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容:不敢去中國同甘共苦,又在馬來西亞鬥輸馬來人,
在馬來西亞當二等公民,
巴不得台灣人也當中國的二等公民,
成天欺負台灣,活該被排華。
轉:最近馬來西亞五毛多到誇張,還都用繁體字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8490001983267&id=1291419051
T.J. Chang:以前我們聽到印尼「排華」 ,第一個風向當然是大馬華人帶的「我們華人努力賺錢,他們不工作的人嫉妒我們」的說法。
不過你看看你身邊的「華人」與「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然後看看來臺灣工作的印尼穆斯林是什麼樣子。心裡對於事情應該就有個底。
雖然一堆人歧視穆斯林,但其實來臺灣的移工中,那種會包頭巾的女性,與戴宋谷帽的男性穆斯林大概是最好的人。移工的環境容易讓人走錯路,不能否認多少有些人會犯罪,這一部分是我們自己社會的問題。不過不管你認不認同人家的信仰(對不信的人來說實在是毛很多),有信仰的人就真的平均來說比較好。你說他們社會中可能有些貪腐,社會都有的,但我可以確定好人居多。
然後你看一下身邊的49特權分子,中囯人,一些整天在亂的奧客。還有一些平時看起來很好,但隨時就會用各種理由來佔你便宜的「知識分子」與中囯大學生是什麼樣子。
而你再看黃安、張安樂、黃智賢是什麼樣子,看無數的共諜是什麼樣子。
你會想的就不會是「印尼人好壞來排華」,而會是「華人真的是超壞的,連善良的印尼人都會受不了」。這種加害被害倒置的語言有時很危險,但在這個例子我可以保證九成就是這樣。其實這都弄到新加坡官方語言不用中文的重要理由是被怕當成共產黨,你就知道大馬之前那些「華人」幾乎就是共匪的同義詞,而且我們看過的49棒子的那個死樣子,大致上一個也不少的。
我們這些說話相互聽得懂的人現在都想吊匪諜路燈了,印尼人碰到一堆連該社會的主流文化都不融入的匪諜同路人,能忍那麼久已經是超級好人啦。
至於排華暴動中會傷害一些好像無辜的人不對,這有兩點可說:
1、芝麻仁沒有一個是磨菇的。
2、正常的法治是成本很高的,你逼到一個關頭人民起義不可能那麼準確,戰爭轟炸沒有辦法。而這種社會內反共匪國際恐怖主義的戰爭,也必然如此。無法怪任何人。
所以現在不是壞人的「大馬華人」,大致上有幾條路。一條就是跑回中國去享受祖國的鐵拳。另一條是留在本地當小粉紅與匪諜等著被排華,最後一條路最難,就是融入當地社會(甚至信伊斯蘭也可以),成為當地社會的一部分。這要幾代人,但當一個印尼人、馬來西亞人其實是非常安全的事,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難與大戰中你是個印尼穆斯林其實比起一個中國小資與「大馬華人」安全不知百倍的。也比當臺灣人安全超多的。
不過人就是寧願當匪諜以在本地人面前顯示優越感,也不想走最安全的路啊,那有什麼辦法。老實說,我是「羨慕」印尼、馬來西亞乃至於菲律賓人的,簡單的說生活窮了些,但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且完全不必擔心國家會有什麼大危險。當個臺灣人整天要亡國啊,只是生在臺灣,到其他地方住不舒服,最終還是要好好留在這裡。
所以對那些擺明有馬來人印尼人可當,但還是要當「華人」的人,我是覺得是完全的不知感恩,不知道命運給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有多大的恩賜,但就想當小粉紅,給自己與後代增加無數的風險。光是這些人還想叫「華人」,還想著一個大中華,就是極大的罪惡,浪費了歷史與上帝給他們的福氣,而只為了一些虛榮而已。
#勿忘剿匪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49844472025222&id=100009990430581
【回顧】
➡「CNN:全世界都在反對中國」
ㄧ「造謠播恨,流氓大國形象發酵 | 區家麟 | 立場新聞」
ㄧ「【中國一瞥】已經沒有人在為中國思考未來了! | 王臻明 — vocus」
#說好的國際觀呢?
