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Bloomberg新聞摘要
<亞非中東新聞>
*處於緊急事態的東京確診病例仍創新高 日相菅義偉仍堅持不採取強制措施
*憂心新冠病例激增促使官方延長封鎖令 菲律賓股市創下2020年6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印尼發現科興疫苗四到六月的保護力與防重症率 比起前三個月下滑
*印尼仍是全球每日新冠死亡率最高國家之一 如今推動意願低的高齡長者施打疫苗
*中國國家衛健委公佈 中國有7.77億人口已經完全接種疫苗
*中國反對世界組織(WHO)下一階段病毒起源調查 稱該調查計畫受到30多國反對
*韓國簽署協議採購3000萬劑BNT疫苗 並保留必要時可加碼3000萬劑
*韓國本週末進入三天長假期 總統文在寅呼籲民眾減少出遊
*寧波港關閉恐再次影響洛杉磯港的吞吐量 部分海運公司正設法從中國港口分流貨輪
*港府嚴打反政府運動 香港最大抗議團體面臨警察調查威脅
*隨著支出復甦 香港上調2021年GDP成長率至5.5%到6.5%
*指責推特封鎖其帳號 印度反對黨領袖抨擊推特對印度政治存在偏見與干涉
*馬來西亞首相在信任投票前尋求反對派的支持 慕尤丁承諾明年七月前舉行大選
*大陸湖北柳林鎮12小時內強降雨逾500毫米 至少21死數千人被迫撤離
<歐洲新聞>
*指控英國的旅行黑名單不符合科學根據 南非旅遊業抨擊英國的防疫限制
*德國將美國、土耳其和以色列列為旅遊高風險國家 入境須出示疫苗或康復證明否則強制隔離10天
*奧地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 政府考慮強制室內場所也要戴口罩
*英國研究顯示去年第一波疫情期間 11%的新冠確診者是住院後染病的
*英國平均薪資因解封後企業爭搶員工而上漲 8月第一週招聘廣告數量接近紀錄最高點
*富豪布蘭森出售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價值3億美元股權 但持股仍有18%為最大股東
*特斯拉德國廠會耗盡該地區用水?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面對記者提問一笑置之
*德國總理梅克爾可能的繼任者拉謝特 跟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接觸盼博得擁抱科技的選民青睞
*衣索比亞國家銀行要求所有商業銀行 暫時停止以土地或建築物為抵押品的放貸
*南非要實現三分之二成人接種疫苗的目標 最大挑戰已從供應短缺轉為需求不足
<美洲新聞>
*美國FDA批准免疫系統差的美國人將可接種第三劑疫苗 其餘族群尚不需要加強針
*印第安納大學要求所有學生接種疫苗遭學生提訟違憲 遭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駁回
*不要忽視疫苗正發揮作用的事實 即使確診增加且有突破性感染 但已接種疫苗者重症率確實較低
*郵輪嘉年華Vista號靠港貝里斯前 船上26名員工與1名旅客篩檢新冠陽性
*AT&T要求員工室內都要戴口罩 並規定經理級員工必須接種疫苗
*臉書延後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的時間表 所有員工在明年一月前仍維持居家上班
