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演員克蘿麗絲.莉姬曼(Cloris Leachman)辭世,享耆壽94歲。她的代表作是《最後一場電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1971)、《新科學怪人 Young Frankenstein》(1974)等作,生涯演出過近三百部影視作品,是美國最令人難忘的電視之星。
.
克蘿麗絲.莉姬曼出生於愛荷華州的首府狄蒙因,外祖母是波希米亞後裔。她年少時就經常參與社區的戲劇演出,在進入西北大學教育學院之後,莉姬曼以伊利諾州小姐身分參與美國小姐競逐,並成功進入十六強,進而以此經歷轉進演藝圈發展。
.
她早年學習表演時師從伊力.卡山(Elia Kazan),與同學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結為好友。後來曾在百老匯參與過一些劇目的演出,不過多半是候補演員,也屢次在演出前遭到換角。《死吻 Kiss Me Deadly》(1955)是她首部正式獲得角色的電影作品,這使之漸漸穩固表演工作。五〇年代起,莉姬曼參與了許多紅遍美國的電視劇集,例如《希區考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1955-1962)。
.
彼得.博格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執導的《最後一場電影》使之躍上巔峰,她在劇中飾演一名寂寞的小鎮婦女,精湛演出一舉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據說她的最後一幕是在沒有彩排時進行拍攝的,莉姬曼當下向導演表明自己還能演得更好,博格丹諾維奇卻對她說:「免了,妳剛剛已經拿了一座奧斯卡。」在電影界成名之後,莉姬曼展開了與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的密切合作,包括最受歡迎的《新科學怪人》,她出場時總會伴隨著馬的嘶吼。
.
八〇年代起,克蘿麗絲.莉姬曼又以動畫配音員的角色獲得新一代觀眾的歡迎,參與作品以美國配音版的《天空之城 Castle in the Sky》(1986)最受矚目。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她依然以喜劇演出持續活躍影壇,參與作品包括《驚聲尖笑4 Scary Movie 4》(2006)。莉姬曼也參與了《惡棍特工 Inglourious Basterds》(2009)的拍攝,不過最後卻被刪光,但她卻願意坦然支持導演的決定。
.
克蘿麗絲.莉姬曼多半以電視演出為人所知,是美國人最難忘的面孔之一,她曾經獲得22項艾美獎提名,包括《Mary Tyler Moore》(1970-1977)、《Malcolm in the Middle》(2000-2006)等劇的演出。其成就使之獲得加州獨立電影展、哈特蘭國際影展、電視評論家協會等多個單位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
年過九十後,莉姬曼仍然持續活躍於影視圈,她最後一部廣受矚目的作品是《美國眾神 American Gods》(2017),目前她尚有兩部電影遺作並未公映。克蘿麗絲.莉姬曼在2021年1月26日因自然原因於加州辭世。
.
.
(圖為《最後一場電影》中的克蘿麗絲.莉姬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
馬尚布魯克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616紐約時報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
#潘斯敦促州長回覆有關感染高峰的誤導性說法。副總統潘要求州長採納政府的說法,即增加的檢測有助於解釋新的冠狀病毒爆發報告,即使有證據表明該解釋具有誤導性。他並稱:“讓人們知道我們正在安全地重新開放國家的消息”。潘斯淡化了疫情的總體規模。
#面對巨大的預算缺口,政府已經休假或解雇了超過150萬名工人。
#一些酒吧和餐館剛剛重新開放。包括在亞利桑那鳳凰城,德州和佛羅裡達都有類似案例傳出。
#申請大學?您可能不必擔心今年的考試成績。美國所有四年制大學中,一半以上將不要求申請人在秋季入學時提交SAT或ACT分數,這是大學選擇學生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大流行。
#FDA撤回了川普推廣的瘧疾藥物的緊急批准。
#邊境封鎖阻止新冠傳播病毒,但在非洲疫情仍然複雜。世界衛生組織上週表示,非洲確診病例在18天內增加了一倍,達到200,000。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專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非洲需要加大力度,減緩大流行的蔓延。”
#研究發現,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有患嚴重Covid-19的危險。
#奧斯卡頒獎典禮將被推遲。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週一宣佈,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下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從2月28日推遲至4月25日。
#眾議院委員會宣佈正在調查川普政府的病毒援助支出。
#該病毒侵入南卡羅來納州,其中包括其國會議員之一。
#24小時健身中心關閉了100家店,並為破產保護提供了檔。
#歐洲國家小心翼翼地重返公共生活,重新開放國界。
https://www.nytimes.com/…/…/world/coronavirus-usa-world.html
*【紐約疫情曲線趨緩,再放寬警戒】
