與龍馬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我當時讀著走著,就發現若要將他的人生串起,就沒有辦法單獨跳過長州。
簡單地說,長州以一藩之力,挑動整個幕末局勢,「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不僅發起禁門之變,又兩度單挑幕府派的聯軍,還招致英法荷美四國聯合艦隊砲襲,再加上藩內「正義派」「俗論派」內鬥,最終還折騰死了一名將軍,一位天皇......
每次讀到這段,都不禁苦笑,覺得此藩,還真的很會生事啊。
有人或許認為,那就是偏遠的外國小縣(藩)之一段歷史,有興趣的人去研究,與大多數人應該無關。但其實,若用大歷史的眼光,往前看,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毛利家對德川家的復仇;往後看,長州派閥的作風與影響,一直延續到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戰後日本的政局。
而回到龍馬個人來說,他後來穿梭於薩摩、長州之間,努力促成「薩長同盟」,是被歷史記載的功績之一;但若是沒有長州之前這一番「放飛自我」,徹底認清自身與局勢,或許龍馬也無法扮演這個歷史角色吧。
開頭說的「深」,其實就反應在這些複雜的因果關係上。
當然,龍馬的「心」與行動力,也將是後來成就功業的關鍵。
——正是因為抱持著這般「邊走邊讀」的心情,除了之前造訪過「萩」,我又從下關驛,買了一日FREE乘車券,搭上前往「長門」的巴士,要到「城下町長府」這一站。
原本目標是毛利家墓所、長府毛利邸、功山寺,又發現下關市立歷史博物館也在此;而且從下車處、走向目的地這段路,旁邊的「壇具川」,更是一條有著鴨子與錦鯉的優美水道,都令得這些探訪的路上,處處有著意外的美景。
回程巴士上,途經關門大橋前的「壇之浦」,還看到當年的八十斤加農砲複製品,展示在海邊(有些當年被法軍繳獲,帶回法國,放在巴黎的榮軍院)。
這些,真的都是歷史旅行之樂趣。
當然,過去我花了很多時間追尋史跡,現在回過頭來,才專住在各地的「餐」「酒」,也算是一種重返人間的生活覺醒吧(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
「飛虎將軍回日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問題] 在台灣的日本神明- 看板TW-histo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波西米鴨- [鬼島鴨鴨驚]64 §台灣廟裡的日本軍警§ 台灣民間信仰 ... 的評價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杉浦茂峰家族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杉浦茂峰家族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問卦] 台灣有祭祀日本人的廟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新聞] 日本二戰飛官成為台南神明「飛虎將軍」 - 看板Tainan 的評價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題目:本週,新聞常因蠢行而上榜
給我報報新聞八大排行榜 /0726-0801
8⃣️ 東京奧運,李洋、王齊麟奪得羽球男雙金牌之後,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將某披著國民黨黨旗與國旗的男子,誤以為是王齊麟的父親,於是在臉書上大肆抒發黨國意識形態
眉批:諸位,一個連妻子跟助理都搞不清楚,就這樣傻傻把人家睡下去的人,不要太苛求他了啦,大家對蠢才要有一種寬容
7⃣️ 台北市公布不當配發疫苗給好心肝及小禾馨診所的調查報告,但市府政風處表示,Ben在好心肝案件中並非重要關鍵人物,沒有約談的必要
眉批:通常,這表示Ben跟柯文哲有著不尋常的「特殊性關係」
6⃣️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發文質疑,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的委員多為小兒科醫師、婦產科醫師,「你們懂免疫橋接?你們懂混打?」引來醫界群起打臉,陳椒華後來道歉
眉批:這個時候,莊子出來說話了,「子非椒華,安知椒華不知小兒科、婦產科醫師不懂橋接、不懂混打?」
5⃣️ 中華奧會於臉書po出台灣選手賽程,卻獨漏桌球一哥莊智淵,引爆網友怒火
眉批:中華奧會大概一直以為莊智淵搭的帆船還在海上慢慢地漂向日本,「漂來漂去,就這麼漂來漂去;漂來漂去,就這麼漂來漂去」,根本還沒有漂到日本