*美國最高法院放寬紐約的租戶驅逐令 法官選擇站在房東這一邊
*美國中情局有意成立中國任務特別小組 要在情報工作上凌駕北京
*亞馬遜計畫更改電影魔戒拍攝地 從紐西蘭搬遷至英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5u-2fCxCN4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警察上班時間分三更: A:0700-1545... - 廢青事務委員會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 同行一天• 中區警區報案室值日隊】 -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半有繁中華語版==
==下半有繁中華語版==
(1)https://bit.ly/2TkbVhF
(2)https://bit.ly/3xy9vuC
「你幾時返嚟?屋企好似有啲古怪,我好驚啊。」妃歡。
我無話佢知,因為我死咗嘅老婆返咗嚟,當然有古怪。
「我要加班。」講完我就收咗佢線。
其實今日我準時收工,喺屋企樓下嘅停車場泊好車之後,坐咗喺車入面發呆。
我不想返屋企。
唔單止係我死鬼老婆返咗嚟,呢排我每晚都瞓得好差。唔係被鬼壓床,就係夢到佢返嚟搵我尋仇。
更重要嘅係,我對妃歡厭咗。佢嗰種個性,都係適合做隱蔽喺背後嘅第三者。
佢令我壓力好大,我做嘅每一件事,佢都會喺腦海中連成一線。
例如我好耐無同佢講我愛佢,佢就會將上星期返屋企時將隻鞋亂丟嘅事混埋一齊向我抱怨。尋日唔記得幫佢買嘢,又扯到上年我唔記得咗佢嘅相識紀念日。
好煩。
睇一睇手錶,都係返去啦,如果唔係會更煩。
「我返嚟喇,睇我帶咗咩返嚟。」我打開門,拎住公司客戶送嘅紅酒。
客廳嘅燈開著咗,電視仲播緊晚間新聞,廚房個爐仲一直開住,煲入面嘅嘢滾到幾乎煲乾水。
但妃歡唔喺度。
驀地,一陣溫熱嘅風吹埋嚟,露台窗戶打開咗,同老婆返嚟嗰晚一樣。
腦海入面好快就意識到發生咩事,回想起頭先喺停車場嗰陣,曾經聽到一聲震耳嘅沉悶巨響。我亦知道,當我探頭出窗外,會見到啲乜。
有時候,當一個人唔想被罪惡感同內疚感佔據,就會故意做啲違反常理嘅事。
我打開廚櫃,拎咗個用嚟開紅酒嘅開瓶器同酒杯,幫自己倒咗杯紅酒,坐喺梳化上睇電視。
拎紅酒杯要握住底部,因為唔想手嘅溫度令酒變暖。我輕輕搖晃酒杯,湊近鼻輕輕一聞,氣味同頭先幾秒之後唔同晒。
呢個時候,門鐘響。
我心諗「唉終於都嚟喇」去打開門,門外嘅係大廈保安,佢一臉青白咁話妃歡頭先從露台跳咗落大廈會所嘅泳池。佢浮咗喺水面,無絲毫生命跡象。
「我哋已經報咗警,你應該去大堂等警察嚟。」
紅酒放耐咗會變酸,可唔可以等我喝埋先再去認屍?
我將卡喺喉結嘅說話吞返落肚,跟隨保安到大堂,警察好快就嚟到,我如實同佢哋記錄口供。因為停車場嘅防盜攝錄機拍到我離開車嘅時間,所以有好充分嘅不在場證據。
我無同佢哋講,係我老婆做嘅。
耗咗幾個鐘頭之後,警察敷衍地拍拍我肩膀「節哀順變。」就放我離開。
返到屋企之後,紅酒果然變酸咗,唉…辦理身後事好麻煩,有咩方法可以避開呢?我滿腦子就只係諗緊呢件事,諗吓諗吓我就喺梳化瞓著咗。
呢幾天我如常咁返工放工,就好似無事發生過一樣,有趣嘅係,同事明明見過妃歡,亦睇到新聞報導,但佢哋竟然唔認得嗰個就係妃歡,唔通嗰晚喺包廂佢哋同妃歡傾得咁開心,都係假嘅?
