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計程車司機。放心,這不是一個關於民主改革的故事,只是一個男孩與他老爸間的故事。這位非典型老爸,並未像國文課本中,朱自清的父親一樣,拎著朱紅的桔子,在車站月台鐵道爬上爬下,讓人紅了眼眶的背影。但印象所及,我真的對老爸在那輛日漸老舊的計程車裡的背影十分熟悉。
看了照片,別問我為什麼不坐前座,其實我是喜歡坐駕駛座旁邊的位置的,畢竟要播唱片、調頻道聽廣播都挺方便,而且「客人」才坐後座,親人當駕駛,還是坐旁邊禮貌點。但,前座椅子要調整位置很麻煩,繫安全帶也不舒服,有時帶的東西多,不知不覺,也就慣於坐到後面去了。
老爸為什麼成為計程車司機?他出身西港大塭寮普通的農家,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長男讀到港明中學畢業後,念了憲兵學校,很多人叫我爸「郭連長」,之前還有人私訊我,說是他帶過的兵!但老爸後來自願退伍。原因是,家中原想添個弟弟給大哥,但卻一次來了雙胞胎,老爸要幫忙母親照顧新出生的我們,決定退伍開計程車養家,那是一個當司機能賺錢的年代。
每天都要出門開車的老爸,不知何時下的決心,不管晴天還是下雨,他一定「順道」送孩子上學,這一送,就從幼稚園直到研究所了。說來有點小害羞,甚至有段日子住家中要到內湖上班時,也凹老爸送我去公司。而那段從家中出發到學校、公司、或各種目的地的行進過程中,也是我跟老爸交換生活情報、心情的「特別時刻」。
讀幼稚園時,老爸會騎機車送我們兄弟一塊上學,一個站前面腳踏板,一個坐後面,幾乎沒什麼聊天的機會,因為一下子就到了。但老爸會先載我們在巷口的「曾記雜貨店」,讓我們進去挑自己喜歡的零食,經常是一人一包乖乖,接著就送我們到幼稚園,他安心去開車賺錢。
國小的時候,我爸則會開著計程車,讓我們當他每天的第一位乘客,我爸會打開廣播,我們一起聽著警廣的「趙寧時間」,就像早晨的醒腦時間。寒暑假的時候,還沒有高鐵的年代,爸會開著他的「小藍」(按:民國80年後才統一黃色),載我們一家回台南老家,車程很長,四個小時左右,我都會看著手錶時針走四格去分辨,我們到底開到哪兒了,如果聞到雞寮的雞屎味,就快抵達了,那時台南鄉間路鋪得有夠爛,所以整台車會跳起波浪舞起伏。
不知全台灣的計程車司機都跟我爸一樣?他很喜歡聊政治,好像也是因為這樣,我對政治議題並不排斥,也會跟老爸討論我的看法,父子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很不願把我老爸歸類成「老藍男」,但的確也是這樣。
老爸車上的音響設備,從卡帶變成CD,念新莊高中的時候,老爸還是會「順路」載我上學,當我還在家裡賴床與盥洗的時候,老爸已經在老公寓樓下,提著水桶把車洗好等我。等不耐煩時會撥家裡電話催促我下樓。
推甄考上家附近的社區高中,走路15分鐘能抵達,老爸還是堅持載我上學,不過因為哥哥考到樹林中學,老爸就比較常載哥哥。我則大多是走路,或是有時犯懶在幸福路上搭 257路公車到中平路口,其實也才短短兩站的距離。
高一推甄班裡,有個日文通同學叫蘇郁強,還是蘇傅強?我記憶雖然有點模糊,但還記得我跟蘇一塊去板橋,某個像安親班的地方學日文,班主任是一位長髮老阿姨,嚴格說起來像阿達一族裡面的媽媽,我日文的五段動詞啟蒙者就是她,但大學時都靠蘇文郎老師,還有今泉老師的會話課。一舉考過三級後,就敢跟廣電系的朋友到日本東京自由行。
我的第一首用「空耳」學的日文歌是《それが大事》,香港歌手李克勤,也有用廣東話填詞《紅日》。我也買了濱崎步的《SEASONS》專輯、視覺系團體SHAZNA的《絕對真心 PURE HEARTS》,這些歌,我也會拿到老爸車上播放,變成我們搭老爸車回台南時,打發時間的背景音,後來還有西城男孩跟瑪麗亞凱莉合唱的《 Flying without Wings 》精選輯,我都懷疑我爸聽到都會唱了。
