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進到7-11、全家超商,或是去手搖飲料店五十嵐、清心,或是連鎖速食店麥當勞和肯德基,點了飲料之後,送上來的不再是一次用的塑膠杯或紙杯,全部都是可以清洗後重複利用的「 循環杯」。內用完可以直接在店內歸還,就算外帶回家或是到公司,喝完了你也能很方便地在便利商店、手搖飲店或速食店還掉杯子,享用飲料不留下垃圾,這樣的未來有可能發生嗎?
▍2020年台灣一次性飲料杯用量達到近20億個🥤
環保署其實一直有在推動制定減塑政策,每年還給予地方經費、推廣租借「循環杯」。每當這個政策執行的時候,我都會向鄉親以及市民朋友推薦,買飲料時除了自己帶杯子最環保之外,可以考慮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租借「循環杯」。
我也不斷建議市府應該讓租借循環杯擴大規模,納入更多的店家,以及提供經費與協助租借模式穩定的辦理,不該只停留在試辦的階段。去年定期會我也向市長建議,應該協助這套循環經濟的模式在新竹成長,讓新竹市的飲料杯垃圾逐漸減少,很可惜市長堅持自備容器才是最環保的,強調只會繼續試辦,不會考慮擴大。
▍台灣2030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是口號還是玩真的⁉️
這幾天我注意到桃園市修正了《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裡面加入一條:「指定規模以上之飲料販賣業,應提供重複性使用之容器並鼓勵消費者使用之」,預計明年7月實施,到時候桃園的超商、速食店會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容器給消費者選擇。
今年4月桃園也和統一、全家兩間超商合作試辦循環容器租借杯的服務,鄭文燦市長還親自現身推薦大家多多使用循環容器,這些都表現了桃園對於循環經濟和垃圾減量的重視。相較之下去年林智堅市長回應我的質詢就讓人失望了,我看不見新竹市想要往循環經濟前進的願景,更看不到垃圾減量的決心。
循環容器要在地推動並不容易,首先要有能夠配合的物流業者幫忙穿梭各個杯子的回收點收取使用過的容器,再來要有能夠配合的清洗業者,把使用過的容器徹底清洗乾淨,再交由物流業者送回各間店家。
目前的循環容器需要清洗業者準備不同的工作流程和機器才能徹底清洗乾淨,所以現在租借循環容器推動卡關的地方幾乎都是在地沒有願意配合的清洗業者,這也是去年我希望市長能幫忙協助解決的困難。
其實就像商業經營一樣,有量有規模,才有談判籌碼,才有可能壓低成本,才有業者願意為你特別安排產線,目前循環容器因為量不夠多,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清洗業者自然不太願意協助,桃園用自治條例要求未來超商和速食店需要提供可重複使用容器,這些連鎖店的使用量很有可能能達到一個規模,讓在地的清洗業者願意特別安排產線來清洗,進而能帶動起整個城市的循環容器產業鏈,達成免洗餐具減量的目標。
▍桃園行,新竹行不行?
我一直認為,我們新竹市的都市規模小,是最適合推動各項進步政策的都市,我們可以是智慧城市、步行城市,也可以是最環保的城市。
我們可能錯過了當第一個能夠大規模推動循環容器的進步城市,但如果我們能夠跟上桃園的腳步,協助循環容器在新竹市加速發展,以桃園市加上新竹市的循環容器使用量,我們絕對有機會撐起一片循環容器的產業鏈,更能夠一起攜手垃圾減量,這重要的一步永遠不嫌晚,疫情趨緩,我會持續向市府建議,讓新竹市在循環城市的競賽上拚一面金牌。
飲料店禁用塑膠杯 在 哈遠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縣竹東鎮針對垃圾減量開出第一槍,從今天3月1日起,包括飲料店、便當店及便利商店等全面禁用塑膠杯、保麗龍碗及免洗碗筷;如果店家不肯配合,將會拒收垃圾!環保署廢管處指出,由於國際油價下跌,資源回收商對塑膠製品的回收意願低,清潔隊收到的塑膠類回收物已經堆積太多,確實很難處理,呼籲全民一起從源頭將塑膠垃圾減量,共體時艱。
流感疫情肆虐,光上週就新增338名重症病患,還有15人因流感死亡。為因應爆量病患,全台醫院破天荒三天連假都開特別門診,醫護人力累翻!有醫師大罵衛福部以數據粉飾太平,乾脆把急診關了就沒有壅塞問題。更多新聞訊息,七點鐘小哈陪您一起關心!
