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近日中國大陸瘋傳所謂「限籍令」的消息,指一些擁有雙重國籍,或者本身並非中國籍的藝人,將被大陸封殺,禁止在中國賺錢云云;由一些著名的香港藝人(如謝霆鋒),到由始至終都是新加坡籍的歌手(如孫燕姿),都在這些流傳的名單之內;當中謝霆鋒在接受中共黨媒節目訪問中,提及「看到一些評論說,你不是加拿大人嗎?」然後就回應「自己在香港出生,所以本來就是一個中國人」;再補充說「其實我也已經把退掉加拿大國籍……已經在申請了」──由所謂「傳言」到主動申請退籍,看來總有些人是認真對待未經證實的「流傳」的。
這段說話最奇怪的,就是為何「香港人」會變成「加拿大籍」,而又要「申請退籍」,而且是要去到今時今日才「申請」呢?這自然在香港成為了笑話;然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為何居然有人會相信,或者真的會發生,這種禁止外國籍人士,在中國演藝圈工作的事情--今次不止是「政治打壓」,而是即使平日與中共官方親密,雖然持外國護照,卻仍然表現出「愛國」的行為,也一樣會傳出「封殺」的消息呢?這和大家平日口說反對「排外法西斯」,譴責其他國家「保護主義」云云,為何大家竟然會相信,大陸會實施如此「排外」的政策呢?
例如早前美國對部份中國留學生簽證拒簽,中國外交部就表示嚴重關切,指控這與美國自我標榜的開放自由等理念背道而馳,與國際人才交流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云云;那麼反過來問,難道藝人「國際化」,在「全球與國際人才交流的時代」,居然要禁止「外籍」人士在中國工作嗎?
然而如果有任何外國的政府,以相同標準去對待中國的藝人或者其他人士,可以想像的就是必然被指「排外」與「歧視」,以至違反「自由」云云;即使不是政府,而只是個人的選擇行為,例如早前香港市民所發起的「黃色經濟圈」,即被親政府人士指控,是「罔顧自由市場規則、人為製造社會撕裂、政治綁架經濟的政治攬炒」云......(節錄,全文按連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O0lnZryOs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亞洲] 來新加坡工作前要知道的大小事- 看板Oversea_Job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就在9月!超詳細的新加坡工作簽證匯總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AIMS HK 技術移民專家- 🇸🇬新加坡工作簽證申請實施計分制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分享來新加坡工作前要知道的大小事 的評價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7/20(忽必烈親征主播)
* 【東奧選手村首次有運動員確診冠病】東京奧運會主辦方當地時間星期天(7月18日)說,兩名外籍運動員的冠病檢測呈陽性,這是東京奧運選手村首次有運動員確診冠病。
主辦方說,這兩名運動員來自同個國家,參賽項目也相同。
此前一天,一名來自海外、負責奧運組織工作的人士成為該奧運村首起冠病確診病例。
* 泰國疫情越演越烈,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連續四天超過1萬起。
路透社:泰國當局週一(19日)通報,新增確診病例1萬1784起,死亡病例也增加了81起。
泰國單日冠病例連續4天破萬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9-117087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以色列星期天(18日)把癌症病人從接種第三劑冠病疫苗的名單移除,指腫瘤患者只應注射兩劑冠病疫苗。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7月12日開始為免疫系統受損的病人施打第三劑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其中包括患有心臟病、肺病、癌症和腎臟移植的病人。
但以色列衛生部18日表示,他們在審查數百名癌症病人的數據後決定調整做法,現階段的建議是不為癌症患者施打第三劑疫苗。
以色列衛生部說,將近90%接受化療的病人在接種了兩劑冠病疫苗後產生了抗體,而且在接種幾個月後,他們體內的抗體水平仍然很高。
以色列衛生部補充說,接種疫苗可能有副作用,反而會影響癌症治療。
以色列:現階段不建議癌症病人接種第三劑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9-117085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天(18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已在第二季度達到高點,財政刺激政策和疫情防控措施放寬給經濟帶來的提振作用正逐漸減弱。
經濟學界預計美國經濟增速或已見頂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9-11708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韓國青瓦台週一(19日)表示,總統文在寅訪日以舉行首腦會談和取得實質性成果為前提,相關事宜尚未敲定,最早可於當天做出最終決定。
韓青瓦台:文在寅訪日相關事宜尚未敲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9-117085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國首相和財長被列為冠病密切接觸者】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確診冠病後,首相強森和財長蘇納克被確認為密切接觸者,被限制在辦公室工作,並每天必須接受冠病檢測。