考上政治大學後,老爸依舊會載我上學,我下課再搭公車跟捷運回新莊,我們一樣會聊著政治,我念的是新聞系,可能跟老爸在車上不斷洗腦新聞有些影響,我的嗜好是看新聞台,尤其是TVBS-N,最愛謝向榮主播。但,我並沒有像視網膜那樣,可以背出每個新聞頻道的開場音樂旋律。不過我能光聽新聞的配音,在新聞結尾正確辨認出那是誰做的新聞,連寫「綜合報導」的也能,但是沒法看出來是誰剪的啦,但新聞台都有固定搭檔,所以腦子裡不自覺會脫口「鍾德榮,張愛晶」、「葉俊宏,蔣志薇」等等。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到TVBS實習的時候,幾乎每位新聞部記者,都像我前世已經認識他們了那樣。
到了大二那年,我修課課表爆炸,教育學程、日文系雙主修加上廣電學程、學生電台實習,我一學期修了32學分,其中幾門課是一早8點要到教室就定位的,也有晚上9點下課的,我選擇住校,也很幸運的抽中學生宿舍。偶而回家後回學校會請老爸載我一程,那年暑假結束了華視的暑期實習,接著要出發去香港,到浸會大學交換學生,為期一年。
這次離開很不同,連國中好友也一道搭車,只為了跟我爸一塊到機場送我,我也知道,會有很久一段時間,沒有「麻煩鬼」會在前一晚耍賴要他接送,老爸也無須早起準備,在樓下撥打著手機催促「好了沒?要出發沒?」
要前往機場那天,聽的是張智成的歌,一早的晨曦看起來竟像黃昏,《保佑我》緩緩播送,那時用的是王力宏代言索尼愛立信的手機,我用耳機,沒跟老爸分享我在聽的歌,還在用MSN傳訊息,跟朋友道別,準備展開新的生活。
一直記得有一次,也是老爸載我上學時,我只是請他在離校門口遠一點的地方停車放我下來,那次,老爸突然問說,「你是不是覺得讓別人知道爸爸開計程車很丟臉?」其實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心裡頭還莞爾,搞不好大家知道我搭計程車上學,應該覺得我家很有錢吧?但真的純粹因為想在靠近速食店的地方先下車買早餐罷了。但父子間說開了,也就釋懷了。
#老爸 #計程車 #小黃
香港唱片公司實習 在 Hinry Lau 劉卓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和公司一位實習生談到「夢想」這個話題,他說自己明明是喜歡startup的工作氛圍,可是身邊個個同學都去了IBank或其他大公司實習,只好強迫自己去做這些「個個都爭住去,唔通自己唔去咩」的工作。歸根到底,跟殘酷的現實相比,有些夢,還是顯得太「廉價」。”
記得2015年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中蘇博文的一句台詞:「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嚟㗎」,道出了不少當下年輕人的心聲。大家從小就被安排好,要跟著社會價值觀來成長,讀好書,進名校,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賺錢買樓。為了遵守這些「遊戲規則」,我們只好淪為金錢的奴隸,漸漸地,我們失去了尋找夢想,追尋夢想的動力。
.
有些夢 太廉價 無法生活逼於放下
任你有什麼才華 仍然被世界力摑幾巴
你於是配合世俗價值嗎 被貼上定價
然後 生產線上各就各位 生產價值兌換貨幣 生於消費 死於消費消費
.
最近和公司一位實習生談到「夢想」這個話題,他說自己明明是喜歡startup的工作氛圍,可是身邊個個同學都去了IBank或其他大公司實習,只好強迫自己去做這些「個個都爭住去,唔通自己唔去咩」的工作。歸根到底,跟殘酷的現實相比,有些夢,還是顯得太「廉價」。
.
談起夢想,大家的反應都是:無錢還談什麼夢想?於是只能「配合世俗價值」,在「生產線上各就各位」。可是,「誰又敢保證誰最後勝利 安穩或革命各自獻技 忠於感覺 不需急著否決我自己」。對啊,我們應該忠於感覺,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打敗。
.
