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煎餅】
這個好像是上上禮拜做的吧,高麗菜還剩半顆,就決定做煎餅了。
高麗菜是大學時很好的朋友寄來的,畢業後我們一直保有聯繫。每年都會收到她從山上寄來的有機高麗菜。一個紙箱,除了高麗菜、白蘿蔔和青菜,常常,連泥土和蝸牛也一併寄過來了。
.
切高麗菜的時候,清脆富含水分的聲響,讓切絲的時光變得安穩療癒。我不吃高麗菜梗,因為有股生味,但朋友家的高麗菜例外,從裡到外,我都能嘗到鮮甜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至下面這個粉絲頁詢問或訂菜噢。
山野青隆有機農場
.
回到高麗菜煎餅,材料有麵粉、雞蛋、高麗菜絲、青蔥、胡椒、鹽、紅蘿蔔絲,比例我都憑感覺,所以也不知道怎麼說份量,每一次做起來味道和口感都不一樣,也因此多了期待感。
之前做的大都是口感偏硬的煎餅,這次雞蛋多加一顆,所以吃起來比較軟,有點像蛋餅的口感,直接吃或沾醬油都可以,吃不完的切片放冷凍庫,想吃就用烤箱加熱,算是可以解饞的營養小點心吧。
「養蝸牛泥土」的推薦目錄: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一起畫畫,好好寫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2017.03.12【在地真台灣】養蝸牛專家比照顧人還細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蝸牛怎麼養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養殖場的潮溼規劃~ 概念篇... - 法農蝸牛農場Fanong Snail Farm 的評價
- 關於養蝸牛泥土 在 寵物蝸牛分享(有圖慎入) - Dcard 的評價
養蝸牛泥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語錄.山上野花園》
* 你是活了一萬多天,還是活了一天,重復了一萬多次?——佩索阿
* 你來友情客串,我卻傾情出演。—— 李宮俊 《李宮俊的詩》
*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余光中
*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灕灕,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淒淒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余光中
* 請記住,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只有把每一天都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才真正學有所獲。—-愛默生
* 好運只是個副產品,只有當你不帶任何私心雜念,單純地去做事情時,它才會降臨。——馬克·安德魯斯《許願池》
* 認清現實的殘酷,不容易開心,但是也不容易幻滅。——馮唐《成事》
*歐洲的傳統修道院通常也都有很專業的花園。花園不只是觀賞,修道院依靠這些植物生活,有些是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水果,有些是藥用植物,薰衣草、迷迭香、馬鞭草,有的舒緩情緒,有的安神,至今也還在歐洲人的生活裡有實際影響。
一個花園可以清楚看到後面管理經營者的用心。許多人知道現在仍帶領台東人登山、關心環境保護的歐思定修士(Brother Augustin Buchel),我沒有見到他,但走在他經營近六十年的花園裡,讓我看到他如花木一樣芬芳的生命情操。1963年,歐修士27歲,從瑞士來到台灣,不只在台東聖母醫院服務病患,也用將近六十年的時間在台東種植研發各種花草樹木。我想稱這個花園為「歐斯定花園」,可是我想他只願意花園用來榮耀「聖母」,榮耀他心中的信仰。
花園有台灣民間習慣的三葉五加,煮茶可以活血通經絡,也有西方常用的馬鞭草,飯後可以舒緩神經。在花園走了一圈,感佩一個異鄉人用六十年時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踏實經驗。
花園有水池,水生植物如蓮花菱葉漂浮水上,這個季節,池邊正好鳶尾花盛放,粉紫嫩黃,水光瀲灩,讓我想起法國著名的吉凡尼的莫內花園,而歐斯定花園對我似乎更親切平實,近在身邊,可以一步一步走進去,認識一個深邃的心靈世界。—-蔣勳
* 一個人太順利、太成功的時候,就是準備摔跤的時候。一個典範人物的養成過程中,往往是一連串、而且是重大的挫折。沒有挫敗經歷的人,不只會過度自信,而且會恐懼失去權力。他很難置功名於度外,因而有機會成為典範人物。
三十九、四十歲時的邱吉爾剛好遇到這種順風牌太久準備摔跤的狀況。一次世界大戰時。四十歲的他求勝心切,沒有與陸軍部進行任何協同合作就開戰了。他下令攻打達達尼爾海峽,眼看著好像土耳其的軍隊無法還擊、勝卷在握的時候,有三艘大軍艦突然被擊中沉沒,接著第四艘也突然失去戰鬥力。
幾分鐘之內,強攻海峽的大英艦隊就損失一半。
邱吉爾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不相信情勢會就此大敗。一個人太順利就會不相信很多事,只相信自己。他非常氣惱的下令海軍繼續戰鬥,但是海軍部其他將領皆認為太荒唐,英國軍艦都已被擊毀一半以上,還進攻?邱吉爾瘋了!