圍繞紐約的新冠疫情指標已轉危為安:死亡人數及新病例急劇下降,住院和插管次數也有所減少。但在周末,出現了警訊。在紐約市,許多人公開無視社交隔離規則,促使州官員威脅要恢復該市的限制,以防止第二波感染。州長古莫稱,將重新開放的第三階段將允許最多25人聚集,預計到本週末將在除紐約市及其郊區以外的所有州內實施。
https://www.nytimes.com/…/…/reopen-coronavirus-cuomo-ny.html
*【最高法院裁定民權法保護同性戀和變性工作者】
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結果裁定:聯邦法律保護LGBT群體就業不受歧視。法庭裁決指出,1964年的《民權法案》明確禁止性別歧視,這適用於基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而產生的歧視。此前,美國超過一半的州中,解雇同性戀、雙性戀或變性者的員工是合法的。
https://www.nytimes.com/…/gay-transgender-workers-supreme-c…
*【紐約警察局解散涉及多次槍擊事件的便衣部門】
美國反員警暴力抗議後續,紐約警察局宣佈解散一支由便衣員警組成的反犯罪小組。該部門約有600名員警,在77個轄區內工作,曾牽涉紐約市一些最臭名昭著的員警槍擊事件。
https://www.nytimes.com/…/nyreg…/nypd-plainclothes-cops.html
*【隨著新政策不斷推出,城市在警務上尋求“地震”般變化】
#從亞特蘭大到紐約再到阿爾伯克基,城市正在改變警察部門。
#關於對Rayshard Brooks死亡的刑事指控的決定可能很快就會出爐。
#布魯克斯的家人大聲疾呼,談到損失以及需要進行系統性變革。
#在要求拆除新墨西哥專制征服者胡安•德•奧納特的雕像抗議活動中,一名男子被槍殺。
#川普計劃就警察訓練和使用武力的原則制定行政命令。
#最高法院不會審理挑戰警察豁免權的案件。
#亞特蘭大的抗議者要求維持治安變化並保護投票權。
#50個基層團體聯署告訴拜登,他的治安思想還遠遠不夠。
https://www.nytimes.com/…/rayshard-brooks-george-floyd-vide…
*【新冠病毒攻破北京】
北京過去四天內已發現79例確診病例,幾乎均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該市場輸送量驚人;截至週一,病毒溯源仍無結果。習近平尚未對此公開發表言論,但多名官員已被免職,全市重新收緊限制措施。專家張文宏指出,小規模新暴發有可能成為中國防疫的“新常態”。
https://www.nytimes.com/…/asia/beijing-coronavirus-outbreak…
*【重新開放一個月後,巴基斯坦出現10萬新病例】
感染患者被負荷超載的醫院拒之門外;醫生和護士相繼患病,還要面對絕望、憤怒的病人家屬的攻擊。巴基斯坦已被世衛組織列為疫情急劇惡化的十大國家之一,專家擔憂該國醫療系統可能崩潰。
https://www.nytimes.com/…/pakistan-coronavirus-hospitals.ht…
*【俄羅斯法院以間諜罪判處美國人保羅•惠蘭16年徒刑】
美國公民在俄羅斯被判間諜罪,前海軍陸戰隊隊員Paul Whelan在莫斯科一間法院受審,獲刑16年。Whelan於2018年在收到一個載有機密資訊的隨身碟後被捕,他稱自己以為隨身碟內裝有的是自己度假的照片。
https://www.nytimes.com/…/paul-whelan-russia-spy-guilty.html
*【菲律賓著名記者Maria Ressa被控毀謗罪】
新聞網站Rappler創始人Maria Ressa和她的一名前同事在馬尼拉被判犯有網路誹謗罪,兩人均面臨最高六年的刑期。Ressa曾積極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地發起的禁毒戰爭,多年來一直受到來自政府的威脅和指控,此次判決被認為是菲律賓新聞自由遭受的最新挫折。
https://www.nytimes.com/…/maria-ressa-verdict-philippines-r…
*【全球經濟戒斷中國之癮恐代價高昂】
人們擔憂世界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但對於很多行業和公司來說,與北京“脫鉤”並非易事。在全球經濟被疫情破壞的當下,中國仍是避免持續衰退的最後希望。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00615/china-decoupling/
*【大流行時代,被世界所需要的“蝙蝠俠” 】
王林發研究蝙蝠、病毒和傳染病已有數十年,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他這樣的科學家。而在被牽扯進政治雷區後,他們的工作也變得複雜起來。
https://cn.nytimes.com/…/2…/coronavirus-batman-bats-viruses/
*【觀點:川普為什麼說謊?】
這位總統的謊言從質到量都不同尋常,但他不在乎被揭穿,也不在乎民主的限制。他的唯一目的是通過一切手段繼續掌權,長久出演這場真人秀。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615/trump-lies/
馬尚布魯克斯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分享贈書活動
By Mr.V
【活動時間】
即刻起~7/15(日)23:59
7/16(一)會抽出兩位書友由方言文化‧Babel Inside提供的獎品,贈送《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人類命運的科學想像、思辯與對話》一書
【活動辦法】
按方言文化‧Babel Inside、Novel小說.和此篇文章 (y) ,然後公開分享並且回答問題。
tag朋友名字,在活動貼文回覆:
@____, 你覺得人類未來世界的樣貌為何?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能否成真!?