說起如今追夢的年輕人,Hinry劉卓軒正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在香港大學讀測量的學生,畢業後本應是收入高的專業人士。可是他在政府里做了兩年見習測量師之後,卻毅然決定要放棄高薪厚職的工作,嘗試成為一位收入極度不穩定的全職音樂人。「 我覺得,夢想應該系當你就快停止呼吸嘅時候,仍然覺得一定要做嘅嘢。」大概在Hinry的骨子裡,也刻著《哪一天我們會飛》中蘇麗珍的這一句話。
.
雖然Hinry出道至今發表過的正式單曲並不算多,沒有簽約唱片公司的他製作音樂的成本也十分有限,但今年的幾首派台作品,他都花了不少心思去把mv拍攝好,力求能讓mv主旨與歌曲達到最大程度上的契合。因為《有些夢太廉價》這首新歌,Hinry遇到了5位有夢年輕人,於是把他們的故事通過mv記錄了下來。Hinry為它寫的介紹是這樣的:「成年人自保的方式是學會拒絕和放棄,預見前路是斷崖就會及早掉頭,明哲保身。夢想太廉價,不值分文,也不能讓你負擔起昂貴的物質生活。MV中的六位本地年輕人(藝術工作者、龍獅藝人、插畫師、花式滾軸溜冰運動員、有機農夫及唱作音樂製作人),任世界如何告誡他們前頭是懸岸絕路,他們仍然不減跑速,向未知的世界狂奔。如果成長某情度上代表學會妥協,他們寧可拒絕成年。」
.
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夢想,無論夢想是大是小,有多麼的遙不可及,都是每個人心裡無價的瑰寶。所以,我不會消極地相信蘇博文口中那一句「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嚟㗎」。因為無論我們身處何方,背負著怎樣的壓力,只要願意,只要相信,就能把我們的夢想進行到停止呼吸那一刻。「世界很大,如果你願意,香港也可以很大」——Hinry 劉卓軒
.
#演唱會預告:Hinry10月13號會係九展開第一場演唱會呀😍😍😍好期待!!!
.
#有些夢太廉價 主唱/填詞/作曲/監製:#劉卓軒 編曲/監製:#YSiu #年粵日 #廣東歌 #daybyday #cantonpop #daybydaycantonpop #哪個時勢能沒有粵語歌 #感謝永遠有歌把心境道破 #有粵語歌就不會世界末日 Hinry Lau 劉卓軒
香港唱片公司實習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港大
----------------------------
面對音樂工業的變遷,怎樣在2016年經營一個音樂廠牌?
來自三藩市的Mike Park,與來自南京的李志一樣,從自己的樂隊開始,經營自己的廠牌,各自闖出一片天;而來自慕尼黑的Jürgen則從行業協會、政府創意產業支援的角度,幫助德國音樂產業的發展。
無論你是自己玩音樂,還是喜歡音樂、推廣音樂,面對音樂工業大變革,都值得來聽一聽這一場難得的交流!
搶耳音樂廠牌計劃-國際音樂產業論壇
13 Sep 2016 (Tue)
19:30-21:30【論壇 Forum 2】
主題 Topic
面對音樂工業的變遷,怎樣在2016年經營一個音樂廠牌
Changes in the music industry – how to run a record/publishing label in 2016
主持 Moderator
周耀輝 Chow Yiu Fai
講者 Speakers
Mike Park (美國 U.S.) | Asian Man Records
李志 Li Zhi (中國內地 Mainland China) | 獨立音樂人 Singer-songwriter
Jürgen Enninger (德國 Germany) | Association to promote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CI) in Germany
21:30-22:30【搶耳展演 Ear Up Music Showcase】
表演單位 Performers
IX 玖號/ Adrian Lo/ SoundTube/ The Three Hares 三兔
面對音樂工業的變遷,怎樣在2016年經營一個音樂廠牌?