路透社:強森的唐寧街辦公室周日(18日)發表聲明說:「首相和財政部長已被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測試和追蹤系統聯繫上,作為對冠病檢測呈陽性的人的密切接觸者。」
在一般情況下,任何被追蹤系統確定為密切接觸者都會被法律要求自我隔離10天。然而,政府的兩位最高級部長將參加一項試點研究,允許他們繼續在辦公室工作,只在不工作時進行自我隔離。
唐寧街說:「他們將參加每日測試的試點計劃,允許他們繼續在唐寧街工作。在此期間,他們將只進行基本的政府事務。"
* 【杜特蒂為獲刑事豁免權可能參選下屆菲律賓副總統】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坦言,他可能參選下屆副總統,以獲得刑事豁免權,避免政敵和反對派人士在他卸任後對他提起訴訟。
* 【港人趕在午夜鐘響前 排隊登機飛英國】
近一星期以來每天都有不少人搭機離開香港到英國去,主要原因是允許香港人在獲批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前入境英國的過渡准許證安排(Leave Outside the Rules,簡稱LOTR),將在今天屆滿。
* 【在香港工作新加坡男子 兩地共接種四劑冠病疫苗】
一名在香港工作的新加坡男子,在新加坡和香港一共接種了四劑冠病疫苗,暴露出香港疫苗接種系統未與外地聯繫的問題。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目前只能靠口頭詢問接種者在香港以外地方的打針記錄,並呼籲當地民眾勿刻意隱瞞,以免對自身健康造成風險。
* 【美駐奧地利外交官及情報員 紛出現「哈瓦那症候群」症狀】
奧地利和美國正在調查,駐維也納的美國外交官和其他官員出現所謂「哈瓦那症候群」以致健康受損的事件。
這種相信是超聲波或能源攻擊所引起的健康問題和腦損傷事件,最早於2016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出現。
* 【美財長: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傷害美消費者】
美國財長耶倫認為,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未能解決兩國之間的根本性問題,並稱該協議和現有的關稅措施已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傷害。
據美國《紐約時報》上週五(16日),耶倫上周接受該報的訪問時認為,美國進行對華關稅措施的方式並未非常周密(very thoughtful)。
耶倫說:「關稅是向消費者徵稅。在某些情況下,我似乎覺得我們所做的事情傷害到美國消費者,而前任政府經磋商後得出的這種協議,在很多方面並沒有真正解決我們與中國的根本性問題。」
據彭博社:美國拜登政府需要決定,是否要保留或取消這項協議,還是制定新協議以取代首階段貿易協議。
美財長: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傷害美消費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9-117087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根據星期天(18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涉嫌為一些國家政府提供間諜軟件的一家以色列公司,與涉及全球各地活動人士、記者、企業高層和政治人物遭手機惡意軟件攻擊有關。
法新社和路透社多達5萬個手機號碼出現在這份監控名單上。
這些新聞機構包括《華盛頓郵報》、《衛報》、《世界報》等表示,該惡意軟件名為Pegasus,是由以色列網絡情報公司NSO Group開發。
一些政府採用以色列手機惡意軟件監控記者等活動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9-117088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O0lnZryOs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展開全城「谷針」運動,力爭在9月前大幅提升新冠疫苗接種比率,在港建立全面保護屏障。疫情反覆折騰香港,若要可持續復常,谷打針是各界都要面對的「必答題」,疫苗猶豫是客觀現象,但不應該將之合理化,甚至拿來作為不打針的理由。疫苗接種不能強制,原因是極小撮人可能對打針或疫苗成分過敏,數據已證明,長期病患或「三高」人士不適合接種疫苗等說法是謬誤。政府伙拍各界谷針,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當然最優先,惟當人們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打針,有時也得採用非常手段。
蘋果頭條
數以萬計港人申請BNO簽證移居英國,難免要面對生病或遇意外需要醫療服務,到底當地醫療福利制度如何?移居英國僅兩個多月的港人Alan(化名)接受《蘋果》訪問,講述他上月初入急症室的經歷。Alan表示入院手續簡單,而且獲英國NHS制度保障全程免費,他盛讚當地醫護對待病人有耐性和有禮貌,「會畀90分」。作為外地人來到英國,Alan對獲得醫護人員禮遇印象深刻,「成個過程啲醫護包括救護員、護士、醫生,全部都好有禮貌」,亦完全沒有任何歧視。
東方正論
特區百廢待興,但政府最近重中之重工作,毫無疑問是催谷市民打疫苗針,官員推廣不力,市民反應冷淡,要靠商界出招幫忙,送樓做媒人吸引打針,但以現時大約兩成接種率,想接近群體免疫極為困難,軟功不成,政府把心一橫,昨日宣布可能推出的谷針措施,頗有霸王硬上弓之意!