飲料店禁用塑膠杯 在 吳瓊華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10總質詢 瓊華關心外食民眾的健康 紙餐具耐熱溫度、品名、材質名稱
紙餐具標示品質 中市府允定期檢驗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4年6月11日 上午6:11
紙餐具標示品質 中市府允定期檢驗
〔自由時報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六月十九日起,紙餐具必須標示品名、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議員吳瓊華建議市府,除要求廠商清楚標示,廠商使用的原料也應檢驗,為市民健康把關。市長胡志強承諾將定期檢驗店家使用的紙餐具,並禁止製造廠商使用工業澱粉,對不合格廠商開罰。
吳瓊華在市政總質詢時帶著大量紙杯、紙餐盒,當場請所有官員比較其差異,有的紙杯倒入熱水會發出異味,有的餐盒摸起來粉粉的。
吳瓊華說,製造業者為了讓紙杯防水,會淋上塑膠膜,常見的塑膠膜有PP、PE兩種,前者耐熱度約九十至一百度,後者約七十至九十度,若盛裝超過耐溫的食物,會釋放塑化劑;另外,印刷紙製容器時,為防止油墨沾黏,業者會噴上工業用澱粉,但工業用澱粉的成分不明。
吳瓊華表示,六月十九日起,紙餐具必須標示相關資訊,市府除檢查業者是否符合規定,也應了解標示是否屬實。她同時拿出一包業界俗稱的玉米澱粉,希望衛生局了解粉末的成分與使用方法。
吳瓊華與議員羅永珍、楊永昌、蘇慶雲也請胡志強表明對加強檢驗紙餐具的態度;胡志強表示,紙餐具除應標示材質、耐熱溫度、製造日期與廠商外,也應禁止廠商使用噴粉印刷,未來將請衛生局定期檢驗,並對不合格業者開罰。
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只要正確使用紙餐具,都不會危害民眾健康,而中央也尚未對紙餐具使用方式訂出法規,未來衛生局將找幾家合格產品,公開推薦給消費者,並鼓勵小吃店、飲料店等業者使用合法、安全的容器。
餐飲店使用的紙杯餐盒 市議員吳瓊華質詢安全性
NOWnewsNOWnews – 2014年6月10日 下午8:03
記者黃志政/台中報導
一只咖啡杯暗藏多少危機?繼呼籲「禁用紙杯6號塑膠杯蓋」之後,台中市議員吳瓊華10日再度針對紙餐盒表面防污耐熱處理塑膠膜的安全性提出總質詢,吳瓊華當著市長胡志強及衛生局長黃美娜的面搬出市面上餐飲店常用的紙餐盒,要求官員辨識各種材質的安全性。她說,市府一定要用心把關才能落實「食在安心」政策。
吳瓊華在議事堂上搬出的餐盒包括熱飲店、咖啡店使用的紙杯、政府機關使用的紙杯及便當社、餐飲店所用的紙餐盒等,林林總總不下於10種以上的材質。吳瓊華說,這些餐盒、紙杯的表面都有作耐熱及印刷防污處理,用手指觸摸可以感受到不同材質的不同觸感。
吳瓊華說,以前紙杯餐盒為了防水內壁會塗蠟,後來改淋塑膠膜,這層塑膠膜分兩大類,一種是安全性較高、耐熱90到110度的PP膜(聚丙烯),另一種是不耐熱的PE膜(聚乙烯,70至90度),把不耐熱的紙杯餐盒裝熱湯熱飲。就有可能釋出致癌物質,影響消費者健康,過去她主張台中市應全面禁用咖啡杯6號杯蓋、改以5號杯蓋的原因,就是因為6號杯蓋不耐熱會釋出致癌毒素。
吳瓊華還舉出有種市售紙餐盒耐熱度號稱95度,實際上檢出過量重金屬;有些紙餐盒摸起來「粉粉的」,即因表面噴有一種防污的粉狀塗料,這種粉到底是石灰粉、滑石粉或其他有害的不明化學原料,消費者無從判斷,衛生單位應替消費者把關。
衛生局長黃美娜說,業者製造的紙杯、紙餐盒是不同功能用途的,但消費者卻不管什麼材質拿來依自己的需要使用,目前法令雖未強制規定餐飲業者使用紙杯餐盒一定要標示,但業者多會主動標示,所以不耐熱的紙杯就不要拿來裝熱飲。
黃美娜還說,廠商在進用原料製造紙杯時都應該考量是適合飲料店使用,衛生局也準備找出幾家合格且安全的「5號杯」廠商,讓它們加入「食在安心」的行列,協助市府宣導推廣食安政策。
維護民眾健康 中市將定期抽查紙器容器
全國廣播全國廣播 – 2014年6月10日 下午5:34
臺中市議員吳瓊華關心外食民眾的健康,建議市府監督坊間便當、紙杯等紙製食品容器,除應該要有正確標示,也應定期檢驗,以維護民眾身體健康;市長胡志強承諾,將定期檢驗、追蹤便當店、飲料店業者使用紙製品的狀況,並禁止使用工業澱粉,而針對不合格廠商議亦會開罰。
吳瓊華指出,紙杯為了防水會在內壁塗上防水塑膠膜,而常見的塑膠膜有PP、PE兩種,如果裝盛超過耐溫的食物時,會釋放出塑化劑,不僅可能危害人體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外,也可能引發心臟、肝臟疾病。
此外,部分印製紙製容器的業者,為防止堆疊時紙張油墨相互沾黏,會噴上工業用澱粉,此工業澱粉成粉不明,民眾觸摸紙器時,可能會誤食影響身體健康。吳議員表示,市府除應要求印刷廠商正確標示紙器容器的材質與耐熱溫度外,也應為廠商使用噴粉印刷訂出標準。
吳瓊華與市議員羅永珍、楊永昌、蘇慶雲一同拿出印有「紙餐盒噴粉印刷規定?」「不合格部分是否開罰?」等選擇題的「毒素入侵食不安心」看板,希望瞭解胡市長與市府對紙器容器的態度。
對此,胡志強承諾,紙器容器除應標示材質、耐熱溫度、製造日期與廠商外,也應禁止廠商使用噴粉印刷,並指示衛生局應定期檢驗、追蹤,針對不合格業者開罰。
市府衛生局長黃美娜除將吳議員提供的工業澱粉拿回化驗外,也表示,紙器容器具多功能,只要正確使用都不會危害民眾健康,而中央也尚未對紙器容器的使用方式定出法規。
但黃美娜也說,坊間的飲料店、便當店或連鎖咖啡店等業者,應該為消費者把關,正確使用紙器容器,市府除將抽查業者使用紙器容器狀況外,也會找幾家合格的餐盒或飲料杯廠商,公開推薦給相關業者。
此外,市議員陳詩哲表示,沙鹿的淹水問題在建設局與水利局努力下,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他與吳議員都希望市府水利局,能盡快改善沙鹿國中的淹水問題。對此,水利局長劉振宇表示,將會儘速會同該校安排會勘,以期儘速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