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 多得亂傳「健康貼士」傳媒人唔少
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嚴重人人自危,更有人趁亂乘機宣揚自己的健康心得,有些人是真心分享,亦有些人是既得利益者令自己的健康產品鎖售量有所提升。
朋友傳來《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石鏡泉專欄文章,結果又是胡亂貼網上消息而成。正文只是講近期的研究,正常不過,但一到後半講網上兩個傳聞,就真的 Jesus face palm 也不夠。
一句「不論是否有效,做下冇壞,祝大家康健康」確實令我眼火爆。不去尋根究底便「分享」消息,算甚麼資深傳媒人,等於一個記者不知道不清楚事實就作出報道,是應有的傳媒操守嗎?
也罷。再仔細看,甚麼是維生素 C-1000 ? 1000 是指 1,000 毫克嗎?如是,我擔心你持續食如此高劑量的維他命 C 會肚痛、腹瀉、腸氣漲 [1] 。另外,現時無一個醫療機構公佈維他命 C 或任何維他命、保健產品能有助治療或預防感染 COVID-19 [2] ;如有,早已被中外傳媒極廣泛報道,該人兄應已被表揚,疫情也應在此時完全消失,對不?
第二,曬太陽 10–15 分鐘無妨,但這根本是有無疫症時都該做的事,否則老人家不夠維他命 D 體內不夠鈣,容易骨質疏鬆就不好了。其他小貼士也是非常基本之事,有甚麼好特別分享呢?
第二個傳聞才是重點。劈頭就說「冠狀病毒的 PH 值從 5.5 到 6.5 不等」。等等,甚麼是 PH 值?我只知道有 pH 值 [3] ,即酸鹼值又或稱為氫離子濃度指數。受過香港基本 9 年教育都會知道, pH 值越低代表越酸,越高則越鹼。
至於冠狀病毒有好多種,沙士 SARS-CoV-1 又係、導致中東呼吸綜合症的 MERS-CoV 又係,到底講哪種?我。不。知。道。
根據港大潘烈文教授團隊的研究顯示 [4] ,導致 COVID-19 的 SARS-CoV-2 可在 pH3–10 的範圍中仍非常穩定,因此所謂「打敗冠狀病毒。 是要多食用鹼性食物高於病毒的PH水平」,根本就毫無根據,尤其我在此前的博文也說過 [5] :
//身體不同部份、體液的 pH 值也有差異,例如胃酸 pH 值為 1 ,皮膚為 5.5 ,尿為 6.0-6.5 ,血液 7.35-7.45 ,細胞質 7.2 ,線粒體基質 (mitochondria matrix) 為 8.0 。所以人體無一個劃一酸鹼值,如有人提倡你要維持某一特定 pH 值體質,基本上是謊言。//
最搞笑的是,檸檬、青檸、芒果、菠蘿竟然是 PH 8.2 以上。 Come on James, 只要 google “pH values of food” 最頂端的搜尋結果已是兩家美國大學的資料 [6] [7] ,當中明確表示大部份水果都屬酸性;就算不用這些資料,你也應該有味蕾,知道檸檬、青檸是酸吧?
最後一部份竟然說以色列無人因 COVID-19 病死⋯⋯最新數據顯示 [8] ,該國已有逾 4.4 萬人確診感染, 370 多人病死,傳這些資訊的人是否活在平行時空呢?
看到「檸檬與綠茶的作用:可以立刻殺死病毒、可以從身體裡完全消除病毒」我更笑了出聲,明明檸檬茶就是香港很多人必飲的飲品,那為何香港現在的疫情仍然失控呢?(當然你可以說茶記檸茶是用紅茶非綠茶,但我好相信香港人也喝很多綠茶!)
其實很多似是而非的消息,用腦思索一下也會知道是無稽,但我抓爆頭也想不通石先生不先自行驗證才寫文,世界已這麼亂,假消息一條都嫌多啊!