星島社論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快踏入百日,市民接種率仍遍低。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運動,希望九月底前大幅度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減少第五波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政府昨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包括以疫苗氣泡作基礎,最快六月十日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容許已接種疫苗人士,帶同因年齡問題未能打針的家人到D類食肆十二人枱一同用餐。港府亦擬另定「辣招」,本港一旦出現第五波疫情,可能限制未有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食肆、戲院等場所。
經濟社評
港府昨日發起全城疫苗運動,公布放寬疫苗氣泡規定、再爆疫時未打針人士須受一些限制等,冀大幅提升接種率,盡快恢復社會常態。特首林鄭月娥形容,未來3個月是本港防疫關鍵時刻,將要建起屏障,但當局應如新加坡、內地或美國設立清晰目標,奮力加快或至少爭取如期接種,今後亦要以不斷下調指引的澳洲為鑑,免變種病毒再襲時措手不及。林鄭率領高官公布一系列措施谷針,包括讓公務員每打1針獲1天假,放寬新一輪疫苗氣泡下餐飲處所營運等,又警告倘爆發第5波疫情,研究限制未打針者進入高危場所,並謂打針是未來北上和外遊必不可少的要求,目標大增接種率。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O0lnZryOs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展開全城「谷針」運動,力爭在9月前大幅提升新冠疫苗接種比率,在港建立全面保護屏障。疫情反覆折騰香港,若要可持續復常,谷打針是各界都要面對的「必答題」,疫苗猶豫是客觀現象,但不應該將之合理化,甚至拿來作為不打針的理由。疫苗接種不能強制,原因是極小撮人可能對打針或疫苗成分過敏,數據已證明,長期病患或「三高」人士不適合接種疫苗等說法是謬誤。政府伙拍各界谷針,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當然最優先,惟當人們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打針,有時也得採用非常手段。
蘋果頭條
數以萬計港人申請BNO簽證移居英國,難免要面對生病或遇意外需要醫療服務,到底當地醫療福利制度如何?移居英國僅兩個多月的港人Alan(化名)接受《蘋果》訪問,講述他上月初入急症室的經歷。Alan表示入院手續簡單,而且獲英國NHS制度保障全程免費,他盛讚當地醫護對待病人有耐性和有禮貌,「會畀90分」。作為外地人來到英國,Alan對獲得醫護人員禮遇印象深刻,「成個過程啲醫護包括救護員、護士、醫生,全部都好有禮貌」,亦完全沒有任何歧視。
東方正論
特區百廢待興,但政府最近重中之重工作,毫無疑問是催谷市民打疫苗針,官員推廣不力,市民反應冷淡,要靠商界出招幫忙,送樓做媒人吸引打針,但以現時大約兩成接種率,想接近群體免疫極為困難,軟功不成,政府把心一橫,昨日宣布可能推出的谷針措施,頗有霸王硬上弓之意!
