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日光公園時和朋友聊到綠光公園,回家後跟果先生的提,果說他之前就說過要去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囉!
綠光公園遊樂設施不算多,但磨石子溜滑梯很寬,今天溜覺得不太滑溜,下次換其他材質的褲子再來試試看!公園裡有個小人工湖,湖裡有魚兒悠游,湖邊有汲水器,男生們熱衷於把水壓得噴得遠遠的。最特別的設施是溜索,第一次看到公園有這項設施。
午餐就在公園旁的粥和麵餐館用餐,昨天午餐也吃粥和麵,粲粲反正都要海鮮麵,我則點了季節限定的絲瓜蛤蜊粥,味道還滿鮮的,滷味旁給了一小匙蒜泥,夾一點來配就覺得挺嗆辣的。
餐後去買麵包。之前曾為了檸檬老奶奶和蛋黃酥特地來過聖洛麵包,但不記得到底有沒有嘗過他們家的檸檬老奶奶,今天有看到,但最後卻沒有夾...粲粲說要買海鹽麵包,結果夾了楓糖小可頌,對著台式馬卡龍說要可麗露....我對架上其他琳瑯滿目的麵包甜點都很有興趣,但忍耐著不要夾太多(減醣啊減醣),最後盤裡大部分都是粲粲夾的!
#綠光公園
蔣好的味道
聖洛麵包Saint-Lo Bakery
(以上都在鐵道路一段52號巷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
馬卡道路公園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龍岡米干節 本週六龍岡大操場登場
2019龍岡米干節將於4月13日至4月28日,每周六、日於龍岡大操場熱鬧登場,推出「潑水節」、「火把節」和「目腦縱歌狂歡節」三大異域節慶,以及「七彩米干」、「長街宴」和「普洱茶席」體驗等三大美食活動,歡迎大家來體驗雲南風情的獨特魅力。
今年也推出三大美食,第一項美食為首度推出「馬卡龍米干」之稱的「七彩米干」,採用純天然原料染色製成,包括:甜菜根、紅蘿蔔、玉米、茴香、蝶豆花、黑米及白米等,展現美食創意;第二項美食為每年推出皆造成搶購的「長街宴」,今天下午開放報名;第三項美食為「普洱茶席」體驗,雲南為普洱茶發源地,讓大家更瞭解文化歷史。
我們也積極建設龍岡地區,推動「龍慈路延伸至台66線道路新闢工程」,讓龍岡交通更便利;也在雲南文化公園舉辦靜態展覽,保存忠貞新村影像及文物,規劃興建「異域故事館」,希望傳承更多雲南文化及少數民族美食。
龍岡米干節有近90個滇緬特色美食攤位、少數民族歌舞表演、雲南特色文化體驗活動和多項好禮,豐富的滇緬文化盛宴,歡迎大家來龍岡體驗雲南的獨特風情。更多活動詳情,請上活動官網(網址:https://ricenoodlefestival.tycg.gov.tw/)或愛ㄑ桃粉絲專頁查詢。
馬卡道路公園 在 下港的囝仔, 蔡金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韓國瑜&蔡金晏》鹽埕、鼓山車隊大遊行
禿子跟著月亮走,歡迎大家跟著車隊走,也請大家務必注意安全哦!
進入直播,請優先按讚留言分享。
#高雄市長1號韓國瑜
#高雄市議員11號蔡金晏
人進得來、東西賣得出去,高雄發大財。
鹽埕區路線:七賢三路 > 大公路 > 大勇路 >富野路 >北端街 >建國四路 >大仁路 >大智路 >新樂街 >建國四路 >公園二路 >大成街 >五福四路 >鼓山一路
鼓山區哈瑪星哨船頭路線:鼓山一路 >登山街 >哨船街 >安船街 >安海街 >哨船街 >臨海二街路 >臨海一路 >鼓元街 >濱海二路 >濱海一路 >鼓山一路
鼓山區路線:鼓山一路 >鼓山二路 >鼓山三路 >青海路 (蔡金晏青海路服務處) >九如四路 >青松街 >翠華路 >華安街 >九如四路 >西藏街 >鼓山三路 >建榮路 >九如四路 >陳美雅競選總部 >九如四路 >葆禎路 >鼓山三路 >雄峰路 >九如四路 >逢甲路 >明誠四路 >馬卡道路 >美明路 >美術東二路 >青海路 >中華一路 >大順一路 >龍德路 >龍德路106巷 >南屏路 >明誠四路 >裕誠路 >南屏路 >明華路 >華榮路 >慶豐街 >中華一路 >中華一路45號,結束行程。
馬卡道路公園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有別於珠烈甘榜區,後者在萊佛士計劃下,原本是新加坡殖民地的一個分區,在英國的種族隔離政策下,作為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區。然而,由於珠烈甘榜變得擁擠,對土地的競爭不斷升級,許多泰米爾人遂移居到現在的小印度(珠烈甘榜區已不再作為一個獨特的區域存在)。
小印度的位置沿實龍崗河,最初吸引了養牛業,該區的牲畜貿易一度相當突出。後來,其他經濟活動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該區開始看起來像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
雖然在現代人民行動黨的種族和諧政策下,泰米爾人不再如以往局限在一個地區,但為了保存文化遺產,許多泰米爾人商業 活動都集中在小印度。各個種族的人想要吃到或買到泰米爾人文化的東西,如咖喱或泰米爾服裝,就來到小印度。許多華人父母去小印度的商店,將大米磨粉,為嬰兒熬粥。這些商店的機器,主要是為了將香料磨成粉末,用來製作泰米爾美食。小印度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印度,包括道路建設和使用,與新加坡的其餘部分的衛生狀況大為不同。
實龍崗路是小印度主要的商業街,沿街有竹腳中心,竹腳廣場,小印度中心,實龍崗廣場,和穆斯塔法中心。花拉公園位於區內。區內有數座印度教寺廟,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場所,例如衛理公會福靈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衛理公會甘榜加埔堂、維拉馬卡里拉曼廟、安古利亞回教堂、維達帕提雅卡雅曼興都廟、Jalan 回教堂、錫克教中央謁師所。阿督卡夫回教堂建於1859年,得名於一位泰米爾人律師,建築為阿拉伯-文藝復興風格。其祈禱廳裝飾着摩爾式的拱,體現伊斯蘭教的歷史。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沿實龍崗路,有一座高塔,於1855年建成。佛教的千光寺(釋迦牟尼菩提迦耶寺)也沿着實龍崗路,最初是由一位泰國和尚於1927年創立。對面中國風格的龍山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小印度的貝當路,以法國元帥菲利普·貝當(後來與納粹德國合作被定罪)命名,1916年建於排乾的沼澤上,體現了新加坡中國建築的特點。
新加坡地鐵在該區設有兩個站:小印度地鐵站和花拉公園地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