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各大社交媒體的朋友圈,都紛紛被各式月餅或應節糕點洗版。話說中秋佳節品嚐月餅的習俗,最早出現於公元九世紀中葉的晚唐時期,歷經千餘年來發展,至今月餅品項已不下百種,以廣式月餅和蘇式月餅最為普及,魯式提漿月餅和京式翻毛月餅則流行於華北地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拜讀一下梁實秋先生著作《雅舍談吃》,書裡對於山楂餡翻毛月餅有動人的描述)。上世紀80年代源自香港半島酒店的奶皇月餅,可說是當前最夯的人氣商品,而包裝時尚、口感討喜的新派月餅(例如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的冰皮月餅)也早已風靡各地。
#香港龍景軒三星月餅
#香港新同樂二星月餅
#香港半島酒店奶皇月餅
#香港恆香老餅家月餅
#香港聖安娜至尊月餅
每年中秋節前夕,貓兒品嚐到的各式月餅不下30種(當然,跟坊間那般收月餅收到手軟的工商部落客相較,這數目微不足道),其中不乏一流品牌~包括由米芝蓮星級食府主廚率領自家團隊製作的頂尖月餅(像是3星的龍景軒&富臨飯店、2星的天龍軒&新同樂、1星的潤&夏宮&嘉麟樓),傳統老字號經典月餅(例如香港大同與恆香、澳門鉅記、廣州蓮香樓和上海杏花樓),以及
#李子柒金玉蛋黃酥
#香港志蓮淨苑福餅
#台北歐華普羅旺斯花采月餅
#台北佳德糕餅公司鳳梨酥
#汕頭西堤仁和潮式朥餅
在傳統觀念上,中秋節是重要的團圓時刻,公司也贈送給每一位同仁知名的香港聖安娜月餅;貓兒則繼之前寄給貓爸與貓媽的龍景軒月餅禮盒,以及跟本地好友分享的幾款應景糕點(例如佳德鳳梨酥、李子柒蛋黃酥),等到中秋前夕,貓兒更會把香港龍景軒、嘉麟樓、新同樂出品的星級月餅,還有來自汕頭的潮式朥餅、George郭師傅特地送給貓兒的歐華酒店普羅旺斯花采月餅,帶來辦公室與同事們一起品嚐(考量到吃素的朋友,貓兒也準備了志蓮淨苑的純素福餅),在兩岸三地的月餅烘托下,共同感受佳節將近的溫暖氛圍。
#2021年中秋月餅系列
By the way,相信貓兒的知心好友都知道:本帖重點在於兩岸三地的特色月餅,至於看到月餅或食物照片就會留言提醒「吃多月餅身材會變胖唷」的少數網友,在此貓兒便統一回覆:「以貓兒這段期間吃下去的月餅熱量,跟貓兒平日的工作量、假日持之以恆的高強度運動量相較,月餅的卡路里並不會讓貓兒擔心,也請偏離重點的朋友無需掛懷,謝謝!」。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香港聖 三 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立法會書面質詢:龍尾泳灘
**********
以下是今日(八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的書面答覆:
問題:
人造的大埔龍尾泳灘已於今年六月二十三日啟用。據報,在該泳灘啟用的首五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分別錄得63宗及27宗市民報稱在該泳灘被海膽及水母刺傷/螫傷的個案。該類個案現時仍不時發生。有救生員批評,政府在開放該泳灘前沒有進行有關的風險評估。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今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今,康文署錄得市民報稱在龍尾泳灘分別被海膽及水母刺傷/螫傷的個案的下列資料:(i)個案數目(並按市民的傷勢列出分項數字)、(ii)送院治理的市民數目、(iii)市民主要是在水中還是在沙灘上被刺傷/螫傷,以及(iv)涉及海膽和水母的主要品種及是否有毒;
(二)康文署就上述個案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包括:(i)有否增加當值救生員數目、(ii)有否安排員工定時(尤其是潮退時)巡查及移除海膽和水母,以及(iii)向救生員提供了甚麼額外支援;
(三)康文署(i)有否就如何處理海膽和水母向轄下員工發出指示、(ii)自今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今分別從龍尾泳灘移除的海膽及水母的數量,以及(iii)有何機制處理在龍尾泳灘泳區發現的海膽及水母及有否全面檢討該機制;若有檢討,結果為何及有何改善措施;若沒有檢討,原因為何及會否立即進行檢討;及
(四)康文署有否評估龍尾泳灘現時是否仍適合開放予市民使用;若有評估而結果為是,康文署已經或將會採取甚麼措施,減少市民在該處被海膽和水母刺傷/螫傷的風險?