來自三藩市的Mike Park,與來自南京的李志一樣,從自己的樂隊開始,經營自己的廠牌,各自闖出一片天;而來自慕尼黑的Jürgen則從行業協會、政府創意產業支援的角度,幫助德國音樂產業的發展。
無論你是自己玩音樂,還是喜歡音樂、推廣音樂,面對音樂工業大變革,都值得來聽一聽這一場難得的交流!
搶耳音樂廠牌計劃-國際音樂產業論壇
13 Sep 2016 (Tue)
19:30-21:30【論壇 Forum 2】
主題 Topic
面對音樂工業的變遷,怎樣在2016年經營一個音樂廠牌
Changes in the music industry – how to run a record/publishing label in 2016
主持 Moderator
周耀輝 Chow Yiu Fai
講者 Speakers
Mike Park (美國 U.S.) | Asian Man Records
李志 Li Zhi (中國內地 Mainland China) | 獨立音樂人 Singer-songwriter
Jürgen Enninger (德國 Germany) | Association to promote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CI) in Germany
21:30-22:30【搶耳展演 Ear Up Music Showcase】
表演單位 Performers
IX 玖號/ Adrian Lo/ SoundTube/ The Three Hares 三兔
講者簡介:
Mike Park(美國)
Asian Man Records創辦人
美藉韓裔音樂人Mike Park曾參與樂隊Skankin' Pickle、The Chinkees及The Bruce Lee Band,近期以個人名義發表原音作品。1996年離開Skankin' Pickle樂隊後,他在父母與朋友的幫助下,於美國加洲家中的車房建立獨立廠牌Asian Man Records,旗下樂隊主要以玩ska 及punk為主。Mike Park支持任何「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性別歧視、反對偏見」的樂隊。他透過Asian Man Records發表個人作品,也積極提拔後起之秀,包括Less Than Jake、Alkaline Trio以及The Lawrence Arms。他於1999年創立Plea for Peace Foundation,組織以透過音樂宣揚和平為宗旨,這亦是他一直以來希望透過創作以及他所支持的樂隊達成的目標。Mike Park是1998年春天Ska Against Racism巡迴演出的始作俑者,該次巡演以宣揚反種族歧視為主題,並為多個反種族歧視的組織,包括Museum of Tolerance籌款,參與樂隊包括The Toasters、Less Than Jake、the Blue Meanies、Mustard Plug、Five Iron Frenzy、MU330、Kemuri以及Mike Park本人。
李志(中國)
獨立音樂人
南京知名音樂人,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先後發表七張音樂專輯。李志活躍於在音樂領域,過去十多年獲邀參與大部分中國主流音樂節、藝術節逾 50 多場演出,巡演足跡遍佈香港 和中國、歐洲、美國、臺灣各大城市,至 2014 年已超過 200 場。無論在音樂創作上、抑或是生存探索上,李志團隊已經成為一個標誌,屢次為中國獨立音樂人開創各種發展模式, 他們以南京獨立音樂人的形象不斷挑戰和影響音樂行業。
Jürgen Korbinian Enninger (Germany)
德國促進創意產業協會(PCI)發言人
Jürgen Korbinian Enninger生於1968年,現為德國慕尼黑文化和的創意產業事務中心Team of Excellence的主管。他於1994年開展其音樂出版事業,在慕尼黑Musikverlage Hans Wewerka擔任出版助理。1996年於香港Media Bank Entertainment完成實習後,他回到慕尼黑出任ENJA的音樂出版主管。
他於2001年於帕紹大學完成文化管理課程,主要研究東南亞和東南亞的音樂發展,並就香港回歸中國前後的文化政策撰寫畢業論文。在學其間,他於荷蘭萊頓Rijskuniversiteit及加拿大魁北克Université Label居住。2001年離開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財務控制部門的工作後,他於2002年回到ENJA,及後於2006年成為ENJA唱片廠牌和ENJA音樂出版公司的行政總裁。
自2004年起,他義務出任德國南部獨立音樂工業協會的發言人,以及德國的爵士和世界音樂協會的董事會成員。自2008年11月起,他同時擔任德國獨立音樂工業協會VUT音樂出版部門的代表。2010年,他出任巴伐利亞文化及創意產業事務中心主管。2015年,他把工作重心轉移至慕尼黑創意產業在城市、經濟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在2016年,他當選為德國促進創意產業協會(PCI)的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