這就是後來歷史上所謂的「邱吉爾方案」,意思嘲諷他想靠個人掌管的海軍、而非統合陸軍單獨改變戰爭,人們認為他的目的只是私心的想名垂戰史。
結果,英國海軍的下場非常悲慘,五週之後英國陸軍才參戰。
戰況悲慘到什麼地步?「邱吉爾方案」導致協約國總共投入將近五十萬的兵力,其中英國的官兵陣亡、被俘虜、下落不明或死於疾病的總共四萬七千人。
邱吉爾當然被批評得很慘, 各方強烈要求他「滾出」內閣, 尤其保守黨本來就很恨邱吉爾叛黨,於是執政的自由黨政府只好免除邱吉爾海軍大臣的職務,以及戰時委員會成員資格, 只留個面子給他,保留了一個不管部門大臣名義。
這個挫敗對邱吉爾的人生衝擊很大。若看他後來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會發現他在二次大戰時又堅持另一次「巴爾幹戰略」,顯然他認為一次大戰的失敗只是偶然,他的戰略一定是對的,只是當時運氣不好,突然軍艦都被敵人打中了,否則本來已經勝利在望的。
總之,四十歲的邱吉爾成了英國最大的嘲笑對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從最榮耀的掌管世界最大軍隊的領導者,變成一次大戰中讓英國唯一差點戰敗的軍事領袖。—《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 一九四○年五月十日下午六點是英國歷史性的一刻,英國國王緊急召見邱吉爾。
那一年邱吉爾六十六歲,離他出道隔了四十年。
他曾如此意氣風發,也被冷凍那麼久。那一天,國王問他:「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麼把你找來?」
那時候的邱吉爾真的學會了沉默,他知道喬治國王並不喜歡他,於是回答:「陛下,我想不出為什麼。」國王就告訴他: 「我想麻煩你組閣。」
邱吉爾一直渴望這個位子,也可能早就覺得自己應該坐上這個位子。但他非常謙虛,完全改變他年輕時的個性,向國王下跪,低頭欣然領命。
一位非常著名的英國政治家詹姆斯• 卡拉漢Leonard James Callaghan 說:「邱吉爾無論在任何挫折跟失敗的狀況下,都永遠是個強者,貴族的身分沒有使他成為一個隨時想要逃避、找權貴來保護自己的人。他善於鼓舞民眾,毫不妥協,敵視德國人,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在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
更了不起的是,邱吉爾當場接受後,立即告訴國王,他將要邀請不只保守黨(他那時是保守黨的國會議員),還有工黨、自由黨的議員共同組閣。他說,這不是分國內政黨的時刻,而是全國一心的時刻。他要組織一個五至六人、舉國一致的戰時內閣,而且就在當天午夜,他會完成組閣,交出名單。下午被約見, 幾個小時之後,邱吉爾交出內閣名單給國王。
你不得不佩服邱吉爾。—-《文茜説典範人物》
—-圖片:1&2我的鄰居。CN Flowers野花圓。今天種了一批美不勝收的花。
養蝸牛泥土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淨山,與扶青團登和美山〉
#淨山#
