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前演出電影《等一個擁抱》反應不錯,週末很多場次不是爆滿就是緊張,整體評分也挺好,原來用心做的電影是會有人欣賞的。其實拍攝時,我們演員整體的默契都不錯,挺有化學作用。故事以大澳做背景,在導演細膩的鏡頭下顯得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加倍美麗。
這部小小的香港電影相信不會在院線上演太耐,希望大家可以轉載這個post並購票入場支持一下,相信會帶給你你窩心的驚喜。如果你有看過的話,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等一個擁抱》
監製:陳永文
導演:王炳雄
演員:陳友、龔柯允、李璧琦、何基佑、李任燊、杜燕歌、韓馬利、林以諾、文雪兒、潘永成、湯小康、郭思、邱應寶、林希
HK Movie評分
★4.6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美劇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首個美劇癮認證 『劇毒警告』級amazon 血腥18禁 動畫! https://youtu.be/F7kNZpT3AFI 評分: IMDb 8.8/10 I RT?98%正評認證! Mark Grayson外表是一個平凡青少年,但其實他的父親Nolan是地球上最強的超級英雄Omni-Man。在他的...
香港電影 評分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馬57的禮讚與隱憂:共創、共鳴;共識、共榮?】
第57屆金馬獎於上週六圓滿落幕,有幸在疫情期間戴上金馬口罩,親臨現場為侯導和《南巫》喝采、親眼見證張吉安導演的巨星誕生,已然無憾。無論最後獎落誰家,最終都是電影獲勝。這屆典禮依然沒有設主持人,卻也更聚焦在電影身上:從開場的神之剪輯入圍集錦影片、《新天堂樂園》的應景禮讚、貼和電影也展露多元的入圍歌曲表演等,再到艾怡良演唱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是枝裕和-侯孝賢的精妙串接,無不展現了金馬在典禮製作上的用心和大器、電影作為唯一指導原則的自信姿態。
#共創
以「TAKE ONE,前往明天的路上」作為本屆主題,在典禮中不乏點綴著出黑暗入光明的時代精神,同時也透過募集七千多計影像素材加以再創成入圍片頭的方式,讓本屆金馬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共創手札。人人都是生活中的導演,也是見證時代的紀實者,一沙一世界、一機一短片。而這種「我們的金馬獎」意念,也從典禮禮堂穿透到轉播螢幕的另一面(收視率 3.97 不僅是今年三金典禮之首,也是金馬被中國杯葛後的新高點),甚至直接反映在今年大爆發的國片票房。
#共鳴
在疫情導致外片紛紛延檔、國內消費力振興、國人無法出國等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再加上國片水準普遍提升,今年的國片票房破4千萬的高達8部。相比之下,去年只有4部,其中還包含自帶熱度的演唱會作品《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3D》。這表示今年的金馬,國人普遍觀賞過大部分的作品,更有參與感與共鳴。同時這也帶動典禮收視率,以及典禮後的第二波票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若單看金馬翌日台北票房紅利效應,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得主《消失的情人節》足足成長了708.1%、最佳歌曲與攝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成長356.4%、最佳女配角陳淑芳和最佳配樂《親愛的房客》成長134.5%、最佳女主角陳淑芳主演的《孤味》成長28.2%、最佳新演員陳姸霏主演的《無聲》成長71.1%。
而若看全台累計票房,截至週一(11/23)為止,《刻在你心底的名字》9600.2萬、《孤味》8250.6萬(即將超越《鬼滅之刃》的每日票房,邁向破億) 、《無聲》4679.1萬、《消失的情人節》 2418.5萬、《親愛的房客》2236.8萬。獲得最佳美術、最佳男配角(納豆)、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同學麥娜絲》,首週末全台票房也開出了破千萬佳績,足足是導演前作《大佛普拉斯》首週末443.8萬的2倍之多。本屆金馬在產業與觀眾之間,似乎共創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 2020國片全台票房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9600.2萬
《孤味》 $8250.6萬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7907.3萬
《馗降:粽邪2》 $7198.7萬
《女鬼橋》 $5811.9萬
《打噴嚏》 $4707.4萬
《無聲》 $4679.1萬
《怪胎》 $4496.2萬
《消失的情人節》$2418.5萬(金馬57最佳影片)
《親愛的房客》 $2236.8萬
《同學麥娜絲》$1275.5萬(僅首週末,後勢看漲)
§ 2019 國片全台票房
《返校》$26045.7萬
《第九分局》$5684.3萬
《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3D》$5416.7萬
《寒單》$4929.2萬
《陽光普照》$2616.4萬(金馬56最佳影片)
(資料來源:國家電影中心、台北票房觀測站)
#共識?