【國際秩序變局下 香港並非國際孤兒】
一
➡「澳洲通過「反外國干預法」中澳關係何去何從」
➡更多反中國國家
➡「美前眾院議長:全世界都在看北京如何對待台灣」
➡「全世界都在看,台灣怎麼應對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法治持續惡化! 美報告:全球排名後段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82132761926800&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台灣溫太在大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普雷] 淺談大馬複雜的種族宗教問題《你是豬》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大馬老哥:馬來人「特權」?馬來西亞最難解決的族群問題!ft. ... 的評價
- 關於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这4大条文包括马来人特权、伊斯兰教为官... - 馬來西亞東方 ... 的評價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前我們聽到印尼「排華」 ,第一個風向當然是大馬華人帶的「我們華人努力賺錢,他們不工作的人嫉妒我們」的說法。
不過你看看你身邊的「華人」與「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然後看看來臺灣工作的印尼穆斯林是什麼樣子。心裡對於事情應該就有個底。
雖然一堆人歧視穆斯林,但其實來臺灣的移工中,那種會包頭巾的女性,與戴宋谷帽的男性穆斯林大概是最好的人。移工的環境容易讓人走錯路,不能否認多少有些人會犯罪,這一部分是我們自己社會的問題。不過不管你認不認同人家的信仰(對不信的人來說實在是毛很多),有信仰的人就真的平均來說比較好。你說他們社會中可能有些貪腐,社會都有的,但我可以確定好人居多。
然後你看一下身邊的49特權分子,中囯人,一些整天在亂的奧客。還有一些平時看起來很好,但隨時就會用各種理由來佔你便宜的「知識分子」與中囯大學生是什麼樣子。
而你再看黃安、張安樂、黃智賢是什麼樣子,看無數的共諜是什麼樣子。
你會想的就不會是「印尼人好壞來排華」,而會是「華人真的是超壞的,連善良的印尼人都會受不了」。這種加害被害倒置的語言有時很危險,但在這個例子我可以保證九成就是這樣。其實這都弄到新加坡官方語言不用中文的重要理由是被怕當成共產黨,你就知道大馬之前那些「華人」幾乎就是共匪的同義詞,而且我們看過的49棒子的那個死樣子,大致上一個也不少的。
我們這些說話相互聽得懂的人現在都想吊匪諜路燈了,印尼人碰到一堆連該社會的主流文化都不融入的匪諜同路人,能忍那麼久已經是超級好人啦。
至於排華暴動中會傷害一些好像無辜的人不對,這有兩點可說:
1、芝麻仁沒有一個是磨菇的。
2、正常的法治是成本很高的,你逼到一個關頭人民起義不可能那麼準確,戰爭轟炸沒有辦法。而這種社會內反共匪國際恐怖主義的戰爭,也必然如此。無法怪任何人。
所以現在不是壞人的「大馬華人」,大致上有幾條路。一條就是跑回中國去享受祖國的鐵拳。另一條是留在本地當小粉紅與匪諜等著被排華,最後一條路最難,就是融入當地社會(甚至信伊斯蘭也可以),成為當地社會的一部分。這要幾代人,但當一個印尼人、馬來西亞人其實是非常安全的事,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難與大戰中你是個印尼穆斯林其實比起一個中國小資與「大馬華人」安全不知百倍的。也比當臺灣人安全超多的。
不過人就是寧願當匪諜以在本地人面前顯示優越感,也不想走最安全的路啊,那有什麼辦法。老實說,我是「羨慕」印尼、馬來西亞乃至於菲律賓人的,簡單的說生活窮了些,但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且完全不必擔心國家會有什麼大危險。當個臺灣人整天要亡國啊,只是生在臺灣,到其他地方住不舒服,最終還是要好好留在這裡。