我打算將身後事拖到無可再拖嘅地步先去處理,維持日常生活對我嚟講很重要。
然而,麻煩嘅事不斷搵上門。呢一晚我放工返到屋企,有一個陌生人撳我門鐘。我一打開門,眼前出現一個白鬍子嘅老人家,佢自稱係個道士,所有人都稱呼佢做「阿公」。跟隨佢一齊嚟嘅人係呢棟大廈會所嘅泳池救生員。
(救生員的故事)https://bit.ly/3qidwRu
「係關於妃歡嘅事?佢有打擾到你哋嗎?」我。
「係咪妳做嘅?」我注意到阿公嘅視線,集中喺我身後。
佢唔係同緊我講…
(待續)
阿公如何解決事情,留在《阿公講鬼4:魑魅》中繼續。
荔園故事會完整貼出來的~
《屬於香港人》現正出版
《阿公講鬼4:魑魅》7月中出貨!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你什麼時候回來?家裏好像有點古怪,我好害怕。」妃歡。
我當然沒告訴她,因為我死去的老婆回來了,當然有古怪。
「我要加班。」說畢我就掛線了。
其實今天我準時下班,在家樓下的停車場泊好車後,在車裏一直坐著發呆。
那個家,我不想回去。
不單單是我老婆回來了,這陣子我每晚都不能好好睡覺。不是被鬼壓床,就是夢到她回來找我尋仇。
更重要是,我對妃歡厭倦了。她那種個性,還是適合當隱蔽在背後的第三者。
她讓我壓力好大,我做的每一件事,她都會在腦海中連成一線。
我很久沒說我愛她,她會將上星期回家時將鞋子亂丟的事混在一起向我抱怨。昨天忘記幫她買東西回來,又扯到上年我忘記跟她的紀念日。
好煩。
看一看手錶,還是回去吧,不然會更煩。
「我回來了,看看我帶了什麼回來。」我打開門,拿著公司客戶送的紅酒。
客廳的燈亮著,電視還在播放著晚間新聞,廚房鍋子內的東西在咕嚕咕嚕地沸騰著。
可是妃歡不在。
驀地,一陣溫熱的風吹拂過來,露台窗戶敞開了,跟老婆回來的那個晚上一樣。
腦海中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什麼事,回想起剛才在停車場待著的時候,曾聽見一聲震耳的沉悶巨響。我亦知道,當我探頭出窗外會看到什麼。
有時候,當一個人不想被罪惡感與內疚感佔據,就會故意做一些違反常理的事。
我打開廚櫃抽屜,拿出用來開紅酒的開瓶器和酒杯,幫自己倒了一杯紅酒,坐在梳化上看電視。
拿紅酒杯要握著底部,因為不想手的溫度令酒變暖。我輕輕搖晃酒杯,湊近鼻子輕輕一聞,氣味跟剛才不同了。
此時,門鈴響了。
我心想著「終於來了…」去打開門,門外的人是大廈保安,他一臉青白地說妃歡剛剛從露台跳到大廈會所的泳池。她浮在水面沒有絲毫生命跡象。
「我們已經報警了,你應該去大堂等警察來吧。」
紅酒放久了會變酸,可以等我先喝完再去認屍嗎?
我把卡在喉結的說話吞回肚子裏,跟隨保安到大堂,警察很快就來到了,我照直跟他們記錄口供。因為停車場的防盜攝錄機拍到我離開車的時間,所以有很充分的不在場證據。
我當然沒告訴他們,是我老婆做的。
花了幾個小時之後,警察敷衍地拍拍我肩膀「節哀順變。」就放我離開了。
回家之後,紅酒果然變酸了,唉…辦身後事很麻煩,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開呢?我滿腦子就只有這件事,想著想著我就在梳化睡著了。
這幾天我如常的上班下班,彷彿沒事發生過一樣,有趣的是同事們明明認識妃歡,也有看新聞報導,但他們沒察覺到新聞報導的那個人就是她。難道那晚在包廂同事們跟她聊得這麼開心,都是假的嗎?
我打算將身後事拖到沒可再拖的地步才去處理,維持日常生活對我來說很重要。
然而,麻煩的事不斷找上門。這晚我下班回家,有一個陌生人按我門鈴。我一打開門,眼前出現一個白鬍子老人自稱是個道士,別人都稱呼他做「阿公」。隨他一起來的人是這棟大廈會所的泳池救生員。
(救生員的故事)https://bit.ly/3qidwRu
「是關於妃歡嗎?她有打擾到你們嗎?」我。
「是妳做的吧?」我注意到阿公的視線,集中在我身後。
他不是在跟我說話…
(待續)
喜歡阿公花半秒like & share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5u-2fCxCN4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瑞銀最新公布全球富豪榜,近四成億萬富豪來自中國,擁有全球16.4%的財富,而且增速極快,過去10年增加了9倍,我們對誰成為億萬富豪不感興趣,但需要研究製造富豪的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營商環境和科技創新等等,還有是政府如何縮減貧富的差距,使得中國成為能夠製造億萬富豪的地方,同時能夠為共同富裕創造空間。國際財富大轉移,往往是發生世界級重大事件的結果,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危機、金融風暴等等,這份調查的時間緊貼新冠病毒疫情,發現從疫情開始到7月底,中國的億萬富豪從389名增加到415名,很明顯反映中國最早跳出疫情打擊經濟的泥沼,當很多歐美國家還在疫情漩渦中掙扎,更有此消彼長的效果。
