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法院建築|台南司法博物館
我初次見到台南司法博物館時,因其典雅的歐式外觀,本以為它是類似新竹美術館的藝文場館。沒想到後來查了資料後,才知道它是原台南地方法院、現在的司法博物館,與總統府、國立臺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台灣的三大經典建築。當年轟動一時的抗日運動西來庵事件,正是在此審理。
司法博物館現址為明鄭時期的馬兵營遺址、晚清史學家連雅堂故居一帶。由當時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落成於1912年(大正元年)。在之後的歲月中,因空間逐漸不夠使用,在2001年,台南地院遷至安平區的新院舍。現址則展開長達十幾年的修復,直到2016年11月才作為司法博物館對外開放。
整個司法博物館建築屬於巴洛克風格。為顯政府與司法威儀,整體建築莊嚴典雅外,在建築細節上,也有許多政治意涵,像是用繁簡不同做出官民之分的呈現。如東側的主入口,當年為法院人員進出之用,因此其條柱為裝飾繁複的愛奧尼克式,門罩下也有勳章飾。西側的次入口,則主要為洽公與開庭的民眾使用,裝飾上就大為簡化。
司法博物館的導覽動線是單純的O型動線。從大門開始,依序經過門廳、奉安所、拘留室、防空洞、法庭、庫房、辦公室等處,最終又回到門廳。除了展示各個空間過去的用途,以及其建築結構外,也設有許多資訊版,解說台灣司法的演進史。內容相當豐富,若要仔細看,可花去半天的時間。
因此雖然司法博物館規模不算大,但是可看、可發掘之處相當的多,很建議參加免費的導覽一訪。
▌同場加映:司法院
2020年11月底時,台北舉辦了第一次的Open House。這個在歐洲行之有年的活動,旨在打開平常不對外開放機構之大門,讓普羅大眾也能一窺其中之美。當時在許多開放的機構中,我選擇的是司法院。
司法院所在司法大廈建成於1934年,是日治時高等法院等機構之所在,是全台最高司法機關,下轄台北、台中,及前段所述的台南地方法院。樣式為日治後期的和洋折衷式,而非早期如司法博物館的全歐式建築。原建物本來只有三層,1977年才加蓋了第四層。
開放當天雖有人數管制,院內依然人滿為患,不太能好好拍攝。但或多或少還是能感受到其建築之美,希望下次Open House,再提早來司法大廈好好拍攝。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住址】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 【簡介】 台灣現存唯一日治時代大型地方法院建築,其址位原為清領時期馬兵營遺址。 【歷史沿革】 日本領台後,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開始在此興建直屬台灣總督府轄下的地方法院。日治時期的地方法院血淚斑斑,留下不少歷史的傷痕。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日本當局在...
馬兵營 在 信仰與文化的視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馬兵池王 】
八吉境 馬兵營 保和宮 池府千歲
#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馬兵營保和宮 #八吉境馬兵營保和宮 #馬兵營 #馬兵營保和宮 #池府千歲 #池王爺
馬兵營 在 信仰與文化的視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寧南聖母 】
八吉境 檨仔林 朝興宮 天上聖母 寧南媽
#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馬兵營保和宮 #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 #檨仔林朝興宮 #天上聖母 #寧南媽 #寧南坊 #北港媽祖 #媽祖
馬兵營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住址】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
【簡介】
台灣現存唯一日治時代大型地方法院建築,其址位原為清領時期馬兵營遺址。
【歷史沿革】
日本領台後,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開始在此興建直屬台灣總督府轄下的地方法院。日治時期的地方法院血淚斑斑,留下不少歷史的傷痕。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日本當局在地方法院內審理台灣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武裝抗日行動「西來庵事件」,經過60天的審訊後宣判死刑者高達866名。消息傳出,舉世譁然。迫於輿論壓力,總督府不得不宣告減刑。
戰後地方法院曾數度修繕,民國58年(西元1959年)西側高塔牆壁發生龜裂,且地基有下沈現象,經認定此高塔具有隨時倒塌的危險性而拆除,所以形成今日只剩東側圓頂不見西側高塔之外貌。二戰後,亦曾數度發生拆建風波,一直引起極大的爭論,直到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年由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為台灣現存唯一日治時代大型地方法院建築,其址位原為清領時期馬兵營遺址。
【特色】
台南地方法院的建築式樣具有巴洛克風格,應用了很多的巴洛克以來西方常見的造型語彙。台南地方法院的主入口在整座建築的東側,當年的設計應是供法院人員出入,次入口在西側,似是供洽公開庭民眾出入,因此兩個功能不同的入口,在設計上有繁簡之別,形成非對稱之美。兩個入口的門廊皆有古典山牆,由八根柱子立於台階之上,兩側均是三根柱子成為一組而立於一個基座之上,三根柱子之中,角柱為方柱,另二根為圓柱,中央二根獨立柱為圓柱,單獨立於基座之上。
主入口的柱子是介於愛奧尼克柱式與複合柱式間的變形柱,不論是方柱或圓柱均附有四個相間的方形體,柱身由上方起四分之一以下有凹槽,成為凸緣柱體,使主入口顯得華麗又莊嚴。次入口的柱子則是較為簡潔的托次崁柱式,沒有繁複的方形體,柱身也無凹槽。
(資料/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