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英九正直清廉、那麼韓國瑜一定有很多頭髮,馬保國一定能完爆館長。
如果馬英九正直清廉、那陳玉珍一定真的夾到手,葉毓蘭一定不會把口罩放進去氣爆鍋。
如果馬英九正直清廉、那富邦一定沒有賤價爽買台北銀行,羅智強就會白天到總統府處理王金平。
以下開放造句....
呵呵,這些外省權貴!
馬保國金句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雅俗共賞這句話經常出現在文化媒體上。不管是影展的資深電影人表示希望業界能拍出雅俗共賞的新作品;博物館美術館館方宣示未來的路線要走向雅俗共賞;還是文化部官員針對文化政策方向,向文化界表達希望未來路線能更雅俗共賞。這句話出現率很高,只因為「雅」與「俗」其實有著相當的分界。
關於「雅」與「俗」的理論其實已經很多,有人從美學或情感切入,但齋主我以為其實真正的切入點是社會階級的差異。文化資本較高的階級,他們擁有的話語權能決定雅俗之別。要這些高文化資本階級者去認同大眾文化,實在有那麼點困難。就像是前陣子名導馬汀史柯西斯,針對漫威所出品的眾多超級英雄電影,他認為這些電影充其量只是主題樂園,談不上是甚麼真正的電影作品。毫不意外的引來一大堆漫威粉絲對他的猛烈炮火,然後你發現漫威粉絲中很多人連馬丁史柯西斯的大名都不識,頓時了然於心,只得露出禮貌的微笑。
「雅俗共賞」講求的就是不同文化階級的人能同歡共樂。
朱自清曾寫過一篇散文《論雅俗共賞》。該文也使用階級切入,唐安史之亂後,原本門閥的壟斷因為動亂,而出現裂解。士大夫無法再像過去那般,過著逍遙自在又無憂無慮的生活。社會動盪和階級流動,「士」與「民」彼此階級不再那麼嚴明。雖說階級流動,但終究由上往下的為少,由下往上的較多。久而久之,士大夫的人數雖然有所增加,但整體的文化水準反而必須遷就那些新的士大夫。到了宋代,由於國家政策重視士人培養,輔以經濟水準的增加,加上印刷術的發展,士大夫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這些由民間進入士大夫體系的新士大夫,多半還是保留著民間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久而久之這樣的生活文化就逐漸影響了士大夫體系的「雅」,也不再那麼高高在上。
朱自清認為「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從宋人的「以俗為雅」以及常語的「俗不傷雅」,可見這種賓主之分。他並說,初期俗人一擁而上,逼得雅人也不得不對其多瞧幾眼。雖說雅人看待這類作品,需要放低身段了解,不過對於俗人來說,他們所需要擺脫的俗氣更多。因此朱自清認為,「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
好啦,但那是朱自清認為的,他所舉的時代都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要不他自己所處的時代也與我們有相當差異,至少那個時代並不民主。我認為「雅俗共賞」在不同時代的意義,應該差異並不小。
民主,就代表著平等。民主時代並不主張要有多高文化資本的菁英階級,反而希望有更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甚麼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於民主社會中意味著能不倚賴勞力,靠著知識和技術而活。而菁英階級若不是轉向政治界、企業界,就是投向文化界做文化生意,而這些人終究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產階級才是民主社會的基石,民主國家的領導人,也多半是中產階級所喜歡的知識分子樣貌。
不過,說是說中產階級,但這中產階級所涵蓋的範圍也還真廣。高至醫師、律師、會計師,低至尋常企業辦公室的雇員,都能算在廣義中產階級之中。並且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所有的人都有識字能力,也多少聽過些文化作品。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社會所導致的分工專業化,民主社會在乎穩定性,因此國家最重視就業率。希望確保國家產業發展,並且能盡力提高就業率的兩大前提下,多半學校從高中開始就期待學生將來的職業。舉台灣為例,國家希望你就讀理工類組,將來進入科學園區工作,因此高中的文化教育自然就不受重視。最後的結果便是,即便這個國家的高等教育辦學成功,但也只是於產業界成功,並非全人教育的成功。即便社會普遍水準提高,但那也只是將俗人多識得幾個字,多懂得幾個方程式罷了。
民主時代的「雅俗共賞」,不同於朱自清的說法,是以「俗」為主的。
馬汀史柯西斯的電影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特別是他過去知名的作品,《計程車司機》、《四海好傢伙》、《神鬼無間》、《華爾街之狼》,但這導演卻也不是沒拍過全然以雅為導向的《亞果的冒險》。但最後的結果就是砸了將近兩億美金的成本,卻半點也無法回收,獎項倒是得了不少。當然也拍過全然以商業為導向的《隔離島》,這部應該是他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電影了。而那些稱得上雅俗共賞的電影,也多半是以商業為導向的電影。
大衛霍克尼、村上隆和赫斯特的藝術作品,雖然全球知名度高。但對於更小圈子的藝術菁英來說,這些人的作品不只是俗氣,還很媚俗。但他們能舉辦大型商業展覽,比起只能待在美術館的藝術家來說,他們的確較為俗氣。即便是被世人認為較「雅」的藝術圈,都有此等問題,更遑論整個文化界。
