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海總是煩。可遇不可求的西環紅van之旅。
對比綠van的清晰與整齊,紅van總帶點撲朔迷離,一來因為路線層出不窮,二來班次難免有點飄忽。雖說現在有打電話留位的服務,讓乘客報上位置及隊伍人數,但這西環van,總是絕情地在早上10點前截單。若然遇上最後一班車又乘客過多的情況,好彩的話能偷雞鑽進第十七座位,不然只能明天請早。時不時聽到司機吹水說收工飲茶云云,真好奇他們休班時候做甚麼,又為何不能稍延長班次。
在土瓜灣的街坊group,久不久總能看到有關過海塞車的抱怨-不少街坊都對平治街巴士站的擠擁甚為不滿,數輛巴士等cut線埋站再重回快線,周而復始,往往在浙江街已見到車龍。作為1字頭過海巴士的恆常乘客,很多時候選搭紅van,是因為它總能靈活走位,有不同妙法避過車龍,有司機先亂邃紅磡,打游擊般接載客人之餘,亦能順道繞過平治街的漩渦;亦有司機愛用他們俗稱私家路的「第四線」,上橋避過漆咸道北車群;我尤愛在橋上窺探紅蘋果頂部的背面,以及廣告牌上塗鴉藝術家XEME的簽名,每次經過總能看清一點筆觸的端倪。不過最難忘的,莫過於過海越過灣仔以後,司機如超音鼠踏上加速道,從夏慤道一路疾走到干諾道中,速度顯示器的警告有節奏地和著香港歌手的嗓音,頃刻間,窗外政府總部愛丁堡廣場大會堂都像曇花一現。
儘管一般紅van司機都較重江湖味,總覺西環司機大多斯文有禮,行家之間感情甚好。昨天一程車,聽到司機「開咪」提醒同行,小心隧道口兩隻「馬」,說的原來是交通警電單車;他左望右望,終發現交通警二人上了天橋「𡁻」違規車輛。有時納悶的早晨,聽到司機間有的沒的對答,總不禁會心一笑。
從前羨慕同事能鑽進地底不沾地上煙火。但當屯馬線和土瓜灣地鐵站開通在即,社區變天之際,只願這抹早晨傳奇繼續馳騁於城市邊緣。
*尾圖來源為「土瓜灣之友」Facebook page
#西環van #紅van #土瓜灣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就係小編 #90後路過媽劇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第一季推出為期一年的入樽機先導計劃,以測試入樽機在香港的實地應用。在先導計劃下,我們會於人流較為密集的公眾地方或政府設施等地點,分階段設置共60部入樽機,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每個塑膠飲料容器為$0.1,以鼓勵公眾交回使用完的塑膠飲料容器。每一張八達通或每一...
香港大會堂地鐵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著廣東歌遊全香港。
CantoPop的精髓除了粵語的運用,滿瀉的在地感覺,也源於歌中出現過無數的香港地方。「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define了曾經的香港,但香港豈止於此?
再唱下去,歌中還有名勝景點地方社區街道商場以至老店、食肆甚至游泳池⋯⋯由早期多為配合音調而插入,尖沙咀 Suzie 因此屋企要住係茶果嶺, 到後來發展至以地方本身為主題,觸景傷情,或者借題發揮,這些地方都為流行曲鋪墊上只屬於香港的都會感和生活感。維港兩岸之間,都是香港故事;沒有傾城熱鬧的霓虹燈,不會顯得我孤單淒涼;普通分手因為有了娛樂行的繁華做背景而變成蕩氣迴腸;中環銅灣灣灣仔每一個消失的地標都見證了成長和城市的變遷和失落;搭一程地鐵,迂迴出一段愛情;飛一轉深宵的小巴卻踏上亡命之途,何況還有長青的電車和渡海小輪陪你拍拖或者感懷。想要逛街,灣仔囍帖街、旺角波鞋街還是金魚街都有城市的集體回憶;相約在地標,上一代人有大會堂而我們有紅館;相去遠一點做城市探索的,城市百慕達土瓜灣一日遊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不怕沉重的話,走一轉天水圍城甚至風雲變色的新界; 也可以追隨獨立樂隊或音樂的步伐,去油尖旺找金毛玲去十八座食狗仔粉去九龍公園游泳或者南下香港仔追憶美麗新香港⋯⋯
歌中,有不同視覺和記憶的香港。你最記住的,又會是哪一首?冬季號《就係香港》「城市 如歌」專題,沿著廣東歌來一場過去與現在,回憶與現實的香港本地遊。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2020就係香港冬季號 #RecallReplayResound城市如歌 #廣東歌 #本地遊 #黃偉文 #達明一派 #許美靜 #小克 #羅力威 #周博賢 #謝安琪 #Shine #林若寧 #薛凱琪 #Callstars #陳百強 #陳奕迅 #陳少琪 #李克勤 #林夕 #周耀輝 #Boyz #顧嘉煇 #鄭國江 #MC仁 #Mylittleairport #Serrini #新青年理髮廳 #南洋派對
香港大會堂地鐵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年今日:港督麥理浩抵港履新】
1971年11月19日,麥理浩抵港履新,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開啟香港黃金十年。他在大會堂宣誓就職時,發表演說提到「今後的施政目標,將力求確保地方安寧和謀求居民福利,而目標的達成,則有賴本港居民的信心」。
照片為麥理浩當日抵港履新時的情形。
