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洛楓的紀錄,但可能我當日一時口快快說錯了年份:下面這段應該是說2014而不是1994。
「1994年他開始追溯第一首粵語流行曲的時候,發現了1962年商業電台一個廣播劇的歌曲,那就是〈勁草嬌花〉」
------------------------------------
堅守流行音樂的本土價值:黃耀明一路走來也走下去
如何說「香港音樂中的本土味道」?這是「端傳媒一週年論壇」為歌手黃耀明、填詞人周耀輝和我訂立的題目,相當宏大的範圍、帶點敏感的話題!11月天氣仍然冷熱不均、政治環境生態仍然反復無常的城市,我們仨縱橫論述了兩個小時,限於篇幅,我先在這個版面上記錄黃耀明的發言,看一個音樂創作人如何從童年成長的經驗切入這個城市文化的盛衰起伏,「有危就有機」,我們仍然繼續聽歌的年代,香港以及這個地方的文化藝術怎樣絕處逢生……
「本土」的時代脈絡與個人經歷
明哥開宗明義指出凡是關於香港的東西就是「本土」,而自己的作品由始至終都扣緊了香港的題材,無論是以前「達明一派」的時代還是後來跟其他音樂朋友的合作,他都很自覺將城市的時空放入歌曲裏面,這就是時代性與本土性的因子!來到今時今日的環境,守住「本土」更為重要,尤其是我們處於一個越來越同質化的社會,所看、所讀、所寫、所聽的東西越來越被規範和勸誡,口徑要一致,討論的空間日益收窄;當然,「本土」不代表排外,而是反對同質、抗逆全球化的進程!黃耀明個人經歷了香港整個廣東歌曲的演變,1994年他開始追溯第一首粵語流行曲的時候,發現了1962年商業電台一個廣播劇的歌曲,那就是〈勁草嬌花〉,那是香港人寫的曲詞,在當時廣東話歌曲還沒有流行、仍是國語時代曲與歐西流行曲的閱聽年代裏,這首〈勁草嬌花〉屬於少數(後來有人提出另一首歌曲是〈一水隔天涯〉)!直至七十年代,許氏兄弟的電影和TVB的電視劇主題曲橫空而出,掀起了新的局面;對於當時仍是小孩子的他,看著這些歌曲的冒起,並沒有太大的認同,由於殖民地西化教育,黃耀明比較嚮往歐美的音樂潮流,當父母在客廳收看TVB的《雙星報喜》與《翡翠劇場》時,他獨個兒躲在房間聽播放歐西歌曲的電台或哥哥存儲的黑膠唱片,這些體驗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份,例如音樂的文化與美學取向,影響都是從這裏而來的;然而,他從來沒有以英語做過任何歌曲,堅持中文的粵語是為了想跟這個地方的人能有更好的溝通,他將從西方文化學習而來的價值觀念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意識,以中文作為傳遞的媒介,融入歌曲之中。
政治危機帶來文化身份與流行音樂的反思
「另一個生命與音樂的分水嶺,是1984年『中英草簽』鬧得沸沸揚揚的日子!」黃耀明如是說,當時他在電台任職DJ,每天聽著新聞廣播,報道中英談判的情形,便禁不住問:中國和英國討論香港的前途問題,香港人的位置在哪裏?為甚麼我們沒有參與的份兒?這個地方到底屬誰?於是開始思考個人的身份跟這個城市的關係!兩年後他有機會創作音樂,便很自然融入這些思慮,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這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著「中英草簽」的波濤洶湧,不單是流行音樂,許多其他文化領域像電影,也同樣群起探索「香港人」到底是誰的問題,身份危機帶來尋找歷史的根源,便慢慢累積了建立本土的風貌。另一方面,所謂「本土風貌」並不應單單局限於關注社會或政治的議題,即使是「情歌」,也可以表露它的本土特質,舉例說,台灣的情歌無論曲風還是內容都跟香港的很不相同,而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情歌跟千禧世紀以後的也各有迥異的風格和關注的面向,總體來說,不能一概而論,也不可以單向界定。
主流VS獨立:香港音樂死了沒有?