註:
1. NHS. (3 March 2020). Vitamin 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vitamins-and-minerals/vitamin-c/
2. Reuters (16 April 2020). False claim: Vitamin C cures the new coronaviru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uters.com/…/false-claim-vitamin-c-cures-the-n…
3. pH 中的「H」代表氫離子 (H+) ,而 p 的來源則有幾種說法。第一種稱 p 代表德語 Potenz ,意思是力度、強度;第二種稱 pH 代表拉丁文 pondus hydrogenii ,即「氫的份量」。
4. Chin, A.W.H., Chu, J.T.S. & et al. (2020). 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ed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3.15.20036673
5. 小肥波. (2019).【又係東張西望】酸鹼食物之謎:食鹼更健康?.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standnews.com/…/%E5%8F%88%E4%BF%82%E6%9D%B1…/
6. McGlynn, W. (n.d.). The Importance of Food pH in Commercial Canning Oper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pods.dasnr.okstate.edu/…/Rendition-3…/FAPC-118web.pdf
7. Clemson University. (n.d.). pH Values of Common Foods and Ingredien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emson.edu/…/…/documents/ph_of_common_foods.pdf
8. COVID-19 Dashboard by the 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SE). Retrieved from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commonsenseisnotcommon #傳媒操守 #維基望一望佢政見即刻明咗啲嘢 #武漢肺炎 #冠狀病毒 #養生大謬誤 #腦袋是個好東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食道酸鹼值檢測,替胃酸太多平反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一般來說,進食後一段時間內發生胃酸逆流是合理的,畢竟胃部蠕...
食物 酸鹼值 假 的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0%逆流都是胃酸太少?+
這個問題有位患者寫了許多信來中心詢問,強調這是多數人的問題,因此,我一定要寫一篇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分享
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胃酸分泌的多跟少,所以我認為這個答案是劃錯重點,當然,你逆流後看醫師開藥,吃了降胃酸的藥當然就會造成胃酸分泌的降低,但是這是治療後的後果,絕對不是原因。
國外自然醫學療法確實有提倡服用甜菜鹼來治療胃酸不足所引起的脹氣不適,當中也常會搭配胃蛋白酶一起服用,增加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脹氣的感覺,臨床上,確實有部分脹氣患者吃西藥沒效的,改吃甜菜鹼與酵素而改善的。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療法是要在確定屬於胃酸不足引起的”脹氣”可能有效,不是胃食道逆流喔!若本身已經有胃炎或胃潰瘍等疾病,這樣療法可能會增加胃壁的傷害,而引起嚴重併發症。
另外,像這樣的健康產品一般不會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或《中醫藥條例》註冊。更沒有相關醫藥單位的評核,所以通常會加註產品並不供作診斷、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之用。如果真的吃出問題也沒有藥害救助法可以幫忙,建議還是要小心評估。
在2018年的韓國研究分析46位患者是否有幽門桿菌以及萎縮性胃炎與胃酸酸鹼度的關係,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中胃酸分泌的較少,六成感染者胃酸Ph都在3以上,與正常1-2之間高的多,原因可能是胃體已經有萎縮性胃炎,導致分泌胃酸的細胞變的稀少,因此胃酸會分泌的不足而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若是在胃竇(胃接十二指腸的前段)有萎縮性胃炎,對胃酸則不會有影響.
早在2013年就有科學家去分析1555個健康檢查患者,結果發現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比較不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我想這就應證了萎縮性胃炎造成了胃酸分泌不足,胃液的酸鹼度會變的不酸,也就比較不會引起胃酸逆流火燒心的症狀了.
胃酸若是分泌不足,會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也就是沒那麼酸了,這其實常見於長期服用降胃酸藥的患者,若不是服藥的患者,則主要是曾感染過幽門桿菌引起萎縮性胃炎所致.患者會因此比較有消化不良的情形,尤其是肉類等蛋白質食物,另外,也因為缺乏對食物殺菌的防線,所以容易得到細菌感染而腹瀉.
胃酸分泌不足在現今無實用的評估方法,我都會請病人吃飯前試試喝醋或是檸檬汁,如果藉由吃酸的食物就會降低脹氣的症狀,那可能真的有酸不足的問題,當然如果吃酸的食物就更不舒服,你就不需要去補充增加酸的藥品或食物了。第二種比較科學的方式就是做胃鏡檢查,看看有無無萎縮性胃炎,第三種方法就是放置酸鹼監測導管,可以監測24小時胃裡的酸度,但這可以了解胃液的酸鹼值,卻很難評估胃酸分泌的量.