所以對那些擺明有馬來人印尼人可當,但還是要當「華人」的人,我是覺得是完全的不知感恩,不知道命運給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有多大的恩賜,但就想當小粉紅,給自己與後代增加無數的風險。光是這些人還想叫「華人」,還想著一個大中華,就是極大的罪惡,浪費了歷史與上帝給他們的福氣,而只為了一些虛榮而已。
#勿忘剿匪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台灣溫太在大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大概是個特別敏感的媽媽,每次回台北都有個感覺,台灣媽媽們,真的很辛苦啊。
台灣安全方便,人情味濃厚,但另一方面社會對小孩"乖巧懂事""符合規範"的期待很高,各種細節都要謹慎小心,說實話,並不算是很友善的育兒環境。
小妞性格奔放,好奇心重,嗓門響亮話又多,活動力強坐不住,帶她出門媽媽真的特別壓力。
以交通來說吧,台北因為停車位少交通便捷,家庭開車的比例並不高,太多都是搭乘大衆運輸工具。
扛著推車孩子搭公車,常剛上車司機就踩油門往前衝,東倒西歪又要抓緊推車,撞到路人不停道歉,各種狼狽囧迫,唉,別提了。
但是司機不對嗎?他可能塞在車陣已經每站遲到怕被客訴,他也很緊張啊。
不巧在下班時間搭捷運等電梯,常等了三四趟裡面都塞滿滑手機的年輕男女。好不容易擠進車廂,一臉疲憊的上班族男士撇了孩子一眼,表情警戒。
"這屁孩乖嗎?會不會吵?妳是不是恐龍父母?"
莫名心虛氣短,於是孩子稍微唉了二下就如臨大敵趕緊哄,聲音再大一點點(其實比旁邊OL聊天還小聲),四周責備眼光射來,彷彿妳育兒失敗,教子無方。
萬一不幸孩子小宇宙爆炸嚎哭起來,頭都抬不起來,汗流浹背,屁滾尿流的趕快下車。
孩子本來就會哭,但哭了也真的很吵,父母是逃不掉,旁人又為什麼要忍受呢?
"沒錢生?生了就有錢養啦!"
"沒錢坐計程車還生什麼小孩?別帶出門打擾别人"
這社會同時存在著二種聲音,二種都讓媽媽忍不住苦笑。
別誤會,我不認為媽媽就該有特權,但實話是媽媽常連人權都沒有,總是微小謹慎,誠惶誠恐。敎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這一點無可推卸,但孩子不是精凖不走鐘的機器人啊!
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口稠密大都市,距離太近忍受度低,加上奇䈈恐龍老鼠屎父母出沒,整個社會氛圍緊繃互相防備,一點小火花都能燃起熊熊烈焰。
並不是誰的錯,但情況就是如此,有沒有辦法改善?目前好像真的沒有。
比起來,馬來西亞人對孩子包容力更強,可能孩子生的多互相理解,整體氣氛友善寬容,只要不是太過分,孩子哭大家也笑嘻嘻的,大聲點唱歌路人也不會側目。
孩子有足夠時間學習社會化,性格奔放不壓抑(看向少爺),似乎是比較理想的成長狀態?(拿少爺來做比例好像整個歪了?)
但也有點小煩腦,路人太過友善,尤其馬來人和印度人,覺得孩子可愛常伸手摸甚至想抱,媽媽也很驚啊。
最後我只想說,只是親子友善車廂不夠,可以的話請設立嬰兒亂叫暴哭車廂,一哭就往那塞,大家一起風起雲湧鬼哭神嚎,媽媽不壓力,也不吵到無辜路人,是雙贏的局面吧?
圖片是亂哭亂鬧被媽媽帶出車廂的小妞,貼心小姐姐正安慰她。
這位就是嬰兒暴哭車廂主客戶,大眾捷運安寧的破壞王,就算咬牙坐計程車,她也會不停囉嗦試圖騷擾司機叔叔,媽媽心好累🚬
台灣媽媽們,妳覺得育兒壓力大不大?還有什麼情況令妳心累呢?
#Angrylababy
#媽媽壓力鍋
溫太有IG啦!更多即時日常在這裡👇🏻
https://instagram.com/angrylababy2018?igshid=1jxcj6fq9bipz
:::::::::::::::::::
外出旅行收服屁孩,乖乖跟著爸媽走,一路伴隨孩子成長的好朋友,美麗又實用的 #韓國Bontoy狗狗滑步車行李箱,台灣大馬同步開團!
