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建築群:聖公會與香港的淵源】
聖公會建築群是香港重要的宗教地標,四座建築(聖保羅堂、教堂禮賓樓(又稱馬丁樓)、原為聖保羅書院南翼的舊聖公會基恩小學和會督府)均已被納入一級或二級歷史建築。聖公會作為對香港影響深遠的宗教團體,它究竟和香港有什麼淵源?
聖公會又稱為安立甘教會 (Anglican Church),意指英格蘭的教會(Church of England)。聖公會在香港的歷史科追溯至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當時,不少英國海軍均為聖公會教徒,他們在到達香港後自行組織臨時崇拜聚會。1842年,史丹頓牧師來港並在中環建起聖約翰座堂(早期被稱為聖約翰大禮拜堂;St. John’s Cathedral)。在之後數年,史丹頓牧師都在香港投入傳道工作。最為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聖保羅書院的落成。創立書院旨在培訓華人傳道,而該校的創辦人正是史丹頓牧師。
1998年,鄺廣傑主教成立香港聖公會教省。而聖公會在香港持續有不同的教育和神學訓練。香港亦有不少社會服務機構是又聖公會創辦,例如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聖雅各福群會和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等。現時任職主教長的是陳謳明大主教,教省秘書長則是管浩鳴法政牧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題籽:本地活動】 近日在大帽山腰,傳出陣陣大樹菠蘿香,原來荃灣光板田村的大樹菠蘿已屆成熟時。又稱大樹菠蘿村的光板田村,是50年代的寮屋區,依山而建的村落,本已是果樹處處,香蕉、石榴、木瓜俯拾皆是,最養眼的,莫過於大大個的大樹菠蘿。早在70年代,村民把吃剩的果核隨意放入泥土,竟開花結果,無心插柳下...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erb 在 Mab kitchen 蜜兒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回來了... 我的靈魂回來了,這幾個月默默耕耘很多的事情,未來將會有新發展項目公開,等到時機成熟再讓大家知道吧~ 努力補回之前未貼的帖文💪💪(這是10月時的課堂了)
不知不覺,跟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合作已踏入第3年,非常感恩這幾個月疫情較好時也有工作的機會。而其中一個項目是 My ERB 西式餐飲食品製作基礎證書,雖然不是長期的證書課程導師,我的部分只負責課程試讀班,課堂除了有我的職業分享,每次都在回顧我的過去所經歷的事,這些工作經驗和自己的努力都很重要;還有說說現時餐飲業的行業概況,今次示範的西式湯是羅宋湯。
學生們說口味調配得很對,就是有「家庭feel」,這個「feel」是滿滿的鮮茄熬出來的,沒有外面吃餐廳的味精味,家庭版健康得多!對~ 我們要的是對身體健康的飲食,這才是正確的喔👩🏻🍳
#蜜兒廚房 #mabkitchen #蜜兒 #女廚 #香港廚師 #職業分享 #職業導向 #羅宋湯 #西湯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erb 在 黃梓謙 Gary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口罩難求 兒童口罩何處覓?】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受嚴重影響。公務員在家中工作,公務會議也全部延期。與政府開會,務求影響政府政策,是我們的職責,不過我更感激各位委員,一直以來在極大限制下仍然群策群力,寫意見、出聲明、落區服務,無時無刻都為守護兒童福祉努力。
與其等政府買到口罩,還不如委員努力可靠。今明兩日,我和一眾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會到深水埗、旺角、大角咀、灣仔分發一萬個我們自資購入的兒童口罩予十個以服務兒童為本的非牟利組織,這批口罩有四千個適合三至六歲的兒童使用;而另外六千個適合五至十二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我們預視,假如三月中復課後,兒童對口罩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大,現時的兒童口罩數量根本不足夠全港兒童復課後使用。
今日我拜訪的劏房戶家庭,有些家長說他們根本一個兒童口罩都沒有,有的只有一、兩個存貨,令人憂心又難過。我知道他們一方面找不到兒童口罩,另一方面是價錢太昂貴,根本負擔不起,的確十分無助。
香港口罩供應仍然不足,兒童口罩情況更為嚴峻。雖然一萬個口罩微不足道,但願我們的小行動,能喚醒社會各界對兒童健康的關注,更多人挺身而出,向有需要的兒童捐助兒童口罩及防疫物資。
如果各位可以幫忙,也歡迎與我們聯絡。
*衷心感謝每位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的付出和參與
** 以下是十個以服務兒童為本的受惠機構 (排名不分先後):
1.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2. 寶血兒童村
3. 鮮魚行學校
4. 香港保護兒童會