談到「後九七」以至千禧世紀之後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狀況,黃耀明提出了雙向的思考角度:眼前我們面對的所謂「主流音樂」,越來越遷就市場的需要而逐漸顯得同質,相反的,在一些邊緣的獨立樂隊和歌手的創作中,卻蘊藏多樣的本土意涵,主流音樂消失的,在支流音樂保存下來了!明哥說,這些年來媒體最喜歡詢問的議題是「香港流行音樂是否已死?」他認為在主流的創作上的確「已死」,但在獨立音樂領域裏的答案剛剛逆反,卻是從未如此有趣和多元!這些年來,民間湧現許多可以自己作曲、寫詞、演唱和演奏的音樂人,即使不是行業要求的「專業水平」,但他/ 她們的創意、我們的選擇卻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所沒有的。譬如說,在香港流行音樂所謂的「黃金年代」,紅館的檔期祗給少數的明星歌手霸佔,每人動輒數以十場,演唱的地方也被壟斷了;但現在不同,每個歌手在紅館開幾場演唱會,一年下來便可容納許多不同的演唱者和音樂人,加上其他場地的開拓,像麥花臣和Hidden Agenda,音樂文化的空間反而比以前擴大了;再者,一個健全、民主的社會應該容許不同的選擇與多元的發展,我們既可以繼續收聽主流的音樂,又可以尊重小眾的聲音,讓獨立的、另類的音樂人也可以生存和維生,他們不願意歸屬主流,祗想做自己想做的實驗,祗要有足夠支持的觀眾便可以了,這才是真正美好的境況呢!
「媒體論述喜歡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目的祗在於強調香港音樂無法進入中國大陸的市場,也無法影響東南亞周邊的文化。」黃耀明進一步指出某些「定題」的預設觀點,同時詰問為何主流媒體沒有、也不願意報導香港獨立音樂的活動和創作?為何不肯花點心思和篇幅評述這些獨立、邊緣卻又非常道地香港製作的歌曲和歌手?這是主流媒體的責任,而不是反過來責問創作人「音樂已死」的問題。明哥甚至舉出一個例子,說曾經有電台拒絕播放一首六分鐘的本地創作歌曲,說歌曲太長、又說不能配合廣播節目的流程等等諸如此類,其實這些都是拒絕推動的藉口,與其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不如說是「香港主流媒體已死」,尤其是在「後九七」種種政治審查的暗影裏,媒體有沒有守住本土有價值的東西,值得深入探討下去……
最後,黃耀明寄語從事音樂創作的人必須「保存自我」,不能失去個人的性格、風格、思想和原則,不能單單考慮市場的走向和老闆的要求,不能討好觀眾,祗要每個音樂人——無論在甚麼崗位——都能堅守自己,我們的音樂才有屬於個人、個體、以至這個城市的面貌。
原刊香港:《號外》2016年12月~40週年特別號
堅守流行音樂的本土價值:黃耀明一路走來也走下去
如何說「香港音樂中的本土味道」?這是「端傳媒一週年論壇」為歌手黃耀明、填詞人周耀輝和我訂立的題目,相當宏大的範圍、帶點敏感的話題!11月天氣仍然冷熱不均、政治環境生態仍然反復無常的城市,我們仨縱橫論述了兩個小時,限於篇幅,我先在這個版面上記錄黃耀明的發言,看一個音樂創作人如何從童年成長的經驗切入這個城市文化的盛衰起伏,「有危就有機」,我們仍然繼續聽歌的年代,香港以及這個地方的文化藝術怎樣絕處逢生……
「本土」的時代脈絡與個人經歷
明哥開宗明義指出凡是關於香港的東西就是「本土」,而自己的作品由始至終都扣緊了香港的題材,無論是以前「達明一派」的時代還是後來跟其他音樂朋友的合作,他都很自覺將城市的時空放入歌曲裏面,這就是時代性與本土性的因子!來到今時今日的環境,守住「本土」更為重要,尤其是我們處於一個越來越同質化的社會,所看、所讀、所寫、所聽的東西越來越被規範和勸誡,口徑要一致,討論的空間日益收窄;當然,「本土」不代表排外,而是反對同質、抗逆全球化的進程!