非常榮幸跟3482地區扶青團社團的朋友們一起淨山。我們約在新店捷運站,綠線終點站,現場佈滿五顏六色的旗幟和人群,是不同的社團部門在排隊集合,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一位舉旗的阿姨問我:「是參加寶貝加油團嗎?」我說抱歉我不是,我還在找自己的隊伍。看來新店站確實是聚會活動的「綠頭牌」。
當天日照不陰不灼,最適合戶外運動,橋下是碧綠的潭水,遠處青山鬱鬱蔥蔥,雲霧斑斕處,像是山巒穿上精神抖擻的迷彩服。我們心情愉悅地跨越碧橋,來到和美山登山入口,陸續抽取策劃人準備的籤子,分成二人淨山小組。出乎意料的是,山路很乾淨,沒有什麼垃圾,這倒是難為我們了。
找不到垃圾怎麼辦?隊友竟打起了蝸牛殼的主意,張牙舞爪著鋁鉗要去夾它,我們大驚不行不行!就算是殼,也算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比起它們,我們人類才更是這山林中的突兀和多餘。
沈寂已久,一位團員忽然驚呼:「我發現一個好大的垃圾,一直跟著我!快看!」邊說邊用手比劃身邊的隊友,大家哈哈大笑。
CH叔叔是今天的小領隊,他火眼金睛看到木階梯外藍色的寶礦力寶特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箭步翻身出去撿了回來,他說:看!我撿到「寶」了!我們的眼睛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掃射,像兩隻高功率探照燈,時刻等待捕捉垃圾蹤影。從未試過發現垃圾跟發現新大陸一樣高興!
#恐怖懸疑片#
我們登到半山腰,袋子還是空空如也。終於在一個停車場大小的平臺發現有好多垃圾,說來也怪,其品相種類十分詭異,如塑膠手套,一次性口罩,麻繩,鞋墊,鞋帶⋯這些東西乍看之下沒什麼稀奇,但當你在同一範圍內接二連三挖掘到的時候⋯你很難不將其聯繫起來,繼而腦補出一部驚悚懸疑片。
草叢中有撕開的食品的包裝袋,插著塑膠吸管的咖啡杯,一半陷入泥土的保利龍,一卷髒汙的毛線,應是出現在生化實驗室裏的裝滿綠色藻類植物的培養罐,這些人類看來都深感匪夷所思的物品,山裏的昆蟲動物對這些垃圾摩擦兩只觸角時的心理活動准是一頭霧水:「這是啥玩意啊?」
#雅典娜#
一片較為平坦陰翳之處,被開發為登山休息站,彙集從宮廟、碧潭不同路線四面八方上山的遊客。大家在這裏喝水進食、補充能量、擦汗乘涼。
黑色的拉布拉多幼犬蹲坐在石階上,哈哈喘著粗氣,它面前還放著自己的淺紅色飲水盆,主人告訴我它是米米,它看起來很喜歡山上的風景。
CH叔叔指著角落的一條幽深小徑說:「這裏就是我剛剛講的會有大片螢火蟲出現的地方,可惜修了方便遊客行走觀賞的水泥路以後,螢火蟲就少了。」
陰涼處坐著一群背雙肩包的叔叔阿姨,看到他們頭上編織的草環,我忙衝過去:「請問可以借我拍照嗎?」我本想幫他們留影,結果阿姨直接從頭上取下送給我了!她說製作很簡單,將草兩頭對折,繞幾圈捆在一起就是了。
欣喜之下,我即刻將草環戴上,大家看了都說:「你好像雅典娜喔!」我嘴上說沒有啦過獎了!心裡卻是暗喜,徬彿瞬間移動到了奧林匹克山,高舉勝利的火炬⋯
一個望不見盡頭的洞窟中傳出悠揚活潑的笛聲,大家好奇地張望,都說好聽,也有人說是「收音機放的」,議論紛紛中,CH叔叔說不是,是人現場吹的,我們問你怎麼知道,他神秘地說:「因為我聽出來他有走音!」為了一探究竟,我大膽地走進山洞,果然有一位阿北坐在小板凳上歡快投入地演奏著,手邊便探進來的花草,眼前是廣闊蔥蘢的林木,綠油油暖融融的一片,穿堂風沖走我們的燥熱。與山河共興雅樂,真是懂得生活的奧妙啊。
#人與大自然#