星島社論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快踏入百日,市民接種率仍遍低。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運動,希望九月底前大幅度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減少第五波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政府昨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包括以疫苗氣泡作基礎,最快六月十日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容許已接種疫苗人士,帶同因年齡問題未能打針的家人到D類食肆十二人枱一同用餐。港府亦擬另定「辣招」,本港一旦出現第五波疫情,可能限制未有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食肆、戲院等場所。
經濟社評
港府昨日發起全城疫苗運動,公布放寬疫苗氣泡規定、再爆疫時未打針人士須受一些限制等,冀大幅提升接種率,盡快恢復社會常態。特首林鄭月娥形容,未來3個月是本港防疫關鍵時刻,將要建起屏障,但當局應如新加坡、內地或美國設立清晰目標,奮力加快或至少爭取如期接種,今後亦要以不斷下調指引的澳洲為鑑,免變種病毒再襲時措手不及。林鄭率領高官公布一系列措施谷針,包括讓公務員每打1針獲1天假,放寬新一輪疫苗氣泡下餐飲處所營運等,又警告倘爆發第5波疫情,研究限制未打針者進入高危場所,並謂打針是未來北上和外遊必不可少的要求,目標大增接種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0lnZryOsA/hqdefault.jpg)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ng Wai Man
FCC馬凱七日旅遊簽證,彭斯討共檄文,北京反文明十大罪狀,老毛回魂,習總上身,范冰冰陰陽合同案港星顫慄,消滅廣東話,普教中之後簡體字,香港國際城市地位危。
消滅廣東話的用心,終於放上桌面。消滅香港,先要消滅廣東話。教育局長話,全世界只有香港,用廣東話學中文,長遠會令我們失去優勢。
這位局長,用廣東話發言,卻質疑廣東話的價值。
廣東話是香港的母語,要香港人不說廣東話是沒有可能的。
但可以用行政權力,要學校用普通話教中文,禁止學生在校內用廣東話交談。
廣東話留在市井巷里之間,和公公婆婆交流時才使用。一如今日的台山話潮州話,只在街市鄰里之間聽到。
務使將來受過教育的人,出席社會正式場合,公務往來,都只會說普通話。
廣東話留在基層,只說家常,不會有人用廣東話念《兵車行》,一如今日無人用台山話朗讀《禮運大同篇》。
普通話教中文之後,簡體字就來了。
董建華推母語教學的時候,教育局說: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以母語學習,成效最佳。」
當年包藏禍心,騙香港的父母,母語教學有利子女學習,不要英語授課。其實,當年老董說的母語,是普通話。
消滅香港,要從言語開始。
台灣人用的國語,有別於大陸的普通話。台灣人從沒有人會說,台灣只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相對於大陸十四億人和全世界外國人學中文都用普通話,會落後於形勢,不如將台灣國語調到大陸口音,這有利於子女將來發展。
台灣沒有人說這些鬼話,因為騙不了人。台灣國語,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是台灣人的根,台灣人愛台灣,中共動不了台灣一條毛。
香港特區官員,已經完全喪失了個人獨立思考,只能盲目執行北京政策,一地兩檢,大陸官員在港執法之後,普通話成為法定語言這一項,已經等得不耐煩。
香港的廣東話是雅言,不是圍頭話客家話這些地方方言。它經過長期學養浸淫的。
在網上可以收聽到廣州的粵語廣播頻道,試聽聽他們的節目,每個字你都聽得懂,但內容令你不舒服不自然的。內容低俗,價值停留生物本能層次,都是假大空的流毒,沒有高層次的訴求。
都是廣東話,和香港人說的就是不一樣。
其實香港的廣東話,母語,多得金文泰港督時大力推行古文教育。
當時因為抗衡共產中國的原故,亦因為中原變色,大批學者南下避秦。古文教育得大量人才來港配合,順水推舟,各種鄉音的教授老師在大中小學校任教。
當時,學生用廣東話學中文,不同老師用不同的鄉音教授,毫無衝突,毫無突兀,師生融洽。老師有時代使命,中原文化之根被共產斬斷,他們在海島為往聖繼絕學。香港的學生,接觸中華文化,抱負大了,眼界開了,知道愛國必須反共。
神州風雨後,仙島畫霞煙。
今日香港的廣東話,已是香港人的根,香港文化的一部份。消滅廣東話,是斬斷香港人的根,這樣才能將香港融入大灣區,和江門、佛山、東莞同等。
特區官僚當然要推行北京政策,但能否如願,還要看香港的父母。當年金文泰總督好嘢,用中國古文對付共產毒害,是一救命靈丹。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身份岌岌可危。FCC副主席,金融時報亞太區編輯馬凱,因為主持過陳浩天午餐會,港府竟拒絕他在香港的工作簽證。世界譁然,歐盟正式敦促港府澄清,拒發簽證的理由。
所謂國際城市,因為香港有無數的外國機構在這裡作辦事處,派員在這裡工作。
發不發簽證,當然是政府的權力,像北韓,不歡迎外國人在那裡有辦公室。
但香港,一直有特殊的中西交流的位置優勢。他們在香港設亞洲辦事處,北可以上大陸,四面處理日本、東南亞的事務。
可靠的法庭,人才的匯萃,良好的治安,還有美食天堂。
新加坡一直想取代香港的位置,但他們的法庭不可靠,始終無法取代香港成為亞洲落腳的首選。
今日特區政府,沒有一個放得上檯面的理由,就拒向一個外國記者發簽證,全世界的機構、全世界的新聞界都看在眼裡,我們還是不是一個國際城市?還有沒有維持一個國際城市的決心?