◎本粉絲團保留最終活動解釋權
◎書籍寄送限台澎金馬地
【書籍介紹】
天馬行空:https://goo.gl/YxiP5A
「虛構推測」往往預言人類未來,無論悲劇或美好。
►►DNA技術可以復活恐龍,讓《侏儸紀公園》再現?
►►SpaceX、NASA,人類登陸火星的契機?
►►時光機能讓我們回到過去、逆轉失敗人生?
►►受病毒感染會變成喪屍,真的嗎?
►►人工智慧是帶來希望或取代人類?
►►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嗎?
★科幻電影讓「未來歷史」,預演人類命運
還記得2002年電影《關鍵報告》中的手勢操控嗎?15年後「實現預言」,這項技術帶來巨大改變與商機,Wii、Xbox等遊戲平台,以及手機、平板等觸控螢幕大行其道;八○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李麥克和他的人工智慧霹靂車「夥計」,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自動駕駛汽車已進入實測階段,正在全球掀起熱潮……
虛構的預言,有很多都會成真!《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從《絕地救援》、《28天毀滅倒數》、《人造意識》到《異形》,將暗藏於各個電影當中、看起來深奧難解的學科理論,包括天體物理學、神經科學、生物學、哲學……以機智生動的淺顯語言解釋,帶你一同探索那些尚未找到解答的科學謎題。
★大揭露!史上最轟動電影背後的科學祕辛
「科幻電影太迷人了,你可以目擊自己的想像!」——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好萊塢並非憑空捏造劇情,許多導演、製作人、劇作家都很關注科學。BBC電視節目主持人瑞克.艾德華斯和量子物理學博士邁可.布魯克斯,以嚴謹的態度訪談諸多科學領域專家,輔以圖表解析,告訴你,電影中究竟那些劇情有具體科學根據——
◆《侏儸紀公園》:恐龍真的可以被復活嗎?
野心勃勃資本家的生物科技計畫,試圖利用琥珀中吸食恐龍血液的蚊子,來讓恐龍復活,並建造一個侏羅紀主題公園⋯⋯
►►科學家正在利用DNA復活數十個物種的動物,包括渡渡鳥、長毛犀牛、南非小斑馬等都可能死而復生。只是目前的技術尚不足以使恐龍復活,畢竟基因會劣化,恐龍時代太古老,而難以找得到堪用的DNA,但科學家仍持續努力在重新創造恐龍,難保那一天我們或許能看到有著迅猛龍口鼻部的雞……
◆《星際效應》:黑洞真的存在嗎?
某種作物疾病大規模蔓延,使農耕困難,地球已經無法居住,人類如何利用黑洞移民至新星球……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預測了重力波的存在;一百年後,LIGO觀測站的創辦人之一、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與團隊宣布探測到重力波,揭露黑洞確實存在。那麼,掉進黑洞會怎麼樣呢?你可能會展開一趟時光旅行、在平行宇宙中冒險等等,但這都是未知數。除非有人能進入黑洞,並傳來更多量子重力的資料……
◆《駭客任務》:人類生存的空間,是虛擬抑或真實?
擁有高超技術的駭客「尼歐」發現人類生活的地方,其實只是電腦程式所創造、一個被稱為母體的虛擬世界……
►►我們是不是虛擬環境的一部分,目前還在爭論。能否即時學習則已有實驗證實,身體運動是可能透過腦對腦介面去刺激的。藉由研究中的「解碼神經反饋」(DNF)技術,或許在不久後的未來,就能發展出更成熟的認知訓練程式……
《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以深入淺出的敘事技巧,暢談電影背後的科學議題,讓人輕鬆了解相關知識。同時也告訴我們,科幻電影將不再只是想像,更可能為人們帶來靈感與啟發,終有一天,虛構也可能化為真實。
【活動分享】
Novel小說.《最後的女孩》試讀活動!
《問米》贈書活動:https://goo.gl/3tNki9
《街角那家唱片行》贈書活動:https://goo.gl/s79FkP
《四月,她將到來。》贈書活動:https://goo.gl/3fE8ne
《三億元事件:獸人推理系列》贈書活動:https://goo.gl/uM1LfN
馬尚布魯克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