登高遠眺,101在層層霧靄中顯得朦朧夢幻,有人靠在欄桿上放空,有人貪婪呼吸新鮮氧氣,有人目光追隨天邊盤旋的鷹。隨著進程深入,我們手中的垃圾袋總算是豐滿了起來,滿載而歸,心情自然愉悅起來,有說有笑地下山了。
「看!他的鞋子開了!」原來是一位團員的鞋子大分家,像鱷魚張開大口,我們瞬間東倒西歪,笑罷,大家忙支招。童軍團出身的CH叔叔用透明膠將鞋子纏繞固定,倒也讓它支撐了一段路程,團員說叔叔這般體貼,實在是「以德報怨」,我們又大笑。
淨山除了清淨環境,更是我們這群九零後都市年輕人與自然神交的靈性提升之旅。
大片的灌木讓人彷彿置身於遠古的侏羅紀世紀,樹幹粗壯嶙峋的大樹讓我想到了土地公公的拐杖,枝杈參天的榕樹遠遠望去就像是高傲的神鹿,山間荒蕪的庭院自顧自地長滿藤蔓和雜草,像一部自然人文合奏的交響樂,山頂出現的一池紫色荷花,陽光下恬然盛放,給人無限驚喜。
天牛爬上我們的鉗子,又焦急地揮舞自己的兩個小角叫囂著要下來,紮著花朵發圈的小妹妹看著一隻翩翩蝴蝶入了迷,眼波隨之流轉,童年的幸福和純真不就是這樣子嗎?
《精靈的神秘世界》一書作者有看見精靈的能力,她說精靈對孩子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孩子們和他們一樣,會被一顆石頭、一朵小花、一片樹葉所吸引,這樣的特性與精靈們是最相近的,所以精靈會特別關注孩童。我真羨慕小精靈啊,我真羨慕孩子們啊。
#奉獻的喜樂#
分類垃圾的過程中,大家不住發出乾嘔,垃圾在山上發酵、腐化後的形態和味道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整個工作完成後,看著一袋袋垃圾,我們一個個神清氣爽,世界乾淨了,心也透明瞭!
走出步道入口,CH叔叔請我們吃碧潭老街的冰棒,果香四溢,甜徹心扉,分享的滋味更是友情的催化劑。
我想起從前一位從事社工職業的朋友曾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每每付出時,我內心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喜樂。」
喜樂,這真是一個美妙的詞。這個早上,我們同樣感受到了這般喜樂,遊人對我們的行為發出讚嘆和鼓勵,一位阿姨燦爛地對我說:「謝謝你!」那一刻我覺得好感動,我明明沒有為「她」做什麼,她卻真誠地謝謝我。
臺灣民間很多這樣自發的公益活動,這個世界本質是一體的,你我沒有這麼多的分別和界限。嗯,這可是宇宙人生的重要一課哦。
2019.10.06
碧潭環繞和美山
養蝸牛泥土 在 養殖場的潮溼規劃~ 概念篇... - 法農蝸牛農場Fanong Snail Farm 的推薦與評價
不一定,繁殖期最好不要,另外還要要看土壤成分,沙壤不會積水還好,如果是粘土,如水田、經過長期耕種泥土容易板結稱為水稻粘土,這種土質容易積水,蝸牛 ... ... <看更多>
養蝸牛泥土 在 寵物蝸牛分享(有圖慎入)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說養蝸牛的好處吧,不吵不鬧不會亂跑可以幾日不進食,適合平日忙碌或是經常短期出遊的人飼養,我養的是白玉蝸牛—非洲大蝸牛的白- 蝸牛,寵物. ... <看更多>
養蝸牛泥土 在 2017.03.12【在地真台灣】養蝸牛專家比照顧人還細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