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到現在還對 #騙神仔 #民進黨 #塔綠班 說的話仍深信不疑的,真的是 #呆完價值 #台灣價值 滿滿呀!已經不動腦思考他們說啥就都全信了!>
#民進黨政府 #舉債 年攀新高,前總統 #馬英九 上午透過辦公室批評,#蔡政府 推 #前瞻 等計畫不斷 #撒錢,舉債20年最高,蘇內閣卻還自誇財政紀錄好。一個 #騙過神明的院長,一個連「3+11」會議記錄都拿不出來的政府,講的數據有人信?
馬英九說,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就是要讓政府的財政寬裕,如今蘇內閣卻混淆視聽,相信人民自有公評。
馬辦指出,至今年7月31日止,中央及地方政府公共債務金額高達7兆1760億元,這債務還未計入紓困特別預算8400億元;今年度未列舉債上限額度的舉債金額高達4612億元,是近20年來最高,佔歲出比7.84%,是自107年來最高。
馬辦指出,如今再加上攸關五倍券的紓困5.0特別預算案1600億元,以及行政院日前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預算上限為2400億元,自明年度便要開始執行預算,蔡政府舉債遠超過馬政府時期。
馬辦指出,今年度蔡政府總舉債加特別預算舉債預算數合計高達6287億元,創近10年新高,蔡政府6年特別預算已舉債1兆2787億元,遠超過馬政府時期的7909億元;馬政府多因重大天災、國際情勢動盪,蔡政府卻把特別預算常態化。
馬辦強調,立院預算中心都警示,政府為進行國家建設、提升國防戰力,和因應疫情、振興經濟,所需財源為1兆5394億元,扣除掉歲計賸餘450億元,全以舉債支應,造成債務大幅增加。
馬辦指出,馬英九卸任前3年,稅收超徵3100億元,公債佔GDP比例平均降到33%,政府舉債空間有1兆1000億元,與超徵稅捐合計1兆4000億元;認為馬政府留下如此豐碩稅收,民進黨執政後才敢提8900億元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馬政府 超徵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為民興利的官員,請早日下臺‼️
我在2月19日質詢蘇院長,是否考慮建立緩衝基金,將可能的財源包括稅收超徵在內,以五十年處理過往的勞保窟窿,我特別說明,這個財務窟窿是朝野共業,也必須朝野合作來拆解,訂定一個勞保財務永續特別條例,才能給勞工朋友安全感,否則以目前的政院勞保草案,僅是杯水車薪,不僅比馬政府時期版本還保守,且輿論已指出,一個僅延後兩年破產的版本,有何價值呢?相似的觀點,羅五湖前勞保局長投書媒體,3月15日民進黨立委江永昌也提出同樣的質詢,遺憾的是政府官員只是跳針式的「撥補2百億」、「政府會負最終責任」,甚至還把責任推給立院尚未審議的「勞保條例」,卻無視勞保破產逼近的危機,光是投入200億又怎填補未提存的負債9.1兆呢?
另背負七百萬勞工養老希望的「勞退」制度,這是勞工個人帳戶制的職業退休金,雖不致歸零縮水,但確有致力提升績效的必要。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和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王儷玲主委都提倡讓勞退自選,最起碼讓自提的部份(約近勞退7%的勞工)可以自選投資。賴士葆委員提出「開放自選投資」的法源依據,上週三於衛環委員會審查,我特別也出席爭取這項大大有利勞工的修法,但勞動部卻一再反對。因許銘春部長認為:「五成以上勞工無法接受自負盈虧、沒有共識不宜貿然實施」、要把勞工退休金「顧緊緊、攬牢牢」。然而,開放自選投資不是現在才冒出來,99年開始實施的私校退撫,3年後就開放自選且成效良好。102年3月1日就全面提供保守型、穩健型及積極型三種投資組合,供老師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配置,更在105年又提供人生周期基金(主動按老師年齡配置不同比重在原三種組合中)給老師選擇,施行至今,成效不錯,三種組合平均收益率各為1.86%、5.93%及5.68%。
若照部長的說法,難道教育部不替私校老師著想?沒有替私校老師退休金「顧緊緊、攬牢牢」?到底是教育部失職做錯,還是勞動部觀念保守又怠惰?事實上,金管會預計今年7月上路的「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方案,原本金管會稱為「勞退自選平台」,擬邀請勞動部一起參與,但勞動部卻消極抵制、拒絕參加。而當立委們提出呼籲時,又有人透過放話、以錯誤的資訊誤導勞工朋友,謂「要自負盈虧」暗藏嚇唬意味,或說背後是投顧業者的積極遊說,有意散播此乃圖利投顧業者的動機。我向來主張公共政策應進行專業討論,政府官員尤應提供正確的資訊,而不應成為錯誤訊息的源頭。顧立雄與賴士葆政治立場迥異,但主張一致,也有很多財經專家提出數據認為政策確實可行。再者,得到國內外多家財經雜誌肯定的私校退撫也實施多年、績效良好,為什麼勞動部把它晾在一邊,不想學習仿效、造福勞工?難道只是一個行政怠惰?還是官僚本位主義的傲慢?勞動部究竟是無知或無能呢?