4⃣️ 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點名柯文哲因疏於篩檢及疫調追蹤,導致環南等市場爆發群聚感染,柯文哲立刻不屑地指稱該雜誌亂寫一通,卻忘了,自己去年也曾「亂寫一通」投稿到這個雜誌
眉批:《外交家》應該會以柯某的人格、能力為主題,再補一篇「有此政客,台北市真歡樂」之類的文章
3⃣️ 美軍現役軍官葛沛迪(Brady Crosier)上校上電視「莒光園地」,藉由飛虎隊事蹟,向國軍全軍說明區域現勢,以及台美軍事合作的重要性
眉批:我保證葛沛迪上校一定會漏講飛虎隊最重要的事蹟,那就是陳納德將軍跟陳香梅女士最後結成連理的故事
2⃣️ 我國一百多位高層政要,驚傳他們的Line通訊軟體遭駭客入侵
眉批:為了想知道疫苗一劑多少錢,有些人真的是豁出去了
1⃣️ 核二廠2號機發生跳機事件,起因竟只是因為工作人員移動一張椅子,誤觸一個重要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
眉批:這件事情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將核二廠內的所有椅子都搬回家,大家以後站著上班
(圖說:寫完排行榜,就立刻拍下影音版,疫情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時間太多,沒有拖延的藉口了)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波西米鴨- [鬼島鴨鴨驚]64 §台灣廟裡的日本軍警§ 台灣民間信仰 ... 的推薦與評價
據說飛虎將軍曾託夢給日本信徒表示想返鄉,2016年神像在信眾陪同下回到杉浦在茨城縣水戶市的故鄉,並參與茨城縣護國神社舉辦慰靈儀式。據廟方表示,飛虎將軍在台灣被升格為 ... ... <看更多>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問卦] 台灣有祭祀日本人的廟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姐家鄉有一間廟叫東龍宮拜一位日本在台的將軍緣由是有人去防空洞探險,事後被祂托夢追查身份之下, ... 31 F →kamayer: 飛虎將軍前幾年還有回日本看看 04/29 22:30. ... <看更多>
飛虎將軍回日本 在 [問題] 在台灣的日本神明- 看板TW-histo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出自
台灣是誰還在唱「何日君(軍)再來」(管仁健/著)
關於這些故事真假
大家還有相關書籍資料推薦嗎
https://mypaper.pchome.com.tw/news/kuan0416/3/1281895808/20051231132710
1945年5月,二次大戰已進入尾聲。美軍收復菲律賓後,下一個目標是台灣還是琉球(沖
繩),兩個島上都是風聲鶴唳,殖民政府也不再拐彎抹角的搞什麼「志願兵」了,直接「
日台一體」的徵召台灣人入伍。
這時的台灣也已完全喪失了制空與制海權,美軍的轟炸機光天化日就在台灣上空,肆
無忌憚的轟炸起來。地面上偶爾零星的防空炮火,反而就像癌末病人的呻吟。台灣人民都
在為這個殖民統治半世紀,眼看即將結束的帝國算命,看是自己先死在空襲裡,還是號稱
「萬世一系」的帝國先滅亡。
阿姨當時讀小學五年級,他們從入學起就已經實行「日台同校」,班上有日本同學,
也有本島同學。那天下午空襲警報一響起,平常很嚴厲的日本導師,就用軍事化的口令,
讓學生很有秩序的進入防空洞。因為平日訓練有素,沒多久全校學生就集合在燈光灰暗的
防空洞裡。
忽然間防空洞裡有了一點騷動,原來他們班上有一個智障生,常常在課堂間去上廁所
,而廁所在校園的另一角落,離教室有一段距離。這個智障生顯然不懂得應變,無法自己
進入防空洞。阿姨看到平常嚴厲的日籍導師,跟隔壁班老師交頭接耳,再向日本校長報告
後,竟然推開鐵門,衝了出去。
過了一會,警報仍未停止,日本校長把老師都集合,由他自己帶隊,所有日本男老師
與他一起出去,留下女老師與台灣老師在防空洞裡照顧孩子。直到警報結束,全校在操場
點名,大家都到齊後,才看到那個平日很嚴肅的日本老師,背著一個哭的已經不成人形的
孩子走回隊伍中,阿姨的淚水在大家的掌聲裡滴了下來。
。。。。。。。。。。。。。。。。。。。。
五、六○年代出生的台灣孩子,成長中一定與我有共同經驗,就是我們讀書當兵時,身邊
一定有一個以上叫「台生」的同學或同袍。這些「台生」的父親保證是外省人,因為本省
人絕無可能給孩子取名叫「台生」。
大家想一想,外省人來台灣五十年,現在外省人都到了第二、第三代,他們去大陸照
樣要拿「台胞證」,大陸政府也視這些人為「台灣人」了。日本人在台灣也是五十年啊!