在民主社會,當有哪個在台上的高官或高人,對著台下說「雅俗共賞」時,請不要誤會他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你們這群自命清高的動物,到底能不能別整天唱高調,做些有點KPI的事情?」
又或者,當哪個人評論誰誰誰的作品「雅俗共賞」時,請不要誤會他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你的作品竟然能俗氣至此,真不簡單。」
你說,難道這不是髒話嗎XD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Oqj1Ev
#齋主談文化
馬保國金句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唯有接軌國際,才能走向世界】
為了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經貿戰略及美中貿易戰下的臺灣經濟安全,在保障食安和提升國產的前提下,依循國際標準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議題。因此在總統及院長的指示下,跨部會對於相關的安全評估與配套措施,都已經準備好了。
一、與國際接軌才能為臺灣爭取更多國際盟友並走向全世界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已經針對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訂出了標準,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包括CPTPP的會員國澳洲、紐西蘭、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越南,以及我國最主要的貿易競爭國日本、南韓,都已依據國際標準開放。我們不能沒有科學理由拒絕接受國際標準,否則臺灣將被世界孤立,與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將遙遙無期。
二、臺美關係史上最好,現在就是臺灣擴大國際參與的契機
臺灣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島國,我們必須廣泛地參與各種國際貿易協定,才能推動臺灣的經濟發展並保障經濟安全。在蔡總統的領導下,臺美關係來到史上最好,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履行國際的標準,才能重啟臺美經貿談判,甚至進一步爭取更多的國際經貿夥伴。
三、嚴格遵守國際標準,政府把關食安無虞
目前萊克多巴胺在國際上已經有公認的安全標準,在嚴謹的風險評估以及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的驗證下,已經可以確認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就不會有任何的食安疑慮。舉例來說.在CODEX的容許量下,一般人要吃超過33塊200公克的肉排,而且要每天連續吃5到10年,才「有可能」會超標。我們在國內標準的訂定上,也會嚴格遵守CODEX的容許量,國人不用擔心任何食安問題。
四、國人吃到進口萊豬的機率微乎其微
目前臺灣國產豬肉的自給率高達9成以上,進口豬肉只佔1成,因為國人的飲食習慣,偏好溫體肉不愛冷凍肉。且目前我國的進口豬肉以加拿大為大宗,西班牙次之,美豬僅佔進口量的13%,且美豬使用萊克多巴胺的比例僅有22%,加拿大、西班牙等外銷豬肉均未使用,換句話說,國人吃到進口萊豬的機率僅有0.286%。
五、臺灣豬飼養過程維持完全不用萊克多巴胺
臺灣豬品質佳,風味好,向來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臺灣豬的飼養過程都不曾使用任何萊克多巴胺,未來也會繼續維持這樣的做法。我們也保證未來不會核准任何萊劑在國內使用或上市,只要消費者認明國產,就是100%不含萊克多巴胺的高品質豬肉。
六、所有消費通路強制標示進口產地,國產進口一目瞭然
政府將會要求包括超市、大賣場、餐廳、便當店、小吃店、傳統市場、攤販......等等所有的消費通路,不論是生鮮、加工或是餐飲食品,都必須強制標示進口肉品的產地。我們會讓消費者可以簡單、清楚地辨認,消費的到底是進口豬肉,還是100%不含萊克多巴胺的國產豬肉。
七、成立百億養豬產業基金,向上提升國內養豬產業
為了協助國內養豬產業向上提升,國家決定提撥至少100億元,成立養豬產業基金,確保國內的毛豬拍賣價格維持在一定水準。同時我們將推動豬隻死亡強制保險,政府全面增加保費補助至少1成,500頭以下養豬場更會全額補助,降低豬農的經營風險。我們也會投入更多預算,協助豬農提高育成率、升級現代化養豬場等。最後我們還會有一系列的外銷獎勵措施,要讓臺灣豬到全世界打天下,進軍全球。
2002年臺灣加入WTO,臺灣農業經過一連串的升級轉型,現在臺灣豬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打敗了進口豬,在國內擁有超過9成的自給率,在脫離口蹄疫疫區的現在,更準備邁向全世界。臺灣作為國際社會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員,必須勇敢與國際接軌,才能爭取更多國際認同,創造我國在國際社會更大的活動空間。
更多資訊請見: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