因此,在嘗試酸治療胃食道逆流前,一定要請教醫師,好好評估後才可小心治療.假設真的胃酸不足引起脹氣逆流,飯前喝點蘋果醋或是檸檬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食物 酸鹼值 假 的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0%逆流都是胃酸太少?+
這個問題有位患者寫了許多信來中心詢問,強調這是多數人的問題,因此,我一定要寫一篇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分享
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胃酸分泌的多跟少,所以我認為這個答案是劃錯重點,當然,你逆流後看醫師開藥,吃了降胃酸的藥當然就會造成胃酸分泌的降低,但是這是治療後的後果,絕對不是原因。
國外自然醫學療法確實有提倡服用甜菜鹼來治療胃酸不足所引起的脹氣不適,當中也常會搭配胃蛋白酶一起服用,增加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脹氣的感覺,臨床上,確實有部分脹氣患者吃西藥沒效的,改吃甜菜鹼與酵素而改善的。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療法是要在確定屬於胃酸不足引起的”脹氣”可能有效,不是胃食道逆流喔!若本身已經有胃炎或胃潰瘍等疾病,這樣療法可能會增加胃壁的傷害,而引起嚴重併發症。
另外,像這樣的健康產品一般不會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或《中醫藥條例》註冊。更沒有相關醫藥單位的評核,所以通常會加註產品並不供作診斷、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之用。如果真的吃出問題也沒有藥害救助法可以幫忙,建議還是要小心評估。
在2018年的韓國研究分析46位患者是否有幽門桿菌以及萎縮性胃炎與胃酸酸鹼度的關係,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中胃酸分泌的較少,六成感染者胃酸Ph都在3以上,與正常1-2之間高的多,原因可能是胃體已經有萎縮性胃炎,導致分泌胃酸的細胞變的稀少,因此胃酸會分泌的不足而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若是在胃竇(胃接十二指腸的前段)有萎縮性胃炎,對胃酸則不會有影響.
早在2013年就有科學家去分析1555個健康檢查患者,結果發現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比較不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我想這就應證了萎縮性胃炎造成了胃酸分泌不足,胃液的酸鹼度會變的不酸,也就比較不會引起胃酸逆流火燒心的症狀了.
胃酸若是分泌不足,會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也就是沒那麼酸了,這其實常見於長期服用降胃酸藥的患者,若不是服藥的患者,則主要是曾感染過幽門桿菌引起萎縮性胃炎所致.患者會因此比較有消化不良的情形,尤其是肉類等蛋白質食物,另外,也因為缺乏對食物殺菌的防線,所以容易得到細菌感染而腹瀉.
胃酸分泌不足在現今無實用的評估方法,我都會請病人吃飯前試試喝醋或是檸檬汁,如果藉由吃酸的食物就會降低脹氣的症狀,那可能真的有酸不足的問題,當然如果吃酸的食物就更不舒服,你就不需要去補充增加酸的藥品或食物了。第二種比較科學的方式就是做胃鏡檢查,看看有無無萎縮性胃炎,第三種方法就是放置酸鹼監測導管,可以監測24小時胃裡的酸度,但這可以了解胃液的酸鹼值,卻很難評估胃酸分泌的量.
因此,在嘗試酸治療胃食道逆流前,一定要請教醫師,好好評估後才可小心治療.假設真的胃酸不足引起脹氣逆流,飯前喝點蘋果醋或是檸檬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食物 酸鹼值 假 的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食道酸鹼值檢測,替胃酸太多平反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一般來說,進食後一段時間內發生胃酸逆流是合理的,畢竟胃部蠕動過程,難免會溢出食物,往上逆流到食道,尤其在吃太多吃太飽時,更容易發生。但若長時間處於逆流狀態就是異常了。此時,可以透過食道酸鹼值檢測工具,來判斷胃食道逆流的嚴重程度。
【什麼是「食道酸鹼值檢測」?】
食道酸鹼值檢測是分辨真逆流與假逆流很重要的工具,透過「持續性」的監測,幾乎能完全掌控逆流的時間與頻率,尤其著重4個重點:
次數(一天逆流有幾次)
容易逆流的時間點(坐或站時多,還是躺著時多)
食道受影響的時間(食道暴露在胃酸下的時間多長)
表現症狀與逆流的相關性
【誰需要做食道酸鹼值檢測?】
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治療胃食道逆流,卻成效不彰時,以食道酸鹼值監測可以用來評估發生症狀的確切因素。
當胃鏡檢查都正常,卻持續有咳嗽或喉球症等非典型症狀時,食道酸鹼值監測可以提供更客觀的數據,增加診斷的準確度。
胃食道逆流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前,食道酸鹼值監測是醫師用來評估是否適合做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時的必要項目。
【食道酸鹼值檢測怎麼做?】
食道酸鹼值檢測有分成24小時檢測導管(符合健保適應症可以給付)和96小時無線膠囊檢測(自費),兩者都是將監測器置放於食道,藉此觀測實際的逆流狀況。24小時檢測導管與96小時無線膠囊檢測的差別,在於自費與否、檢測時間長短外,還有體外有無導管,雖然24小時檢測導管體外會有一條導管連接紀錄器,但跟96小時無線膠囊檢測一樣,監測期間幾乎不會影響生活與工作、睡覺、吃飯、聊天等,過程也沒什麼感覺,患者只需配合紀錄因飲食、姿勢造成的腸胃不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