黃耀明個人經歷了香港整個廣東歌曲的演變,2014年他開始追溯第一首粵語流行曲的時候,發現了1962年商業電台一個廣播劇的歌曲,那就是〈勁草嬌花〉,那是香港人寫的曲詞,在當時廣東話歌曲還沒有流行、仍是國語時代曲與歐西流行曲的閱聽年代裏,這首〈勁草嬌花〉屬於少數(後來有人提出另一首歌曲是〈一水隔天涯〉)!直至七十年代,許氏兄弟的電影和TVB的電視劇主題曲橫空而出,掀起了新的局面;對於當時仍是小孩子的他,看著這些歌曲的冒起,並沒有太大的認同,由於殖民地西化教育,黃耀明比較嚮往歐美的音樂潮流,當父母在客廳收看TVB的《雙星報喜》與《翡翠劇場》時,他獨個兒躲在房間聽播放歐西歌曲的電台或哥哥存儲的黑膠唱片,這些體驗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份,例如音樂的文化與美學取向,影響都是從這裏而來的;然而,他從來沒有以英語做過任何歌曲,堅持中文的粵語是為了想跟這個地方的人能有更好的溝通,他將從西方文化學習而來的價值觀念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意識,以中文作為傳遞的媒介,融入歌曲之中。
政治危機帶來文化身份與流行音樂的反思
「另一個生命與音樂的分水嶺,是1984年『中英草簽』鬧得沸沸揚揚的日子!」黃耀明如是說,當時他在電台任職DJ,每天聽著新聞廣播,報道中英談判的情形,便禁不住問:中國和英國討論香港的前途問題,香港人的位置在哪裏?為甚麼我們沒有參與的份兒?這個地方到底屬誰?於是開始思考個人的身份跟這個城市的關係!兩年後他有機會創作音樂,便很自然融入這些思慮,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這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著「中英草簽」的波濤洶湧,不單是流行音樂,許多其他文化領域像電影,也同樣群起探索「香港人」到底是誰的問題,身份危機帶來尋找歷史的根源,便慢慢累積了建立本土的風貌。另一方面,所謂「本土風貌」並不應單單局限於關注社會或政治的議題,即使是「情歌」,也可以表露它的本土特質,舉例說,台灣的情歌無論曲風還是內容都跟香港的很不相同,而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情歌跟千禧世紀以後的也各有迥異的風格和關注的面向,總體來說,不能一概而論,也不可以單向界定。
主流VS獨立:香港音樂死了沒有?
談到「後九七」以至千禧世紀之後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狀況,黃耀明提出了雙向的思考角度:眼前我們面對的所謂「主流音樂」,越來越遷就市場的需要而逐漸顯得同質,相反的,在一些邊緣的獨立樂隊和歌手的創作中,卻蘊藏多樣的本土意涵,主流音樂消失的,在支流音樂保存下來了!明哥說,這些年來媒體最喜歡詢問的議題是「香港流行音樂是否已死?」他認為在主流的創作上的確「已死」,但在獨立音樂領域裏的答案剛剛逆反,卻是從未如此有趣和多元!這些年來,民間湧現許多可以自己作曲、寫詞、演唱和演奏的音樂人,即使不是行業要求的「專業水平」,但他/ 她們的創意、我們的選擇卻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所沒有的。譬如說,在香港流行音樂所謂的「黃金年代」,紅館的檔期祗給少數的明星歌手霸佔,每人動輒數以十場,演唱的地方也被壟斷了;但現在不同,每個歌手在紅館開幾場演唱會,一年下來便可容納許多不同的演唱者和音樂人,加上其他場地的開拓,像麥花臣和Hidden Agenda,音樂文化的空間反而比以前擴大了;再者,一個健全、民主的社會應該容許不同的選擇與多元的發展,我們既可以繼續收聽主流的音樂,又可以尊重小眾的聲音,讓獨立的、另類的音樂人也可以生存和維生,他們不願意歸屬主流,祗想做自己想做的實驗,祗要有足夠支持的觀眾便可以了,這才是真正美好的境況呢!