答覆:
主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在妥善完成大埔龍尾泳灘(泳灘)相關籌備工作後始開放泳灘供市民使用。就容海恩議員的提問,我現答覆如下:
(一)、(二)及(三)在本年六月二十三日至八月十五日期間,康文署處理泳客在龍尾泳灘在水中踐踏到海膽或碰觸到水母而被輕微刺傷或螫傷的個案分別為110宗及51宗。百分之八十的個案集中在六月二十六日及六月二十七日(共87宗)以及七月十日及七月十一日(共41宗)。而在七月中至八月中期間,康文署只在四天錄得四宗踐踏到海膽的個案以及在兩天錄得兩宗碰觸到水母的個案。其餘的日子均沒有錄得泳客被海膽或水母刺傷或螫傷的個案。上述受傷個案均屬輕微,泳客在康文署職員提供簡單護理後可自行離開。
康文署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在泳灘範圍內張貼提示性告示、橫額、水上浮標及作出適時廣播,提醒泳客小心以免踐踏或碰觸到海膽及水母等海洋生物。另外,又透過巡視的救生員及泳灘大使向泳客作出口頭提示。經採取了上述措施後,泳客因海膽或水母以致受傷的個案已大幅下降。
有關海膽及水母為本港水域常見的品種,並於海中生長,包括泳灘範圍。有關遷移海膽等工作主要由康文署的承辦商負責,在發現有關海洋生物在泳區範圍時,會按需要小心地把牠們從泳區範圍遷移至泳區外繼續生長。而救生員於巡視泳灘時會按需要提醒泳客注意水上安全,包括小心以免踐踏到海膽。
現時,大埔龍尾泳灘有13名救生員輪值,擔任每天救生崗位工作。另外,自本年七月一日起,康文署於週末及公眾假期泳客較多的時間會額外安排兩名義務救生員提供輔助救生服務;以及安排醫療輔助隊或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派員到泳灘協助救傷工作。
(四)泳灘的海水位置會因應大自然潮汐漲退而有所變化。每當潮退時分,原本深水的海床位置會變得較淺,以致泳客容易踐踏到棲息在海床上的生物而受傷。如上文所述,康文署已採取多項措施,提醒泳客提高警覺。泳客因海洋生物而受傷的個案亦已大幅下降。康文署會繼續密切留意泳灘開放的情況,並提醒泳客在小心避免踐踏或碰觸到海洋生物的同時,亦要顧及與保護大自然生物。
完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5分
香港聖 三 一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意想不到的中西文化碰撞,經常發生在香港不同地區,眼可及步履可到,總有一個係左近。
在早期香港,傳教士為了吸引信眾,各出奇謀讓宗教「在地化」;六十年代更發展出不少糅合中國色彩的教堂,後來則被命名為「中華文藝復興」,九龍城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便是其一。座堂屋頂以瓦片鋪設,龍頭與白鴿石雕相映成趣,堂內亦有不少中國建築的裝飾。至於沙田道風山,裡頭建築同樣集佛道、基督教之大成,聖殿仿照北京天壇而設計,基督成了中國古人模樣,而入口的大型彩瓷壁畫「道風山全圖」,則用上山水畫技法繪畫基督教場所。還有西貢內海小島鹽田梓,廢墟上遺下的天主教畫像,讓人想起17世紀客家陳氏開始靠曬鹽為生,至18世紀天主教傳入,全島居民受洗的久遠歷史……
除了宗教場所,身在香港大學之內,以藍色瓦頂、迴廊、拱門等獨特中式建築設計的柏立基教育學院,為山下的現代化城市帶來有趣的對比;位處大坑半山,經修復後重開的虎豹別墅,由胡文虎設計,採用中國式折衷主義建築風格;以至滿天神佛的華富邨神像山,近8,000個神像並列 山頭,各地信仰共冶一爐,無不是民間亦中亦西的趣味景致。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 #道風山 #鹽田梓 #柏立基教育學院 #虎豹別墅 #華富邨神像山 #discoverhongkong
香港聖 三 一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5vZ4c5OPNM/hqdefault.jpg)
香港聖 三 一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KyABXwg9Jk/hqdefault.jpg)
香港聖 三 一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低慾望聖誕—不拍拖不旅行不消費 90後低慾望男月用$3,000五年儲80萬:努力還是悠閒地過結果都一樣
「悟世代」是日本近年的新興詞彙 ,又稱低慾望世代,專門形容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一群,因經歷九十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於是沒有慾望,甚至對應付人際關係感麻煩,亦沒有崇高理想,甘於穩定的現狀,只做能力範圍內的事,休息日多在自己家中度過,今年二十四歲的Andy Lee就是港版「悟世代」的一員。
「我是Andy,我每個月的開支約3,000元,這24年來我沒有去過旅行,沒有談過戀愛,沒上大學,因為我認為在這個社會,努力或是悠閒生活,最後結果都差不多。」Andy一個月外出吃飯及車資,約花費2,000元,剩下來的就是為家人購買保健產品。由於不需要畀家用,加上與家人同住西環300多呎的私樓,低慾望、沒地方花錢的程度,令他憑萬多元月薪,六年內就儲到80多萬。
Andy中學畢業後就在某間個人護理產品連鎖店全職工作,從普通店員做起,甫入職時月薪為11,000元,自此安身於店中。六年過去,同學們可能已經大學畢業,甚至轉職兩、三次,他仍然在離家不遠的同一連鎖店,做着同樣的工作。對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甘之如飴,唯一不同的是,他已經是分店主任,月薪約15,000元。
全文: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25/Q6YQFWJN3NFYLDORD7TZNEUMS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聖誕 #悟世代 #低慾望世代 #儲蓄 #消費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p6dCerBl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e-Ey_XcIt-77-nb_aDTFGhd66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