蘋果頭條
林鄭政府早前公佈本年授勳名單,有多達94名警務處現職或退休人員獲當局嘉獎,當中不少與鎮壓「反送中」運動有關。《蘋果》發現,去年7.21任職元朗警區指揮官的李偉文、警察機動部隊正副校長、國安部門成員,以及在去年機場「和你塞」聲稱遇襲的警員同獲肯定;曾「撻朵」用特別通道的警員亦獲嘉獎。特區政府本月初將授勳名單刊憲,破天荒有多達687人獲勳銜或嘉獎,當中警務處現職或退休人員佔94人,比率高達13.7%。《蘋果》整理獲嘉獎警員名單,發現當中不乏新聞人物,當中包括去年7.21當日任職元朗警區指揮官、已退休的前總警司李偉文,他在7.21翌日多番迴避到警署抗議的議員和市民,僅接收請願信,他在讚詞中被形容為「表現出色,克盡厥職,堪稱典範」,獲頒授「香港警察榮譽獎章」。
東方正論
第三波疫情從未平息,本港或已進入第四波疫情階段。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昨日指剛過去的十‧一及中秋長假期,市民防疫心態鬆懈,外出聚餐、飲酒,甚至在酒店房開派對,導致疫情反彈。專家當然有其個人見解及立場,但把責任推卸給用家及市民卻是相當不負責任,就以尖東帝苑最近爆出的疫禍為例,首先要檢討的就是政府及酒店本身。尖東帝苑酒店內的越南餐廳有樓面職員在月初身體不適,卻帶病上班,後來確診,昨日再多三名員工確診,其中廚師及機電人員懷疑因為共用男更衣室而互相傳染,酒店內意大利餐廳一名服務員亦證實染疫,再加上之前有泰籍住客亦是確診者,帝苑酒店爆發一場疫禍,毋庸置疑。
星島社論
本港昨日新增八宗確診個案,七宗為本地個案,當中三宗為尖沙嘴帝苑酒店男員工,包括意大利餐廳Sabatini的服務員。衞生防護中心昨要求整幢酒店即時關閉十四日,全部住客昨日要撤離,轉至其他酒店入住。衞生防護中心昨表示,酒店累計有四名員工確診,他們都使用過男更衣室,相信該處有小型爆發,因此曾到該更衣室的三百名男員工都要檢疫。約四百多名員工及一百多名住客,早前已完成首次檢測均呈陰性,會為他們再收集第二次樣本檢測。有專家憂慮該酒店住客遷往不同酒店,會增加社區爆發風險。
經濟社評
內地市場在長假後復市,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急升,皆因黃金周零售消費回升,令市場相信內地經濟在疫下穩步復甦,吸引大量熱錢湧入,使人幣成為新的全球避險資產。人幣備受看好,香港更應把握機遇,拓展離岸人幣業務,並在數字人民幣上扮演重要角色。人幣中間價昨天開市報每美元兌6.7796人民幣,比休市前上調305點子,在岸價升勢凌厲,收報6.7135,漲971點子。人幣急升,因離岸價在假期已飈升,在岸價被迫補漲,追回休市時離岸間的升幅。此外,國慶黃金周零售消費向好,增強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的信心。盡管長假期的境內旅遊人數和收入分別只及去年同期的79%和70%,但根據商務部數字,8天長假全國零售、餐飲總銷售額1.6萬億元人幣,按年上升4.9%,而銀聯數據顯示,在長假前7天交易金額達2.16萬億元,按年升6.3%,反映民眾消費信心回升,亦折射出內地在控疫和穩經濟取得好成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u-2fCxCN4g/hqdefault.jpg)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7uqdTAFvr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問責班子改組,13政策局有5個換局長,變動幅度不算小,然而未見新氣象,論政治難起提振民望作用,論政策亦看不到有何突破,新人事縱有新作風,倘若只是執行舊政策,始終難以叫人耳目一新。這次政府改組,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公務員事務局換人最受關注,政治陰謀論亦最多,現實如何,需要聽其言觀其行。香港社會撕裂,政治對立嚴重,政府施政舉步維艱,換人可以注入新動力,無法緩和政治對立形勢,行政長官表示改組班子是要「向前看」,新局長是否有足夠能力和意志,應付未來種種挑戰,各界只能拭目以待。