「媒體論述喜歡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目的祗在於強調香港音樂無法進入中國大陸的市場,也無法影響東南亞周邊的文化。」黃耀明進一步指出某些「定題」的預設觀點,同時詰問為何主流媒體沒有、也不願意報導香港獨立音樂的活動和創作?為何不肯花點心思和篇幅評述這些獨立、邊緣卻又非常道地香港製作的歌曲和歌手?這是主流媒體的責任,而不是反過來責問創作人「音樂已死」的問題。明哥甚至舉出一個例子,說曾經有電台拒絕播放一首六分鐘的本地創作歌曲,說歌曲太長、又說不能配合廣播節目的流程等等諸如此類,其實這些都是拒絕推動的藉口,與其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不如說是「香港主流媒體已死」,尤其是在「後九七」種種政治審查的暗影裏,媒體有沒有守住本土有價值的東西,值得深入探討下去……
最後,黃耀明寄語從事音樂創作的人必須「保存自我」,不能失去個人的性格、風格、思想和原則,不能單單考慮市場的走向和老闆的要求,不能討好觀眾,祗要每個音樂人——無論在甚麼崗位——都能堅守自己,我們的音樂才有屬於個人、個體、以至這個城市的面貌。
原刊香港:《號外》2016年12月~40週年特別號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60的網紅谷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幾何》 曲:Alex Kwong 詞:黃偉文 我問你 夠幸福沒有 明知你會 說自己看透 濃烈過後 同渡平靜宇宙 沒挑剔 的借口 我認我 半夜偷望過 情慾對話 無禁忌沒有怕醜 短訊裡 曾是我獨有的 已給他劫走 應得那份 何時被扣 你卻繼續 來做秀 跟我講 愛得太久 已沒猛烈電流 問你跟他 ...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Yoyo Sham 岑寧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谷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谷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香港樂壇已死-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90後歌曲、粵語歌抖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90後歌曲、粵語歌抖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Yoyo Sham 岑寧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太帥了,號外。
想說一下,這期原本就定了是一個fashion issue,但我當然希望不是只是服裝展示,所以把主題定在music X fashion。在討論封面人物時,關於時尚當然有很多明星可選,但編輯部同事和號外資深出版人少偉都同意我們用年輕的獨立樂隊:觸執毛。我非常感動,這就是號外一直以來的精神遺產。
在訪問觸執毛時,我問他們何時開始覺得被更多人注意到,他們說大概是國外媒體如Time和CNN的報導之後。這說來多少有些悲哀。如果各位知道這個樂隊(在台灣也越來越紅了),當然會覺得這個封面很酷;如果沒聽過,那建議妳聽他們音樂之外,也看看這個訪談:他們談香港的音樂、文化政策與政治氣氛,非常有態度。有這樣一個樂隊是會讓香港驕傲的。
希望喜歡觸執毛和喜歡獨立音樂的朋友都能支持本期號外,或分享這個很酷的封面,讓幾年後,觸執毛再被問到何時被更多人注意到時,他們會說是一個本地的雜誌:號外。 Jan Chan Shui Wing