溫太讀者團購價格超佛心,簡直令人感動想哭啊!
https://www.facebook.com/262161817578387/posts/727730217688209?sfns=mo
更多開團預告好康還有廢話聊天,快成為溫太秘密社員❤️❤️
✨Angrylababy’s sho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ngrylababyshop/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大馬老哥:馬來人「特權」?馬來西亞最難解決的族群問題!ft. ... 的推薦與評價

大馬老哥:馬來人「特權」?馬來西亞最難解決的族群問題!ft.馬來西亞-戴門|歷史哥短篇. 13K views · 1 year ago #東南亞 #華人 #排華 ...more ... ... <看更多>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这4大条文包括马来人特权、伊斯兰教为官... - 馬來西亞東方 ... 的推薦與評價
这4大条文包括马来人特权、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马来语为国语及马来统治者地位。 #东方日报. ... <看更多>
馬來西亞馬來人特權 在 [普雷] 淺談大馬複雜的種族宗教問題《你是豬》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隔壁影評-淺談大馬複雜的種族宗教問題《你是豬》
圖文好讀 : https://reurl.cc/v1bjYA
~*-*~*-*~*-*~*-*~*-*~*-*~*-*~*-*~*-*~*-*~*-*~*-*~
大家好,我是老王。
《你是豬》這部電影是由大家都很熟悉的大馬歌手黃明志所拍攝的電影,短短60分
鐘,卻點出了大馬內部的種族紛爭與宗教問題,雖然整體劇情簡單,但卻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的影評會先簡單探討一下電影,然後談談我所知道的馬來西亞的種族情況跟宗教狀態
。
先講好,這篇文章比較長,如果對馬來西亞的種族問題沒興趣的話,可以看完第一段就直
接跳結尾。
準備好了嗎?那麼,我們開始吧。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從校園出發的社會問題】
《你是豬》從一場校園暴動演變成種族問題,廁所牆上大大噴寫著的BAB(豬)正是代表了
校園種各個種族的不滿,印度人、馬來人、華人之間互相無法理解與歧視,即便有能夠跨
過種族問題而成為朋友的存在,但仍無法逃過被各方歧視的問題。
阿聰與亞修就是這樣悲劇的主角,妨礙兩人友情的不僅是喜愛上同一個朋友的矛盾,更多
是種族對立所產生的無奈與孤寂感,什麼是「馬來西亞人」?這樣的問題在電影結束後令
我產生困惑。
電影中用大型鬥毆去製造衝突畫面,並從不同的種族口中,看到了不同的事件樣貌,進而
製造懸疑感,直到最後我們才豁然開朗,那些衝突與暴力,更多的是對種族保護意識下的
行為。
學生、校方、警方,甚至整個體制與信仰,都成了製造種族仇恨的幫兇。
黃明志以校園為出發點,但點出的卻是整個馬來西亞可能都潛藏的種族仇恨問題,以及對
宗教的過度信仰所產生的心理扭曲,其中核心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並勾起觀眾對於馬來西
亞的種族問題之好奇,可說是成功達成導演的目的。
【馬來西亞的種族問題到底有多複雜?】
馬來西亞的人口主要由馬來人、華人(華裔)、印度人(淡米爾)所組成,人口數高達
3270萬,其中有300萬左右的人口是非公民。人口比例截至2020年第二季為止是巫裔:
69.6%、華裔:22.6%、印裔:6.8%、其他:1%,基本上就是10個人裡有七個馬來人,兩個
華人,一個印度人的比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馬來人在國內的人口基數有多龐大