麥理浩上任時,香港正面對一連串民生及治安的問題,當時各行業都貪污成風,警隊收黑錢情況尤甚;麥理浩因此成立直接向港督負責的廉政公署,成功肅貪倡廉,為香港日後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奠下基石。
此外,香港於70至80年代面對內地難民偷渡潮,人口急劇澎脹,滿山都是簡陋木屋,不少貧民極需援手。麥理浩於上任第一份《施政報告》中,破天荒推出「十年建屋計劃」,並設立房屋委員會及興建公屋,日後成為不少低下階層的安樂窩。
麥理浩其後再推出多項利民政策,如9年免費教育、擴展大專教育、拍板興建地鐵、成立區議會,以及推出俗稱「生果金」的長者津貼等,令港人的生活水平提升,他亦獲英國政府4度延任。
麥理浩施政務實,不時親自落區考察。曾任麥理浩秘書、現已退休的民政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李麗娟,便曾指麥理浩經常與懂中文的副官清晨「微服出巡」,最愛與小巴司機、報紙檔和生果檔商販傾談收集民情。
麥理浩1982年5月8日卸任返英,結束長達10年6個月的港督生涯。當日維港兩岸分別有逾千市民,在英國國歌及《友誼萬歲》歌聲中送別。
麥理浩於2000年5月27日,在家鄉蘇格蘭病逝,享年83歲。
香港大會堂地鐵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第一季推出為期一年的入樽機先導計劃,以測試入樽機在香港的實地應用。在先導計劃下,我們會於人流較為密集的公眾地方或政府設施等地點,分階段設置共60部入樽機,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每個塑膠飲料容器為$0.1,以鼓勵公眾交回使用完的塑膠飲料容器。每一張八達通或每一個支付寶(香港)帳戶每天最多可交回30個塑膠飲料容器,並領取有關回贈。公衆亦可選擇將回贈捐給指定的慈善機構(香港公益金、香港童軍總會或香港女童軍總會),每天數量不限,造福社群。政府委聘的承辦商會將收集到的塑膠飲料容器會交予合適的本地回收商,確保妥善循環再造。第一批入樽機已於2021年1月投入服務。
To pave way for the future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 on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PPR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PD) has rolled out a one-year RVM Pilot Schem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1 to test out the application of RVMs in Hong Kong. Under the pilot scheme, 60 RVMs would be installed in phases at locations such as public places or government facilities with relatively high foot traffic, with provision of instant rebate $0.1 per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 via e-payment platform to encourage the public to return their used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Each Octopus card or Alipay (Hong Kong) account allows the public to return a maximum of 30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and redeem the rebate in a day. Members of the public may also choose to donate the rebate (no daily limit imposed) to designated charities (the Community Chest, the 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or the Hong Kong Girl Guides Association) to benefit the community. All the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collected would be delivered to suitable local recyclers, as arranged by the Government-appointed contractor, to ensure proper recycling. First batch of RVMs has put into operation in January, 2021.