《真實的聲音》
「所謂獨立不獨立,就是看你為自己做,還是受市場影響吧。就像你們今期談MUSIC X FASHION,做時裝也一樣,你要跟潮流,那做H&M就好了,但你做自己的品牌,就要有自己的風格。INDIE就是要堅持100%自己話事,自己當家作主。」
今期封面人物Chochukmo/觸執毛在訪談中說出了本期「號外」的主要message。
這期《號外》是fashion issue。時尚設計當然有豐富的文化、深厚的工藝和前衛的創意,而我們特別聚焦在fashion xmusic,因為一直以來時尚品牌喜歡找音樂人作為代言人,來表徵他們的酷。
這些音樂人的酷,就是來自他們的獨立精神與真實態度。
音樂與時尚早已有緊密的關係:一方面音樂創作常常是時尚設計的靈感來源,另方面音樂從來不只是關於音樂本身,而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體現。不同的音樂風格展現出不同的生活文化乃至潮流,從rock、mod、punk、hip-pop、grunge,不同音樂人和音樂社群的形象風格深深影響了時尚創意。
更重要的,同樣是創意文化,音樂和時尚的本質應該是一樣的:都是追求創新、自由,與拒絕媚俗。
這是為何選擇了我們認為當下香港最酷的樂隊Chochukmo/觸執毛,做為封面人物。
觸執毛是一支真正的獨立樂隊,他們從一支地下樂隊,一步步受到樂迷喜愛、媒體注目、以及主流音樂人的邀請合作。任何人在他們的現場演出,都會震撼於香港有這麼一支國際水準的樂隊。更關鍵的是,他們對獨立態度的堅持:唱自己想唱的歌,說自己想說的話。在這個非常精采的訪談中,他們談香港音樂文化、政府對文創產業的角色、越來越悶的香港社會,以及他們對於創作的態度:
「我想外國FASHION BRAND很難找香港歌手代言,因為我們根本沒什麼有ATTITUDE的人。這年頭,你敢說真話,已很有ATTITUDE了。」
他們當然是敢於說真話的,一如他們的音樂是真實而赤裸的,於是我們脫下了他們的衣服──對一期fashion issue來說,他們的赤裸正是對時尚的顛覆,刺激著我們去思考時尚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在那些華麗符號與名利世界的背後,人們追求的是什麼?是否可能重新回到最原初的創意精神,那個充滿想像力的天真時刻?
封面故事之外,本期專題有林夕和黃耀明對談香港的歷史與現在,以及何謂「太平山下」──這是黃耀明三月演唱會名稱,林夕並在同名歌曲寫下可能是他創作中最直接的社會批判(他們兩人並難得拍攝一組精采照片)。《號外》和誠品也合作舉行2013最佳書籍設計評選,經過幾個月討論後,在本期公布結果和評選意見。此外,港大學者朱濤的新書「梁思成與他的時代」引發中國建築史的新一波討論熱潮,本期有朱濤的專訪談他如何重新尋找梁思成。此外,二月的東莞掃黃在中國和香港了都引起不小震撼,性別研究者曾金燕特別撰文「當我們在談論性工作者,我們在談論什麼」。藝術專題則有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張洹、風格強烈的台灣攝影師張雍;時尚人物方面有經營服裝品牌且參與多個NGO的Dee Poon, 以及巴黎時裝博物館館長、音樂人Pharrell Williams 等專訪。Appreciation欄目介紹香港人喫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蒸籠工藝。
《號外》記者阿梓在寫觸執毛時,提到「這確實是會遭滅聲河蟹、林峯會當亞太區最受歡迎歌手的年代」的無奈。的確,不斷有人在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而無論是否真的已死,但看起來確實病的嚴重,太少太少真實的聲音。香港的社會與政治又何嘗不是如此?異議聲音似乎越來越難發出。(此文落筆時,正是「反滅聲」遊行之日。)