有幾十萬個「台生」(不過他們給孩子取名是叫「灣生」),各位有沒有想過他們與台灣
人怎麼相處嗎?日本人有可能像魔戒裡「半獸人」一樣,天天拿鞭子在後面鞭打台灣人嗎
?
阿姨回憶他們的小學的日本老師、校長被老蔣掃地出門時,是所有台灣學生哭著送到
火車站,家境好一點的台灣同學還送到基隆碼頭。然後這些「台生」回去後,還是和台灣
的同學保持聯絡,退休以後幾乎每年開一次「同窗會」(日本人比我們更愛開同學會)。
還有一些「灣生」歐吉桑,回日本以後始終不能適應自己祖國那種虛偽的禮節規範,
老了退休以後,又回台灣買了房子。因為簽證的關係,他們必須像候鳥一樣,半年往返一
次。他們會說台語,也許還吃檳榔、簽六合彩。不告訴你,你還以為那就是鄰居的阿伯,
誰會猜到她是日本人。
日本統治台灣有很多面向,有棒子,當然也有胡蘿蔔,還有更多超越政治、種族的單
純人際交往。但老蔣的課本只教棒子的故事,用意就在和中國人的仇日恨日意識做一個連
結,讓自己的「低效率獨裁」不被人民看穿。所以日本政府的胡蘿蔔很少提,至於俗民歷
史方面,更是草繩穿豆腐--提也不敢提。
可是即使教科書不提,這種集體記憶還是會傳下來。阿輝不是笨蛋,否則當過皇民,
又當過共產黨的他,戒嚴時代早該被老蔣槍斃好幾次了,怎麼最後反而當了12年總統與主
席?他領導的台聯去東京的靖國神社參拜,搞親日當然是政治上的自保動作,動員基本教
義派保護自己不被阿扁清算。可是如果台灣沒有那個社會環境,這種政治動作又怎麼會發
酵?