這次問責班子改組,共有4名現任局長中途離任,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則平調,出任公務員事務局長。4位新任局長,2人有政黨背景,另外2人則是原政府部門首長。
蘋果頭條
教育局每年與不同紀律部隊合作推行「多元智能躍進計劃」,舉辦中學生訓練營。《蘋果》獲悉,自去年底部份原定到警察學院參與訓練營的學生決定不入營,新學年提供訓練的紀律部隊更不再包括警務處。有校長質疑,警方「口口聲聲話要重建同年輕人關係」卻放棄此契機,認為警方不應主動停辦,否則是自打嘴巴。
教育局今日向學校發出通告,邀請各中學參加2020/2021學年的「多元智能躍進計劃」,當中提到局方會繼續與消防處、懲教署、海關、入境處、民安隊及少年領袖團,為中二至中五學生提供「多元智能挑戰營」,透過紀律及體能訓練,加強自律、自信、團隊精神及抗逆能力。
東方正論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今年初港澳辦和中聯辦有新人事任命後,中央一改被動作風,主動出手整治特區亂象,有計劃、有部署、有決心。國務院昨日正式公布五名新局長任命,大有在決戰前夕整頓軍容的意味,尤其是紀律部隊出身的曾國衞,成為首名非政務官出身而執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官員,明言以九月立法會選舉及明年選委會分組選舉為首要工作,折射中央撥亂反正的主戰場正是兩場選舉。
星島社論
政府昨公布問責班子大洗牌,五個政策局換將,比起上任政府中途只換兩人,變動大得多,且不排除還有下一輪人事更替。高官在這時候執位,明顯與政府面對的嚴峻政治形勢有關,由去年反修例風波到未來幾場選舉,反對派唯恐不亂,步步進逼,局勢只會更加動盪,政府亟需一個能打也肯打政治硬仗的新班子,頂住驚濤駭浪。在詭譎亂局中,太平盛世的行政管理能力已非首要考慮,戰鬥意志與戰鬥力更加重要,相信這也是新任官員被挑選的原因。
香港回歸前後,政府選擇高官的條件,主要是看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相關專業的資歷,故以兩種人為主,一是政務主任(AO)出身的官員,他們屬政府內的行政精英,處理公共事務經驗豐富,熟悉行政程序,對各類民生問題都能應付裕如;二是在不同專業界別表現卓越的人士,乃水平極高的技術官僚。在正常情況下,他們都是一時之選,也表現出色,然而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環境發生遽變,迅速轉為「戰時狀態」,大部分高官難以一下子改變過來,應付新形勢力不從心,也事倍功半。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下,中學文憑試(DSE)明天開考,直至5月25日完結,這段時間,家長心中忐忑不安兼且矛盾,喜的是子女終可以赴考這個關乎升大學的關鍵公開試,憂的是擔心子女赴考時感染病毒。港府、學校和考生須做好防疫措施,而當局更視此為復課試金石,協調好防疫及交通安排,掌握各環節數據,為未來復課做好周詳部署。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到一家中學實地視察,了解校方為DSE開考所作的安排和防疫措施,包括考生要戴口罩、量體溫和申報健康,而每個座位相隔1.8米等。為避開與考生一起迫車,港府安排公務員在DSE期間彈性上班,張建宗和特首林鄭月娥更呼籲企業跟隨,尤其在核心科目的考試日,減低人多擠迫感染風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7uqdTAFvrM/hqdefault.jpg)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區議會大勝,人權法落實,警暴更見瘋狂。
警察像二戰末期侵華的日軍,路已經走到盡頭,焦慮不安、前路茫茫,他們更嗜血,殘暴。
第一批被美國懲罰的官員名單,開始網上流出,由林鄭、鄭若驊、李家超、前後兩任的警務處長、葉劉六大寇領軍,後面還有長長的人選吧!
