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幾年前的老病人,當年接受胰臟癌手術後,轉到台北另一家醫學中心,接受後續的化學治療。雖然並沒有在我這邊追蹤,但手術期間我們彼此的信任感建立得不錯,所以他一段時間就會來我門診,讓我知道近況。
前幾天他來診間,但看起來非常虛弱。原來化療一段時間之後,癌症仍然復發,最後一次檢查發現已經有多處擴散,他的醫師告訴他沒有積極治療可以做,要準備安寧療護。
不死心的他,透過朋友介紹找到一家「細胞活化中心」,號稱能治百病,沒病的人也能健體回春。不過做了一段時間的治療,似乎沒有起色。
癌症化療非我專長,但撇開癌症不論,光看他有氣無力吃什麼吐什麼的狀況,可預期目前營養狀況與免疫能力極差,各器官的功能也都在衰退。
「我建議你要馬上住院,至少先補充水份和營養!」照眼前的樣子,沒等到癌症要他的命,光是脫水感染肝腎衰竭,恐怕就只剩幾天!我邊說邊拿起電話,打算趕緊讓他去急診辦住院打點滴。
「不要!不要!我不要住院,我怕一住院,就會死在醫院裡。」病人用他僅有的氣力,搖搖手拒絕。「『細胞活化中心』的老師說,我的狀況千萬不能用西藥,西醫的藥很毒,我現在免疫能力不好,藥一打進身體裡就會要我的命!」
「話不是這樣說吧!你現在狀況不太好,總是得打些點滴用藥物治療目前狀況!」雖然他這麼講,可是基於職責,我還是得做出必要的建議。
「老師說,西醫對癌症束手無策,最後只能把我轉到加護病房、插管、急救...沒辦法解決我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癌症的人進了醫院就出不了院。」
「那我還可以幫你做什麼?」
「我是想問問你,對於『細胞活化』的看法。」
「這個我不懂,不過我個人是認為沒用。」我聳聳肩,不想表示意見。
「你都說自己不懂了,為什麼又說沒用?」
「不然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我抬頭看看他身後的兒子和丈夫,他兒子沒搭話,在他老媽背後搖搖頭。
「我覺得做完細胞活化治療之後,精神有好一點。」
「那就好啦!你自己覺得有改善是最重要的。」看來我是幫不上忙,我打算結束這個看診。
「唉!果然..........」病人嘆了一口氣,「果然你們都沒辦法,就像老師說的,他很多病人到台大、三總、馬偕各大醫院遍訪名醫,最後都不是都沒救?你們沒有辦法,還要阻止病人尋求生路~~」
我當時有點不理解,病人是來看病,還是來踢館的。不過算了,我懶得跟他多講。
病人離開後,他兒子又敲門進來:「醫師,抱歉!我媽媽對您不太禮貌。」
「沒關係,這種情緒我見過很多,只是很可惜我沒什麼可以做的。不過話說回來,他目前狀況確實不好,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我當然知道,前不久幫他打化療的醫生說,要做短時間內死亡的打算。我媽就非常生氣,覺得醫生要放棄他了!所以從此就不再回診。」
「醫生也是有一句說一句,總不能讓他跟你們說『一切很好,長命百歲』吧!」
「我知道,所以我媽轉去那個『細胞治療』中心,那邊的老師叫他吃什麼做什麼,他都百依百順,然後老師一直跟他說,是醫生把他害成這樣,只要在這邊治療,病情一定會好轉。所以他現在都不相信醫生,要不就是專跟醫生吵架~~」
說到這裡,我有點能理解病人對我的態度,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很多臨終的病患,確實已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然後在臨死未死之前,卻又常因某些因素而來醫院,導致最後死在醫院。這當中的邏輯謬誤即在於,是因為快死才來醫院,還是來了醫院所以死亡?
癌症確實難搞,特別是末期癌症。很多病患即使讓名醫治療,仍是回天乏術。另一個邏輯謬誤則是,病人不是看了名醫之後才病情急轉直下,而是病入膏肓,連名醫也沒有辦法。
很多非正統醫療往往利用病人很無助的當下,曲解這些邏輯謬誤,然後取得病人信任,再從中賺取利潤。
寫這個故事,我相信不可能改變什麼,很多事情都是信者恆信。或者說,如果是自己或自己的家人遭遇類似情形時,我也不確定自己會相信什麼。
不過有件事是真的,就算我打從心理認為是騙人的,我仍然希望這些老師能打我臉,舉出實際的成功案例,告訴我有多少病人,被宣告沒救之後,透過他的細胞能量活化,又多活了幾十年。
這樣人類就有救了。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要!陪病不探病!拉高防疫標準〕
醫院是防疫工作的堅強堡壘,建康男孩提醒您,新竹市從3月9日(一)起,針對五家急救責任醫院,拉高探病就醫的管制措施,包括:
丨 #一般病房停止探病
除加護病房、安寧病房,以及經主治醫師專業同意者外,一般病房均禁止探病。
丨 #陪病限一人_採實名登記
需提供姓名、電話、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以及是否群聚等等。
#停止探病 #陪病實名制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 #馬偕醫院 #國泰醫院 #國軍醫院 #南門醫院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預約最好的告別】
安寧心理師與您分享如何提前思考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導讀書籍:
《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作者:馮以量
主講人:
馬偕安寧教育示範中心安寧病房的諮商心理師 王映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主任秘書 鄭旭清
這是一場用關愛看待生死的講座!
我們在哇哇之聲中誕生於世,但我們希望在微笑中離開此生。
「只要認真給死亡一份厚愛,死亡並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用心看待它的人們」
安寧病房心理諮商師 王映之將在這場講座裡,用故事和您分享那些離開的「生死導師」如何用他們人生最後的一段路,教導人們如實的面對死亡,而達到他們所定義的「善終」。
安寧照顧協會的鄭旭清,將在這場講座裡,說明台灣安寧照顧的現況。
時間:2018/03/03 14:30~16:30
地點:焙思書房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興華五街53號
電話:03-3185277
活動免費參加
請您來電預約報名,以便讓我們安排適當的座位,給予所有參與者最舒適自在的空間。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90459294402064/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 在 馬偕安寧病房床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入院催生當天我們大概9點多到, 辦好住院之後到五樓產...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 ... <看更多>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 在 馬偕安寧病房床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入院催生當天我們大概9點多到, 辦好住院之後到五樓產... 馬偕安寧病房電話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