大家只看到大陸媒體一片叫囂之聲,卻看不到台灣俗民社會的發酵情緒。就好像阿扁
的兩次大選一樣,選前都說泛藍光憑基本盤就一定當選,民調也一直領先很多,可是一到
投票揭曉,大批沈默的艦隊卻突然浮出水面,讓戰局勝負逆轉。日本統治台灣時,究竟在
人民當中做了些什麼,讓半世紀之後還有人在唱「何日君(軍)再來」,這其中有太多大
陸人,甚至很多台灣人都不懂的歷史。
。。。。。。。。。。。。。。。。。。。。
因為我是基督徒,一向不願意去介紹台灣那些非佛非道的「民間信仰」。可是為了說明台
灣歷史上真實的一面,讓那些愛台或恨台的網友,認識一下日本統治台灣時,到底是怎樣
一個「警察國家」,就不得不用台灣各族群把日本軍警當神明來膜拜的事實略提一二。
台灣的族群除1949年開始移民的外省人外,可以粗分為說福佬人、客家人與原住民。
要分析任何的台灣現象,也都不能忽略族群的差異。
很多人有個錯覺,以為日本日本統治台灣時是一個「警察國家」,警察人數一定很多
。其實不然,日本領台時只派有憲兵3,400人、警察3,100人。後來人口增加,憲警合計也
增加到一萬上下。但這麼少數的警察,就讓台灣當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且能快速現
代化,這當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很多。
原住民是台灣社會最強悍的族群,抗日情緒也是最高昂的。到了二○年代,日本已經
有效統治台灣很久了,漢民族都已經放棄武力對抗,但原住民裡還是爆發了「霧社事件」
。擔任山地警察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被原住民出草(砍頭)。
但日本與清朝或老蔣大不一樣,漢民族的傳統是將犯了錯或操守不佳的警察調到邊疆
,用貪官去治理化外之民。可是日本剛好相反,他們的警察考試很嚴格,尤其是在山地或
離島服務的警員,治安以外還必須擔起原住民的教化與醫療工作,所以還要先學習當地語
言。
在無水無電的環境裡,還必須忍受瘧疾等風土病的侵襲,日本警察對台灣山區的貢獻
,實在是讓許多原住民感動,因此常被原住民當神明來膜拜。
。。。。。。。。。。。。。。。。。。。。
1924年出生於花蓮吉野村的山口政治,在他所著的《東台灣開發史》裡,提到在花蓮太魯
閣的「托波克」蕃社,有一位被原住民奉為神明的日本警察武富榮藏。
武富榮藏生於佐賀縣大和町,1914年單身來到太魯閣的托波克蕃社上任。他服務期間
看到原住民生活貧困,就將自己的薪水全數用在收養孤兒上。
當時原住民的衛生條件很差,尤其在鼠疫爆發之後,患者與日俱增。武富與其他同僚
們,立刻用竹子為柱、樹葉為屋頂,建造了簡陋的隔離病房收容患者。偏偏禍不單行,颱
風又侵襲部落,夜裡狂風一起,豪雨不斷。臨時搭建的隔離病房,經不起強烈的風雨吹打
,好像小舟般的搖晃,屋頂破損,雨水不斷漏下。
當夜值勤的武富急忙爬上屋頂,全身淋濕卻仍堅持要補修破損之處,被收容的原住民
害怕地哭叫:「既然要死,就死在自己的家裡,大人!你別管我們了,讓我們回家,你也
趕緊回去吧!」
這時有些病患步履蹣跚地要逃出去了,照料人員不知所措慌張喊著:「大人!大人!
」武富從屋頂跳下來,抱住帶頭要逃跑的病患說:「大家千萬要鎮定下來。像現在這樣的
風雨如果出去,一定死在半路上,你們放心,我絕不會離開的。」
但是恐懼的原住民們根本聽不進去,還是哭喊著:「大人,無論如何要讓我們回去吧
!」武富無奈,只好把自己的配槍交給那位帶頭的原住民說:「我是奉命來這裡保護你們
的警察,誰堅持一定要離開,就請先殺了我再出去!」