海富中心
中環夏愨道18號海富中心商場1樓 (近詢問處)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金鐘道政府合署
香港金鐘金鐘道66號高座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香港大會堂
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香港大會堂高座地下(入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入境事務大樓
灣仔告士打道7號入境事務大樓地下
星期一至五: 早上7時30分至晚上6時30分
星期六早上7時30分至下午1時正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關閉
中環街市
中環皇后大道中93號中環街市2樓(近24小時通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維多利亞公園
銅鑼灣興發街1號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香港仔運動場
黃竹坑道108號香港仔運動場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華蘭中心
鰂魚涌華蘭路華蘭中心地下1-3號鋪百佳超級市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
淺水灣影灣園商場
淺水灣淺水灣道109號淺水灣影灣園商場B樓 (近停車場電梯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興東商場
西灣河興東邨興東商場地下(近9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綠在東區
筲箕灣愛秩序灣愛信道30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6時正
杏花新城
柴灣盛泰道100號杏花新城東翼1樓(近112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小西灣廣場
小西灣小西灣道10號小西灣廣場地下(近正門)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深水埗
深水埗通州街339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南昌薈
深水埗西邨路19號南昌薈地下 (近西邨路入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V Walk
深水埗深旺道28號 V Walk (近 3 樓停車場玻璃門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麗安邨
深水埗荔枝角道420號麗安邨麗德樓地下(近3A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新世紀廣場
旺角太子道西193號新世紀廣場L5樓一田超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官涌市政大廈
佐敦寶靈街17號官涌市政大廈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K11 購物藝術館
九龍尖沙咀河內道18號K11購物藝術館B3層車場升降機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新碼頭街九龍城碼頭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譽.港灣商場
新蒲崗太子道東638號(譽.港灣)商場B1層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紅磡碼頭
紅磡華信街紅磡碼頭地下 (往北角碼頭閘)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7時30分至晚上7時30分
慈雲山中心
慈雲山毓華街23號慈雲山中心地下 (近1-3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綠在觀塘
九龍灣常怡道27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MegaBOX
九龍灣宏照道38號企業廣場五期MegaBox15樓(近停車場電梯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9時至晚上10時正
德福廣場第一期
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第一期G/F (近地鐵站C出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彩雲商場
牛池灣清水灣道45號彩雲商場2期2樓(近A205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樂華商場
觀塘牛頭角振華道70號樂華商場3樓 (近322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德田廣場
觀塘藍田碧雲道223號德田廣場2樓(近209B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禾輋廣場
沙田德厚街3號禾輋廣場 (舖R8對面)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好運中心
新界沙田橫壆街1-15號好運中心地下(近4-6B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沙田大會堂
沙田源禾路1號沙田大會堂地下(近廣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綠在沙田
沙田石門安平街10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近大學站校園穿梭巴士站)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顯徑商場
大圍車公廟路69號顯徑商場地下(近106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梨木樹商場
荃灣和宜合道389號梨木樹商場地下(近A出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富善商場
大埔安埔路12號富善商場地下(近G15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葵涌商場
荃灣葵涌邨葵涌商場第三層平台(近芷葵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太和廣場
大埔太和路12號太和廣場西翼2樓(近233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大埔
大埔大華街25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悅來坊
荃灣荃華街3號悅來坊B3層AEON Living Plaza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30分
荃灣如心廣場商場1期
荃灣楊屋道8號如心廣場商場1期1樓 (近123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荃灣廣場
荃灣大壩街4-30號荃灣廣場B1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長發廣場
青衣擔桿山路6號長發廣場B/F (近升降機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彩明商場
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1號彩明商場一期3樓 (近 3-4號電梯)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綠在葵青
青衣担杆山路12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粉嶺名都商場
粉嶺車站路18號粉嶺名都商場地下(近15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The LOHAS 康城
將軍澳康城路1號The LOHAS 3樓 (近336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上水名都商場
上水智昌路9號上水名都商場二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彩園廣場