說到底,要讓香港的時尚、設計、音樂、藝術等各種創意文化可以充分展現、繁花綻放,首先需要這個社會成為真正的自由之地,沒有和諧與滅聲,人人可無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價值。香港的流行音樂,乃至整個香港的未來,都需要更多不同的、獨立的、真實的香港聲音,不論是為我們帶來好音樂的觸執毛和黃耀明,為我們帶來真相的新聞工作者和媒體人,以及,你和我。
#citymagazine/ Feb 2014/ 主編的話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ool
想說一下,這期原本就定了是一個fashion issue,但我當然希望不是只是服裝展示,所以把主題定在music X fashion。在討論封面人物時,關於時尚當然有很多明星可選,但編輯部同事和號外資深出版人少偉都同意我們用年輕的獨立樂隊:觸執毛。我非常感動,這就是號外一直以來的精神遺產。
在訪問觸執毛時,我問他們何時開始覺得被更多人注意到,他們說大概是國外媒體如Time和CNN的報導之後。這說來多少有些悲哀。如果各位知道這個樂隊(在台灣也越來越紅了),當然會覺得這個封面很酷;如果沒聽過,那建議妳聽他們音樂之外,也看看這個訪談:他們談香港的音樂、文化政策與政治氣氛,非常有態度。有這樣一個樂隊是會讓香港驕傲的。
希望喜歡觸執毛和喜歡獨立音樂的朋友都能支持本期號外,或分享這個很酷的封面,讓幾年後,觸執毛再被問到何時被更多人注意到時,他們會說是一個本地的雜誌:號外。 Jan Chan Shui Wing
《真實的聲音》
「所謂獨立不獨立,就是看你為自己做,還是受市場影響吧。就像你們今期談MUSIC X FASHION,做時裝也一樣,你要跟潮流,那做H&M就好了,但你做自己的品牌,就要有自己的風格。INDIE就是要堅持100%自己話事,自己當家作主。」
今期封面人物Chochukmo/觸執毛在訪談中說出了本期「號外」的主要message。
這期《號外》是fashion issue。時尚設計當然有豐富的文化、深厚的工藝和前衛的創意,而我們特別聚焦在fashion xmusic,因為一直以來時尚品牌喜歡找音樂人作為代言人,來表徵他們的酷。
這些音樂人的酷,就是來自他們的獨立精神與真實態度。
音樂與時尚早已有緊密的關係:一方面音樂創作常常是時尚設計的靈感來源,另方面音樂從來不只是關於音樂本身,而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體現。不同的音樂風格展現出不同的生活文化乃至潮流,從rock、mod、punk、hip-pop、grunge,不同音樂人和音樂社群的形象風格深深影響了時尚創意。
更重要的,同樣是創意文化,音樂和時尚的本質應該是一樣的:都是追求創新、自由,與拒絕媚俗。
這是為何選擇了我們認為當下香港最酷的樂隊Chochukmo/觸執毛,做為封面人物。
觸執毛是一支真正的獨立樂隊,他們從一支地下樂隊,一步步受到樂迷喜愛、媒體注目、以及主流音樂人的邀請合作。任何人在他們的現場演出,都會震撼於香港有這麼一支國際水準的樂隊。更關鍵的是,他們對獨立態度的堅持:唱自己想唱的歌,說自己想說的話。在這個非常精采的訪談中,他們談香港音樂文化、政府對文創產業的角色、越來越悶的香港社會,以及他們對於創作的態度:
「我想外國FASHION BRAND很難找香港歌手代言,因為我們根本沒什麼有ATTITUDE的人。這年頭,你敢說真話,已很有ATTITUDE了。」
他們當然是敢於說真話的,一如他們的音樂是真實而赤裸的,於是我們脫下了他們的衣服──對一期fashion issue來說,他們的赤裸正是對時尚的顛覆,刺激著我們去思考時尚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在那些華麗符號與名利世界的背後,人們追求的是什麼?是否可能重新回到最原初的創意精神,那個充滿想像力的天真時刻?