武富的話終於讓騷動的病患們安靜下來。「大人!我們錯了!請原諒我們吧!」病患
們終於回到自己的床位。武富修理好房舍,繼續照顧病患,直到自己也被傳染後致死,他
的照片被掛在托波克社的神壇,成為當地人心中的守護神,定期由頭目帶領族人膜拜。
。。。。。。。。。。。。。。。。。。。。
興建於1901年的獅頭山勸化堂,位於苗栗縣南莊鄉,居民都是客家人。勸化堂裡供奉著一
位日本警察廣枝音右衛門。
廣枝音右衛門1905年出生於神奈縣小田原,本來就讀日大預科,1928年以候補生幹部
進入佐倉步兵第五連隊。退伍後當過小學教師,再來台灣擔任巡查,再升任警部。1943年
他擔任海軍巡查隊隊長,率領2000名台灣人志願兵赴馬尼拉。
1945年2月23日,美軍已經登陸呂宋島,日軍司令部在戰前已分發巡查隊隊員手榴彈
,表達「玉碎」的決心。但美軍登陸後,廣枝違背了軍方全員玉碎的命令,與美軍交涉後
,召集了2,000名巡查隊隊員說:
「原本這是大家為國盡忠的時候,但你們都是台灣人,這場戰爭與你們無關,你們的
家人都還在等你們回去,所以無論如何你們都要活著回去台灣。至於我是日本人,所以責
任應該由我來來承擔!」
廣枝說完後舉槍自盡,保住了2,000名巡查隊隊員的生命,讓他們有機會回台灣。
1983年台灣解嚴前,白色恐怖的氣氛逐漸淡薄,當年的台灣人小隊長劉維添,專程去當年
廣枝隊長自殺的地方抓了一把泥土,送到日本茨城縣的廣枝夫人手上,並將廣枝奉祀在獅
頭山的勸化堂。當年受惠於廣枝的部屬及其後人,也都會去定期參拜。
。。。。。。。。。。。。。。。。。。。。
位在嘉義縣東石鄉副瀨村57號的富安宮,這座福佬人興建的廟宇,供奉的就是俗稱「日本
王爺」的「義愛公」--森川清治郎。
森川1861年生於橫濱市,他身高約155公分,體型微胖,下顎蓄鬚。1892年,娶妻樂
木千代,1893年生子真一,原本任職於橫濱監獄。1895年日本領台後,隔年森川志願隻身
渡台,任職巡查,配屬於台南州州知事官尾邦太郎麾下,後任職於鰲鼓﹙東石鄉﹚派出所
。
1900年,森川調派至副瀨派出所,並接妻小來台同住。這時台灣各地盜匪叢出、治安
敗壞,衛生條件也不佳,瘧疾、痢疾、霍亂等傳染病盛行,加上教育水平低落,幾乎全是
文盲。尤其副瀨是靠海的窮鄉僻壤,生活困苦可想而知。
森川於是利用當地廟宇富安宮,創辦簡易教室以普及教育,不但自費聘請教師,公餘
還親自教授五十音、單字、日用語;甚至自費購買紙、筆、墨作為成績優良者的獎勵。後
來獨子真一到了入學年齡,也不進總督府為日本小孩設立的小學,而是與鄉民一起就讀。
每次考試,除真一之外的同學都有獎賞,真一當然心中難平,長大後他才明白父親的苦心
。
森川發現這個半漁半農的村落,農業技術落後,所以每月集合部落人民講習,改善村
內環境衛生與農業技術,指導村民於住屋四周挖掘排水溝,疏濬污水;改良含鹽農地之土
質,對於貧病者,則援助照顧。凡是勤勉者,即把鋤、鍬等送到他們手上作為獎賞,這些
獎品都是自費。
偏僻的副瀨村常有土匪肇事,森川有一次乘竹筏剿匪後回來,聽說副瀨村的蔡稠因袒
護土匪而被捕,關在朴子辨務署的留置場,可能會被處死刑。森川覺得可疑,於是展開各
項調查,才發現是歹徒誣告。他找了東石區長吳踏與民眾,去見朴子支署長新井及東石支
署長園部,為蔡稠做證,才洗刷冤屈,救回一命。
後來台灣總督府為了確立財政制度,實施了台灣特別會計辦法。嚴格規定煙、鹽、樟
腦等的專賣化,而漁業稅也是必繳的稅賦之一,即使是沿海捕魚的小竹筏,也必須繳納稅
金。所以森川巡查除了要執行警察的基本職務外,也要負責催繳當地村民的稅金。
但貧窮的村民要維持溫飽已不容易,所以請森川向上級請求減免賦稅,森川於是就向