上水彩園路8號彩園廣場3樓(近31A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元朗
天水圍天華路65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天盛商場
元朗天水圍天靖街3號天盛商場地下 (天盛街市外近順便智能櫃)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天瑞商場
元朗天水圍天瑞路9號天瑞商場地下G1B號舖麥當勞對面 (近羅馬廣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V CITY
屯門屯門鄉事會路83號V CITY (近G12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1時正
建生商場
新界屯門良運街3號建生商場地下 (近106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綠在屯門
屯門屯義街9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富東廣場
東涌富東街6號富東廣場地下 (近10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東薈城
東涌達東路20號東薈城B1-B10號鋪百佳超級市場內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10時30分

香港大會堂地鐵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荃灣古稱為「淺灣」,據說是因該處海灣水淺而得名,傳說南宋皇帝宋端宗曾於南逃時停駐於此地。「淺灣」一名亦屢見於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新安縣志等。1669年(清康熙8年),遷界令一度放寬時,大批客家人遷入荃灣,沿青山道成立大約26個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有老圍村。1786年(清乾隆51年),三棟屋由陳姓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成為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19世紀末,當時約有3000人的荃灣分為4個「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4約首領組成「荃灣安全局」,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港英政府,荃灣便成為香港的範圍。英國租借「新界」後,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屬於「九龍約」。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所在地設在香港島。1941年12月,日本領佔香港,荃灣被歸入九龍,自成一區稱為「荃灣區」。1948年,立法局通過「新界行政法例」,荃灣再次歸入「南約」管轄。1950年代,由於國共內戰,使中國大陸大批民眾湧入香港,因此同時引入大量資金、技術及廉價勞工,荃灣亦在德士古道、楊屋道及柴灣角一帶興建多間工廠,令當時的荃灣工業發展蓬勃。1959年,四季大廈正式入伙。1966年,荃灣從「南約」分治出來,獨立成約,稱為「荃灣約」。1970年代初,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並將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1973年,仁濟醫院啟用。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鞏固了日後成立「荃灣區議會」的基礎。1980年,荃灣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三個大會堂。1981年,荃灣區議會成立。1982年,地鐵(今港鐵)荃灣綫正式伸延至荃灣站,1982年5月10日才正式投入服務。1985年,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成立。1987年,三棟屋博物館完成修建工程,加設了博物館設施,供市民免費參觀。1990年,城門隧道正式通車,荃灣公共圖書館啟用。1991年,荃灣海濱公園啟用。1996年,德華公園展覽廳正式啟用。1997年,城門谷公園啟用。1998年,地鐵(今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正式投入服務,香港國際機場、青馬大橋、汀九橋、汲水門大橋及大欖隧道落成啟用,由於鄰近機場及大欖隧道間接加速荃灣區的發展,城門谷運動場及荃灣公園亦啟用。愉景新城建成,楊屋道球場關閉。2000年7月,荃灣經青衣到中環的小輪航綫,因客量少而停辦。2003年,九廣西鐵(今港鐵西鐵綫)荃灣西站通車。2005年,地鐵(今港鐵)迪士尼綫正式投入服務,香港迪士尼樂園亦落成。地產商亦紛紛在區內興建多項高級酒店及住宅項目。2007年,如心廣場建成,是當時全香港第五高的樓宇。現時則是全香港第六高樓,但仍保持著全新界第一高樓的位置。2008年7月31日,荃新天地開幕。同年10月,如心廣場商場對外開放。2009年11月底,「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計劃」動工,連接港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站一帶的行人天橋網絡,並延伸至荃灣東部關門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啟用,成為全港規模最大及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2011年9月16日 政府慶祝荃灣新市鎮成立50週年,在藍巴勒海峽舉行了歷時20分鐘的煙火匯演。

香港大會堂地鐵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位於廣州市中心的越秀區內,廣州地鐵二號線的紀念堂站就是以此命名。紀念堂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而籌資興建。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廣東各界人士動議「籌集五十萬元,建築一規模宏大之孫中山紀念堂及圖書館,以紀念元勛」。具體的募捐活動從1925年3月下旬開始。4月12日,中國國民黨和廣州各界人士舉行追悼大會,以當時代行大元帥職權的胡漢民為首的「哀典籌備會」負責牽頭,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和中山圖書館,並於13日在《致海外同志書》中系統提出,說明其主旨是「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籌備會最初提議將紀念堂的地址選在西瓜園的舊商團總所,即現今越秀區人民中路上的同樂路口南側,原廣州市電話局的地址。後將紀念堂籌建地址改為「舊總統府」,是指1921年孫中山任職中華民國政府非常大總統時的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清朝時是督練公所,民國初期軍閥龍濟光據為督軍衙署。1922年被陳炯明部炸毀。後由於為使堂、碑(即中山紀念碑)同軸,最終確定在附近的越井崗觀音閣遺址上建造,從而形成廣州城區舊中軸線上「南堂北碑」的風景特色。紀念堂由著名建築師呂彥直(1894-1929)和結構師李鏗、馮寶齡設計,於1929年動工,1931年落成。現紀念堂已成為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南京中山陵齊名。中山紀念堂屬於八角形宮殿式建築。紀念堂大廳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設計師運用建築力學結構原理,將四根大柱置於四周牆壁中,用以支撐四個跨度各30米左右的鋼桁架,使之整體仿佛一把張開的雨傘,組成一個巨大拱形屋頂。拱形屋頂托起八個主桁架,組成一個八角亭。堂內有一個近似圓形的大會堂,直徑71米,分上下兩層,共有座位4700多個。1956年,重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現在,紀念堂已成為廣州市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的場所。第一位在中國大陸舉行公開個人演唱會的香港歌手羅文亦以中山紀念堂作為演出場地。紀念堂裏近北門處一棵大約三百年的古木棉,被稱為木棉王。另紀念堂內的古樹眾多,其中還有兩棵白蘭王,每逢花期,整個紀念堂都可以聞到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