封面故事之外,本期專題有林夕和黃耀明對談香港的歷史與現在,以及何謂「太平山下」──這是黃耀明三月演唱會名稱,林夕並在同名歌曲寫下可能是他創作中最直接的社會批判(他們兩人並難得拍攝一組精采照片)。《號外》和誠品也合作舉行2013最佳書籍設計評選,經過幾個月討論後,在本期公布結果和評選意見。此外,港大學者朱濤的新書「梁思成與他的時代」引發中國建築史的新一波討論熱潮,本期有朱濤的專訪談他如何重新尋找梁思成。此外,二月的東莞掃黃在中國和香港了都引起不小震撼,性別研究者曾金燕特別撰文「當我們在談論性工作者,我們在談論什麼」。藝術專題則有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張洹、風格強烈的台灣攝影師張雍;時尚人物方面有經營服裝品牌且參與多個NGO的Dee Poon, 以及巴黎時裝博物館館長、音樂人Pharrell Williams 等專訪。Appreciation欄目介紹香港人喫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蒸籠工藝。
《號外》記者阿梓在寫觸執毛時,提到「這確實是會遭滅聲河蟹、林峯會當亞太區最受歡迎歌手的年代」的無奈。的確,不斷有人在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而無論是否真的已死,但看起來確實病的嚴重,太少太少真實的聲音。香港的社會與政治又何嘗不是如此?異議聲音似乎越來越難發出。(此文落筆時,正是「反滅聲」遊行之日。)
說到底,要讓香港的時尚、設計、音樂、藝術等各種創意文化可以充分展現、繁花綻放,首先需要這個社會成為真正的自由之地,沒有和諧與滅聲,人人可無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價值。香港的流行音樂,乃至整個香港的未來,都需要更多不同的、獨立的、真實的香港聲音,不論是為我們帶來好音樂的觸執毛和黃耀明,為我們帶來真相的新聞工作者和媒體人,以及,你和我。
#citymagazine/ Feb 2014/ 主編的話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谷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幾何》
曲:Alex Kwong
詞:黃偉文
我問你 夠幸福沒有
明知你會 說自己看透
濃烈過後 同渡平靜宇宙
沒挑剔 的借口
我認我 半夜偷望過
情慾對話 無禁忌沒有怕醜
短訊裡 曾是我獨有的
已給他劫走
應得那份 何時被扣
你卻繼續 來做秀
跟我講 愛得太久
已沒猛烈電流
問你跟他 已熱吻了多久
先知境況壞透
熱情別說 你沒有 其實有
不肯交我手
有幾何 摸過我兩手
有幾何 溫暖我四周
何解他 一要就有
身邊的我 房間丟空太久
何解只 分我涼薄 但對他人厚
如果不 打算搶救 早些給我走
我反正沒得救
施捨兩滴 仁慈就夠
你卻拒絕 無內疚
跟你講 我的痛苦
你又似在夢游
願你通知 我位置 已失守
身份低過隊友
別期望你 有日會 回饋我
分一點真心餵狗
有幾何 摸過我兩手
有幾何 溫暖我四周
何解他 一要就有
身邊的我 房間丟空太久
垂死比死去難受 別再裝還有
如果不 打算搶救 早些給我走
你早帶著匕首
你好心 爽快送我走
搏取他 高興拍拍手
前身千絲與萬縷
即管荒廢 情感決未回收
拔去那氧氣喉 別太多前奏
如果不 打算給我 早些給我走
我不要被搶救
#梁釗峰 #SoulJase #有幾何
#谷Live #香港音樂人 #香港製造 #MadeInHongKong #廣東歌 #香港人撐香港音樂 #撐廣東歌撐谷Live #香港音樂 #StudioLive
----------------------------------------------
?? Facebook:https://bit.ly/2HZAgDL
♥️ IG:https://bit.ly/34PhuYx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谷Live
? MEWE:https://mewe.com/p/谷live
? 谷撐音樂流行榜:https://bit.ly/3q6yB0l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 #曾志偉 #矮仔 #何麗全 #星夢CEO #ViuTV #TVB #Viutv樂壇新勢力 #姜濤 #林家謙 #SERRINI #許廷鏗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淨係擺姜濤同埋、林家謙都贏你tvb幾條街啦,
姜濤同林家謙已經先後上咗志雲大師嗰個youtube頻道㗎啦 ,唔使同你哋講有幾紅啦
有請林家謙 Terence Lam