美國牽頭,英國配合,澳洲、加拿大、日本、新西蘭、歐盟,都先後起步了。這樣的國際局勢,中共都走投無路了,莫說心知肚明,自己一直在做壞事的前線警員。
跟光頭劉sir回大灣區生活嗎?子女不能留學英美加澳?他們只能讀暨南大學?自己執勤時傷害了無數香港人的子女,回家見到妻子陰沉的臉色,子女吸了自己帶回家的二噁英病徵漸現。每晚瞌起眼就想這世界真有因果報應嗎?每日還上不上香俾關帝?他仍會保佑我嗎?
這樣的精神狀態,每日蒙了面戴了豬嘴,還要在街見人就打扮凶狠,怎會不累?
當權者禍國殃民,點解重有咁多人同流合污?
人民飽受摧殘,點解大部份人,仍肯默默忍受?
香港市民在這個漫漫黑夜,又可以做什麼?
大地一片漆黑,什麼時候才可以再見黎明?
這不單是香港人今日的疑問,中國人問這些問題,問了三千年。
在商朝末年,周這個地方的領袖,姬昌,作為政治犯,被商紂囚於羑里七年,在監獄中,他已作以上思考。
他身在獄中,生死不測,兒子被殺,製成肉包,刺激他反省人性,黑暗勢力的禍亂根源。
獄中他完成了整理《周易》的工作。
他發現人性由善轉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他在《周易》第三十五卦火地晉卦,和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中,發現了人性轉惡的關鍵。
這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本來是日出地上的卦象,象徵旭日東升,太陽從大地升起的象。日出於地,本來是盛大光明的前景。
但一念之間,就變了另一卦象。
地火明夷,上卦為坤地,下卦為離火,象徵明入地中,太陽在土地之下,大地一片漆黑,邪惡壓制了正義,光明受到了傷害,所以稱明夷,即是誅滅光明。
《周易》在地火明夷卦的最後一支爻(上六)寫道:
不明,晦。
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這爻道出了由佛轉魔的關鍵,在於「不明」。
人在不明的時候,便會失去判斷力,但偏偏卻是大權在握,社會便會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每個從政的人,爭天下的人,初心都是救民於水火,但權力使人腐爛,不受制衡的權力,會使這些政治領袖,失去初心,由佛轉魔了。
半年時間,便將香港的警隊,由受人信任,保護市民的象徵,因背後的愚蠢操控者,深信暴力可以懾服群眾,濫捕濫殺可以壓制民憤。香港文官系統噤若寒蟬,一個低級的雞仔餅光頭劉sir, 都可以指罵批評特首政務司長,全政府無一個堂堂正正的官,紀律部隊失律,政府失了倫理。不明,晦。不明智,看不清形勢,卻有權力,晦,即黑暗的深淵中心,香港便墮入黑暗之中。
《小象傳》說:
初登于天,照四國也。
後入于地,失則也。
初登于天,因為照四國,四國即四方,你能夠照亮四方,大家安居樂業,這便是初心期望。
後入于地,結果掉下來,因為「失則也」。
則,是大原則,規律。
失則,失去了大原則,沒有遵守自然的法則。所以,後入于地,一敗塗地了。
《易經》說「不易」,儘管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但永遠有個永恆的法則在運作。
作為政治人物,一定要體會,這個「則」,這個規律,才能夠處理群眾社會,把事情處理好,贏得民眾支持。
如果失去了這個「則」,失去了民心,就變成人民公敵了。
新任的警務處長,叫香港人攞返個良心出來,向暴力說不。
原來香港警察做了壞事,都喜歡說「良心」。
以前有位警務處長,也是做了壞事之後,對記者說:
「良心究竟係乜呢?」
「你嘅良心同我嘅良心都唔一樣。」
今日,警暴半年,不明死因的屍體發現超過過二千五人,濫捕五千人,暴力傷害市民難計其數,街上打人不分男女老少,這個時候,「警察頭子」竟然說起了「良心」來。
良心,原來是香港警察的夢魘!
很多市民曾經問:
阿sir, 你跌咗個良心!
孟子說,良心是與生俱來的,但像樹木一樣,不好好護理灌溉,被環境,被私欲破壞,心中的善念,便會奄奄一息的。
半年前的香港警察,還有良心,但今日警暴,他的良心,已被環境獸性侵蝕了。
《孟子.告子篇》
孟子曰: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
日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
孟子在《告子章句上》說:
牛山的樹木,也曾經很茂盛的,因為它在齊國首都的臨淄的郊外,但當地人日日咁用斧頭去砍伐,佢地又點能夠茂盛呢?