5.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6.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7. 錫克廟
8. 香港赫特穆諾博瓦伊斯蘭理事會
9. 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
10.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erb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專題籽:本地活動】
近日在大帽山腰,傳出陣陣大樹菠蘿香,原來荃灣光板田村的大樹菠蘿已屆成熟時。又稱大樹菠蘿村的光板田村,是50年代的寮屋區,依山而建的村落,本已是果樹處處,香蕉、石榴、木瓜俯拾皆是,最養眼的,莫過於大大個的大樹菠蘿。早在70年代,村民把吃剩的果核隨意放入泥土,竟開花結果,無心插柳下讓大樹菠蘿樹遍地開花。自2009年起,每到收成季節,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便聯同村民,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樹菠蘿文化節」。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erb 在 陳慧敏Vivian Ch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連幾集,由陳慧敏訪問香港不同''小人物''。 你可能不認識他們,但他們所付出的貢獻,卻燃亮了香港的一部分人。
「遇上困難不等於沒有出路,只是生命中一個逗號」
陳衍泓(逗點),英文名Comma(逗號),認為失明不代表人生句號,今日的他也能重新站起。
Comma 自小受濕疹困擾,長期滴類固醇藥物,結果導致青光眼。當時才26歲的他,正常視力逐漸減弱,開始喪失視力同時失去工作及女友。家人出於擔心的行為卻令他反感,從前的那個他與家人惡劣關係持續多年。
他之後為了改變,去了報讀盲人課程。Comma 坦言當時花了長時間去調整自己投入「盲人圈」的心態,直至有一次跟小朋友
說故事,從此萌起踏入劇場工作的心,成為後天失明的劇場工作者。過去積極參與中、港、澳三地的藝術活動。尤熱衷推動共融藝術。
他現為共融劇團「小島傳奇」的主席,曾與無數不同能力人士合作,演出超過100場故事劇場。2013年他成立「黑暗劇場」,利用以黑暗創造獨特的劇場經驗。除公開演出外,「黑暗劇場」曾參與勞工及福利局計劃,製作推動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為主題的劇目《無聲的歌》。
陳衍泓樂於與大眾分享他人生故事,現為香港「黑暗中對話」企業培訓導師、網上電台「開心頻道」主持,2008年獲選「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及2012年獲選「香港在職達人」。
經驗:
2014
「2014香港精神大使」,香港精神
《無名義工》,糊塗戲班無障礙劇團
《能者舞台仲夏日》,勞工及福利局,香港電台合辦,香港展能藝術會參與
《無聲的歌》 導演,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青少年話劇班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2013
《哈姆雷特的秘密》,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相輔‧傷融》 編劇及監製,鄰舍輔導會賽馬會大埔北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看不見的聖誕禮物》導演及演員,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成立劇團「黑暗劇場」
2012-2013
故事工作坊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長者話劇工作坊及演出 導師,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深圳灣國際藝穗節」(演出劇目《小烏龜學飛》),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深圳灣藝穗節組委會
《邁步人生路》,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世界木偶迷你藝術節」(演出劇目《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無耳兔的自畫像》,你好劇社
2009-2012
《美麗的醜小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家有隻小怪蛋》,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悶爺爺的禮物》,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不知道我是誰》,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2011
「澳門城市藝穗節」(演出劇目《視野》),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
2010
巡迴演出《勁窮神》,康樂及文化事務處
「開放工作室─我家有只小怪蛋」 導師,香港展能藝術會
(資料來源: 香港展能藝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