,香港唱作男歌手,2014年起成為作曲人,2019年出道成為唱作歌手,被喻為治療系歌手, 投入於音樂幕前和幕後的創作及製作,歌曲得到樂迷的關注外,亦於《2019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頒「叱咤樂壇生力軍金獎」,翌年同時獲得「叱咤樂壇作曲人大獎」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銅獎」,成為首位獨立音樂人、出道時間最短的男歌手得主[2]。超級巨聲好似容祖兒張敬軒 陳奕迅都係唱過佢創作嘅作品 。連張敬軒都請佢去自己開嘅餐廳嗰度獻唱 ,成就得到好多大哥手嘅肯定
Viutv一手捧出嚟嘅 Error,
其中一個值得留意嘅獨立唱作人SERRINI(原名梁嘉茵)在剛過去的樂壇頒獎禮有不俗成績,除首度殺入叱咤我最喜愛的女歌手最後五強外,她亦在港台十大中文金曲奪得CASH創作歌手獎銅獎,人氣飆升。SERRINI今日在IG宣佈將會在下月10日至11日於旺角麥花臣場館開騷,雖然場館因應限聚令只開得一半,但SERRINI的post一出,已有不少網民表示要搶飛。而SERRINI就留言:「到時候我哋一齊呀,一直一直。」又hashtag「願我們的青春都配有浪漫和音樂。」對於今次開騷,SERRINI助手向傳媒表示音樂會原定在去年中舉行,但因疫情關係無奈要延期,現時會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並會做足措施。她說:「嚟緊會公佈點樣買飛,暫時會開兩場,如果反應好當然想加場,我哋而家約緊嘉賓,希望到時度到期啦!」
2011年出道的SERRINI,是一位獨立創作人。雖然沒有大公司大水喉射住,但憑着獨特的個人音樂風格,以清新曲風,配合抵死貼地、針對時弊的歌詞,贏盡一眾網民心。而她亦是少有的圈中高學歷歌手,初出道時她是香港大學文學院研究生,並修讀博士課程。前年台灣舉行第10屆金音獎頒獎典禮,大會以「自由Freedom」為主題。SERRINI憑專輯《邪童謠》獲得「海外創作音樂獎」,她得獎時在台上激動地表示,香港目前正在水深火熱的狀態中,又憶述警察闖校園的經歷,引起網民共鳴。
陳柏宇(Jason)與Serrini兩位歌路截然不同的歌手,於早前首度合作,拍攝Serrini作品〈網絡安全隱患〉合唱版。二人興之所致,打算日後若有機會再度合作,就想一同灌錄兒歌。
岑寧兒岑建勳同埋劉天蘭生嘅女, 17歲到多倫多求學,畢業後去北京,隨恩師李宗盛工作及學習四年,再搬到台灣。雖說在台灣生活十年,仍然持續在旅途。到世界各地參加音樂節,為歌手的巡演當和音伴唱,籌辦個人音樂會等。佢喺中港台都好紅呀 ,而家都出席撐viutv嘅音樂記者招待會 。
..........................................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谷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樂壇已死》非官方2020MV版】近期經常Loop住嘅一首歌!感謝小克,感謝吳林峰、感謝製作團隊、感謝香港音樂人??
#樂壇已死 #小克 #吳林峰
#香港音樂人 #香港製造 #MadeInHongKong #廣東歌 #香港人撐香港音樂 #撐廣東歌撐谷Live #香港音樂 #StudioLive
----------------------------------------------
?? Facebook:https://bit.ly/2HZAgDL
♥️ IG:https://bit.ly/34PhuYx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谷Live
? MEWE:https://mewe.com/p/谷live
? 谷撐音樂流行榜:https://bit.ly/2YciBP7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90後歌曲、粵語歌抖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從七八十年代的光輝歲月,到如今的「粵語歌已死」,唱片業衰落後本土流行音樂該何去何從?回憶中的動人旋律究竟能否繼續奏響未來? 香港文化研究者,港大教授朱耀偉,攜手 ... ... <看更多>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90後歌曲、粵語歌抖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從七八十年代的光輝歲月,到如今的「粵語歌已死」,唱片業衰落後本土流行音樂該何去何從?回憶中的動人旋律究竟能否繼續奏響未來? 香港文化研究者,港大教授朱耀偉,攜手 ... ... <看更多>
香港流行音樂已死 在 香港樂壇已死-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香港樂壇已死at Facebook. ... 紅館的功能不單單是集體回憶的生產地,同時也是成就天王巨星的聖殿,香港流行樂壇日漸失色,進軍紅館的外來歌手愈來愈多,到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