當然,一年四季,雨露潤澤,佢地都在生長,嫩芽都會出來,但問題是,另一個破壞又來了,牧童又在這裡放羊牧牛,所以,整個牛山都光禿禿了。
大家見到牛山光禿禿,以為這座山,一直都係咁,不曾有過大權木嗎?不是的。
就好似有些人身上,好像沒有了天生的仁義之心。佢地之所以無咗良心,就正好似牛山光禿禿一樣。每日有人去砍伐佢,又點能茂盛呢?
午夜夢迴,良心急call, 但朝早一上班,良心的萌芽,又被吃光了。
反覆地被不同的勢力欲念消滅,那麼,他夜晚良心再急call, 發出的善念自然無法存在,慢慢又自我合理化,覺得自己其實是對的,別人才是錯,故意挑剔我而已。
這些人,夜裡發出的良心呼喚不復存在,便和禽獸差不多了。
別人看見他們像禽獸,以為他們不曾有過善良的本性,其實不是的。
只要得到合適的滋養,沒有東西不能生長;失掉應有的滋養,沒有東西不會消亡。
孔子說過:
操則存,舍則亡。
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抓住它,就存在;放棄它,就亡失。進進出出沒有一定時候,也不知道它何去何從。
這就是指人心而言吧!
鄧炳強叫人攞返個良心出來,希望他還有,他的警隊隊員還有。
這半年,香港愚蠢的以警暴平亂,對香港造成多大的傷害?對政府造成多大的傷害?對警隊造成多大的傷害?
市民再不信任政府,警察都被視為流氓爛仔。香港百年來賴以成功,成為國際城市的歷史和因素都忘記了。
孟子在《公孫丑篇》說: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
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
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
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
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
如此,則無敵於天下。
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二年,戴卓爾夫人訪華開始,直至九七,中英雙方都說要保持香港的穩定繁榮。
但如何保持香港的固有的穩定和繁榮呢?中共有中共的看法,英國人有英國人的看法。
對孟子來說,保持一個城市的穩定繁榮,有幾項原則要遵守。
首先,要尊重有品行道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凡有能力的人,政府都會聘用,不會浪費人才;社會上,有學問,有能力,有技術的人,都有工作,這樣社會最出色的,都高興替你這個政府服務。
在市場上,給予空地空間給商人儲藏貨物,而不徵收各式雜稅。貨物滯銷,政府作買家,不讓貨物長久積壓,那麼,天下商賈,都會高興將貨物放在當地市場。
關卡,只作稽查而不徵稅項,要天下旅客都樂意到這裡來。
農業,擴大耕地面積,資助農業,不徵農產品稅項,天下農民都想來這裡耕作。
民居,不重覆徵稅,發展公屋,不高地價作間接稅。天下人都高興,搬到這裡生活。
真正做到這五項措施,連鄰國的人民都想來這裡生活,像敬仰自己父母一樣的敬仰這個政府,人民就對政府有向心力了。
這個時候,鄰國想來攻打你,就好像率領他的兒女來攻打自己的父母一樣,不可能成功的。
假如這樣而成為天下無敵,這就是替天行道的父母官了。
孟子用「天吏」來形容政治上,行仁政的人道、天道、天理的關係。不是後世「替天行道」的強盜意思。政府應接天理行事,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是不可能的。
孟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具體說出一個城穩定繁榮的原則,也是今日一個國際城市的基本條件,香港百年,殖民地政府亦是用這個原則管治香港。
但今日,以為用制度暴力,警察暴力,就可以管理一個國際城市,這是歷史未曾成功過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p7UhZb1FhY/hqdefault.jpg)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 同行一天• 中區警區報案室值日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當市民遇到林林種種、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協助時,都會第一 時間 想到「報警」。 ... 你又知不知負責報案室的警務人員,還需要處理甚麼 工作 ? ... <看更多>
香港警察上班時間 在 警察上班時間分三更: A:0700-1545... - 廢青事務委員會 ... 的推薦與評價
警察上班時間 分三更: A:0700-1545 B:1500-2345 C:2300-0745. ... 感謝香港警察保衛香港,無言感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