了。
而馬來人本身又分為馬來族(巫裔)、馬來西亞人,你可以想像成原住民與漢人這樣,馬
來西亞國內過去又有「馬來人至上」的種族主義信條,也就是視馬來族為國土特權者,如
果有看過海賊王的話可以直接想像成天龍人的一種概念,只是沒那麼誇張。
而馬來西亞對於馬來族的優惠待遇甚至直接表明在憲法中,在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中明
文寫道:「最高元首有權確保公共服務、高等教育機構保留名額給馬來族與沙巴州和砂拉
越州的原住民。」這邊可以直接想像成原住民加分制度,只是更誇張,一千萬的獎學金,
先分個七成給馬來族,剩下的再分給包含馬來西亞人的其他種族。
也因為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政策,馬來西亞才會與新加坡分家,可以說是「馬來人至上
」主義促成了馬來西亞的建國。
而後續也有很多相關抗議與種族問題,包括馬來西亞的國家語言政策問題以及馬來族對於
國家整體的經濟與政治干涉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尋513事件相關資料,我這邊就
不多加贅述。
【華人同樣不團結】
與馬來人令人惱火的種族優惠政策相比,馬來西亞的華人同樣紛爭不斷,馬來西亞的華人
雖然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與傳統,但在語言上仍有所差異。馬來西亞的華人包括福建人、
海南人、廣東人、客家人、峇峇華人等多個族群,每一個族群都只願意團結相同的語言團
體,而造成了馬來西亞大多數的華人之間雖然不仇視,但絕對也稱不上團結。
馬來族群的壓迫逼的華人挺身捍衛自身的政治能量,但即便在這樣的過程中,華人仍舊是
以經濟利益為主,很少出現與印度人或不同華人的政治合作,這讓整個馬來西亞絕大多數
的政治力量仍舊掌握在馬來族群的的手中。
【馬來西亞的種族問題核心是什麼?】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我們需要先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家是如何組成的?
以台灣為例,雖然藍綠每天吵吵鬧鬧,偶爾還會有紅白黃等有的沒的出現,但我相信大多
數的台灣居民心中,都有著自己是台灣人的一種種族信仰,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共通性。
我們不會讓政黨不同的小孩去不同的學校接受不同的教育,造成文化上的認知差異與隔閡
。
但馬來西亞會。
馬來西亞有著專屬的馬來人的小學、華人的小學甚至印度人的小學。
對於各個種族來說,保留自己的文化似乎成了最主要的目的,但對於腳下這片土地,確是
如此的陌生,這也就是馬來西亞紛爭不斷的核心問題-認同感。
我們可以取笑北韓人民盲目,但不可否認的是,北韓人民對於土地與種族間的認同感恐怕
是世界前茅。而在馬來西亞,你如果說一個華人是馬來人,可能會遭到強烈的反駁,這恐
怕也是因為除了馬來族,馬來西亞大多族群對於土地與國家的認同感嚴重不足。
這與教育有關,更與馬來西亞多種族的家庭教育有關。
小弟不才,剛好待過馬來西亞隔壁,同樣種族大熔爐的另一個國家,新加坡。
在新加坡種族劃分同樣明顯,不同的種族會去消費、聚會、娛樂的場所直接都區隔開來,
當時我們都知道,牛車水就是專門賣華人的東西,小印度裡面全都印度人,雞籠簡單來說
就是窯子,馬來人有馬來人的地盤,華人有華人的地盤。(現在我不知道還是不是)
但到了學校,管你哪種人,接受的都是一樣的教育!而且新加坡有四種新年,元旦跨年新
加坡有、農曆春節新加坡也有,印度新年新加坡還是有,馬來新年新加坡一樣放假,這也
造成新加坡整個國家對於不同種族給予了相同的待遇,減少紛爭的產生,當然這一部分也
是因為李光耀就是個獨裁者,他做法很強勢,只是他確實是新加坡走上國際當之無愧的第
一人。(我看來啦!)