九七之後,香港仍然和大陸不同。
看看今次的貿易戰!
香港能夠置身事外,不被美國制裁,因為香港不只是一個國際城市,美國有一條「香港法」,有別於中國大陸其他地區。
美國最近和加拿大、墨西哥組成聯合陣線,就是對付大陸走捷徑,將貨品在美國南北兩邊落貨,避過懲罰性關稅,再由加墨兩地偷運入美境的機會。
看到美國這次的決心,在文明世界組成一個大聯盟,圍剿中共,密不透風。
有「香港法」保護的香港,其實是圍剿中共大鐵桶的一大漏洞,美國未對香港出手,只是顧慮到美國在港的利益,但特區政府的一連串舉措,不斷證明自己與國內城市無異,那美國為什麼還要保留「香港法」,給香港特權?
老毛回魂,習總上身。
北京政策愈來愈左,美國副總統彭斯,上周發表洋洋萬言「討共檄文」,力數中共罪狀:
打壓宗教信仰
迫害少數民族
剝削個人自主
破壞學術自由
盜竊別人技術
無視知識產權
挑釁南海和平
侵犯外國主權
影響美國選舉
債務陷阱外交
彭斯的檄文,簡單的總結:中共與整個文明世界價值為敵。
這樣的內容,特朗普說不出,但共和黨不只特朗普,還有其他菁英。對付中共,不是特朗普個人一時興起,是共和黨的共識,和長期部署。
貿易戰爆發至今,中共仍心存僥倖,希望特朗普選舉失利,換人之後,一切回復過往關係。
但此檄文顯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對付中共一役,已得共識,即使政黨輪替,北京仍是華府頭號敵人。
美國長年部署,對付的,不是習近平,是中共。習近平一人獨大,習一倒下,中共也完了。
北京內憂外患,范冰冰人間蒸發一百日,寫了悔過書,交出八億八,重回人間。
那戰狼、葉問,一眾愛國的香港藝人,交足了稅款沒有?你們有沒有陰陽合同?
#貿易戰 #廣東話 #廿三條立法 #大灣區
2018年10月9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AIP5BR5fec/hqdefault.jpg)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就在9月!超詳細的新加坡工作簽證匯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新加坡工作簽證 | 2023年 新加坡工作 准證EP改打分制,就在9月!超詳細的 新加坡工作簽證 匯總| 2023 Apply for a Work Permit? Singapore WP-SP-EP. ... <看更多>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AIMS HK 技術移民專家- 🇸🇬新加坡工作簽證申請實施計分制 ... 的推薦與評價
新加坡工作簽證 申請實施計分制 於2023年9月1日起,在Employment Pass計劃中引入了COMPASS (綜合評分系統),主要目的是評估申請人的能力以及是否符合本地勞動市場的 ... ... <看更多>
香港人新加坡工作簽證 在 [亞洲] 來新加坡工作前要知道的大小事- 看板Oversea_Job 的推薦與評價
考慮到某個國家工作,甚至移民某個國家之前,針對該國家有詳細的研究是少不了的。當
初我決定來新加坡前,也花了不少時間上網做功課。雖然沒辦法報答那些無私分享的前輩
,但我可以分享我所做的筆記,以及現在實際搬到新加坡後的一些真實經驗。
在這一篇文章,我將會概略介紹新加坡的不同面向,從工作、薪資談到食衣住行。每一個
面向都會附上詳細版本的文章連結,假如你想要更深入了解那個面向,可以再透過那些延
伸閱讀進一步了解。
----------- (以下正文) -----------
網誌好讀版:https://bit.ly/3XhV1w0
-------
##從數字快速了解新加坡
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新加坡的人口組成是以華人為主 (約七成),但你知道在新加坡有
不小比例的人都是外國人嗎? 根據新加坡政府部門 2022/6月份的資料,總人口 564 萬人
的新加坡,居民人口 (包含新加坡公民和永居身份) 有 407 萬人。換句話說,有超過
157 萬的外國人在新加坡。就外來人口比例來說,新加坡真的是挺高的。
雖說人口是以華人為眾,但新加坡的憲法中定義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包含馬來文、華文、