然而,雖說本屆金馬大多數的入圍影片都為觀眾買單,但若細究其中仍會看出一些喜好的差異。今年目前的國片票房冠亞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孤味》未能入圍最佳影片,且僅各以一至二獎坐收。票房第三名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報名去年金馬甚至連初選都沒能通過。反過來看,獲得金馬最高榮譽的《消失的情人節》和去年的《陽光普照》,也都不在當年度票房的前段班。這顯現出金馬獎由二十位影視專業人士所組成的評審團,與普羅大眾的審美上有所出入。這當然無可厚非,電影獎也不是人氣獎,然而,我不禁思考究竟何人可以評斷電影的好壞與高下?
觀眾或許不懂得去分析一些美學和藝術的成分,但是產業人士跟影評媒體,又各是從何角度切入、且又是否各自帶有盲點呢?若要比較今年各項指標下的「最佳影片」,金馬獎業界評審的最大共識是《消失的情人節》、網路媒體《釀電影》相對年輕的文字影評們票選而出的則是《親愛的房客》、獲得影展觀眾青睞的則是《孤味》(金馬影展觀影評分榜首)、北中南三地抽樣而出的250位影展觀眾則喜愛《同學麥娜絲》(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而一般觀眾則透過實際走進戲院支持《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個斷裂,究竟是必然,還是一種隱憂?
常有人說,票房與獎項不可兼得,叫好與叫座分別是專業評審與一般觀眾給予的反餽獎賞,雖偶有重疊,但實屬難得,且不必一味追求討好所有的人。然而,台灣目前的較大型電影獎項,無論是台北電影獎或金馬獎,都是走歐洲影展小評審團制路線,而缺乏像美國奧斯卡獎、導演/製片/演員工會獎、法國凱薩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等數千名專業影視工作人員投票產生的獎項。
另外,美國也有像是金球獎、影評之選獎(前身為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區域性影評人協會獎等,皆是由影評、影視媒體記者所投票的獎項,一方面可以鼓勵不同面向的作品,二方面當這些媒體獎與產業獎有所重疊時,也是對該作品的雙重肯認。台灣影評人協會從去年開始頒發年度獎項,將第一屆最佳影片獎頒給了去年的金馬最佳影片得主《陽光普照》,未來其影響力、代表性和發展性,也值得繼續關注。或許這個難題終究不會有唯一解,但也期望有更多元的聲音來參與每年所謂最佳影片的定義。
#共榮?
說了這許多,並不是質疑金馬評審的公正與專業,我相信那是毋庸置疑的,且我也相信他們各個都是秉持著獨立的自由心證、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在評審會議中各抒己見、凝聚共識。然而,當金馬期許自己成為華人電影的首要指標、張開雙臂迎接中港獨立作品、星馬和東南亞電影的新興影人之時,評審團卻仍大多數由台灣人組成,那麼我會擔心是否這樣的評審組成會有某些眼光的侷限性和對異文化文本的讀入困難。本屆初選評審20位中,台灣影人佔85%(僅有港澳影人兩位:卓翔、黃綺琳;星馬影人一位:曾威量);複/決選評審17位中,台灣影人佔82%(僅有港澳影人兩位:蒲鋒、文念中;法國影人一位:馬修)。
我不敢妄言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但本屆影展口碑極強、幾乎全數囊括會外獎的馬來西亞作品《南巫》,竟然只有入圍兩項金馬獎?而香港的《幻愛》也只有入圍三項,憑該片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蔡思韵卻沒能入圍金馬?另外,《手捲煙》和《狂舞派3》兩部香港電影也是鎩羽而歸、隻獎未得,儘管它們的製作與技術層面,不見得會輸給任何一部國片。
在疫情肆虐和中共封殺之下,要請到外籍評審確實是強人所難,但總是希望能夠越來越朝向更多元共榮的方向邁進,進而期待金馬不只是在台灣,而是真正在全世界華語圈都能夠做到百家爭鳴、跨越文化而單以作品服人的盛況。
屆時,希望金馬獎不只是固定某群台灣影人的同樂會或家族聚會,也可以更多鼓勵通俗溫情小品以外的大膽嘗試,讓更多的廖明毅、王逸帆、張吉安、柯貞年都能大放異彩(或許明年開始由金馬主辦的金穗獎,會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到那時,萬馬奔騰、眾人從四面八方一齊為電影喝采,會是多麼美的一幅景象。
-
延伸閱讀:
【馬欣專欄】金馬57 國片是否迎來真正的春天?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123web004/
【Pony專欄】金馬57落幕:以「我們」的名義,述說「我們」的故事(上)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817/5037474
【牛頭犬】金馬57 從電影看見創作並理解生活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124web004/
香港電影 評分 在 電影A-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星馳☆
在過年的周星馳馬拉松中,看了平常比較少瘋狂看的《功夫》,令我想起自己在2004年為他寫的第一篇觀後感。
重看年少時的自己,原來我真的一向也很有愛又很好火,那份護主心切之情從沒變過,所以,我到今天看到《新喜劇之王》在香港電影入面的評分依然比那套我覺得不值一看的《廉政風雲》低覺得氣憤難平。
算了算了,連周星馳自己都說十多廿年前已經習慣被形容江郎才盡,我還是努力一點熱血地用行動支持《新喜劇之王》算了。
#黃聖依嗰時雖然鬥雞但真係靚架喎
#大左再睇發現有更多致敬場面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WhatAreYouPreparedToDo
香港電影 評分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首個美劇癮認證 『劇毒警告』級amazon 血腥18禁 動畫!