你說新加坡有沒有種族問題,其實還是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少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
想法,但我覺得新加坡的居民對於國家的認同性還是很強的,他們是真的認為自己是「新
加坡人」而不是馬來人、印度人或是華人。
【好了!我們來談伊斯蘭吧!】
伊斯蘭,在馬來西亞從來不只是一個宗教那麼簡單。
在馬來西亞憲法就規定了,馬來族必須是回教徒,否則在法律上無法成為馬來族,簡單來
說就是不能當天龍人。
在馬來西亞,除了有一般的法律體制外,還有專屬於伊斯蘭教的回教法庭,會以回教的法
律去處置所有案件,這邊你就知道了,不只教育,馬來西亞連法律都在搞分化。
導演黃明志過去在探討新冠肺炎的問題時就提到了,當疫情爆發時,馬來西亞的政府在疫
情爆發時召集國民舉辦萬人宗教集會祈福,還以教義去解讀疫情傳播,國家聚集人們密集
交流,導致馬來西亞短時間內疫情確診人數爆炸性攀升。過去馬來西亞國內甚至有出現穆
斯林沒禱告就被抓起來入獄的案例,從這些事件你就知道,在馬來西亞伊斯蘭教權力有多
大了。
有趣的是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屬於沙斐儀派,在宗教上常常打壓其他教派,並禁止其他的
宗教言論,這也造成廣大伊斯蘭教徒的馬來人與信仰多樣的華人、印度人衝突更加嚴重。
宗教的衝突,語言的衝突,文化的衝突,經濟結構上的衝突,導致馬來西亞內部就是個衝
突不斷的國家。
【片名就是滿滿的伊斯蘭】
《你是豬》,這個片名在台灣看來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的話雖然汙辱人,但在台灣
校園常能聽見,至少比起三字經來說,你是豬聽起來可愛多了,雖然一樣會構成毀謗啦,
大家自己注意。
不過豬這個字,在伊斯蘭就不一樣了。
在古蘭經中第五章名言說到「死獸之肉、血、豬肉,以及獻給邪神的肉類,乃至於被絞殺
、打殺、墜落而死的動物,被其他動物角刺殺的動物以及猛獸吃剩下的肉,都不可食用。
」
在第二章的家畜中也提到「死肉、動物身上流出的血、豬肉等等,都是骯髒、不潔的。」
兩個章節都特別點名出豬肉,這也是伊斯蘭教中豬的地位,骯髒,不潔,對他們來說,豬
的樣貌怪異,甚至被貼上愚鈍、貪婪的的標籤,加上教義中特別點名出豬的污穢,這也造
成馬來人對於豬這個字特別敏感,對馬來人來說,豬已經是最過分的汙辱了。
當然啦,對於伊斯蘭教不吃豬肉我個人認為應該給予尊重,但同樣的我也認為信奉伊斯蘭
教的教徒應該尊重吃豬肉的人,至於偏激教派者,我們只能離他們遠一點。
【《你是豬》造成的影響】
從片尾曲《Happy Family》就能發現,黃明志所想宣揚的是一種種族同化的概念,同樣的
一片土地,不該有那麼多的仇視與對立,但現實往往跟理想不同。
在今年的金馬獎上,黃明志首次參加就在感言中表示,自從拍攝了《你是豬》後,就遭到
了馬來西亞當地極端分子的舉報,黃明志在當地警方眼中本來就是騷亂分子,他表示目前
警方已經立案,回國後就要被關到拘留所了,只能說跟國家作對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此外,《你是豬》也在馬來西亞國內引起巨大迴響,當地国盟青年团宣传局在上映前就到
警方總部報案,造成該片無緣在大馬地區上映,確實遺憾。
短短62分鐘,《你是豬》是現代電影中少數以極短的時間聚焦主要問題並引起廣大延展的
作品,如果你對馬來西亞的文化或是種族問題有興趣,這是一部好入門又值得研究的電影
。
我是老王,我們下次見。(歡迎理性討論)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4%BA%BA%E5%8F%A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9D%A5%E4%BA%BA%E8%87%B3%E4%B8%8A#%E9%A9%AC%E6%96%B0%E5%88%86%E5%AE%B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5%9B%9E%E6%95%99#%E9%A9%AC%E6%9D%A5%E6%97%8F%E7%9A%84%E5%AE%9A%E4%B9%89
PTT-windswiff (阿卡)大大
https://disp.cc/b/163-8PSm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林柏生碩士論文-論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人的種族關係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0.24.1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6110649.A.891.html
※ 編輯: tj920614 (60.250.108.180 臺灣), 11/23/2020 18:18: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