坦米爾文與英文。現在新加坡人普遍的第一語言是英文,在工作場合中,多半也都是使用
英文,這主要跟過去新加坡政府推行的政策有關。不過根據新加坡的憲法,新加坡的國
語 (national language) 其實是馬來文,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國歌的歌詞是馬來文。
了解完人口與語言後,接著你可能會好奇,新加坡有多大? 新加坡的土地面積為 728.6平方公里,台北市的面積大約是 271.8迨銴膘翩A香港則是 1114 平方公里。所以要比
較的話新加坡大約是 2.7 個臺北大,然後是 0.65 個香港的大小。先前有 YouTuber 實
測,叫計程車在新加坡繞一圈,大概是兩個多小時可以完成。因此,基本上不論你住在新
加坡的哪裡,都是在城市中。
----------
## 薪資
常會耳聞新加坡的薪水在亞洲是名列前茅。根據 2022 年新加坡政府調查資料,整體的月
收入中位數是 S$5,070 新幣,換算台幣相當於 NT$11.5 萬。
而台灣的行政院主計總處在 2022 年 12 月有公佈 21 日公布 2021 年的薪資調查結果,
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
NT$50.6 萬元,月薪約NT$ 4.2 萬元。
台灣與新加坡相比的話,新加坡中位數薪資,約是台灣的 2.7 倍。如果你想了解新加坡
的薪資資訊細節,可以閱讀這篇《在新加坡當工程師薪水有多少?》(
https://bit.ly/3k2GVjr ),這篇除了有總結軟體工程師的薪資水平, 也有提到可以查
新加坡薪資的平台,所以不論是不是工程師,都推薦可以透過該文章了解更多新加坡的薪
資具體情況。
----------
## 工作機會
如果看完薪資概況後,你開始對來新加坡工作感興趣,可能會好奇高薪的新加坡,工作機
會多不多? 從政策的角度來說,新加坡近幾年持續祭出政策搶全世界各地的人才,新加坡
本地企業或外資薪資也不斷提高,為了和國際市場搶人才。
舉例來說,在過去從事金融業的人會選擇到香港,但近幾年因為疫情和國際情勢的關係,
許多人也選擇到了新加坡。這也讓新加坡在 2022 年底擠下香港,躍升成為亞洲第一金融
中心。除了金融業以外,新加坡的科技業也是蓬勃發展,軟體巨頭和許多新創都以新加坡
為亞洲營運中心,也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所需要的人才不只工程師,包括專案經理、銷
售代表等。
----------
## 工作簽證
想來新加坡工作,會需要先拿到新加坡的工作簽證。基本上有分成高級工作簽證
(EntrePass、Tech.Pass,以及最高級的 One Pass),以及一般工作簽證 (WP/SP/EP)。多
數人會申請到的都是一般工作簽證 (WP/SP/EP)。
雖然新加坡 Ministry of Manpower 官方網站有個級別的申請標準,例如 Employment
Pass 最低薪資要求是 5000 新幣,但不代表 5000 新幣就可以申請到 EP,還會根據年齡
、經歷等去判斷能申請到什麼級別,所以申請前,一定要到 Employment / S Pass
Self-Assessment Tool (SAT) 這個網站測驗可以申請到什麼級別。
假如月薪達到 6,000 新幣可以幫配偶和小孩申請 DP(Dependent Pass),假如月薪達到
12,000 新幣,可以幫父母申請 LTVP (Long Term Visitor Pass)。不論是哪種家人的簽
證,都需要先申請到自己的簽證後,才可以另外再幫自己的家人申請。
延伸閱讀
* 新加坡工作簽證與入境新加坡 https://bit.ly/3ITnUdL
----------
## 租房
雖說新加坡的薪資在亞洲名列前茅,但房租的租金也是。這幾乎是現在來新加坡工作的外
國人,最害怕的一個面向了。在新加坡租房,最常見的會是租 HDB (類似台灣的社會住宅
) 或是 Condo (私人公寓)。在新加坡幾乎有 8 成的人住在 HDB,房租比較便宜。不過在
新加坡的 Condo,大部分都會有完善的管理、游泳池、健身房、兒童遊樂場,有些設置有
網球場、籃球場,因此房租跟 HDB 比是貴了不少。
新加坡的房租最近漲得多誇張呢? 以下提供一個物件範例,位於市中心的地方,是一個一
房的小公寓,2023 年 1 月份的房租要 $4,500,但如果是一年前同物件的房租,只要