一個觀念保守、認知錯誤、不願興利、處處推事、不能真正維護勞工權益的部長,真的該下台、換人做吧!
🔶相關連結:
《勞退自提自選,勞部拋兩原則》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238/3709640
👉政治以外的志恩: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志恩:https://reurl.cc/z6Zxp
馬政府 超徵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為民興利的官員,請早日下臺‼️
我在2月19日質詢蘇院長,是否考慮建立緩衝基金,將可能的財源包括稅收超徵在內,以五十年處理過往的勞保窟窿,我特別說明,這個財務窟窿是朝野共業,也必須朝野合作來拆解,訂定一個勞保財務永續特別條例,才能給勞工朋友安全感,否則以目前的政院勞保草案,僅是杯水車薪,不僅比馬政府時期版本還保守,且輿論已指出,一個僅延後兩年破產的版本,有何價值呢?相似的觀點,羅五湖前勞保局長投書媒體,3月15日民進黨立委江永昌也提出同樣的質詢,遺憾的是政府官員只是跳針式的「撥補2百億」、「政府會負最終責任」,甚至還把責任推給立院尚未審議的「勞保條例」,卻無視勞保破產逼近的危機,光是投入200億又怎填補未提存的負債9.1兆呢?
另背負七百萬勞工養老希望的「勞退」制度,這是勞工個人帳戶制的職業退休金,雖不致歸零縮水,但確有致力提升績效的必要。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和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王儷玲主委都提倡讓勞退自選,最起碼讓自提的部份(約近勞退7%的勞工)可以自選投資。賴士葆委員提出「開放自選投資」的法源依據,上週三於衛環委員會審查,我特別也出席爭取這項大大有利勞工的修法,但勞動部卻一再反對。因許銘春部長認為:「五成以上勞工無法接受自負盈虧、沒有共識不宜貿然實施」、要把勞工退休金「顧緊緊、攬牢牢」。然而,開放自選投資不是現在才冒出來,99年開始實施的私校退撫,3年後就開放自選且成效良好。102年3月1日就全面提供保守型、穩健型及積極型三種投資組合,供老師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配置,更在105年又提供人生周期基金(主動按老師年齡配置不同比重在原三種組合中)給老師選擇,施行至今,成效不錯,三種組合平均收益率各為1.86%、5.93%及5.68%。
若照部長的說法,難道教育部不替私校老師著想?沒有替私校老師退休金「顧緊緊、攬牢牢」?到底是教育部失職做錯,還是勞動部觀念保守又怠惰?事實上,金管會預計今年7月上路的「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方案,原本金管會稱為「勞退自選平台」,擬邀請勞動部一起參與,但勞動部卻消極抵制、拒絕參加。而當立委們提出呼籲時,又有人透過放話、以錯誤的資訊誤導勞工朋友,謂「要自負盈虧」暗藏嚇唬意味,或說背後是投顧業者的積極遊說,有意散播此乃圖利投顧業者的動機。我向來主張公共政策應進行專業討論,政府官員尤應提供正確的資訊,而不應成為錯誤訊息的源頭。顧立雄與賴士葆政治立場迥異,但主張一致,也有很多財經專家提出數據認為政策確實可行。再者,得到國內外多家財經雜誌肯定的私校退撫也實施多年、績效良好,為什麼勞動部把它晾在一邊,不想學習仿效、造福勞工?難道只是一個行政怠惰?還是官僚本位主義的傲慢?勞動部究竟是無知或無能呢?
一個觀念保守、認知錯誤、不願興利、處處推事、不能真正維護勞工權益的部長,真的該下台、換人做吧!
🔶相關連結:
《勞退自提自選,勞部拋兩原則》
https://www.google.com.tw/…/udn…/news/amp/story/7238/3709640
👉政治以外的志恩: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志恩:https://reurl.cc/z6Zxp