東石支廳長陳情,但長官則認為森川討好村民、煽動村民抗稅,就申戒處懲;並下令森川
必須在剩餘期限內執行強制徵收之任物。
森川既憂憤上級忽視民生疾苦,對貧困的副瀨村民又不知該如何催繳。1903年4月7日
上午9時,村中正在拜拜,森川巡查了港墘厝部落後,在部落中的慶福堂廟內,留下「苛
政擾民」的遺書後,以村田步槍自盡,留下10歲的獨子。
副瀨村民聞此惡耗,深痛不已,除了舉行隆重盛大葬儀,還將他安葬在村外東南公墓
。1923年,森川已去世二十年,副瀨近鄰一帶腦膜炎開始流行,疫情蔓延,民心惶惶,當
時擔任保正的李九於睡夢中,見森川顯靈,身著警察制服,指著李九說:「鄰村正蔓延著
傳染病惡疾,要注意全村的環境與飲食衛生,則可確保平安無事。」
李九醒後,就將夢中森川的叮嚀轉達全村,村民也整理打掃排水溝、注意飲時衛生,
因而得以避過腦膜炎的肆虐。村民在感激之餘,決議敦請雕刻師雕刻一尊身著警察制服的
森川坐像,高一尺八寸,供奉於富安宮內,遵奉為「義愛公」。並訂每年農曆的四月八日
,為其大祭之日,舉行盛大祭典。
。。。。。。。。。。。。。。。。。。。。
台南市安南區的海尾寮,地址同安路127號的「鎮安堂」,鎮安堂俗稱「飛虎將軍廟」,
供奉的「日本王爺」,就是二次大戰時喪生的日本飛行員杉浦茂峰。
根據《安南區志》與《鎮安堂將軍府緣起》所載,1944年10月12日早上十點,台南地
區空襲警報響起,防空壕的上空有大量的美軍機群盤旋。日本海軍飛行少尉杉浦茂峰﹙死
後晉升為中尉﹚駕著戰鬥機升空牽制敵機。
說是「牽制」敵機,一點也不誇張。當時日軍已敗象明顯,飛機無論質量都已不是美
軍敵手。杉浦的飛機中彈引發尾翼起火,瀕臨爆炸的危機。如果立刻跳傘,這樣的高度降
落後生還機率還很高。
然而當時飛機正在「海尾寮」上空,杉浦若是跳傘,雖然自己可以獲救,但是上千戶
的村屋也可能受到波及。尤其當時台灣農村都是竹搭或木造的屋子,一旦著火馬上就會延
燒,飛散的火星也會四處延燒,消防設備缺乏的村落會整村燒起來。
杉浦為了不讓無辜的台灣人民受害,於是決定將飛機轉為上昇,衝向台灣海峽。在海
岸防風林躲避的村民,驚懼地看著一團火球直衝入海,轟隆爆炸一聲的同時,瞬間火球激
烈地向四面八方飛濺,杉浦的犧牲保住了千百位台灣人民的命財產。
戰後,海尾寮村落到處流出不可思議的傳言,有人夢見睡覺的枕頭邊,有一位穿著飛
行服的日本年輕飛行員,醒了後查出這位為了不讓村落引燒戰火,因而犧牲自己的飛行員
叫杉浦茂峰。於是地方上有心人士聚集討論,決議建廟以表現台灣人最大的感恩與謝意。
杉浦茂峰的生日是11月11日﹙農曆10月16日﹚,其墜機地點在飛虎將軍廟旁約20公尺
處,現在「旺晟香店」,這一帶戰後還都是魚溫,今已是商店林立的街道。日本皇室六條
有康親王,曾於1995年7月來此參詣過,杉浦茂峰的姊姊,還有同期的飛行員,也專程從
日本帶和尚來台唸經超渡。
。。。。。。。。。。。。。。。。。。。。
--
當納粹河蟹掉奧地利的時候,我保持沉默,因為我討厭奧地利。
當納粹吃掉蘇台德區的時候,我保持沉默,因為我討厭想要偷吃西里西亞的捷克。
當納粹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我保持沉默,因為希特勒保證這會是最後一回。
當納粹想要拿回但澤的時候,賃盃不鳥他,因為英法保證會出兵。
當納粹和蘇維埃簽約的時候,幹!週遭已經沒有任何鄰國可以幫助我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65.17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