https://youtu.be/F7kNZpT3AFI
評分: IMDb 8.8/10 I RT?98%正評認證!
Mark Grayson外表是一個平凡青少年,但其實他的父親Nolan是地球上最強的超級英雄Omni-Man。在他的17歲生日後不久,Mark開始出現超能力並經由父親進行訓練,誰不知......。
Robert Kirkman 《陰屍路》後超級英雄漫改動畫 《無敵少俠》!
~ #星級配音
Mark Grayson (voiced by Steven Yeun (格倫@陰屍路) )
Debbie Grayson (voiced by Sandra Oh (Killing Eve 嗜血嬌娃 金球視后)Nolan Grayson / Omni-Man (voiced by J. K. Simmons (奧斯卡得主 Counterpart )
~出奇不意劇情(第一集) ,未睇嚴禁劇透!
~漫改劇設定重新演譯、完美地將家庭元素放入漫改劇情
~ #超血腥極戰畫面 、
~爆紅Meme圖!( Think! Mark!Think! )
~ #前所未見的啜核對白!(我最多等多十七年, 我最生多個仔)
~~~ 美劇癮 ~~~
★美劇癮3.0: Patreon戶口啟動 ★
https://www.patreon.com/meikeknin
★美劇癮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nm1Ql5hpGZ-Wiu-gBqL-Q
★MeWe Page★
美劇癮 歐美娛樂網台節目 MeWe 2.0
https://mewe.com/p/tvdramaaddic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7kNZpT3AFI/hqdefault.jpg)
香港電影 評分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於人生你只有兩個選擇:堅持做好自己,或是看著自己被這個世界慢慢變成別人。
We only have two choices in life: be brave enough to be yourself, or let the world turn you into someone else.
女神卡卡:五呎二吋 (Gaga: Five Foot Two), 2017
女神卡卡是舉世聞名的表演藝術家,全才的她會作詞作曲、鋼琴演奏、演戲跳舞,還曾經因為主演知名影集《美國恐怖故事》,而拿下一座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而她也即將跳上大螢幕,跟Bradley Cooper 共同擔綱《一個巨星的誕生》的主角,去演出一個服務生怎麼躍身成為一個巨星的。這部電影是Bradley Cooper所指導的第一部電影,這部片目前在海外已經受到許多讚賞,在各大電影評分平台上也獲得相當高的分數,更是Bradley Cooper所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不過在看《一個巨星的誕生》之前,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先欣賞2017年由Netflix所推出的一部紀錄片女神卡卡:五呎二吋 (Gaga: Five Foot Two),就可以一窺女神卡卡這樣的一個全才巨星,是怎麽誕生的。以及女神卡卡教會了我們的哪些事。
*影片修正:Lady Gaga《喬安》專輯是於2016發行。
--------------------------------------------------------------------------------
上一部影片【影評】《無雙》- 無間道之後最好看的香港電影(劇透) ⇨ https://youtu.be/hWLMMvurRuc
【欠推系列】
你可能聽過,卻不一定看過的經典影集 ⇨
https://youtu.be/3ZnwNIhuWO0
5部你很想看,卻一直看不到的影集 ⇨ https://youtu.be/jh41slVDgto
5 部你沒聽過,但一定要看的歐洲電影! ⇨ https://youtu.be/6PihxvCESM4
【影評系列】
《失蹤網紅》每個人都有秘密,只是有人藏得比較好 ⇨ https://youtu.be/lqbKQZIMFX8
《未來的未來》別讓未來討厭你⇨ https://youtu.be/_38m0UBbz-0
《小偷家族》偷偷偷走了我們的心 ⇨ https://youtu.be/4j3Rcb_hmGQ
#女神卡卡:五呎二吋
#LadyGaGa
#女神卡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gudaS83D2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e_ZjJ4a8RFImK_CKlMqjKFdBB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