$2,880,足足漲了 50% 以上。這個漲幅最主要來自新加坡最近幾年 (後疫情時代),大量
人才來到新加坡的移民潮。趨勢上,多數預測 2023 年還會會持續上漲,但上漲幅度沒
有 2022 年那麼大。總之如果考慮 2023 來新加坡,來之前租房這件事一定要先研究清楚
,基本上 2021 年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租金都不適用了。
延伸閱讀
* 新加坡租房前要了解的事 https://bit.ly/3XCiLee
* 新加坡租房經驗分享 https://bit.ly/3ITGJxd
----------
## 花費
新加坡多次被不同評比列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區。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新加坡整體
的花費與我在台北的時候相比高上不少 (主因是房租、外食)。但花費的部分因人而異,
如果在新加坡住 HDB、多數自己煮、或者食閣吃飯,這樣花費並不會高上台北太多。
如果是家庭的消費可以參考,NUS 和 NTU 2021 年對新加坡家庭做過消費調查,一家四口
每月約花費 S$6,426 新幣,一家三口則是約 S$3,218 新幣。不過此數字為 2021 年的資
料,現在到 2023 年數字應該會增加不少。另外就是,如果是外國家庭,外國身份的孩子
教育費也會比本地生高上不少。
特別補充 NUMBEO 這個可以計算檢視各國或城市消費數字的網站,我自己比較過上面的消
費數字,與自己經驗其實差不多,大家參考看看。
----------
## 美食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加上有大量移民,飲食文化非常多元。假設我們去百貨商
場的美食街 (food court),除了新加坡本地料理,還可以看到有中式、台式、泰式、馬
來西亞菜、印度菜、日、韓、西式都有,非常豐富。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吃的選擇比在台
灣多不少,像是 Shake Shack 在新加坡就好幾間。
在新加坡外食,除了選擇一般餐廳之外,小販中心也是新加坡的特色之一,在這邊的食物
通常很便宜,例如一個雞飯大約 $5 元,甚至有些小販美食和得過米其林一星或推薦 (台
灣也有的了凡油雞燒臘就是一個代表)。
延伸閱讀
* 在新加坡都吃些什麼 https://bit.ly/3WizORl
----------
## 工作環境
以我自己的經驗和身旁本地朋友們的說法,新加坡工作環境雖然不到中國那樣的 996 (早
上 9 點到晚上 9 點,工作 6 天),但整體來說是滿競爭的,與歐洲主流文化強調的工作
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仍是有一點差距。此外,新加坡的法規對於加班費的發
放是有限制的,如果非體力勞動者,月薪超過 $2,600 加班費的發放就沒有規定在法規中
;如果是體力工作者,月薪只要超過 $4,500 也是一樣。
至於放假的部分,新加坡法定規定的年假是第一年 7 天,在公司多一年會多一天 (但我
目前的公司,第一年就是 18 天,這部分會因公司而異,有朋友待的公司是 21 天)。另
外,國定假日會有 11 天,如果該節日遇到週末,則會在平常日補放一天 (台灣調整放假
的概念)。新加坡因為多元種族的關係,許多國定假日是代表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例如新
年、聖誕節、開齋節 (Hari Raya Aidilfitri)、光明節等。
延伸閱讀
* 跨海搬家福利與辦公室開箱 https://bit.ly/3IWLYw8
--
南漂一不小心漂到了新加坡
https://www.explainthis.io/zh-hant/singapo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6.64.199 (新加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versea_Job/M.1674052788.A.86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